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給予樹》王雷英優秀課堂教學實錄
一、心靈悟讀
根據中年段特點,立足文本,加強以“段”為中心的字、詞、句、篇之間的聯系與推敲,抓住語言特點,使學生在反復揣摩之中,培養語感。
分次呈現教材內容,設置閱讀懸念,把握文本運用的時機與適宜度,關注學生的閱讀需求與期待,訓練閱讀思維的跳躍力,增強閱讀思想的張力。
引領學生深入鉆研文本,憑借語言文字,讓學生置身于文本的情境中,通過引導學生與文本的多次對話,實現語言、情境和精神(思想、情感與意義)的和諧共振,提升情感的價值。
二、過程預設:
(一)、通讀——讀通。
1、通讀文本一。要求:讀正確,讀通順。把你認為好的詞語劃下來。
2、檢測初讀效果。(分讀課文、交流詞語等等)。
(二)、引領入文。
1、從寫媽媽心情變化的詞句入手,體會媽媽心情變化的原因。
2、通過反復讀文,體悟交流:“我”為……而擔心?“我”為……而生氣?從而引出疑問:“我”為……而緊緊地擁抱著金吉婭?
3、猜測文本中“?”的內容。
(三)、對話悟文。
1、呈現文本二,自讀感悟,交流讀文后的感受。
2、細讀第四自然段,關注表達的條理性,用“本來……后來……于是……”說說金吉婭選購圣誕禮物的過程。
3、師生情景表演,在角色轉換中品讀文本。
4、交流“我為……而緊緊地擁抱著金吉婭”的個別體會。
(四)、回文提升。
1、品味:這個圣誕節,她不但送給我們棒棒糖,還送給我們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以及一個陌生女孩如愿以償的笑臉。
【小學語文《給予樹》王雷英優秀課堂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特級教師薄俊生《給予樹》課堂實錄07-28
小學語文《一分鐘》課堂教學實錄范文03-22
《手指》課堂教學精彩實錄04-22
《幽徑悲劇》課堂教學實錄03-22
生命生命課堂教學實錄03-21
《天鵝的故事》課堂教學實錄07-28
《給予樹》教學設計05-31
給予樹的課后反思05-16
聽《給予樹》有感04-28
《給予樹》教學設計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