- 相關推薦
同工同酬的法律規定
我國《勞動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單位對于技術和勞動熟練程度相同的勞動者在從事同種工作時,不分性別、年齡、民族、區域等差別,只要提供相同的勞動量,就獲得相同的勞動報酬。
同工同酬體現著兩個價值取向:
1、確保貫徹按勞分配這個大原則,即付出了同等的勞動應得到同等的勞動報酬。
2、防止工資分配中的歧視行為,即要求在同一單位,對同樣勞動崗位、在同樣勞動條件下,不同性別、不同身份、不同戶籍或不同用工形式的勞動者之間,只要提供的勞動數量和勞動質量相同,就應給予同等的勞動報酬。
同工同酬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1、勞動者的工作崗位,工作內容相同。
2、在相同的工作崗位上付出了與別人同樣的勞動工作量。
3、同樣的工作量取得了相同的工作業績。
同工同酬的內容
一般而言,同工同酬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男女同工同酬。在勞動報酬分配上的性別歧視由來已久,而且難以根除。
2、不同種族、民族、身份的人同工同酬。直至今天,某些國家和地區也還存在這種分配歧視。我國自解放以來,基本消除了這種歧視現象。
3、地區、行業、部門間的同工同酬。由于各地的經濟水平與生活水平差異很大,各個行業、部門的特點也都有所不同。因此,存在著地區、行業、部門間“同工不同酬”的現象。
4、企業內部的同工同酬。這是同工同酬中最重要的內容,在同一企業中從事相同工作,付出等量勞動且取得相同勞動業績的勞動者,有權利獲得同等的勞動報酬。
免責聲明:本站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保證信息的合理性、準確性和完整性,且不對因信息的不合理、不準確或遺漏導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本網站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如自行使用本網資料發生偏差,本站概不負責,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并保證最終解釋權。
【同工同酬的法律規定】相關文章:
“同工同酬”的正確理解07-13
同工同酬是什么意思07-02
法定繼承的法律規定07-01
有關年假的法律規定07-10
病假工資的法律規定06-28
關于勞務關系的法律規定07-01
關于離職的法律規定問題07-11
《勞動法》“同工同酬”動了誰的利益?07-02
勞務派遣同工同酬還要參加五險06-28
實習期的法律規定介紹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