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課后反思
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估算以及筆算得基礎上進行的。主要研究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的中間末尾有0的這種特殊情況,這一內容也是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終結內容。只有學習了這部分內容,學生的知識結構才能進一步完善,才能更好地為今后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打好基礎,以及更好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本信息窗呈現的是兩位小記者到果品加工廠采訪的情景,通過與工人叔叔的對話了解果汁、果脯、葡萄酒的生產情況,呈現出數學信息,提出四個相應的數學問題。第一個問題:平均每分鐘生產果汁多少瓶?學習商的中間有0的除法,說明除到被除數的某一位,不夠商1,要在這一位上商0;第二個問題:平均每小時生產多少千克果脯?是被除數中間有0,商中間也有0的除法,說明在除的過程中,遇到被除數哪一位上的數是0且前面沒有余數時,這位上的商就是0,要在這一位上寫0,這個0起這占位的作用,不能不寫;第三個問題:平均每分鐘生產多少瓶干紅葡萄酒?學習商末尾有的除法;第四個問題:平均每分鐘生產多少瓶干白葡萄酒?學習商末尾有0并且有余數的除法。
在解決第一個問題時,先讓學生用小棒擺一擺,知道商是107后,再列豎式計算。筆算時大膽的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根據學生筆算的情況,把正確的和錯誤的、豎式簡便的和不簡便的進行對比,使學生在對比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在計算時,學生出現了不會算或商錯位等情況,我先引導學生思考:十位上的2除以4不夠商,怎么辦?讓學生明白用0補位的道理。讓學生比較豎式的兩種寫法的異同,從中選擇較為簡便的寫法。第二個問題和第一個問題類似,2042十位上的0除以2怎么算?在這里我讓學生們展開討論,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0除以2,為什么要在商的十位上寫0的道理?在解決第三個問題與第四個問題時,我先讓學生估一估商是多少,因為學生已有計算商中間是0的除法的經驗,通過知識的遷移讓學生說一說商的末尾為什么要添0。
在做練習時我發現有些同學在計算4164時,最高位上的4除以4,商1,十位上的1除以4不夠商1,有的學生就在個位上直接商4,于是商變成了兩位數14。4164當被除數十位上的1除以4不夠商1時,應該商0,有的學生也會忘記寫!
針對這一現象,我采取加強學生估算的方法,在做一道題之前,先讓學生進行估算,然后再對計算的結果進行驗證。在豎式計算前,先讓學生估一估商是幾位數,再計算,可以降低錯誤率;在解決問題時,培養了學生的估算意識和初步的應用意識。
【《除法》課后反思】相關文章:
乘法和除法的簡便運算的教學課后反思06-22
同底數冪的除法數學課后反思06-22
《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問題》課后反思06-22
《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課后教學反思(精選10篇)09-21
課后反思07-03
印度課后反思06-23
泉水課后反思06-23
《泉水》課后反思06-23
《醛》課后反思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