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識字5說課稿
《識字5》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內容,本單元是圍繞著友好相處、團結合作這一專題編排的,從《識字5》到課文再到語文園地處處體現著團結合作、和諧相處的道理。本文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小學語文識字5說課稿,歡迎閱讀。
一、說教材
本課的五句諺語反映的就是團結合作的道理。諺語是在群眾中流傳的固定語句,用通俗的語言放映深刻的道理這幾條諺語通俗易懂,給人以深刻的啟示。如“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都可以作為我們的座右銘,用來時刻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二、說學情
二年級的學生通過一年的學習,已經能夠借助拼音把課文讀通順。在識字方面學生也能比較熟練地根據拼音讀準字音,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進行認字。
結合學生的學情和對教材的把握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三點:()
三、說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諺語,初步體會諺語的意思。
2、培養學生識字中的意象思維。
3、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和理積累諺語的愿望。
新課標中對第一學段的識字有這樣的要求: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學習漢字的愿望。因此結合課標的要求和學習目標我把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設定如下:(出示)
重點:引導學生利用已經掌握的識字方法進行識字。
難點:對5條諺語的理解和積累。
四、說教法
在教學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來組織教學。(出示)
下面我重點說一下先學后教:本節課我采用的是我們學校近兩年一直在推行的“主體多元、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這個模式中的第一個環節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前置性學習。前置性學習是學生在家完成的一個環節要求學生讀通課文,借助識字工具認識生字。通過前置性學習,學生有了自學的能力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課堂效率,先學后教也充分發揮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
1、先學后教
2、朗讀品悟
3、創設情境
4、拓展延伸
(設計意圖:根據教學模式和教材特點確定教法,符合新課標在識字和閱讀教學方面的要求,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有的放矢的點撥和講解,重視了學生的學,使學生在自學實踐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五、說學法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運用以下學習方法展開學習(出示):
1、自主學習
2、合作探究
(設計意圖: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是教學模式的主體,是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有效方式,它能真正實現新課標中“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的要求。)
六、說教學程序
在教學中,我主要按照主體多元、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來組織課堂,現在著重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程序。按照模式中激趣導入——合作探究——展示交流——鞏固練習四個步驟,我預設了下面四個環節:
一、激趣導入
二、合作探究
三、交流展示
四、拓展延伸
下邊我就來詳細說說這四個教學環節。
一、激趣導入
1、首先板書甲骨文“多”字,讓學生猜猜是什么字?
(出示)。
(學生各抒己見,老師總結:是“多”字)
2、在本節課中的五句諺語處處有“多”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識字5。
(設計意圖:“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對于出示的甲骨文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后面的教學中使學生意識到這個“多”所指的就是團結,“多”這條主線用來貫穿對五句諺語的解讀。)
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的基礎是學生個人根據教學目標進行的自主學習,下面我會出示本課的學習目標(出示)
學習目標:
1、我能通過讀諺語試著理解它的意思,并能找
出帶有“多”的諺語。
2、我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認識生字寶寶。
根據低年級學生課堂上注意力持久性差的特點,我會創設情境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計為闖關的形式:第一關、我能讀課文并試著理解諺語的含義,還能找出帶有“多”的諺語。第二關、我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的認識生字寶寶。
學生在明確目標后先自學,然后再在小組內展開交流,教師隨機參與小組合作,了解學習情況。
(設計意圖:讓學生帶著目標去自學,這是高效教學的基礎,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了先學;然后小組合作交流,強弱搭配,體現了“兵教兵”的理念,為后面的展示打下牢固的基礎。)
三、交流展示
學生展示是整堂課中最為重要的環節,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將根據闖關目標來逐一展示。
(一):創設情境闖第一關:我能通過讀諺語試著理解它的意思,并能找出帶有“多”的諺語。
1、首先根據學生展示出示:人多計謀廣,柴多火焰高。樹多成林不怕風,線多搓繩挑千斤。
第一步,朗讀諺語并展示對諺語的理解。
第二部,出示圖片幫助學生理解諺語的涵義。
2、展示對“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理解
第一步,朗讀諺語并展示對諺語的理解。師小結:這兩句諺語中雖然沒有多但是也體現出了多的涵義。
第二步,讓學生通過折單根筷子和一把筷子體會: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對于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理解教師出示圖片加深理解。
第三步,出示學過的四句諺語齊讀。教師進行小結:人多——團結力量大(板書)
(設計意圖:在理解含義的基礎上再進行朗讀,更好的
加深了學生對諺語的理解和積累。)
3、對最后一句諺語“人心齊、泰山移”的理解展示
第一步,朗讀諺語并展示對諺語的理解。
第二步,師再次質疑:人多就會力量大嗎?
第三步,師對“人心齊、泰山移”的總結,并總結板書,只有團結才能夠力量大。(板書:團結)
(二):創設情境闖第二關:我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的認識生字寶寶。
第一步:小組展示識字方法。教師根據學生的展示把字卡一一出示在黑板上。
(設計意圖:讓學生利用已經掌握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體現了新課標中提出的:“要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要求。)
第一步:齊讀黑板上出示的生字。
第二步:做“打氣球”的認字游戲。
第三步:讀生詞。
第四步:教師總結:孩子們真棒,你們通過了兩關的考驗拿到了打開智慧之門的智慧鑰匙,把掌聲送給自己吧!()
四、拓展延伸
識字5的特點就是由五句短小精悍的諺語組成,五句諺語透著深刻的道理編者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學習諺語激發學生積累諺語的興趣。所以在拓展延伸中我設計了諺語拓展的練習,讓學生通過朗讀七條新諺語的朗讀進一步的激發了學生積累諺語的愿望。
(設計意圖:教材對于識字5中諺語的編排意圖是讓學生通過五句諺語的學習激發學生主動搜集諺語的興趣,并能再諺語搜集的過程中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七、說板書設計
本節課的板書設計是分步進行出示的,第一步是板書上方是對諺語涵義的總結,第二步是下方出示的十張生字卡片。這樣的設計很好的突出了本課的兩個知識點。板書設計簡潔明了,一目了然,不但體現出了本課“團結”的主體也展示出了十個要掌握的生字,讓學生能夠直觀的體會諺語涵義,積累十個漢字
。這堂課融合了很多老師的建議,是大家集體智慧的結晶,我只是把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展示出來,不足之處希望專家、評委多多指教。
【小學語文識字5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識字課件06-27
小學語文識字聽課記錄06-28
小學語文識字課聽課記錄06-28
小學語文識字一教學設計07-04
小學語文5分鐘說課稿07-01
語文識字教材07-01
小學語文《識字6》精品教學設計07-04
有關小學語文識字4的教學實錄06-27
《識字2》小學語文教學實錄06-28
小學語文蒲公英說課稿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