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中的設計讀后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設計中的設計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設計中的設計讀后感1
“設計不是一種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質的感覺能力和洞察能力。”--------原研哉
“輕輕地將手肘撐在桌子上,托著臉來看這個世界,眼前的一切似乎也會隨之有所不同。我們觀看世界的視角與感受世界的方法可能有千萬種,只要能夠下意識的將這些角度和感受方法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就是設計。
當你因為讀完這本觀念設計書而感到越來越不懂設計時,這并不意味著你對設計的認識倒退了,而是證明你在設計的世界里又往更深邁進了一步!
這是作者——日本著名設計師原研哉先生寫在開篇自序中的一段話。也正是這句話讓我產生了第一個疑問:
這本書要告訴我什么?
什么是設計?這個我再熟悉不過的問題,在讀完短短幾百字的自序后,突然變得陌生,陌生到好像從未思考過的問題!
現在我明白了,這就如同逐夢的人,可能由于走的遠了,追的乏了,一顆堅定頑強的心在飽經現實的打壓、誘惑后,雖然依舊在奔跑,但早已忘記了最初的夢想,舍棄了精髓,徒有其表罷了,讀后感《《設計中的設計》讀后感》。
原研哉終其一生都在思考,設計到底是什么。這位日本頂級設計師無時無刻不在觀察著生活的變遷和世界的變化。和我們不同的是,他在面對各種變化的時候,喜歡把所有復雜的、繁亂的、色彩繽紛的東西劃歸到一個永恒的起點來重新審視。
再設計追求回到原點,重新審視我們周遭的設計,以最平易近人的方式來探討設計的本質和內涵。從無到有自然是一種創造,但將已知的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種創造。原研哉認為設計的本質就是解決社會上多數人共同面臨的`問題。
“設計不是一種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質的感覺能力與洞察能力”。這句話或可代表作者的“設計觀”,原研哉對設計的認知中心,一切都是以“建筑”為核心而生發出去的,作者曾說過:“建筑是綜合一切的最高水平……平面設計、工業設計、紡織品設計等只不過被看成被建筑統一前的低水平的、被切割成片的小房間而已”。
設計中的設計讀后感2
“設計不是一種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質的感覺能力和洞察能力,《設計中的設計》 讀后感。”--------原研哉“輕輕地將手肘撐在桌子上,托著臉來看這個世界,眼前的一切似乎也會隨之有所不同。我們觀看世界的視角與感受世界的方法可能有千萬種,只要能夠下意識的將這些角度和感受方法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就是設計。當你因為讀完這本觀念設計書而感到越來越不懂設計時,這并不意味著你對設計的認識倒退了,而是證明你在設計的世界里又往更深邁進了一步!边@是作者——日本著名設計師原研哉先生寫在開篇自序中的一段話。也正是這句話讓我產生了第一個疑問:這本書要告訴我什么?
什么是設計?這個我再熟悉不過的.問題,在讀完短短幾百字的自序后,突然變得陌生,陌生到好像從未思考過的問題!現在我明白了,這就如同逐夢的人,可能由于走的遠了,追的乏了,一顆堅定頑強的心在飽經現實的打壓、誘惑后,雖然依舊在奔跑,但早已忘記了最初的夢想,舍棄了精髓,徒有其表罷了,讀后感《《設計中的設計》 讀后感》。原研哉終其一生都在思考,設計到底是什么。這位日本頂級設計師無時無刻不在觀察著生活的變遷和世界的變化。和我們不同的是,他在面對各種變化的時候,喜歡把所有復雜的、繁亂的、色彩繽紛的東西劃歸到一個永恒的起點來重新審視。再設計追求回到原點,重新審視我們周遭的設計,以最平易近人的方式來探討設計的本質和內涵。從無到有自然是一種創造,但將已知的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種創造。原研哉認為設計的本質就是解決社會上多數人共同面臨的問題!霸O計不是一種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質的感覺能力與洞察能力”。這句話或可代表作者的“設計觀”,原研哉對設計的認知中心,一切都是以“建筑”為核心而生發出去的,作者曾說過:“建筑是綜合一切的最高水平……平面設計、工業設計、紡織品設計等只不過被看成被建筑統一前的低水平的、被切割成片的小房間而已”。
【設計中的設計讀后感】相關文章:
設計中的設計讀后感11-07
《設計中的設計》讀后感3篇02-18
《設計中的設計》讀后感(精選12篇)03-29
生活中的透鏡教學設計07-04
《山谷中謎底》教學設計06-19
電路中的開關教學設計06-19
火焰中的文化教學設計04-20
生活中冷色教學設計02-10
《沙漠中的綠洲》教學設計05-28
動畫設計中的色彩運用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