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柱的表面積》教學設計3篇
計算圓柱的表面積,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圓柱的表面積》教學設計3篇,歡迎閱讀。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設計篇1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二冊P21-P22中的例2、例3,完成相應的練一練和練習六第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圓柱側面積和圓柱表面積的含義,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2.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讓學生進一步增強數學在生活中的體驗,培養熱愛數學、學好學生的興趣。
教具準備:
圓柱形的物體,圓柱側面的展開圖
教學重點:
理解圓柱側面積和圓柱表面積的含義,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根據實際情況來計算圓柱的表面積。
教學過程:
一、復習
下面()圖形旋轉會形成圓柱。
二、認識側面積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1、出示一個圓柱形的罐頭,罐頭的側面貼了一張商標紙。
問:你能想辦法算出這張商標紙的面積嗎?
⑴拿出圓柱形的罐頭,量出相關數據,在小組中討論。
⑵交流:你們是怎么算的?
沿高展開,得到一個長方形商標紙,量出它的長和寬,再算出它的面積。
⑶討論:商標紙的面積就是圓柱中哪個面的面積?
觀察一下,展開后的長方形商標紙的長與寬,與圓柱中的什么有關?有什么關系?
使學生認識到:長方形的長就是圓柱的底面周長,寬就是圓柱的高。
2、出示例1中的罐頭。
⑴師:這個罐頭的側面也有一張商標紙,如果不展開,能算出這張商標紙的面積嗎?測量什么數據較方便?
⑵出示數據:底面直徑11厘米高:15厘米
⑶學生算出商標紙的面積。
⑷交流:你是怎么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小結:算商標紙的面積,實際上就是算圓柱的側面積。
追問:怎么算圓柱的側面積?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4.發散提高: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情況是求圓柱的側面積?
5.獨立完成“練一練”第1題
三、認識表面積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1、出示例3中的圓柱。
⑴問:如果將這個圓柱的側面展開,得到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厘米?
⑵讓學生算一算后交流。師板書:
長:3.14×2=6.28(厘米)寬:2厘米
⑶圓柱的兩個底面的直徑和半徑分別是多少厘米?
板書:直徑2厘米半徑1厘米
2、引導畫出圓柱的展開圖。
⑴這個圓柱有幾個面?分別是什么?
⑵如果要畫出這個圓柱的展開圖,要畫哪幾個圖形?分別畫多大?
⑶在書上方格紙上畫出這個圓柱的展開圖。
⑷交流:你是怎么畫的?
3、認識圓柱的表面積。
⑴討論:什么是圓柱的表面?怎么算圓柱的表面積?
板書:圓柱的表面積=底面圓的面積×2+圓柱側面積
⑵算出這個圓柱的表面積。算后交流,提醒學生分步計算。
4、練習:完成“練一練”第2題。
⑴各自練習,并指名板演。
⑵對照板演,討論:
這兩題有什么不一樣?知道底面圓的直徑怎么求圓柱的底面積和圓柱的側面積?知道圓的半徑呢?
想一想:如果知道的是圓的周長呢?
四.總結反思
1.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不清楚的問題?
2.生活中的圓柱體表面都是一個側面加兩個底面嗎?哪些不是?又該怎樣計算它們的表面積呢?
暢談體會。
五、鞏固應用
1.完成練習六第1題。
注意指導學生思考問題要求的是圓柱的哪個面。
2.完成練習六第2題。
先讓學生說說用鐵皮做油桶時,需要做圓柱的哪幾個面?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學習積極主動,課堂上他們動手操作,認真觀察,獨立思考,互相討論,合作交流,終于發現了知識,領悟了知識,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學生自始至終在自主學習中發展。
1.重視學習內容的生活性。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到處有數學。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數學問題,這是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和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有效方法。在教學的環節中,我創設了“八寶粥罐頭”的情景,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出發,讓學生邊看邊想邊說,復習了圓的面積和圓柱的特征。在突破側面積的計算方法這個難點時,精心設疑:老師要制作一個圓柱形教具,請你幫助選擇合適的部件(兩個半徑是3厘米的圓和一些大小不同的長方形)。問題的提出使學生思維進入了積極的狀態:選擇哪一個長方形才會與兩個圓圍成圓柱呢,促使學生思考圓柱的側面與底面的關系。讓學生融入到學習氛圍中來。第二環節中,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下,根據已掌握的數學知識大膽探索,培養了學生分析能力和創新意識。
2.重視學習主體的創造性。著名數學家、教育家波利亞指出:“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系。學生獨立思考,相互討論,辯論澄清的過程,就是自己發現或創造的過程。本節課中,首先以現實生活問題引入,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從實際出發,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對“選擇哪一個長方形才會與兩個圓圍成圓柱呢”進行獨立探索、嘗試、討論、辯論,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圓柱體的側面積就推導出來了。
3.重視學習過程的實踐性創建“生活課堂”,就要讓學生在自然真實的主體活動中去“實踐”數學、在實踐中探索,在“實踐”中發現。在實踐中推出圓柱的側面積的計算,從而得知圓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同時,情感上得到滿足。實踐使我們體會到,創建“生活課堂”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幫助他們架設并構建新的平臺,讓學生發現數學問題,并激勵學生在實踐中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個性得以發展。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設計篇2
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第十二冊教材P33~P3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圓柱表面積的含義,掌握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2、根據圓柱表面積和側面積的關系,使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媒體:
圓柱形物體、學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重點:
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推導。
教學過程:
一、猜測面積大小,激發情趣導入
1、用你們手上的A4紙做一個盡量大的圓柱?(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以長方形的長為底面周長的圓柱,另一種以長方形的寬為底面周長的圓柱。)
2、這兩個圓柱誰的側面積誰大?為什么?
3、復習: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剛才的環節中,用現成的練習紙,以動手操作的形式做一個圓柱體,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做、比、評”中喚起對圓柱側面積知識的回憶。
二、組織動手實踐,探究圓柱表面積
1、我們把做好的圓柱加上兩個底面后,這時候圓柱的表面積由哪些部分組成呢?(側面積和兩個底面面積)
2、你們覺得這兩個圓柱誰的表面積大?為什么?
生:因為兩個圓柱的側面積一樣大,只要看他們的底面積誰大那么這個圓柱的表面積就大。
3、剛才我們是從直觀的比較知道了誰的表面積大,如果要知道大多少,那怎么辦呢?
生:計算的方法
師:怎么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呢?
圓柱的表面積=側面積+兩個底面的面積(板書)
4、那現在你們就算算這兩個圓柱的表面積是多少?
生:(不知所措)沒有數字怎么算啊?
師:哦!那你們想知道哪些數字呢?知道了這些數字后你打算怎么計算?
生1:我想知道圓柱體的底面半徑和高。
生2:我想知道圓柱體的底面直徑和高。
生3:我想知道圓柱體的底面周長和高。
師:老師現在告訴你的數字是這張紙的長是31.4厘米。寬是18.84厘米。那你們會算嗎?怎樣算,如果獨立思考有困難的話可以小組討論來共同完成。
5、匯報展示:
情況一:半徑:31.4÷3.14÷2=5(cm)
底面積:3.14×5×5=78.5(平方厘米)
側面積:31.4×18.84=591.576(平方厘米)
表面積:591.576+78.5×2=748.576(平方厘米)
情況二:半徑:18.84÷3.14÷2=3(cm)
底面積:3.14×3×3=28.26(平方厘米)
側面積:31.4×18.84=591.576(平方厘米)
表面積:591.576+28.26×2=648.096(平方厘米)
師:通過我們計算驗證了我們剛才的判斷是正確的。
接下來我們打開書翻到33頁自學例2,從這個例題中你學到什么?
生:分三步來算,先算側面積再算底面積然后把側面積和兩個底面積加起來。
生2:這樣做挺麻煩的有沒有更簡單一點的方法呢?
6、好!我們一起來找一找有沒有更簡單的方法。(補充第二種方法)
教具的演示:把圓柱體的側面展開得到一個長方形,然后把圓柱體的兩個底面通過剪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
問:這個近似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圓柱體的哪一部分?(底面周長,也就是圓柱體的側面展開得到的長方形的長。寬是圓柱體底面半徑)
所以圓柱體表面積=長方形面積=底面周長×(高+半徑)
用字母表示:S=C×(h+r)
我們用這個方法來驗證一下我們的例2看是不是比原來簡單?
匯報:大部分學生都認為比原來的方法簡單。(說一說認為簡單的原因)
那么今天我們學習了圓柱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出示課題),你們學會了嗎?(會)那老師也得做幾題驗證一下你們掌握得怎么樣。
本環節通過提出一個實際問題,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探究出:不同條件下用不同方法可以解決相同的問題。逐漸培養學生用多種途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分組闖關練習
1、多媒體出示題目。
第一關(填空)
沿圓柱體的高剪開,側面展開后會得到一個()形,長是圓柱的(),寬是圓柱的(),因此圓柱的側面積=()×()。
第二關
一個圓柱的底面直徑是2分米,高是45分米,它的側面積是()平方分米,它的底面積是()平方分米,它的表面積是()平方分米。
第三關(用你喜歡的方法完成下面各題)
一個圓柱,它的底面半徑是2厘米,它的`高是15厘米,求它的表面積?
2、匯報結果,給予評價。
我本著“重基礎、驗能力、拓思維”的原則,設計了以上幾個層次的練習題。整個習題,雖然題量不大,但卻涵蓋了本節課的所有知識點,而且練習題排列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層層深入。有效的培養了學生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質疑(同學們還有什么疑問嗎?)
五、反饋小結:
教學反思
1、自主探究,體驗學習樂趣
以解決問題為主線,打破了“例題――習題”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創設探究的舞臺(也就是提出貫穿整節課的一個問題)。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認知沖突層層深入,思維碰撞時時激起,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體驗到學習樂趣。
2、合作交流,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深度。
給學生提供一個合作交流的平臺,在相互的交流中大膽發表不同的見解,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共同歸納出計算圓柱表面積常用的三種形式,從而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深度。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設計篇3
一、設計理念
新一輪課程標準指出:“數學學習的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有利于學生主動的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教學活動”
二、教學策略
1.創設生活情景,激勵自主探索。
2.創建探究空間,主動發現新知。
3.自主總結規律,驗證領悟新知。
4.解決生活問題,深化所學新知。
三、教材分析
《圓柱的表面積》是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內容,包括圓柱的側面積和圓柱的表面積的意義及其計算方法。例3是說明圓柱的表面積的意義,給出圓柱表面積的展開圖,讓學生了解圓柱表面積的組成部分。例4是讓學生運用求圓柱表面積的方法求出做一個廚師帽的用料,使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并讓學生了解進一法取近似值的方法。
四、教學目的:
使學生理解圓柱體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掌握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運用公式計算出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五、教學難點:
理解和掌握求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六、教具準備:
圓柱表面積展開模型電腦課件
學具準備:
易拉罐、白紙殼、剪子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生活情景,激勵自主探索
在導入新課時,老師用孩子們喜歡喝飲料的愛好創建生活情景:“同學們愛喝飲料嗎?”“愛喝。”“給你一個飲料罐,你想知道什么?”學生提了很多問題,“有的問題以后在研究,今天我們來解決用料問題。假如你是一個小小設計師,要設計一個飲料罐,至少要多少平方米的鐵皮?”
(評析: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實際,因此,用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去創設情景,很容易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激活學生已有知識與經驗,使其自主地積極探索新知,解決問題。)
(二)創設探究空間,主動發現新知
1、認識圓柱的表面積
師:我們先來做一個“飲料罐”(出示模型)薄紙殼當鐵皮,你們想怎么做?
生:要卷一個圓筒,要剪兩個圓粘合在圓筒的兩邊就行了。
師:用什么形狀的紙來做卷筒呢?(有的學生動手剪開模型)
生:我知道了,圓筒是用長方形紙卷成的!
師:各小組試試看,這位同學說的對嗎?
(其他小組也剪開模型,有的得到了長方形,有的得到了平行四邊形,有的得到了正方形。)
師:還有別的可能嗎?如三角形、梯形。
生:不能。如果是的話,就不是這種圓柱形的飲料罐了。
(評析:學生能拆開紙盒看個究竟,說明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學生是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合作完成了對圓柱各部分組成的.認識。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2、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
師:我們先研究把圓筒剪開展平是一個長方形的情況。“求這個飲料罐要用鐵皮多少?”這一事件從數學角度看,是個怎樣得數學問題?
學生觀察、思考、議。
生A:它是圓柱體:兩端是同樣的兩個圓,當中是長方形鐵皮卷成的圓柱。
生B:求飲料罐鐵皮用料面積就是求:
圓面積X2+長方形面積
生C:必須知道圓的半徑、長方形的長和寬才能求面積。
生D:我看只要知道圓的半徑和高就可以求出用料面積。
師:我們讓這位同學談談他的想法。
生D:長方形的長與圓的周長相等,長方形的寬與高相等。
所以只要知道圓的半徑就可求出長方形的長,也可求出圓的面積。
師隨著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三)自主總結規律,驗證領悟新知
讓學生就順利地導出了圓柱的側面積計算方法:S=2πrh
師:如果圓柱展開是平行四邊形,是否也適用呢?
學生動手操作,動筆驗證,得出了同樣適用的結論。
(評析: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由學生得出結論,又讓學生驗證,極大地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地展示自我,使學生個性得到發展。)
(四)解決生活問題,深化所學新知
師:大家談得很好,現在小組合作,計算出“飲料罐”的鐵皮面積。
生匯報。
師:通過計算,你有哪些收獲?
生E:我知道了,圓柱的則面積等于地面周長乘以高,圓柱的表面積等于側面積加上底面積和的兩倍。
生F:在得數保留時,我覺得應該用進一法取值,因為用料問題應比實際多一些,因為有損耗,所以要用進一法。
(評析:教師讓學生合作學習,自主發現問題,交流解決。)
課件出示例四,讀題明題意,學生試做,全班交流。
課件出示第16頁第七題,學生試做,全班交流。
討論:如果一段圓柱形的木頭,截成兩截,它的表面積會有什么變化呢?小結,談收獲。
八、板書設計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設計07-03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設計02-18
圓柱表面積的教學設計05-19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設計07-22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設計07-25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設計15篇02-23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設計(15篇)02-26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設計15篇04-28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設計(15篇)04-28
《圓柱體的表面積》教學設計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