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對我國普通高校體育理論課教材改革的研究論文
1.長期以來,高校體育教學,主要囿于運動技術的傳授,缺乏必要的理論知識教學?以至許多受教育者將體育課僅限于體育鍛煉活動的認識。
其實,高校體育教育不僅是體質教育,還包括體育運動基本原理、人體活動的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以及體育觀賞等理論知識的教育。眾所周知?教材是學校體育教學的具體反映,是教師執行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的具體文件和依據,是學生學習的指導用書。因而,體育理論課教材是否與體育實踐活動相匹配.將會直接影響學生對體育課的認識水平,并且還將制約著學生對終身體育的認識和參與。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全國部分地區高校在校學生計985人.其中男生687人?女生298人,體育教師計186人。
2.2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和數理統計法。
3結果與分析
3.1目前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的現狀
體育理論課教學是髙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環節,盡管我們力圖通過合理的教學,期望能使學生獲得系統的體育理論知識和樹立起“終身體育”的觀念。但是,目前髙校體育教學的重實踐、輕理論的傾向仍然沒有得到改變。
由上可知,有75%的學校尚處在12%和12%以下這一比例,顯然是難以滿足學生對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習愿望。從本文所進行的調査中發現?學生對本校的體育理論課的滿意率僅占18,%。其原因何在?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討論。各校體育理論課學時與體育教學總時數之比較3.1.1現行的體育理論課教材未能滿足學生的現實需求和未來需求
隨著髙等教育由傳遞性教學正逐漸向研討性和發現性轉變.有助于克服傳統教育只有總結.缺乏探索的弊端。《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學理論教材》(以下簡稱理論教材)以發展身體素質理論,身體鍛煉方法,人體運動基本規律,運動損傷預防與簡單處理等,形成以滿足學生未來需求為主體內容的高校體育理論知識體系。但是,許多學生認為.現行的《理論教材》難以滿足他們用以指導體育活動實踐.故有42%的學生認為體育理論課可有可無?而近20%的學生則表示不愛聽.其理由是:一是教師的教學形式陳舊,教法單調、乏味。二是《理論教材》的內容簡單、籠統,不切合實際。這就需要現今的髙校體育理論課教學改變目前單一的理論教學形式?應從實際出發,加強體育理論課的教材建設?多角度、多形式開展體育理論課的教學.有助于強化和提髙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科學性認識。3.1.2現行的體育理論課教材仍囿于傳統的教材模式
教材的根本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能力。然而現有的理論課教材并不能充分落實這一點。如果說,現行的體育理論課教材基本上屬于按照傳統概念的課本.那么?現代教學理論所指的教材,則是根據課程所承擔的任務.選擇和組織有一定深度和廣度的內容所組成的研究方法,知識和技能的科學體系.并用教科書文字形式體現出來的.系統而配套的系列教材。所謂的系列教材.除了主體教材之外,還有教學參考書,習題集?實踐指導書,電教教材等等,很顯然.目前的教學力量和條件還不可能達到上述系統配套的系列教材的要求.但應該指出的是.今后的體育理論課教材應該朝著這個方向邁進。
在目前的高校體育理論課的教學,中.除了盡快提高教師的學術理論水平之外?首先必須解決兩個問題:(1)體育理論課的教材內容亟需進_步改革和完善。(2)體育理論課的教學形式,和方法必須有新的突破。
3.1.3現行的體育理論課教材的編寫質量亟需提高
評判教材的質量如何,是有其客觀標準的。本文以為.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體育理論課教材應充分體現教學的客觀規律。
3.1.3.1其主要包括二個方面;第一,能描示本學科的發展規律。第二.符合學生的認識和智能發展規律。由于體育理論課教材是一門具有較強的應用特征的教材,它既有一般教材的普遍特點,即從基礎理論知識——技術基礎知識——專業知識三層順序的排列結構,又具有一般學科教材所沒有的特性.即知識技術的涉及面廣而交叉聯系,學習內容細、多而又有可操作性。由此構成了體育理論課教材的一個顯著特點。然而,好的教材,既能使學生在學習中得到嚴格而規范的技術和知識的實踐練習,又能讓學生的思維不囿于已有的規范之中,而是能在學習中捕獲信息與得到信息的同時,再發出和傳遞信息。并能從這紛繁的內容中提取精髄.以便把握未來的發展與需要。作為教材,必須力圖站在其學科的發展前沿,著眼于國內外的最新成就和動態。因此.對于體育理論課教材來講,先進性的內涵實質是指二個方面;一是體育先進技術和最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新成就等方面的教材內容等。二是現代化教學方法和手段。髙校體育理論課作為從奠定終身體育的基礎出發.應選擇具有較髙的終身鍛煉價值的教學內容。大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后期.在生理和心理上日'趨成熟,特別是運動器官有了明顯的發展,興趣和愛好比較集中,理解知識和運用知識能力較強,故此時是提高體育學習能力.因勢利導地進行終身體育教育的最佳時期。古人曰:授人以魚.一夕得益;授人以漁,終身受益。魚與漁的一字之差,對受教育者來說.則有天壤之別。若要教會學生如何“漁”,這就是當今高校體育教育的主要任務。
3.1.3.2體育理論課教材應加強針對性
任何教材的編寫都具有明確的學習對象和要求。由于教育目標的不同?便形成了該門課程的特殊需要?這種需要必須由教材的特殊性來滿足。體育理論課教材的特殊性在于必須根據學習對象的需要和教學實踐的要求,準確把握教材的深度與起點,合理地編選材料,準確把握教材各部分的比例和重點內容。從我們調査結果中,可以發現,占調査者總數的91.8%的人認為,體育理論課教材的內容應該更重視“解決實際問題的針對性”。
3.1.3.3體育理論課教材要強調實用性
體育作為一門技術性較強的術課,實用性這一特點應在體育教材中得到全線貫徹。因為一種技術和知識應該不僅是在教學理論上的闡述,而且可以根據其可操作的特點.注重對學生的能力的系統培養和科學方法的啟迪。我們所作的調査結果表明:有95%的人認為體育理論教材需要實用性。換言之,我們的體育理論教材在這方面而有待于進一步的提高。
通常來講,由于生理、心理的差異?造成了男、女學生對事物的不同興趣和看法。我們可以從下表中發現一個問題.學生的性別與現行的《理論教材》各章節內容的重要程度的認識態度有著密切的關系。調査結果來看,在我們對教材的改革和更新時,應作為一種值得重視的意見。
3.1.3.4教材要講究簡略性
對于體育教材而言,基礎理論是相當重要的部分,它是健全和發展學科的立足之點?但是?技術部分仍是教材的主干?由于這一部分的教材較深且窄,項目和動作較多?難于演示,故表述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好的教材應具有易懂易理解的優點。有人指出;教是為了不教。學習是為了達到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的目的,所以體育理論課教材應有具體實例,簡潔而直觀,有利于學生自學或指導性自學。也許要做到體育理論課教材的簡明性恰是最難做到的原則,在此,我們不妨借鑒國內某些理工科教材(如材料力學或高等數學)它們將教材中的某些難點或深奧難懂的原理,以通谷的比喻和科學而簡捷的表示方法來作出解釋和運用,便是一個成功的例子。
綜上所述,髙校體育理論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在我國造就大批樹立“終生體育”思想的人才群體。因此,體育理論課教材作為響應中央號召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的基建項目?務必深入進行研究才能符合客觀實際的需要,才能順應當今社會和國家利益的需要。
4結論與建議
4.1髙校體育理論課教材應從教育目標的要求出發,必須能適應今后形勢發展的要求,并預見未來的變化,如經濟體制的變革對體育教學的影響作用,不同的職業性質對體育鍛煉的態度和認識等等。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許多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得到應用?并且成為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體育課理論教材的編寫,應對此予以足夠的重視。
4.2積極汲取國內外各類學科優秀教材的長處。由于學校體育的特點是,技術操作性強?教學內容變化不大,但涉及的知識面廣?(尤其是教學方法和手段?動作技術及特點),因此,高校體育理論課教材內容的選取,應力求做到并能舉“一”反“三”,此處注重的“一”,是指能力結構的核心,知識框架的支柱。
4.3髙校體育理論課實質上既使學生擴大了體育知識的寬度和深度,又為學生接受“終生體育”教育作好思想和技術上的準備。因此*體育理論課教材必須有利于學生的能力培養和提高。能力歷來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在此.提髙學習、分析和實際操作能力是我們高校體育教學的主要任務?這也是區別于中、小學體育教學的根本所在。
4.4髙校體育理論課教材應具有個性特色,不能單單追求各章節的平衡而將教材有意擴脹和刪減。要突出體育課理論教材的本身特點?形式上(實例、內容、格式等)可以強調以運動技術原理為主?行成一種獨特的風格。不能模糊教材^薺?教材與教學參考書?教材與體育活動手冊的界版,應當適應高校體育教學的要求。
【對我國普通高校體育理論課教材改革的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大學教育雙語教學教材研究的論文07-03
生物醫學傳感技術教材改革淺析論文07-03
我國現代農業建設的模式研究論文07-03
我國診所式法律教育運行研究論文07-03
淺談高職教育教材開發的研究論文07-04
深化教材理解提高體育教學實效論文07-03
高校就業指導特色教材開發研究論文07-04
非統計學專業統計學教材改革論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