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碑》教學設計
《豐碑》記敘的是紅軍在行軍途中,一位軍需處長由于沒有棉衣被嚴寒凍死的感人故事,贊揚了紅軍干部身先士卒、吃苦在前,關鍵時刻寧肯犧牲自己的優秀品質和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揭示了紅軍所以能戰無不勝的重要原因。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了“《豐碑》教學設計”,希望能幫助到您。
《豐碑》教學設計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紅軍隊伍在行軍途中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初步體會軍需處長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崇高。
2、練習給課文分段,概括課文段意,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練習朗讀課文,學會生字新詞。
4、學習課文第一、二段,體會紅軍行軍的艱難。
教學重點:
熟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1、練習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2、學習課文一、二段,體會紅軍行軍的艱難。
教具準備:錄音、投影
上課性質:社渚區中青年教師基本功競賽
上課時間:1999/12/30
溧陽市周城中心小學五(5)班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聽說過二萬五千里長征嗎?
在這偉大的長征中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一個。
2、揭題,讀題:豐碑
3、你見過怎么樣的碑?你知道豐碑是什么碑嗎?
擇義:豐1 高大2 容貌美3 多
4、出示投影(老紅軍凍死的情景):假如老師告訴你,這就是豐碑的話,你有什么問題要問?
二、學生自學課文:
1、學生按下列要求自學課文: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2)劃一劃,課文是怎樣描寫老戰士凍死時的神態的?
(3)想一想,你覺得軍需處長是一個怎樣的'人?
(4)議一議,為什么要把軍需處長稱為一座豐碑?
2、學生討論。
三、整體讀課文:
1、假如要在這豐碑上刻一個人的名字,你準備刻誰的名字?為什么?
教師板書:軍需處長舍已為人
2、速讀課文,課文主要寫了軍需處長的什么事?
3、課文哪幾小節寫了這件事?指名讀課文3—13小節。
教師板書:壯烈犧牲
4、指名讀1、2、14自然段,說一說分別講了什么?
教師板書:艱難前進、嚴峻考驗、必將勝利
5、指導分段。
6、:抓主要事件給課文分段。
四、學習課文一、二段:
1、放風沙錄音,教師范讀課文第一段。
討論:你聽到了什么?指:狂風呼嘯
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指:大雪紛飛
2、我們的隊伍怎樣了?想象說話:裝備很差,也許這支隊伍沒有什么?
3、齊讀第一段。
4、我們隊伍的將軍怎樣了?
他把馬讓給了戰士,說明他關心戰士,他更關心什么?
這支隊伍有什么重要任務?他們又是在怎樣的環境里完成這樣的任務?(出示:惡劣的環境)
你能用文中的句子來回答什么叫“惡劣的環境”嗎?
5、出示句子:可能吃不上飯,可能睡雪窩,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幾十里路,可能遭到敵人的突然襲擊。
(1)指名讀
(2)想象說話,還可能遇到什么困難?
(3)接讀
五、全文:
1、這支隊伍能不能經受得住這么嚴峻考驗呢?誰能給將軍一個明確的答案?
2、出示句子: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
3、齊讀。
4、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我們這支隊伍戰勝重重困難,翻過雪山,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呢?
板書設計:
豐 碑
課堂檢測
一、看拼音,寫漢字(把字寫在田字格內,要寫得正確美觀)
bei lie xi yi
豐( ) 惡( ) ( )擊 ( )靠
bao run fu
( )子 ( )濕 ( )蓋
二、回憶課文內容,在括號里填上恰當的詞語:
( )的環境 ( )的戰斗
( )的考驗 ( )的豐碑
三、按要求完成填空:
A: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等待著他們的是惡劣的環境和殘酷的戰斗,可能_________,可能_________,可能_________,可能_________。
B:自己寫一段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_________,可能_________,可能_________,可能_________。
《豐碑》教學設計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紅軍長征途中一位軍需處長由于衣服單薄而被凍死的感人故事。教育學生學習他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
2.弄清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得詳細,哪些地方寫得簡略。
3.學會本課生字,學習新詞。會用“濕潤”、“晶瑩”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第7自然段和最后兩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的第7自然段,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穿著中,體會他的獻身精神。
2.為何稱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是一座晶瑩的豐碑。
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為何稱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是一座晶瑩的豐碑。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會本課7個生宇,學習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二)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三)練習讀熟課文,完成預習要求。
二、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7個生字,理解重點詞語。
三、教學難點
分段,概括段意。
四、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同學們,“碑”是一種刻上文字紀念事業、功勛或作為標志的石頭(邊說邊板書:碑)。所說的“豐碑”(邊說邊在“碑”前板書“豐”)意思是高大的石碑。我們這課所說的“豐碑”是一塊高大的石頭嗎?是什么呢?請大家齊讀課題。
學生大聲朗讀課題。
(豐碑)(板書:豐碑)
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找出本課生字和自己不認識的字,注上拼音。(二)學生自己練習讀課文,學生字新詞。
(三)檢查預習。
1.填寫生字表。
2.讀準字音。
讓學生自己練習讀準自己不認識的字及生字的讀音。其中,老師特別要指導如下幾個字音:劣;潤;覆。
3.記清字形。
要特別注意以下幾個字:“碑”右半部的筆順是 ;“豹”是“豸”(zh@,意思是沒有腳的蟲)部,不能錯寫成“ ”;“潤”字右半邊是“王”,不能寫成“玉”;“覆”是“ ”部,不能寫成“西”。
出示幻燈片練習判斷。學生剛學會的字,印象是最清晰的。多加練習,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從而牢記正確字形。
4.查字典并結合課文內容解釋詞語。
冰坨:冰塊。坨,成塊或成堆的`。
裝備:配備的機械、器材、武器、被服等。
開辟:開創,打開新的境界、通路。
惡劣:(環境、態度等)很壞。
殘 酷:兇狠無情。
襲擊:軍事上出其不意的進攻。本課指敵人出其不意地進攻我們的部隊。
嚴峻:嚴厲,嚴肅。
倚 靠:身體靠在物體上。
神態:精神態度。
鎮定:不慌張,沉著。
安詳:指人的表情平靜,動作從容。
抽動:本課指臉上的肌肉不自主地收縮顫抖。
軍需:軍隊所需的給養、被服、裝備等。
濕潤:潮濕而滋潤(多指土壤、空氣等)。本課指眼睛被淚水打濕。
豐碑: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業績、精神等。
5.結合詞義,區別近義詞、反義詞。
近義詞:
艱難(艱苦) 率領(帶領) 辨認(辨別)
覆蓋(遮蓋) 裝備(配備)
開辟(開拓) 思索(思考) 抖動(顫動)
嚴峻(嚴肅)
反義詞:
嚴寒(酷暑) 鎮定(驚慌) 濕潤(干燥)
6.學生自由讀課文,討論分段和歸納段意。
學生先各自讀課文,讀完后,左右兩人一組,互相聽取意見,商量如何分段及概括段意。討論出結果后,舉手發言。
7.明確課文結構,歸納段落大意。
分析課文結構,歸納段意是本課的難點。要教給學生分段的步驟:
(1)讀全文了解主要內容,看看是怎樣安排材料的,找找分段的依據。本文記敘的是在行軍途中,一位軍需處長被嚴寒凍死的感人故事。文章先介紹行軍途上冰天雪地的惡劣環境,又介紹了還將遇到的更多的困難,然后介紹了軍隊中被凍僵的老戰士就是軍需處長,最后是作者的想法,紅軍隊伍一定會取得勝利。因此,這篇文章可以按事情發展順序來分。
(2)了解每個自然段的內容與各段的關系。比如,第2自然段講的是紅軍將要遇到的困難和將軍的思索,與第一段冰天雪地的艱苦環境的實際描寫不能合為一段。
(3)確定分幾段。按這個步驟給本文分段。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下面的結論:
第一段(第1自然段):一支紅軍隊伍在冰天雪地里艱難地前進。
第二段(第2自然段):紅軍隊伍在前進中還可能遇到很多困難。
第三段(3~13自然段):被嚴寒凍死的軍需處長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第四段(14自然段):紅軍隊伍一定會取得勝利。
8.學生按分好的段讀熟課文。
自由組合4人小組,每人讀一段,一個同學讀時,其他同學認真聽,指出讀的好與差的地方,提高對方的熟練程度。同時,了解、感受文章四段之間的內在聯系和詳略之分,進一步體會軍需處長的感人之處。
(四)作業。
1.抄寫生字、生詞。
2.讀熟課文,體會軍需處長的感人之處。
《豐碑》教學設計篇3
一、教材內容:
贛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 能力訓練 第十冊第8課《豐碑》
二、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意境優美,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感情真摯濃烈。文章敘述了在風雪交加的行軍途中,一位紅軍的軍需處長因衣服過于單薄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跡,表現了這位軍需處長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高貴品質。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對軍需處長凍死時的神態、動作、穿著及將軍的神態的描寫,體會軍需處長的獻身精神。教學難點是理解為什么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三、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和分析能力,但由于他們過著幸福優越的生活,對紅軍長征的艱難險惡知之甚少,為了讓學生能更好的體會軍需處長的獻身精神,我將在本節課通過抓描寫軍需處長凍死時的神態、動作、穿著的語句來讓學生反復朗讀、理解、體會、感悟,力爭將語言文字的訓練落到實處,從而讓學生能深刻理解人物高貴品質,激發學生內心對英雄的崇敬之情。
四、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 惡劣、思索、依靠、塑像 等詞語。
2、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通過對軍需處長凍死時的神態、動作、穿著及將軍的神態描寫的學習來體會軍需處長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獻身精神。
3、理解豐碑的含義。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教學重難點:
1、通過對軍需處長凍死時的神態、動作、穿著及將軍的神態的描寫,體會軍需處長的獻身精神。
2、理解為什么說被大雪覆蓋的軍需處長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導質疑
1.背景引入,介紹長征:
同學們,在七十多年前,為了反動派作斗爭,為了北上抗日,我國工農紅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進行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在漫長的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紅軍們爬雪山、過草地,以他們驚人的.毅力克服了一個又一個意想不到的困難,用他們的生命和鮮血譜寫出了一曲又一曲動人的英雄贊歌。今天我們就共同學習發生在長征路上的一個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豐碑》。(板書課題:豐碑)
2、齊讀課題,引導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什么是豐碑?課文講的是一塊高大的石碑嗎?在文中具體指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要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不認識的字可借助工具書,找出課后生字,多讀幾遍。
2、檢查閱讀效果,采用開火車的形式讀課文,好嗎?在這幾名同學讀時,同學們要思考: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說一說)
三、細讀深究,品味感悟
1、出示圖片(紅軍隊伍在冰雪中艱難的前進)請同學們找出文中的相關段落(第一自然段)讀一讀,通過朗讀體會當時的惡劣環境。
2、這支隊伍將會遇到什么樣的困難?(指名說一說)從這里我們可以體會到什么?
3、在隊伍前進的過程中又發生了什么事情呢?(軍需處長被凍死了)那么課文中哪個自然段在詳細地描寫軍需處長呢?
(1)出示軍需處長的畫面,找出相關段落讀讀議議:軍需處長為什么會穿得這么單薄,他不知道自己可能被凍死嗎?他為什么十分鎮定、十分安詳?想象一下當時可能的場景。
(2)能看出軍需處長的什么品質?誰還想通過讀來表達自己對軍需處長的感情?
(3)師:我們仿佛看到了一位穿著單薄、破舊的老戰士,從云中山的那邊艱難的一步一步的朝我們走來,他累極了,冷極了,他只想倚靠著光禿禿的樹干坐下來歇一歇,但這一歇就再也沒有起來。此時你是怎樣的心情?
(4)讓我們懷著對軍需處長的崇敬之情齊讀這一自然段。
4、軍需處長是如此的讓我們感動,文中還有一個人物也讓我們感動,是誰呢?(將軍)
(1)小組合作:細讀第3-12自然段
a、畫出描寫將軍神態、動作、語言的句子,自己讀一讀。
b、與小組同學交流,怎樣讀才能讀出將軍感情的變化。
c、討論:將軍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2)匯報交流
四、總結全文,升化情感。
戰士們走過了雪山,紅軍的長征也取得了勝利。但是我們的這位軍需處長卻長眠于雪山之中了。盡管沒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但是我們將永遠地記住這段感人的故事。軍需處長那舍已為人、勇于獻身的精神將在中華大地上永世長存。最后讓我們全體起立(生起立),向這位舍已為人、勇于獻身的軍需處長,向這座晶瑩的豐碑獻上我們少先隊員最崇高的敬禮!(師生同時向軍需處長敬禮。)
五、拓展延伸:
推薦閱讀《馬背上的小紅軍》、《金色的魚鉤》、《長征》等文章。
板書設計:
豐碑
軍需處長 將軍
舍己為人、無私奉獻 憤怒
成為一座晶瑩的豐碑 崇敬
【《豐碑》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豐碑》教學設計02-17
豐碑教學設計10-14
《豐碑》設計專題說課稿模板06-28
五年級語文豐碑教學設計06-28
有關課題豐碑的教學實錄07-02
有關豐碑的課題教學實錄07-02
學習豐碑有感06-25
豐碑精神有感06-24
豐碑閱讀答案07-03
豐碑 閱讀答案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