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獎的計算方法
根據稅務部門相關規定:納稅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作為一個月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由扣繳義務人發放時代扣代繳。而且每個納稅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全年一次性獎金的計稅辦法只允許采用一次。其他的如半年獎、季度獎,先進獎等,都要與當月工資、薪金收入合并,按稅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以多少金額來計算年終獎應納稅
要看當月工資和薪金有沒有到3500元
根據計稅規則,年終獎發放的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于3500元個稅起征點,應納稅的部分=年終獎-(3500-當月工資),若高于3500元,應納稅的部分=年終獎。
計算方法為:將應納稅部分除以12(個月),得出的數額,從個人所得稅計算表(見附表1)中找所對應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最后,用公式計算,即:繳納個稅=應納稅部分金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前段時間,智聯招聘作了一項2014年-2015年度職工年終獎調查,杭州在職員工平均年終獎為13813元。
假設員工甲應發年終獎為13813元,他2月份的工資、薪金所得為5000元。由于已超出了3500元,那么該員工年終獎所交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為:
應納稅部分=13813元
應納稅部分÷12=13813÷12=1151,適用稅率3%,速算扣除數為0
繳納個稅=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13813×0.03-0=414.39元
甲年終獎稅后實際所得=13813-414.39=13398.61元
再假設員工乙應發年終獎也為13813元,他2月份的工資、薪金所得為3000元。由于未到3500元,那么該員工年終獎所交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為:
應納稅所得額=年終獎-(3500-當月工資)=13813-(3500-3000)=13213元
應納稅部分÷12=13213÷12=1101,適用稅率3%,速算扣除數為0
繳納個稅=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13213×0.03-0=396.39元
乙年終獎稅后實際所得=13813-396.39=13416.61元
出現“應發多,實到手卻比別人少”情形
是因為沒有避開幾個稅率“零界點”
因為個人所得稅速算表中,每上升一檔相差的稅率和扣除數都相差很大,因此兩檔之前被征稅的金額差異也很大。有時候,可能出現比別人多發了1塊錢,卻進了高一檔的稅率區間,扣稅之后,實際拿到手的錢反而比別人少的情況。
比如丙、丁兩名職工,2月份的工資、薪金收入都是3500元,丙應發年終獎為18000元,丁所發年終獎為18001元。
丙應納稅所得額為18000元,18000÷12=1500元,對照速算表,丙適用稅率3%,速算扣除數為0,因此,丙應繳納稅款為18000×0.03-0=540元,丙稅后實到手的年終獎為18000-540=17460元。
丁應納稅所得額為18001元,18001÷12=1500.083元,對照速算表,丙適用稅率10%,速算扣除數為105元,丁應繳納稅款為18001×0.1-105=1695.1元,丁稅后實際到手的年終獎為18000-1695.1=16304.9元。
丁稅前的年終獎比丙多了1元,而稅后實到手的錢反而比丙少了1154.1元。正是因為這多出的1元,讓丁的年終獎應納稅所得額上升了一個稅率區間,稅率從3%變為了10%。
經計算,從18001元到19283.33元,都是年終獎“縮水區”,因為多發的獎金小于或等于增加的稅額。這樣的“縮水區”一共有6個(見附表2)。
其中進入最極端的960001-1120000元區間,960000元對應稅率則是35%,960001元對應的稅率是45%,1元之差,稅后實到手反而減少87999.45元。
【年終獎的計算方法】相關文章:
年終獎的納稅計算方法07-11
年終獎繳稅計算方法07-11
年終獎扣稅的計算方法07-02
年終獎金的計算方法07-11
年終獎剝削稅的計算方法07-12
求年終獎扣稅計算方法07-11
年終獎個稅計算方法07-11
年終獎的計算方法有哪些?07-11
年終獎金個稅計算方法07-02
年終獎所得稅計算方法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