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加法運算律》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56~58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觀察、猜想、驗證、結論的探索加法運算律的過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并初步感知加法運算律的價值,發展應用意識。
2、使學生在學習用符號、字母表示自己發現的運算律的過程中,初步發展符號感,初步培養歸納、推理的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維的水平。
3、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
用觀察、猜想、驗證的方法探索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能正確地用字母來表示。
教學難點:用語言表述加法結合律和加法交換律。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直入主題。
1、同學們,喜歡體育活動嗎?都喜歡哪些體育活動呀?
2、經常體育活動可以強身健體,這些小朋友也在開展活動,看,從圖中你獲得了那些數學信息?
3、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嗎?
二、教學例題,驗證規律。
1、根據學生的問題,隨機選擇主要的兩個來研究。
(1)跳繩的有多少人 ?(2)參加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
2、師生研究第一個問題,得出加法交換律。
(1)學生讀題,弄清題意。
(2)學生說算式和結果,教師出示28+17=45 人和17+28=45人
(3)請觀察這兩道算式,它們都是求什么?結果相同嗎?我們可以用“=”把它們連起來
(4)教師板書:28+17=17+28)
(5)學生讀算式并觀察思考。得出加法交換律 :兩個數相加,交換了位置,和不變。
3、拋出問題,得出猜想。
(1)教師問:是不是任意兩個加數,交換了位置,和都不變呢?
(2)小結: 看來經過一個算式得到的結論,只能是一個猜想,要驗證這個猜想,就要舉更多的例子。
4、驗證猜想,體會方法。
(1)同桌兩人合作,選好兩個數,比如一人算6+8, 另一人算8+6,比比結果,如果相同就可以寫出一個等式,坐在左邊的同學負責記下這個等式。
(2)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教師小結: 照這樣下去,能寫完嗎 ?加省略號。這些例子都在說明“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是正確的。
(3) 學生找一找,交換加數的位置,和變的例子。
教師通過互聯網,求助結果,進一步證明加法交換律的正確性。
5、得出結論,字母表示。
(1)學生讀結論。(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所有的算式。(3)歸納小結,指出加法交換律。
6、 及時鞏固,聯系舊知。
三、運用方法,繼續探究。
1、出現第二個問題:“參加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
學生讀題。在本子上用綜合算式解答。
2、交流想法,得出算式。
(28+17)+23 28+(17+23) )
師生交流:這兩道算式都是求什么?他們的得數相同。我們也可以用等號把它們連起來。
教師板書:(28+17)+23 =28+(17+23)
3、 學生做書上的題目,繼續認識這樣的等式。
4、根據等式,提出猜想。
5、學生驗證猜想,教師隨機點撥。
(1) 出示友情提示:1、同桌合作,想好三個數,按順序計算和先算后兩個數,看有什么發現?。2、 在小組里說一說你們的驗證過程。
(2)學生匯報,板演等式。
(3)小結結果,得出結論。
6、用字母表示加法結合律
板書:(a+b)+c=a+(b+c)
7、聯系交換律,比較兩個定律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四、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其中最后一題,要提醒學生注意:它先是運用了加法交換律,又運用了加法結合律。
2、第二題。
學生在課本上獨立完成,再想想為什么這樣填?
生口答,師演示過程。
3、第4題,從每組題目中選擇你喜歡的一題做一做。
學生匯報,教師引導。
五、總結全課:
同學們交流收獲。
六、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
加法運算律
交換律 結合律
觀察 28+17=17+28 (28+17)+23=28+(17+23)
猜想 ? ?
驗證
… …
結論 a+b=b+a (a+b)+c=a+(b+c)
教后反思:
【《加法運算律》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加法運算定律教學設計02-19
《加法運算律》課后反思500字06-28
小學數學《加法交換律》教學設計01-10
加法運算定律教學設計11篇04-07
加法運算定律教學設計15篇02-19
加法運算定律教學設計(15篇)02-19
運算教學設計06-16
加法教學設計11-03
四年級數學《加法運算律》評課稿07-24
分式的運算教學設計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