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山鄉的彩云》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與要求:
1、了解并掌握音程的概念。
2、通過教唱《山鄉的彩云》培養學生
⑴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⑵正確的理解歌曲內容,恰當的表達歌曲的能力。
⑶用明亮,有彈性的聲音唱歌的能力。
教學重點:揭示其思想性、藝術性,藝術的表達歌曲。
教學難點:歡快活潑的節奏速度。
教學方法:目標導學法。
學具準備:風琴,放音器材。
板書設計:
1、音程
2、山鄉的彩云
──改革后的山鄉巨變
──典型的節奏型
──襯詞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樂理知識教學:
1、音程:
⑴介紹路程、揚程概念。
⑵結合看譜,聽音響,鍵盤演示兩個音級的音高關系。
⑶定義音程,并加強記憶。
2、音程類別:
⑴說明兩音先后出現的音程叫旋律音程,
用實例讓學生從聽覺上分辨。
⑵旋律可分為上行、中行、下行。
兩音先后出現時,升高為上行;不變為平行;降低為下行。
⑶兩音同時出現的音程為和聲音程。
實例分析:
〖11|6|11511|64|4。
⑷思考與練習之四:
二、前置補償教學
1、比較旋律:
分析模唱聽辨:①533330|;②166660|;
③322220|;④566660|;
⑸166660|。
簡析節奏皆同、聽音模唱2—3遍
2、節奏練習:
指導學生掌握以下基本節奏:
①、xxxxx|xxx|x-|xxxxxo|
②、xxxxx|xxxxxo|
③、xxxxx|x--|
④、xxxx|xx|
簡介節奏概念、而后聽唱、模唱
3、視唱練習
㈠豎笛分句視唱、反饋、矯正。
㈡整體習唱與矯正。
三、揭示課題:
1、初聽歌曲,感受藝術性。
出示問題復聽作品、邊聽邊思考:
(1)山鄉的景色是怎樣的?
(2)山鄉發生了哪些變化?
(3)你對‘‘千朵萬朵落山窩’’有什么認識
(4)能不能想象出一幅改革開放之后的山鄉巨變圖?
2、揭示主題。
㈠、有感情的朗讀歌詞,指出襯詞不讀
㈡、討論問題。
四、習唱歌曲:
㈠、分句聽唱并分句賞析;反饋、矯正。
㈡、整體習唱與指導:
思考與討論:
①:思考與練習之一。
②:襯詞在歌曲中的表情作用。
③、為了把歌曲那活潑、歡快、熱烈的情緒表現出來,哪些地方唱強些?哪些地方唱輕些?
五、出示目標,并藝術的處理歌曲:
1、頒布目標。
2、藝術處理。
①獨唱。
②領唱、齊唱、一唱眾和。
教后記:
略去音程知識。用琴激發熱情,加強豎笛練習。
【《山鄉的彩云》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七彩云南作文02-04
小學音樂《彩云追月》的反思(精選6篇)03-31
美術課《彩云衣》評課稿07-29
《杯子的設計》教學設計03-14
an教學設計06-13
教學設計09-05
《我設計的服裝》教學設計06-15
課程設計教學設計12-24
教學論與教學設計05-20
蔬菜的教學設計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