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的“餃子文化”介紹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不可缺少的佳肴。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的“餃子文化”介紹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中國的“餃子文化”:
餃子,乃中華美食之一,它色香俱全 ,美味無比。是那種你吃了第一碗,想著第二碗的美食。凡是吃過的人,都贊不絕口。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國的“餃子文化”介紹,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食大若天地,我們生活的基本都要靠食物來補充能量,獲取營養,維持生命。中國的飲食文化早有上千年的歷史,可謂是傳統文化了。由此可看出飲食在中國的文化上所占地位之重。
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的風味,每個民族的食品都各有千秋。我們家鄉就有一種獨特的食品——餃子。相信大家對這個詞并不陌生,古今中外贊美餃子的詩句也數不勝數,入“扁食捏似月牙彎”,但也許對它的來了還不太清楚吧!
餃子原名“嬌耳”,為東漢張仲景首創。相傳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后,見很多勞苦百姓忍饑受餓,耳朵都凍爛了。他便用羊肉、辣椒等祛寒的藥材在鍋里煮,煮熟后切碎,用面包起來,救治人們。為了紀念張仲景,人們便在大年初一的三十吃“餃子”,所以才有了那句“今之餛燉,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現在的餃子什么餡的都有了,而且成了大眾化的食物,但大都已不是手工做的了,但我們村在二十九那天,仍然是全家齊動員包餃子。包餃子應先把餡剁好、拌好,之后再和面。把面和成面筋,然后用刀把面筋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然后用壓面軸把面團壓成皮,然后把事先和好的餡包在面皮里,煮出來的餃子鮮美可口,可真應了那句諺語“好受不如躺著,好吃不過餃子”。
聽爺爺奶奶說,那時候包餃子都不是用面包,而是用紅薯面包。里面也不是餡而是一些爛菜和樹皮等。聽了餃子的發展過程,我深刻的體會到了它正是中華的精神所在,它包涵了十三四萬人的心愿。
水餃這種傳統美食,不僅滿足了我們的物質需求,更滿足了我們的精神需求。表現了我們中國人“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高尚的道德品質!
拓展:
除夕吃餃子的文化寓意是什么:
一、除夕吃餃子的紀念意義。
一說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辟地,結束了混沌狀態;二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另外,民間還流傳吃餃子的民俗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摶土造人時,由于天寒,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拴住,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里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
二、除夕吃餃子的原因。
1、按照古代的習俗,餃子是過年祭祀后食用的食品。過年時,講究守歲時包,辭歲時吃,即到子時吃,此時為兩年之交、迎新辭舊的時刻,具有特殊意義,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預示新的一年里交上好運。
2、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
3、餃子有餡,便于人們把各種吉祥、喜氣的東西包到餡里,以寄托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4、餃子本身就好吃,民間有“舒服不如躺著,好吃不如餃子”的俗話。
三、除夕吃餃子象征什么。
春節吃餃子有許多美好寓意,尤其是在除夕夜。除夕夜的這頓餃子之所以非比尋常:
一是因為臘月三十夜的23時至新年正月初一的1時,正好交子時,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二是人們期望把過去一年所發生的不如意的煩惱事,像吃餃子那樣一塊吃掉,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如意。三是吃餃子還有祈求來年早生貴子,全家人丁興旺,孩子有出息的意思。此外,餃子成為春節吉祥物,還因為其形狀像銀元寶,春節吃餃子有象征“新年大發財,元寶滾滾來”之意,寄托著人們“招財進寶”的美好愿望。
為了圖吉利和喜慶,人們在包餃子的時候會往里放些東西,如紅棗,寓意早生貴子或早日發財;有的放入栗子,寓意大吉大利;還有的放入硬幣,誰吃到了,預示誰能發財。
冬至時節吃餃子的意義:
節氣美食,不只是滿足味蕾。“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冬至對人們的意義,也不只是一個時間節點那樣簡單。
清代蘇州人“最重冬至節”,冬至前一天,親朋好友互相饋送節日食品,提籃擔盒者滿路,俗稱“冬至盤”。
蘇州冬至的節令食品是冬至團,冬至團用糯米粉做成,中間包裹糖肉、菜、果、豌豆沙、蘿卜絲等。人們用它來祀先祭灶,并且作為節禮相互饋送。
北方人多半習慣在此時吃餃子,南方有的地方則愿意來一碗湯圓。冬至之后是陽氣生發的時候,綠色又容易讓人想到春天,有的地方會在此時特意吃一點青菜,以示順應天時,在寒冷的冬天里,期盼著鳥語花香的季節早點到來。
所以說,吃餃子也好,吃餛飩也罷,人們在意的并不是味蕾的滿足。
從古代的“亞歲”之稱,到如今常常被提起的冬至夜,大家如此關注這個古老的節氣,恐怕也是因為它總出現在一年將盡之時,距離春節團圓的日子不再遙遠。
“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冬至過后,時間推移中,白晝漸漸變長,夜晚漸漸變短,春天的腳步也慢慢地近了。
【中國的“餃子文化”介紹】相關文章:
我與中國傳統文化_寫包餃子的作文03-25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介紹04-12
中國餃子作文12-21
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介紹12-12
介紹中國世界文化遺產作文06-01
介紹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的作文01-29
餃子文化作文12-15
中國禮儀文化08-09
中國的禮儀文化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