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乘法交換律結合律》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
1、掌握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
2、運用乘法交換律驗算乘法。
3、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重點難點:
掌握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興趣。
1、出示第33頁主題圖。
2、師:植樹節快到了,四年級同學去義務植樹。
3、師:看圖,植樹要做哪些事情?
(挖坑、種樹、抬水、澆樹)
4、師:這里也有許多數學問題,想學嗎?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教學例1。(多媒體出示教材第33頁主題圖)
師:一共有25個小組,每組里4人負責挖坑、種樹,2人負責抬水、澆樹。負責挖坑、種樹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算,小組里交流。生匯報。
生甲:425=100(人)
生乙:254=100(人)
師:他們算得對嗎?從這里,你發現了什么?小組里議一議,交流。(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
你能舉出幾個這樣的例子嗎?
例:75=572010=1020
師: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這叫什么?你給它取個名字?
生甲:乘法交換律。
師:你能用符號或字母表示它嗎?
生乙:ab=ba
師:乘法交換律,以前我們已用過它,在什么地方呢?
生丙:交換因數的位置相乘,驗算乘法。
師:對。試一試,好嗎?
2416 1517
指名兩生板演,集體訂正。
2、教學例2。(多媒體出示主題圖)
①師:看圖,每組要種5棵樹,每棵樹要澆2桶水,一共要澆多少捅水?
生小組里交流,并匯報。
生甲:我先計算一共種樹多少棵。
(255)2
=1252
=250(桶)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乘法交換律結合律》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乘法交換律結合律》教學設計生乙:我先計算每組種樹要澆水多少桶。
25(52)
=2510
=250(桶)
②師:那么(255)2○25(52)中間填上什么符號?
生:等號。
請你舉出幾個這樣的例子。
生甲:(252) 2=25(22)
生乙:(lO5) 5=10(55)
生丙:1O(25)=(lO2) 5
③師:從上面的算式中,你發現了什么?
生甲:三個數相乘,先乘前面兩個數,或者先乘后兩個數,積不變。
師:仿照加法的運算定律給它取個什么名字?
生乙:我叫它乘法結合律。
師:同意這種叫法嗎?
師:你會用字母表示它嗎?
生丙:(aXb) Xc=aX (bX。)
3、比一比,議一議。
師:比較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和乘法結合律,你發現了什么?
生甲:我發現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都是交換數的位置,結果不變。
生乙:我發現加法結合律和乘法結合律,改變了題里的運算順序,結果不變。
師:你們真聰明,說得好極了。
三、鞏固運用,深化提高。
1、教材第35頁做一做,,第1題。
先計算,再運用乘法交換律進行驗算。
2、教材第35頁做一做,,第2題。
生獨立做,并匯報。
生甲:2245
=485
=240(元)
生乙:2(245)
=2120
=240(元)
師:他們做得對嗎?你是怎樣判斷的?
四、總結提升。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和大家共同討論?
【《乘法交換律結合律》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乘法結合律教學實錄07-01
《乘法結合律和交換律》教學設計06-08
《乘法結合律和交換律》教學設計04-04
乘法結合律和交換律優秀記敘設計06-28
交換律教學實錄07-05
口算乘法教學實錄07-01
筆算乘法教學實錄07-01
《筆算乘法》教學實錄07-04
張齊華的《交換律》教學實錄07-01
《5的乘法口訣》教學實錄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