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好嘴楊巴教學實錄
師:同學們,我們領略了泥人張那精湛的技藝,深深敬佩他那機智的、有骨氣的人格。其實民間還有好多傳奇式的人物,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表現具有超凡口才人物事跡的文章《好嘴楊巴》。
師:你知道哪些關于口才好的人物?
生:《晏子使楚》中的晏子。
生:《三國演義》中“舌戰群雄”的諸葛亮。
生:戰國時的蘇秦、張儀。
……
師:同學們還真知道不少,其實這方面的人才還真很多的,我們可以課下搜集一些,更重要的是從他們身上學到點把話說得有水平的經驗,這才是具有實用性的。
師:現在請同學們速讀課文。準備復述。
生:速讀課文。勾畫重點詞句。
生:復述。
師:下面我們再來詳細梳理一下課文內容。
師:楊七、楊巴什么關系,他們干什么的?各有什么特點?
生:這二位,一位胖黑敦厚,名叫楊七;一位細白精明,人稱楊八。楊七楊八,好賽哥倆,其實卻無親無故,不過他倆的爹都姓楊罷了。楊八本名楊巴,由于“巴”與“八”音同,楊巴的年歲長相又比楊七小,人們便錯把他當成楊七的兄弟。不過要說他倆的配合,好比左右手,又非親兄弟可比。楊七手藝高,只管悶頭制作;楊巴口才好,專管外場照應,
師:楊七有兩手絕活,分別是——
生:第一手絕活是撒兩次芝麻:他先盛半碗秫米面,便灑上一次芝麻,再盛半碗秫米面,沏好后又灑一次芝麻。這樣一直喝到見了碗底都有香味。他另一手絕活是,芝麻不用整粒的,而是先使鐵鍋炒過,再拿搟面杖壓碎。壓碎了,里面的香味才能出來。芝麻必得炒得焦黃不糊,不黃不香,太糊便苦;壓碎的芝麻粒還得粗細正好,太粗費嚼,太細也就沒嚼頭了。
師:從這兩手活上給你們什么啟示?
生:干什么都得動腦筋,干什么都有學問。
師:楊巴有什么用場?
生:到了需要逢場作戲、八面玲瓏、看風使舵、左右逢源的時候,就更指著楊巴那張好嘴了。
師:他們的命運因為一件什么事而改觀了?
生:李鴻章來天津視察他們送茶湯。
師:我們就來仔細看看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師:為什么選中了他家的小吃?
生:李鴻章來天津,地方的府縣道臺費盡心思,究竟拿嘛樣的吃喝才能把中堂大人哄得高興?京城豪門,山珍海味不新鮮,新鮮的反倒是地方風味小吃,可天津衛的小吃太粗太土:熬小魚刺多,容易卡嗓子;炸麻花梆硬,弄不好硌牙。琢磨三天,難下決斷,幸虧知府大人原是地面上走街串巷的人物,嘛都吃過,便舉薦出“楊家茶湯”;茶湯粘軟香甜,好吃無險,眾官員一齊稱好,這便是楊巴發跡的緣由了。
師:那他們倆真是很榮幸了,那天有什么特別的表現?
生:今兒,兩人自打到這世上來,頭次里外全新,青褲青褂,白巾白襪,一雙手拿堿面洗得賽脫層皮那樣干凈。
師:句子不多,但寫得活靈活現,用的什么描寫方法、修辭方法?
生:外貌描寫。夸張修辭。
師:這么鄭重地把東西獻上去了,給賞了嗎?
生:沒有,“李中堂正要嘗嘗這津門名品,手指尖將碰碗邊,目光一落碗中,眉頭忽地一皺,面上頓起陰云,猛然甩手“啪”地將一碗茶湯打落在地,碎瓷亂飛,茶湯潑了一地,還冒著熱氣兒。”
師:現在我們看這幾句話還能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寫得真好,看我們能學到什么?
生:動作、神態描寫特形象,還有“啪”這個擬聲詞,“打落”、“亂飛”、“冒熱氣兒”這些非常有動感。我們寫東西也要錘煉詞句,讓它最準確、最生動。
師:通過語句我們能看到當時的緊張氣氛,在場的人怎樣了?
生:在場眾官員嚇懵了,楊七和楊巴慌忙跪下,誰也不知中堂大人為嘛犯怒?
生:楊巴眨眨眼,立時猜到中堂大人以前沒喝過茶湯,不知道灑在浮頭的碎芝麻是嘛東西,一準當成不小心掉上去的臟土,要不哪會有這大的火氣?
師:想到了是一大能耐,解決這個問題更能體現一個人的智慧。看看他大腦里袋是怎樣轉的?問題又是怎樣解決的?
生:倘若說這是芝麻,不是臟東西,不等于罵中堂大人孤陋寡聞,沒有見識嗎?倘若不加解釋,不又等于承認給中堂大人吃臟東西?說不說,都是要挨一頓臭揍,然后砸飯碗子。而眼下頂要緊的,是不能叫李中堂開口說那是臟東西。大人說話,不能改口。必須趕緊想轍,搶在前頭說。
生:楊巴的腦筋飛快地一轉兩轉三轉,主意來了!只見他腦袋撞地,“咚咚咚”叩得山響,一邊叫道:“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愛吃壓碎的芝麻粒,惹惱了大人。大人不記小人過,饒了小人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說完又是一陣響頭。
師:這一番響頭加說話有效嗎?
生:有啊!李中堂這才明白,剛才茶湯上那些黃渣子不是臟東西,是碎芝麻。明白過后便想,天津衛九河下梢,人性練達,生意場上,心靈嘴巧。這賣茶湯的小子更是機敏過人,居然一眼看出自己錯把芝麻當做臟土,而三兩句話,既叫自己明白,又給自己面子。這聰明在眼前的府縣道臺中間是絕沒有的,于是對楊巴心生喜歡,便說:“不知者當無罪!雖然我不喜歡吃碎芝麻(他也順坡下了),但你的茶湯名滿津門,也該嘉獎!來人呀,賞銀一百兩!”
師:這好嘴真是值錢哪!
師:別人聽了怎樣表現的?
生:這一來,叫在場所有人摸不著頭腦。茶湯不愛吃,反倒獎巨銀,為嘛?傻啦?
師:楊巴呢?
生:楊巴趴在地上,一個勁兒地叩頭謝恩,心里頭卻一清二楚全明白。
師:這可真是對比鮮明啊!
師:事情后來又怎樣了?
生:自此,楊巴在天津城威名大震。那“楊家茶湯”也被人們改稱做“楊巴茶湯”了。楊七反倒漸漸埋沒,無人知曉。楊巴對此毫不內疚,因為自己成名靠的是自己一張好嘴,李中堂并沒有喝茶湯呀!
師:我們來總結一下,看看為什么說楊巴說話有水平?
生:時間緊、說原因、護面子。
師:他的機智應變,為官員解了圍,為自己得了名、攥了利。真是一舉多得。本著用進廢退的原則,我們只要經常想、常練習,相信我們將來也會成會說話有水平的人。
師:老師想提一個問題?假如你是老板現在你的實力只能雇一個人,你要先雇誰?
生:先雇楊七,因為只有有好的產品,才是根本。
師:楊七是最好的生產部經理。我的想法跟你一樣。
師:那同學們將來工作的話,你選擇他們兩人中的哪一種呢?或者更具體地說,你是愿意做生產部經理,還是愿做銷售部經理?
生:我要做楊七,因為媽媽說:有了本領才能走遍哪里都有飯吃。
生:我要做楊巴,因為我愿意說,愿意做和人交流的工作。
生:我愿做楊七,我不愛說話,愿意研究一些東西。
生:我想做楊七和楊巴合二為一的人。
師:看來你想做精通生產業務的銷售經理了,你將來能做老板,也一定能做大做強。
生:……
師:其實老師提這個問題是要大家知道,你選哪一項做職業,和你的自身愛好或性格、知識結構有關系,如果你選擇的是你愛好和你擅長的事情,那你的事業會順利 ,否則會阻礙較大需付出的更多,挑戰性更大。希望同學們在求學階段多鍛煉自己,讓自己能力更強,為將來走上人生之路打好基礎。
【好嘴楊巴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好的故事》教學實錄03-22
《楊修之死》的課堂實錄07-02
白鵝教學實錄教學實錄案例反思07-03
識字的教學實錄07-04
《恐龍》教學實錄07-04
《左右》的教學實錄07-04
《zcs》的教學實錄07-04
《雪兒》的教學實錄07-04
《林海》的教學實錄07-04
《鳥語》的教學實錄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