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本課時主要教學內容包括異彩紛呈,交相輝映、通過文化的多樣化、尊重文化的多樣性三個小標題。
其中異彩紛呈,交相輝映是導引內容,主要是啟發學生感受和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賞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讓學生對民族文化、世界文化產生興趣。
通過文化的多樣性重點是提高學生對文化多樣性的理論分析和認識。幫助學生認識文化是民族的,文化的多樣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樣性。
尊重文化的多樣性主要引導學生的情感價值觀,樹立不同民族相互尊重,發展本民族文化同時,促進文化的多樣性。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文化遺產是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明確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知道文化多樣性的意義;明確為什么尊重文化多樣性,怎樣尊重文化多樣性。
2、能力目標:從民族節日、文化遺產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認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異性,尊重文化的多樣。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理解文化多樣性的價值和意義,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認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是民族文化的多樣性。
2、教學難點尊重文化多樣性必要性。理解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需要、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需要是本課時教學內容中的難點。
【學生分析】
高中學生有一定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斷推理能力。能自主搜集材料、加工,本課的內容對學生來說,非常有趣,使他們有濃厚的學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方法】
談話法,情景教學法,問題教學法。
【教學過程】
異彩紛呈、交相輝映
探究:看課本2829頁三個鏡頭。三個鏡頭共同說明了什么
提示:同樣是體育運動項目,歐美國家流行擊劍,韓國盛行跆拳道,中國人愛好武術,說明了什么
提示:同樣是建筑,中國的故宮、印度的泰姬陵、希臘的巴特農神廟建筑風格各不相同,各有特點,說明了什么
學生:不同國家的文化是不一樣的,世界文化具有多樣性。
老師:世界上每個民族、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標志。課本上舉了兩個例子,進一步說明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1、民族節日
老師:中國人和西方人的民族節日是不一樣的。
問題:中國人的傳統節日有哪些西方歐美國家的節日有哪些
學生:春節、元宵節、龍頭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
學生:圣誕節、感恩節、父親節、母親節、情人節、復活節、萬圣節等。
問題:中國最重要的節日是春節,西方最重要的節日是圣誕節,這兩個節日有什么不同(由學生自由發揮,引導學生從時間、由來、習俗三方面比較)
學生:時間:春節從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開始,經過除夕、春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結束;圣誕節從陽歷12月24日開始到第二年1月6日。
起源:春節源于原始社會的臘祭,當時每逢臘盡春來,先民便殺豬宰羊,祭祀神鬼與祖靈,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免去災禍;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圣誕節。圣誕節本來是基督教徒的節日,由于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了一個全民性的節日。
風俗:春節:辦年貨、貼春聯、放鞭炮、放煙花、吃水餃、除夕守歲、拜年磕頭、壓歲錢、上墳拜祖宗、逛廟會、趕年集等。圣誕節:裝飾圣誕樹,點燃圣誕蠟燭,唱圣誕歌,吃圣誕大餐,送圣誕禮物。
老師:從以上的討論中我們可以體會到,民族節日蘊含著民族的哪些文化因素
學生:民族節日,蘊涵著民族生活中的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倫理等文化因素,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淀。(形成)
老師:中秋節就要到了,我們為什么要過民族節日慶祝民族節日有什么意義
學生: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2、文化遺產
探究:看課本30頁虛線框材料。
問題:這些世界文化遺產各有什么特點給人的感覺有什么不同
學生:麗江古城:古樸的風貌、淳樸的民風;復活節島巨石人像:奇特、神秘;阿布辛拜勒神廟:雄偉、神奇。
老師:不同國家的文化遺產呈現出不同的'特色,體現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問題:你知道中國還有哪些世界文化遺產
學生:長城、北京故宮、天壇、頤和園、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與兵馬俑、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莊、布達拉宮等
老師:國家非常重視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
思考:為什么要保護這些文化遺產它們有什么意義和價值
學生:(地位)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意義)文化遺產不僅對于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于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它們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
老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世界遺產名錄》的方式保護世界的文化遺產。學生閱讀課本30頁相關鏈接。了解世界遺產分哪三類。
通過文化多樣性
過渡:上面我們列舉了很多事例,了解了文化多樣性的表現。下面大家閱讀課本31頁,思考三個問題:
1、什么是文化多樣性
2、文化多樣性的意義是什么
3、為什么說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學生:含義:是指不同民族和國家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意義: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
老師: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會實踐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規律,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規律。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共同點,世界文化是相通的。所以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舉例,美國電影帶有美利堅民族的文化特征,但我們中國人能夠看懂,并且看的津津有味。(文化是相通的)中國的民歌《茉莉花》帶有中國文化的特征,但是外國人也能聽懂,聽的時候也感覺非常優美動聽。
各民族間經濟的和政治的、歷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種因素不同,決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差異。民族文化是各民族所特有的,所以文化是民族的。
老師: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統一,是個性與共性的統一。
尊重文化多樣性
探究:課本32頁虛線框,思考以下問題。
(1)三屆奧運會會徽是不同的,你能解釋一下它們的象征意義嗎(會徽中的圖案分別是什么意思)
學生:27屆奧運會會徽采用了大海的藍色、澳洲大陸的紅色、陽光的黃色和空氣的白色作為基調。運動員手中燃燒的圣火,由悉尼歌劇院經典的屋頂造型演化而成。澳洲土著人文化在會徽設計上得到了空前的尊重,三支土著人狩獵用的回力標組成了一個奔跑的運動員形象,土著人的圖騰蛇則裝飾在構成運動員雙腿的回力標上。
學生:28屆,在古代奧運會上,橄欖花環是頒發給冠軍的獎品。橄欖樹還是雅典市的市樹。而會徽所使用的藍、白兩種顏色在擁有藍色大海,白色建筑在希臘是最常見的顏色。
學生:29屆,印章和書法的組合體現了中國特色。主體圖案基準顏色選擇紅色,代表了中國文化喜慶、熱烈的氣氛。印章中的運動人形剛柔相濟,形象友善,在蘊含中國文化的同時,體現了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
(2)三屆奧運會會徽的不同說明了什么
學生:說明世界文化多樣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3)隨著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和宣傳,北京奧運會會徽被世界各國人民認識、理解和接受,這有什么意義(對發展本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
學生:有利于弘揚本民族文化,促進中華文化在世界的傳播。中華文化走向世界,豐富了世界文化,推動了世界文化的繁榮和進步。
學生閱讀課本32-33頁,思考以下問題:
1、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樣性
2、怎樣尊重文化多樣性
學生:(1)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
(2)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在一個民族的歷史與現實中,民族文化起著維系社會生活、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是這個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
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各國文化以其鮮明的民族特色豐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學生:(1)正確態度:既要認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
(2)承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須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老師:解釋費孝通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教學設計2
1.教學內容:
《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是人教版高中《文化生活》第二單元第三課《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第一框題的內容。
本課時主要教學內容是教材28頁至33頁,包括了“1、異彩紛呈,交相輝映2、透視文化的多樣化3、尊重文化的多樣性”三個小標題教材內容。其中“1、異彩紛呈,交相輝映”是導引內容,主要是啟發學生感受和理解豐富的文化的多樣性,賞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讓學生對民族文化、世界文化產生興趣。“2、透視文化的多樣性”重點是提高學生對文化多樣性的理論分析和認識。幫助學生認識文化是民族的,文化的多樣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樣性。“3、尊重文化的多樣性”主要引導學生的情感價值觀,樹立不同民族相互尊重,發展本民族文化同時,促進文化的多樣性。
2、學生分析
高中學生有一定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斷推理能力。能自主搜集材料、加工,本課的內容對學生來說,非常有趣,使他們有濃厚的學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3、設計思想
1、啟發式教學原則的運用:教學中設置問題讓學生自己思考,共同討論在老師的指導下分析、歸納,得出結論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運用遷移規律:在教育過程中用已有的知識去分析,體驗新的知識,引導學生獨立思考。
3、活動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為主,以講解為輔,重在引導,在活動中通過學生自己感情體驗受到教育和啟發并轉化為自己的行為。
4、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輔以教師有感情的講述,使學生能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相關知識。
4、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及其差異,確認文化多樣性的價值
2、能力目標;
(1)從民族節日、文化遺產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2)認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異性,尊重文化的多樣。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認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5、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課時教學重點是“民族文化的多樣性”。豐富的世界文化表現在文字、建筑、服飾、飲食、宗教信仰、思想理論、文學藝術、風俗習慣等眾多方面。世界有許多輝煌的文化成就和著稱于世的文化遺產。在“異彩紛呈,交相輝映”“透視文化多樣性”,“尊重文化多樣性”教材內容中有許多關于文化的論述和概念。其中“民族文化的多樣性“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本課教學要抓住這一重點,講深講透。本課的難點學會用正確的方法對待不同的文化差異。
6、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教學活動設計意圖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導入新課播放本課背景音樂理查德克萊德曼的《梁山伯與祝英臺》聆聽創設情境、
引入課題
1、異彩紛呈、交相輝映
活動一“環游世界說文化”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由選擇三至四個國家進行文化旅游考察。第一小組考察所選國家或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節日、習俗。第二小組考察所選國家或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遺產。另外,男生們介紹所選國家或民族最具影響力的運動項目。女生們介紹所選國家或民族最著名的民族服飾(1)學生分組搜集并由小組代表介紹所考察國文化小組成員可補充。
(2)思考:
從同學們以上介紹中,你感受到各民族文化的哪些不同?它們有哪些鮮明的特色?
“環游世界說文化”設置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培養集體合作意識、以體驗教學法突破重點。
教學內容教學活動設計意圖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2、透視文化的多樣性活動二:唱民歌,說差異
1、教師準備演唱器械,選擇曲目。
2、組織交流和分析。
活動三:看交往禮儀,知文化差異
現代中國人見面
行 禮
歐洲人見面
行 禮
泰國人見面
行 禮
日本人見面
行 禮
參與介紹和演唱,討論民歌的文化特征。
學生表演通過兩個情景讓學生體驗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在文化差異,以加深對文化差異的性別和尊重
教學內容教學活動設計意圖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3、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1、多媒體呈現中法文化年的flash,顯示中國到法國舉辦中國文化舉的國片,比如:在法國街頭出現了中國的京劇臉譜、中國孩子玩的風車、中國的大熊貓。出示法國到中國舉辦文化年的圖片。比如,法國在北京舉辦的音樂會、法國空軍的飛行表演。
2、播放理查德.克萊德曼演奏《連山伯與祝英臺》的視頻、討論:
(1)此曲吸引你之處在哪里?
(2)由此可見,對待文化差異應有的態度是什么?
學生討論:中法文化比的舉辦時中法兩國說有什么現實意義?
學生討論回答
讓學生懂得,面對開放的世界既要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價值,同時也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的價值。
歸納小結:世界文化形形色色絢麗多彩。我們要有開放的'胸懷。加深對不同文化的了解,正確對仗文化的差異,學習不同文化的優點和長處。學生談體會總結本課并為下一節課做鋪墊
五、課后反思與小結:
課后組織學生討論對本課的感受,同學們都非常樂意采取這種上課方式,既可以通過資料的搜集、整理提高自身信息采集的能力,也能夠提高自己學習積極性,變枯燥為生動。
本人在教學中也深深地感到:一方面,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于啟發同學的思維,培養自主思考的能力。而充分利用網絡的教學功能,將現代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很好地結合起來。只有調動全體同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我們的教學才能有生命力;另一方面,光有學生的活動也不行,雖然學生能夠積極投入地利用互聯網搜集并動手制作課件,在課堂交流中能很好地進行發散思維和創造性思維,但其集中思維和抽象性思維還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體現在對搜集的材料的取舍是以及對知識點的歸納和深化方面,所以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的同時應該重視老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引導學生由形象到抽象、由發散到集中、由演繹到歸納的思維能力的逐步提高。
【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教學設計04-21
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教案四篇05-13
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教案5篇05-23
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教案4篇05-24
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教案3篇05-21
精選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教案三篇06-21
精選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教案3篇06-20
精選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教案4篇06-20
有關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教案3篇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