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語文課時設計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初中語文 人教2001課標版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品讀重要詞句,感受詞作的意境。
2.了解作者內心真實情感。
過程與方法:
1.通過閱讀注釋和查閱資料了解作者、寫作背景及生平。
2.通過注釋和工具書讀準字音。
3.通過啟發點撥討論擴展積累等方式體會作者思想感情及其詩詞風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作者樂觀曠達的情懷美,學會在逆境中調整自己的心態。
培養學生對古典詩詞的興趣,陶冶情操并運用于寫作。
2學情分析
八年級下學期的學生已經具備一些古詩誦讀,理解和鑒賞能力,可以運用書下注釋結合工具書自學完成這首詞。同時通過引導,學生可通過課外書籍和電腦搜集詩人相關事跡及其他作品,可以更全面的把握詩人思想感情及其詩詞風格。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并背誦這首詞。
通過重點詞句,體會作者樂觀曠達的情懷美。
教學難點:通過擴展感受作者豪放派詩詞風格。
一、課前展示
分組回答:
1、誦讀《世界上最遠的距離》選段你體會到詩歌中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2、誦讀《見與不見》你體會到詩歌中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3、誦讀《詩經》(死生契闊)選段,你體會到古詩中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4、背景介紹
5、讀準字音:闕( )瓊( )
綺( )勝( )
二、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三、自主學習
1.作者介紹
2.詞牌介紹
3.反復誦讀
4.理解詩詞大意
四、合作探究
1.這首詞作之前有一段小序,其作用是什么?
2. 當宋神宗聽到“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的時候,下詔把他調到了離京師比較近的汝州,那么你知道這幾句表達了詞人怎樣的心理嗎?
3.“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蓖嘎读嗽~人怎樣的遭遇表達了詞人怎樣的心境?
4.下闋蘊含人生哲理的是哪一句?
5.詞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詞人怎樣的心愿?
五、鞏固擴展
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化用了李白詩中的哪幾句?
《把酒問月》 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六、反思小結
1.小結:這首詞表現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對人生哲理的探索,雖然詞人經歷了矛盾徘徊,但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樂觀曠達的情緒。
2.獨立畫出本課思維導圖
3.作業:默寫這首詞,并背誦你喜歡的詞人的相關詞作品。
【初中語文課時設計】相關文章:
古詩兩首的教學設計課時07-03
古詩兩首教學課時設計07-02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11-12
初中語文優秀教學設計02-05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案例07-03
初中語文教學的設計模板07-03
初中語文:《人生寓言》教學設計07-02
初中語文《奇妙的克隆》教學設計交流07-04
初中語文這就是我教學設計07-04
初中語文《讓世界充滿愛》教學設計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