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90后的職場心理問題
很多時候我們總會聽到一些人說90后是具有個性的一代,在職場,“90后”在心理發展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個性差異,以下是小編搜集的90后的職場心理問題,歡迎查看!
導致“90后”心理問題的原因
(一)角色轉換導致對未來的不確定而失去信心
“90后”由原來的單純學生轉換成帶有職業特點的職業人,角色上有了比較大的改變,從原來的單純學生到運用專業知識從事自己認為不確定是否能干好的職業,心理上充滿了恐慌。因為他們對自己未來職業了解程度不高,職業的選擇大部分是由父母幫忙操作的,自己處于服從的狀態。在學習上,他們由原來單純學習知識轉換到運用知識來工作,有些不太適應,所以他們不知所措,自己的心態處于不確定的狀態。
(二)氛圍變化而產生的苦惱
學校與工作崗位是兩個不同的環境。他們通常認為學校管理的太嚴格,太壓抑了,雖然學校也分不同的專業學習。但是從理念、工作方法內容、以及自主學習的范圍都不同,有些職員他們要在學校的時間里完成專業的認知實習、專業實習、以及畢業實習的內容,對未來的工作崗位需求有一些了解。但是當他們真正的走上了工作崗位以后,通常又認為自己工作的崗位與自己理想的工作崗位有差距,沒有之前想象的好,有些“90后”對此不滿意,導致心理的不適應。
(三)家庭環境的影響,導致“90后”心理緊張和焦慮
目前“90后”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家庭,生長環境比較優越,對家長的依賴程度較高,對自己未來的職業選擇也是不知所措。家長很重視智力教育,過多的關心是在他們的學習成績上,當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太理想的時候,過多的是指責和埋怨。又自作主張的幫助他們選擇職業,完全沒有考慮孩子的興趣愛好,只是依據自己對未來的預測,幫助孩子選擇,因此“90后”必須完成家長的意愿。只能是在這種壓力下完成學業和走上工作崗位。當我們在了解孩子們的狀況時,發現他們的想法大多都是:我爸媽幫我選擇的,撮合干以后再說吧。
(四)與人交往過程中容易出現困惑
“90后”在與人交往過程中,態度非常敏感,要么是哥們義氣,要么是謹小慎微,要么以自我為中心,很少考慮別人的感受。溝通不暢說話的態度生硬時,就很容易沖動,很容易出現矛盾,一旦出現了矛盾,通常會使他們產生不愉快和過多的猜疑,會使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受到很大影響。所以在他們交往過程中非常的謹慎,過于謹慎使他們在心理上出現困惑和緊張。
“90后”經歷著許多的變化,如環境、學習氛圍、人際交往以及角色轉化等,而更多的不適應是困擾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90后的職場心理問題
社交恐懼:內向的罪,還是外向惹的禍?
90后中的一部分人,已經踏進社會,家庭的庇護,和“我是老大”的優越感一下子全沒了。很多人都發現人際交往的問題:“我怎樣才能讓同事都喜歡我?”,“我無意中就讓上司不爽了”,“在公司沒歸屬感”……內向的人覺得自己不合群,不會和別人說話;外向的人覺得自己的張揚讓人嫉妒,有人會暗中加害:猜不透別人的心,好像都是自己的錯。
安全風向標:社交問題,并不是90后才開始面臨的難題,我們的祖輩都遇到過。內向外向并不妨礙你四海通吃,關鍵是你如何給自己一個職場定位,社交都是有目的的職場活動,找好自己的位置,該說什么就說什么,無須看人下菜,只需做好自己,才是正道。
擇業混亂: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
90后的跳槽問題,一直令長輩們頭疼。似乎我們可以很輕易的說出“我不干了”……沒有耐性,意志力不堅定,似乎的確是我們的問題。但導致擇業混亂的,并不是意志力的問題,而是我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90后面對的世界,只要看看2008年發生的大事就知道:快速、多變、信息龐雜,壓力巨大……大事越多,我們就越覺得自己渺小,渺小的人就算有需要可能也是白搭。何況90后生來就不愁吃喝,不愛看新聞聯播,只喜歡貓起來跟自己玩兒:基本需求都滿足了,所以大多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對90后來說,似乎更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我受不了朝九晚五”,“上司看不到我的與眾不同”,“我憋屈,不能一展拳腳”,“我換了9份工作了,又想辭職了”……人生、職業發展都在“不想要”里反襯“需要”,沒有主動的規劃,走一步看一步,當然沒有耐心和毅力。
安全風向標:找到自己最想要的,是非常難的事。首先要從了解自己開始。先了解過去的自己,再問問將來的自己,職業規劃,要從人生規劃開始。我們需要想想2080年還活著的自己,他想擁有些什么呢?
抑郁情緒:沒意思,真沒意思
習慣性麻木、審美疲勞、新鮮感過度……這些詞都可以用來形容90后,我們是被刺激著長大的,所以習慣變化,也習慣適應變化。如果說抑郁是現代病,生于現代的90后,怎么跑得了?戀愛、學業、求職、人際……都可以郁悶一下,開始有新鮮感,慢慢就覺得無趣了,無趣就是抑郁的開始,不高興也會擊垮一個人。
安全風向標:抑郁情緒人人都有,關鍵是給抑郁的自己一個空間,像防賊一樣防著抑郁,反而讓它見縫就鉆。90后都離不開抑郁,它讓我們在現代社會里活得更自我,只要記住,你的抑郁往往指抑郁情緒,別老給自己扣抑郁癥的帽子。
無愛癥:我根本不會愛別人
愛而不得固然難過,但根本沒有動情,才真讓人郁悶。90后因為獨生獨處,產生了一批“無愛癥候群”,到了適婚年齡,卻仍然對別人動不了情。不懂愛亦不會愛。“相親族”、“閃戀族”、“等愛族”……都是無愛癥的表現。無愛,往往是由于被愛泡大而導致的,從未失去過,自然不懂得如何爭齲90后中的大多數人,作為獨生子女,從來不用和兄弟姐妹去分享父母的愛,很多需要還沒產生就被滿足了,所以根本就不會換位去思考別人的需要,因此也就不會愛。
安全風向標:失戀往往比自戀要好,至少可以教會我們如何去愛戀。先學習如何去滿足別人的要求,發現這些需求,是治療“無愛癥”的第一步。
戀愛受挫:分手卻不懂失戀
在求助信中,60%都是關于戀愛情感的問題,其中以“戀愛受挫”最為高發。
90后的年紀,到2008年,最大的28歲,最小的18歲。根據心理學家埃里克森的人生八階段學說,18-30歲,正值“練習愛”的人生階段,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親密”與“孤獨”的矛盾。也就是說,在這個年齡段上,我們必然遇到愛,經受它的考驗和磨練,從一個人的小小世界里探出頭來,學會用愛把自己和他人黏起來:為愛受挫和犯錯,都是這個年齡必然會面臨的問題。“我愛的人不愛我”、“愛為什么那么快就消失不見”、“愛難道就是相互傷害”、“愛情真是脆弱的東西”、“我失戀后不再相信愛情”……這些因受挫而帶來的傷心,雖然令人心碎,卻也讓我們變成大人。我們都是在學會喪失后,才變成大人的。等到我們說“分手”時,不再畏懼失戀,我們的愛恐怕就練成了。
安全風向標:90后習慣說分手,反正不愛了,就分吧。但很多人卻不懂得失戀也是需要學習的,處理悲傷,總結經驗,沒有戀愛受挫的人,并不懂得愛戀。既然這個問題人人都要闖,就請你闖得大膽一些吧。
90后的職場心得
1.做事很重要,但是更要學會做人。
新人入職如果只是埋頭做事,最后頂多是個兵,當不了將。所謂做人不過就是多笑點,多幫點,有事兒多主動點,這些“多”不會讓你累死,但是會讓你很快能融入這個團隊,讓大家記得你。
多笑,多說,多問,少氣,少打聽。每個人都喜歡正能量的新人,背后打聽和籌劃一些扯淡的事兒,是很二的,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你打聽的對象,誰是你的領導的對頭,也不會知道你打聽的問題會怎么被添油加醋的傳到誰的耳朵里。所以,做積極正能量的自己。多說幾個“我試試看”,少說幾個“沒問題”以及“我不行”,或許是最好的打開局面的辦法。
2.領導沒有教你更多的義務,所以如何能讓對方更多的教你,那才是你的本事。
坦白說,新人來了就是干活,幫領導分擔工作。所以做事是肯定必要的。領導為了讓你做的事情能多快好省,可能會交代你一些流程或者經驗,但是他能不能和你分享更多,取決于你的工作成績和態度,以及你怎么對他。因為他沒必要教你,而且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樣的事情不少,他憑什么教你?
淺薄的討好固然是受用,但是不會太奏效。大家都是老油條出身,還能敗給你這種小伎倆?所以真心對他人是必要也是根本。
所謂的真心不是讓你關心領導家門牌幾號,生日多少,而是幫他做一個會議列表,提前發一個會議通知,吃早飯的時候發個短信問他要不要帶杯咖啡,其實不過是最基本的人情往來。任何培訓都需要交學費,你上班做下屬,用不著學費,那好歹也要一點人情投資不是么?
3.糾結是你自己的事兒,但是永遠不要和你的上級以及同事鬧脾氣,因為沒人欠你什么。
新人入職場,跳槽一兩次,多數原因都是因為迷茫,找不到方向。也會有自己選的這個職業自己不知道喜歡不喜歡或者能不能做長久。這種迷茫都是自己的,加之失戀、劈腿、外遇、這些個人理由,都不是你怠工頂嘴甚至鬧脾氣的理由。
不想做了,想走就走的干干凈凈,沒必要大發一通火,明天不來了,這樣很沒意思,而且我擔保你有了一次,下一次也依舊會如此。
4.有沒有目標不重要,重要的是先留下來才能活下來。
很多領導都會問新人目標,大多數都沒啥譜,有一些二貨會很自負地說我的目標就是做你的位置,這種是意氣風發,也算是不錯的。其實有沒有目標并不重要,目標可以慢慢找,但是撐過試用期,留下來,活下來,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也許有人會說,這個工作有那么重要么?對不起,如果你這么看,那你不重視工作,工作也不會重視你。
5.你的工資永遠會比你付出的少。
這是肯定的,所以你用不著不平衡,你付出的同時,你獲得不僅僅是工資,還有經驗。想加工資的辦法除了好好表現就是升職,而你距離下一個位置有多遠,你自己清楚,領導更清楚。
6.做好隨時清空自己學習新知識的準備。
這句話是告訴那些轉行的同學的,雖然每個門類都是相通的,但是清空上一個地方學到的東西,讓自己從低姿態做起,你會更容易學到和補充到新的知識,尤其是換了一個門類和領域之后,完全新人的面貌去做事情,把自己清零會更容易找到定位,學得扎實。
7.學會使用圖表分析問題,學會自我總結。
圖表是最好的概括方式,小到一本書,大到個人理念,你可以隨意在紙上圈一個圓,一句話概括這部狗血電視劇講的主要內容,之后畫出幾個并列的分支,列出起承轉合,之后用線條標明各自的關系,最后匯總發表你自己對這個電視劇的看法,由此可以推展為,這個電視劇的營銷組合動作,以你個人的認知你是如何知道它,嘗試用自己的認知來確定這個電視劇的推銷手法,之后再總結整合營銷里的先后順序以及節奏,最后列出自己的觀點。
概括和總結是和必要的事情,而且這種事情很簡單,一般一張A4紙就能完成。你可以列出今天的五項工作任務,之后分出這些工作任務所需的條件,目前進展的情況,接下來分成的步驟,以及總結自己今天可以完成幾項,還有如何有機組合自己的工作順序。
時間久一點,你也許會找出自己工作的規律,比如上午工作效率是否是高點?下班前的工作是如何?一周下來你大概就知道如何合理分配自己的工作時間和節奏,進而找到哪天可以休息,哪個時間點可以放松,哪個時間是打電話溝通的好時機?哪個時間可以安靜寫點東西。
總結是提升自我最必要的條件之一,當然,學會概括總結人,你要面臨的就是,也許你的感性思維會越來越萎縮,但是你的邏輯和條理性會很好。
8,每個人都有秘密,所以不要問不合適的問題。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雷區,有一些私人的事情,除非對方主動提起,不然不要冒然發問,比如是不是結婚了?(也許對方離異),比如對方的女友是做什么的等等。
職場不是朋友圈,一些在你看來無關痛癢的話題,也許是對方的雷區。談資就是談資,沒有原則好回答的,或許是最安全的。
9.提高就是大量的練習和被否定之后還能活著。
所謂的學習就是給你更多犯錯的機會。學多了自然就會了。錯多了,被罵多了,自然就長了記性。
至于被罵了,第二天還能坦然笑出來。被訓斥了,第二天還能毫無芥蒂的一如既往,這就是所謂的新人壓力。
沒有人應該欠你什么的一定要順你的意思,要安撫你,要鼓勵你,要如何如何你,做錯要承認,但是擔責任的都是領導。沒有人的成長是順順利利的,除了領導是你爹,其他人沒這個義務要幫你擦屁股。如果領導已經幫你擦了,那你讓他罵兩句不是也應該么?
10.忍耐領導的脾氣,只聽那些對你有用的話。
每個領導都有各自的短板,做領導的位置承受的壓力也一定會不一樣,不要在他臉色不好的時候還去墨跡,即便是這樣,當炮灰也是在所難免。
領導遷怒于你,那是他自己的問題,你在沒有成長之前能做的也只有忍耐。如果能可以包容你的領導,并且學到了他的所有,那么取代他的日子還遠么?相反,受不了委屈,還沒本事的人,你又怎么可能指望自己升職呢?
11.和領導做朋友,但是請在內心保持距離。
其實每個領導都很喜歡和下屬親近,以打造親民的假象。但是每個領導內心其實都很清楚的有著界限。你可以和領導親近,但是請在內心時刻記得他是你的上司。
你也可以選擇和領導公事公辦,但是請記住,沒人喜歡不冷不熱的人,你如果覺得自己能辦事兒,那你會永遠都只能留在那個能辦事兒的位置上。
每個人都喜歡所謂的心腹和干將,所謂的親信就是有得力又貼心的人,也只有這樣的人才會得到重用以及推薦。
好朋友之間可以互相損,好朋友之間可以毫無顧忌,但是對于上下級來說,請暫且當他是你師長,你以尊重他的方式去親近他,或許彼此都會更舒服一些。
12.適應你領導的做事風格,彌補他的不足才是你存在的意義。
每個人都會有各自的風格,每個人都會和自己風格相同的人親近。性子急的人喜歡反應迅速的人,強勢的人喜歡第一時間去執行的人。所以短時間內快速適應你領導的做事風格,是合拍的第一要素。
如果對方是一個急性子,和你要一份資料,你偏偏是一個慢性子,隔了一天才給,那估計你留不下,且會死很慘。配合領導的風格只是第一位,彌補他的不足才是一個下屬存在的價值。
急躁的人很容易不注意細節,慢性子的人計劃執行力一定會不強。你所能做的就是依據這些,幫性子急的領導把控細節,提醒慢性子的領導他的日程安排。
做不做是他們的事,但是領你的人情是一定的。做下屬不能為領導分憂,那你就永遠只能做一個下屬。
【90后的職場心理問題】相關文章:
90后的職場信念06-29
如何應對職場心理問題06-29
90后登陸職場06-30
"90后"職場眾多企業犯難職場故事07-01
從案例分析90后的職場狀態06-28
怎么管理90后職場新人07-02
職場女性常見7大心理問題07-02
職場90后創業需謹慎的總結07-02
90后大學生職場故事07-01
職場女性常見的心理問題及解決辦法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