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年級下《面積單位間進率》評課稿
面積間進率,體積間進率以及換算,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有一定困難。究其原因:學生對概念的描述和數學符號只是機械記憶,不理解它們的內在涵義,更不理解與有關概念的聯系。有意義學習是指學生不僅能記住所學概念的描述或符號,而且理解它們的內在涵義,了解與相關數學概念的實質性聯系。所以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曾飛雪老師加強自主探索教學,采用由舊引新的方式,讓學生復習了長度單位以及他們之間的進率。還讓學生大膽猜測面積單位間的進率,引發問題的出現,只憑看和猜不能得出正確答案,必須通過實踐去證明猜測的正確與否。學生帶著問題,帶著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欲,用準備的學具: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直尺,去探索1平方分米究竟等于多少平方厘米。得出不同方法:擺,量,算。通過討論、引導,擺有點麻煩,可以用量算得到解決。不同的方法啟發了孩子們的思維,這樣不同思維程度的孩子都能通過自己的探索找到問題的解決問題的途徑。孩子們探索出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很容易的得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孩子們體驗了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快樂,學到的知識是理解記憶。
這樣學生全面、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不同的發展。讓學生經歷了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加深理解了面積之間進率的真正內含,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與合作意識。曾老師在傳授知識,培養學生能力的同時,還注重把激發調動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和欲望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還充分發揮課堂評判語的激勵功能。通過對學生學習的激勵性評價,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激發繼續學習的動機,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尤其對后進學生產生鞭策作用。評價的可持續性更是應該加強的。注重對學生的評價是這節課最大亮點。
這節課從每個環節的精心設計,到課堂實施落實等等,都非常到位非常精彩,可見曾老師有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很強的駕馭和調控課堂能力。希望曾老師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
【三年級下《面積單位間進率》評課稿】相關文章:
五年級數學《體積單位間進率》評課稿04-07
五年級數學《體積單位間進率》評課稿07-22
《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教學設計05-07
三年級下《面積和面積單位》評課稿08-01
三年級數學《面積和面積單位》評課稿07-25
面積的認識評課稿01-26
圓的面積評課稿01-31
《面積計算》評課稿10-28
認識面積評課稿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