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課文《大自然的啟示》教學設計反思
一、教學目的:
1、認識8個生字。
2、朗讀課文,掌握每篇課文的主要內容,認識到大自然能給人類以警示和啟發,激發閱讀仿生學等科普讀物的興趣。
3、體會文章的優美的語言表達的意境與深刻的寓意的關系,了解本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特點。
4、聯系自然與生活,獲得啟示,豐富思想,感受人生。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對深刻而富有哲理的啟示的理解
2、難點:體會景與意的對應關系。
三、教學布置
1、通過朗讀,感知文章的內容
2、用心體會深刻的寓意,同學自主探究
3、觀察自然、考慮生活,聯想人生,獲得啟示,豐富思想
4、讀寫結合,鍛煉同學的觀察和表達,深化感受與思想
四、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 學 過 程
一、前文遷引,導入新課
1.走進第三單元,我們走進了神奇的大自然。同學們回憶一下,通過前面課文的學習:《自然之道》、《黃河是怎樣變化的》、《蝙蝠和雷達》,大自然帶給了我們什么啟示呢?
2.揭題:今天我們又將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大自然的啟示》。
3.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需要同學們運用前面課文中學到的方法來自讀自悟。
4.同學們發現了嗎?咱們今天學的這篇課文其實是由兩篇小文章組成的。一篇是《打掃森林》,另一篇是《人類的老師》,(板書。)看看老師寫對了嗎?(打掃森林未加引號。)你真是一個細心的小朋友。
二、初讀感知,認記字詞
1.那么這兩篇文章帶給了我們大自然的什么啟示呢?自由地讀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聯系上下文仍理解不了的詞語查或向同伴請教。
2.認讀生字新詞,找出詞語中的多音字。(掃:掃帚、打掃。)
3.一起解決難理解的詞語。(如:生態平衡。)
三、了解內容,質疑交流
1.默讀《打掃森林》,想想它主要講了什么?
2.再仔細地讀讀課文,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標志,可以是一個小小的問號,也可以簡單地將問題寫在旁邊;遇到感受深的語句畫下來,可以用一個詞或簡短的句子記下自身的感受。
3.師生一起交流,主要解決兩個問題:(1)為什么說林務官的命令給森林帶來了災難呢?(2)打掃上面為什么要加引號?
4.學了這篇文章,你獲得了大自然的什么啟示?
四、遷移學法,運用鞏固
小結:同學們真會讀書,真會考慮!剛才咱們通過讀課文,了解了《打掃森林》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么,并通過提出問題,互相交流,得到了關于大自然的啟示。下面,我們就按剛才的方法繼續學習《人類的老師》這篇文章。
(1)想想文章主要寫了什么?
(2)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在感受深的語句旁寫寫感受。(結合課件理解流線型。)
(3)重點感受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人類從大自然中得到啟示,有所發明發明的事例還有很多,比方前面的課文──《蝙蝠和雷達》等,大家還了解哪些事例?
(4)這篇文章又帶給你什么啟示?
五、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林務官打掃森林,結果給森林帶來了災難;人們從蜻蜓、鯨等動物身上得到啟示,有所發明,有所發明。可見假如我們任意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就會遭到大自然的懲辦;假如我們拜大自然為師,虛心地向它學習,就能從中得到啟發,造福人類。
2.其實大自然帶給我們的啟示,談談自身從動植物身上得到了哪些啟發?你想發明什么?
【教學反思】
閱讀教學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是顯而易見的,同學的閱讀能力需要通過閱讀教學進行訓練。閱讀教學就是同學、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是同學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閱讀方法,掌握表達規律的過程,是教師教同學通過品讀各類文章作品來學習語文知識、訓練語文能力、發展智力、陶冶情操的教學活動,核心是教師教同學學會閱讀,達到增強同學的閱讀能力,所以閱讀教學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同學的閱讀水平的高低。那么我們的閱讀教學如何設計與實施,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語文課文《大自然的啟示》教學設計反思】相關文章:
燕子課文的教學設計與反思07-05
課文At a farm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07-05
小學課文畫風的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07-05
貓課文教學反思設計07-05
語文課文 鯨 教學設計07-05
語文課文《太陽》教學設計07-05
語文課文鸕鶿教學設計07-05
語文園地課文教學設計07-05
語文課文春的教學設計07-05
秋天:語文課文的教學設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