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電和磁》教學實錄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電和磁》教學實錄,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電和磁》教學實錄 1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電流可以產生磁性。
過程與方法:做通電直導線和通電線圈使指南針偏轉的實驗,能夠通過分析建立解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驗科學史上發(fā)現(xiàn)電產生磁的過程。意識到留意觀察、善于思考品質重要。
教學準備:
電池盒、小電珠、燈座、導線、指南針,課件、記錄單等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
1、T:實物投影出示一個指南針,提問:這是什么?S:指南針。
T:它里面的指針是用什么做的?S:磁鐵(鐵)。
T:如果學生回答是“鐵”,則繼續(xù)追問:這個鐵做的指針帶有什么?S:磁性。
T:所以我們也把它叫做小磁針。當小磁針靜止不動時,指南針指向什么方向?
S: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2、T:出示一塊磁鐵、一枚鐵釘和一根銅導線,現(xiàn)在給你一塊磁鐵、一枚鐵釘和一根銅導線,誰能利用其中的一種材料在不直接接觸指南針的情況下,讓小磁針發(fā)生偏轉?S:磁鐵。
3、T:為什么你認為磁鐵可以讓小磁針發(fā)生偏轉?S:磁鐵之間能相互吸引或排斥。
T:我們來試一試,拿起磁鐵靠近指南針,小磁針發(fā)生偏轉。
4、T:拿掉磁鐵,繼續(xù)提問:你們還能在剩下的材料中選一種讓小磁針發(fā)生偏轉嗎?S:鐵釘。
T:為什么鐵釘也能讓小磁針發(fā)生偏轉?S:磁鐵能吸鐵或小磁針帶有磁性能吸鐵。
T:我們再來試一試,拿起鐵釘靠近指南針,小磁針再次發(fā)生偏轉。
5、T:拿掉鐵釘,問:銅導線能讓小磁針發(fā)生偏轉嗎?S:不能。
T:為什么它不能讓小磁針發(fā)生偏轉呢?S:磁鐵不能吸銅。
T:拿起銅導線靠近指南針,小磁針不偏轉。
6、T:銅導線確實不能讓小磁針發(fā)生偏轉。剛才磁鐵和鐵釘卻都能讓小磁針發(fā)生偏轉,其實是誰在讓小磁針發(fā)生偏轉呢?S:磁性(磁鐵)。
T:如果學生回答“磁鐵”,則追問:請說得再明白些,是磁鐵產生的什么讓小磁針偏轉的?
S:磁性。
T:板書磁性——偏轉
二、探究通電導線和指南針的關系
1、T:只要有磁性,我們就能讓小磁針發(fā)生偏轉。你們能想個辦法使銅導線也能讓小磁針發(fā)生偏轉嗎?S:讓銅導線產生磁性就可以了。
2、T:那怎樣才能讓銅導線產生磁性呢?S:接上電源、通電、連接到電路中……
T:如果學生想不出來,教師出示電池、燈泡、開關等元件說:我提供給你們這些工具,你們能想個辦法讓銅導線產生磁性嗎?S:接上電源、通電、連接到電路中……
3、T:如果把導線連接到電路中能產生磁性,那我們可以怎么做這個實驗讓小磁針發(fā)生偏轉?
S:連接好電路,當小磁針靜止時把導線靠近小磁針,看它是否發(fā)生偏轉。
T:說的真好,老師把你的想法做了一些補充和完善,請看注意事項(課件出示):
1.將指南針放在桌面上,等待小磁針靜止;
2.連接好電路,把其中一根導線靠近指南針的正上方,與指針的方向一致;
3.按下小開關,觀察小磁針變化。
T:同時完成實驗記錄單。
S:學生領取材料開始實驗。T:巡視并指導。
反饋交流:
1、T:通過任務一,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現(xiàn)象?S:通電導線讓小磁針偏轉了。
T:就是說銅導線產生了(S:磁性)讓小磁針發(fā)生了偏轉。
T:拿起之前的那根導線,你們的導線能讓小磁針發(fā)生偏轉,我的卻不行,這兩根導線有什么不一樣嗎?S:一根有電,一根沒電。
T:也就是說,你們的導線中有電流流過。其實就是說是誰讓導線產生了磁性使小磁針發(fā)生了偏轉?S:電流
T:是的.,事實上是導線中流過的電流產生了磁性使小磁針發(fā)生了偏轉,板書電流。老師手中的沒有電流流過,所以不能讓小磁針偏轉。
2、T:接下來的任務二中,你們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S:小磁針偏轉的更明顯了。
T: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變化?S:因為電路短路了。
T:短路電路有一個什么特點?S:電流會瞬間增大。
T:你能用黑板上“電流——磁性——偏轉”這句話和大家解釋一下嗎?
S:電流增大——磁性增大——偏轉更明顯。T:板書學生說的。
T:說的非常棒,但是做這個實驗時我們要注意一點,由于短路時電流瞬間變大,會比較容易燒壞電池,所以我們不能長時間按住小開關。
三、探究通電線圈和指南針的關系
1、T:原來要增大小磁針偏轉角度可以通過改變(S:電流)。那么要增大電流除了讓電路短路以外,還可以有什么方法?S:增加電池、把導線繞成線圈……
T:如果學生說不出繞成線圈,老師則引導:這些方法都很好,都是利用增大電流的方法使小磁針偏轉更明顯,可是今天胡老師沒有帶那么多的電池,大家是否可以從改變導線的形狀來考慮?S:繞成線圈。
T:如果學生還是說不出繞成線圈,老師則說:(是的,這個辦法非常好),我們可以試著把導線繞成圖中的線圈的樣子(課件出示圖片),連接到電路中,把它靠近小磁針,觀察小磁針是否會偏轉的更明顯?
2、T:從圖中可以發(fā)現(xiàn)這也是一個什么電路?S:短路。
T:所以我們在操作時要注意什么?S:不能長時間按住小開關。
T:嗯。是的,我建議大家按住開關2秒,觀察到小磁針變化了馬上斷開,防止電池燒壞。
3、T:這種線圈靠近小磁針擺放的方法非常多,同學們可以小組合作試一試(課件出示圖片),一共能用幾種方法讓小磁針偏轉更明顯,完成一種在記錄單上記上一種(課件鏈接記錄單),用畫“正“字的方法。然后找出偏轉最明顯的一種方法,把它記錄下來,聽清楚了嗎?S:清楚了。
S:學生領取材料開始實驗。T:巡視并指導。
反饋交流
1、T:老師請放的方法最多的小組進行匯報。S:學生上臺實物投影中匯報。
T:教師根據(jù)學生匯報板書
套住指南針(斜套、平套、豎套)
放在指南針旁邊(前、后、左、右)
放在指南針上面、下面
2、T:其他小組有沒有補充?S:有或沒有。
3、T:這些擺放的方法中,哪種方法小磁針偏轉最明顯?S:豎著套在指南針上。
4、T:為什么豎著套住指南針小磁針偏轉最明顯?S:小磁針偏轉的角度與線圈擺放的位置有關系。(必要時進行演示)
5、T:指著板書,這些方法都能使小磁針偏轉更明顯,為什么通電線圈能使小磁針偏轉更明顯呢?S:線圈把產生的磁都集中起來了,線圈越多,產生的磁性越強,所以小磁針偏轉的更明顯。
T:出示課件,教師述說:是的,當開關閉合后,電流會流過線圈,產生磁性,線圈把產生的磁都集中起來了,線圈越多,產生的磁性越強,小磁針偏轉的更明顯。所以我們把導線繞成線圈,就能增大磁性,小磁針偏轉也就更明顯,板書:繞成線圈——磁性增大——偏轉更明顯。
6、T:出示奧斯特,介紹電和磁:早在1820年丹麥的物理學家奧斯特在一次試驗中,當他用一根導線把電池兩極連接起來時,他突然無意中發(fā)現(xiàn)在旁邊的磁針轉動了。此后他經過三個月的反復試驗研究,終于驗證了電流產生磁性,第一次揭示了電和磁之間的聯(lián)系,這也是我們今天所學的內電和磁,板書課題。
四、拓展延伸
1、T:出示一節(jié)電池,說:老師這里有一節(jié)用完了的廢電池,它是否真的一點電都沒有了呢?我們能用今天學過的方法去檢測它嗎?S:能。
2、T:怎么檢測呢?S:把電池裝入電路中,把導線放到小磁針上方,如果有電,小磁針會偏轉,如果小磁針不偏轉,說明電池沒有電。
板書:
電和磁
電流——磁性——偏轉
電流增大——磁性增大——偏轉更明顯
繞成線圈——磁性增大——偏轉更明顯
套住指南針(斜套、平套、豎套)
放在指南針旁邊(前、后、左、右)
放在指南針上面、下面
《電和磁》教學實錄 2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認識電流的磁效應。
知道通電導體的周圍存在磁場,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與條形磁鐵的磁場相似。
理解電磁鐵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過程和方法
觀察和體驗通電導體與磁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電和磁之間有某種聯(lián)系。
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的方向。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認識電與磁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界的奧妙。
重、難點:
1、 試驗探究電流的磁效應的規(guī)律。
2、 探究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規(guī)律。
教學器材:
電腦平臺、磁體、小磁針、電源、導線
教學課時:
2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靜止后的磁針指南的一端叫 極,又叫 極,指北的一端叫 極,又叫 極。
2、同名磁極相互 ,異名磁極相互 ;磁極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 發(fā)生的。
3、磁場的方向是這樣規(guī)定的:小磁針靜止時 極所指的方向就是該點的 ;可以利用帶箭頭的曲線來描述磁場,這樣的曲線叫做 。
4、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獲得磁性的過程叫 。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試驗“猜一猜”
利用隱蔽的通電螺線管吸引小鐵釘,讓學生猜是什么物體?
磁體對進入磁場的物體會發(fā)生作用,能否利用人工作用產生磁場、控制磁場?
進行新課:
1、電流的磁效應:
試驗:53頁圖8.2-2示,結果
結論:通電導體的周圍有磁場,磁場的方向跟電流的
方向有關,這現(xiàn)象叫電流的磁效應。(這試驗叫奧斯特試驗)
思考:為什么手電筒、普通電線通電時吸引力好像不存在?……如何增強磁場?(做成螺線管,也叫線圈,如……開始的試驗)
2、探究:通電螺線管的磁場
猜想:通電螺線管能否產生磁場,磁場可能與哪種磁體的相似?
(1)試驗:54頁圖8.2-4示
(對比條形磁體)
結論:通電螺線管外部的磁場與 磁體的磁場相似。指出N極、S極
猜想:改變電流方向,磁場方向會不會變化?
(2)試驗:54頁圖8.2-4示,但電流方向相反
結果:
結論:
指出圖8.2-5中的N極、S極討論:能否利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普遍性的規(guī)律?(參考55頁提示)
(3)安培定則: 右手握螺線管,讓四指彎向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電螺線管的N極。
練習:判斷一些通電螺線管的N、S極
3、達標練習:課本后50頁 “動手動腦學物理”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jié)內容。
小 結:根據(jù)板書,總結本節(jié)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
1、 完成物理套餐中課堂未完成的內容。
2、 課本后練習。
教學后記:
1、重點磁場的含義,以及磁感線的含義,比較抽象,應重點分析。
2、 多試驗。
《電和磁》教學實錄 3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電流可以產生磁性。
過程與方法:
做通電直導線和通電線圈使指南針偏轉的實驗,能夠通過分析建立解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體驗科學史上發(fā)現(xiàn)電產生磁的過程。意識到留意觀察、善于思考品質重要。
【教學準備】
1. 學生自備:一號電池
2. 教師準備:電池盒、小電珠、燈座、導線、指南針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00多年前,人們對電和磁的了解十分的有限。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丹麥科學家奧斯特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關電和磁的秘密。你們想知道這個秘密是什么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重現(xiàn)歷史上那個偉大的時刻。(板書課題:電和磁)
(二)通電導線和指南針
1. 奧斯特當年正在用一個簡單的電路做實驗。桌上有老師準備的材料。請你們先用這些材料組裝一個簡單電路。
2. 學生活動
3. 當時在奧斯特的實驗桌上放著指南針。這個指南針的指針一頭指著北,一頭指著南。當接通了電源的導線靠近它時,奧斯特突然看到一個現(xiàn)象……你們想試一試嗎?
4. 學生活動
5. 有什么發(fā)現(xiàn)?對這個發(fā)現(xiàn)你們有什么解釋?
6. 通過短路的方式,你們會看到更加明顯的現(xiàn)象。再試試。
(三)通電線圈和指南針
1. 奧斯特在發(fā)現(xiàn)了這個現(xiàn)象之后,連續(xù)幾個月把自己關在實驗室里想知道這是為什么?他又做了幾百次類似的實驗。其中就有這樣一個實驗。像P49那樣把導線繞成圈,然后通上電。用它來靠近指南針,又會發(fā)現(xiàn)什么?
2. 學生活動
3. 匯報:你們又有什么發(fā)現(xiàn)?在哪種情況下指南針偏轉的角度大?
4. 經過這些實驗之后,奧斯特雖然沒有做出太多的解釋。但是他卻用鐵的`事實證明了:電可以產生磁。隨后他的發(fā)現(xiàn)又得到了牛頓等科學家的進一步證實和發(fā)展。為我們解決了很多生活中的問題。
5. 考大家一個問題:你今天帶來的電池里還有電嗎?能用什么方法證明?
《電和磁》是教科版小學《科學》六上《能量》單元第三單元第一課時,統(tǒng)領并開啟本單元,繼而研究電磁鐵、小電動機、電能和能量、能量與太陽等小主題。教材由 “讓通電導線靠近小磁針”、“制作一個電磁鐵”和“電磁鐵也有南北極嗎?” 三部分組成。教材的編寫思路也是非常清晰的:通過“通電導線靠近小磁針”的實驗了解電流能夠產生磁性,然后做一個電磁鐵進而研究電磁鐵的南北極的問題。
【《電和磁》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六年級科學《電和磁》評課稿07-30
鹿和狼的故事教學實錄04-18
《 爺爺和小樹》教學實錄及分析12-17
《鹿和狼的故事》教學實錄07-28
《爺爺和小樹》教學實錄及評析08-05
《爺爺和小樹》課堂教學實錄12-12
《爺爺和小樹》教學實錄(精選8篇)11-24
《大林和小林》課堂教學實錄12-13
平等教育《狼和鹿》教學實錄04-28
六年級科學《電和磁》評課稿2篇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