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品德與社會《法律護我生長》教案
教學目標:
1、情感與態度:培養學和生知法、懂法,有區分違法、合法的意識,爭做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2、行為與習慣:培養同學學會依法、用法。使同學能夠做到依法享有自身正當的權利,依法維護自身人,依法盡自身的義務。
3、知識與技能:使同學了解國際上以和我國為維護少年兒童的權益所制定的法律法規,以和社會上能夠維護、協助未成人的機構、部門。
教學重點:讓同學在學習活動中,了解我國為維護少年兒童年的權益所制定的法律法規,并且能夠運用這些法律法規來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培養同學知法、懂法,能夠運用法律武器,依法享有自身正當的權利,依法維護自身的義務,進一步增強法制的意識。
教學難點:讓同學對平安進行分析評判,并說出自身所依據的相關法律法規。
教學準備:
1、收集我國為維護少年兒童的權益所制定的法律法規。
2、組織同學開展對法制人員的采訪活動,進一步了解維護兒童權益的法律法規。
3、收集實際生活中具體而真實的案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在一天天地長大,在我們的生長過程中,需要得到哪些維護呢?
2、請同學發表自身的觀點。
3、過渡:其實,在我們的生長過程中,除了離不開家長、家人、老師的維護,我們還離不開法律的維護。
二、分析案例
1、出示案例:《法律幫他找回愛》,請同學們認真地讀一讀。
2、請同學們設想:假如沒有法律的維護,小建的生活會變得怎樣。
3、分組交流:通過分析這個案例,我們有什么想說的。
4、全班進行交流。
三、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
1、小組討論:為了維護我們少年兒童,我國制定了哪些法律法規,簽署了哪些國際條約。
2、全班進行交流,教師進行補充、歸納。
3、出示《兒童權利公約》,請同學們認真讀一讀。
4、全班交流:通過自學,自身對《兒童權利公約》有了哪些了解。
5、討論:我國除了制定了法律法規維護少年兒童,還成立了專門的機構、部門維護、協助未成年人,這些機構、部門有哪些?
6、請同學做介紹,教師做補充。
四、課后延伸
請每位同學課后通過上網、查找書籍、采訪法制人員等方式,了解自身應該享有的權利。
【品德與社會《法律護我生長》教案】相關文章:
品德與社會論文07-09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案(通用18篇)05-31
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冊教案07-09
品德與社會教學總結03-14
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01-29
《品德與社會課》評課稿07-29
品德與社會教學匯報材料06-09
思想品德教案07-09
品德與社會教師評語04-15
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15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