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扣問題》教學設計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折扣問題》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折扣問題》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9—10頁練習三的第5—9題。
教材學情分析:
前一節課學習的內容是“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簡單實際問題,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這類問題的思考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步驟,本節課是上一節基礎上的安排練習課,旨在讓學生熟悉解決“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實際問題的方法和步驟,形成相應的技能。
練習三第5題是一組相互關聯的實際問題,兩小題的條件類似,但問題不同,思考方法也不同;第6題也是一組對比題。通過練習重點幫助學生溝通“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和“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這兩類實際問題思考方法的聯系,促進學生在整體上把握有關百分數的實際問題的思考方法;第7—9題與例題相比稍有變化,需要學生更加靈活地選擇和組合信息,并正確分析數量關系。
教學目標:
⑴使學生聯系百分數的意義進一步認識“折扣”的含義,了解打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并聯系對“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已有認識,熟悉列方程或列算式解答“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題型,能應用這些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以及折扣和分數、百分數的關系,加深對百分數表示的數量關系的理解。
⑵使學生在探索解決問題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自覺檢驗等習慣,體驗成功的樂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⑶繼續體會數學知識服務于生活的價值,感受學習數學的價值,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掌握“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學流程:
一、回顧知識,揭示課題。
⑴回顧關于“打折”的知識。
說說“七折”的知識。重點抓住“七折”的含義展開,如重點句子現價是原價的70%,數量關系式是原價70%=現價等;體會表示“七折”的各種方式,有“七折”、70%、7/10和0。7四種。
⑵揭示課題。
揭示課題——“折扣問題練習課”。
二、集中練習,內化知識。
⑴完成練習三第5題。
獨立完成,反饋算式或方程;比較兩小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是條件都有原價和折扣,不同點是要解決的問題不同,第一問求的是現在的價錢,第二問是比原價便宜多少元。
⑵完成練習三第6題。
獨立完成,反饋算式或方程;溝通兩小題之間的聯系,它們的相同點是“一律九折”,第一題已知原價求現價,第二題是已知現價求原價,剛好相反。
⑶完成練習三第7—9題。
獨立在課堂作業本上完成。第7題抓住每張反饋,現價54元是2張足球票的價錢,和前面不同的是要注意2張票,先或者后要算出每張票的價錢;第8題從“貴賓卡”的不同之處切入,體會貴賓卡的九五折是在八折優惠的基礎上再打的折。
三、閱讀課本,拓展學生的視野。
⑴閱讀“你知道嗎”。
學生閱讀“你知道嗎”,準備交流。
⑵交流“你知道嗎”。
成數的產生,產生于農業;成數的表示方法,如有三成、3/10、30%和0。3四種;成數的意義,表示十分之幾;成數應用的拓展,工業生產,形容旅游事業、交通事故等。
《折扣問題》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頁的例4、“練一練”、練習三的第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聯系百分數的意義認識“折扣”的含義,體會以及折扣和分數、百分數的關系,加深對查分數的數量關系的理解;
2、了解打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并聯系對“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已有認識,學會列方程解答“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題型,能應用這些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進一步感受數學和人民生產、生活的密切關系,體會到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理解現價、原價、折扣三量關系;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學例4
談話:我們在購物時,常常在商店里遇到把商品打折出售的情況。
出示教材例4的場景圖,讓學生說說從圖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提問:你知道“所有圖書一律打八折銷售”是什么意思嗎?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指出:把商品減價出售,通常稱作“打折”。打“八折”就是按原價的80%出售,打“八三折”就是按原價的83%出售。
強調:原價是單位“1”,原價×折扣=現價,區別降價多少元。
二、探索解法
1、提出例4中的問題:《趣味數學》原價多少元?
啟發:圖中的小朋友花幾元買了一本《趣味數學》?這里的12元是《趣味數學》的現價還是原價?在這道題中,一本書的現價與原價有什么關系?
追問:“現價是原價的80%”,這個條件中的80%是哪兩個量比較的結果?比較時要以哪個量作為單位“1”?這本書的原價知道嗎?你打算怎樣解答這個問題?
進一步啟發:根據剛才的討論,你能找出題中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嗎?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原價×80%=實際售價
提出要求:你會根據這個相等關系列出方程嗎?
請學生到黑板上板演。
2、引導檢驗,溝通聯系:算出的結果是不是正確?
啟以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檢驗:可以求實際售價是原價的百分之幾,看結果是不是80%;也可以用15元乘以80%,看結果是不是12元。
先讓學生說說《成語故事》的現價與原價有什么關系,知道了現價怎樣求原價。再讓學生根據例題中小洪的話列方程解答。
學生解答后再解讀方程:你是怎樣列方程的?列方程時依據了怎樣的數量關系?你又是怎樣檢驗的?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三的第1題
學生讀題后,先要求學生說出每種商品打折的含義,再讓學生各自解答。
學生解答后追問:根據原價和相應的折扣求實際售價時,可以怎樣想?
2、做練習三的第2題。
先學生獨立解答,再對學生解答的情況加以點評。
3、做練習三的第3題。
先在小組里相互說一說,再指名學生回答。
4、做練習三的第4題。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再指名說說思考過程。
四、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交流
五、作業
完成《練習與測試》相關作業
板書設計
折扣問題
《折扣問題》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六年級下冊第99頁例
9、“練一練”,第100頁練習十六第7-10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聯系百分數的意義認識折扣的含義,學會列方程解答百分數的實際問題,理解不同形式的折扣實際問題之間的聯系,會解答關于折扣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加深理解百分數的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進一步體會列方程解答實際問題的價值和意義,體會模型思想;培養分析、綜合和簡單的推理能力,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在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折扣是百分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自覺檢驗的習慣;體驗成功的樂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理解折扣含義,學會列方程解答簡單的百分數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現價、原價、折扣三者之間的關系,靈活運用數量關系來解決不同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談話:節假日到了,平時忙于工作、學習的人們終于有時間放松放松,出門旅旅游、購購物了,精明的商家們都看準時機,搞出形式各樣的促銷活動,來吸引大家購物。你見過商家的'哪些促銷手段呢?
全班交流,說說如降價、打折、買一送一、送貨上門等促銷手段。 剛才同學們提到過“打折”這種促銷手段。它的廣告上一般寫些什么?
舉個例子說說,如
學生回答后,出售商場打折銷售的圖片。
揭題: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折扣問題。(板書課題:折扣問題)
二、自學新知,理解打折。
1.理解“打折”。
(1)談話:打折是什么意思?你用自己的話解釋解釋嗎?學生回答。
(2)自學教材第99頁的底注,適當畫一畫。
解決以下問題:
A什么叫折扣?
B舉例說明:幾折如何用百分數表示呢?
(3)小組合作完成“小試牛刀”。
小試牛刀:(口答)
① 二折是百分之( );表示( )是( )的( )%。
半折是百分之( );表示( )是( )的( )%。 七五是百分之( );表示( )是( )的( )%。
② 說說下面各種商品是打幾折出售。
一臺電視機按原價的70%出售; ( )折 一架鋼琴按原價的95%出售; ( )折 一件衣服按原價的68%出售。 ( )折
(4)全班交流,小組開火車說出答案。
(5)通過兩組的交流,我發現大家的自學效果還是相當好的。
出示折扣的介紹,尤其是十分之幾。
3.談話 :現在大家都理解了打折的含義,接下來我們來嘗試解決有關打折的實際問題。
三、應用新知,解決實際問題
1.分析、理解題意 (出示例題圖9)
觀察主題圖,收集信息,回答問題。
(1)題目中的已知條件有哪些?要解決什么問題?
(2)談話:“打八折”在題目中表示什么意思?
80%在題中表示哪個數量相當于哪個數量的80%? 是把什么看做單位“1”的?
你能數量關系式表示原價和實際售價的關系嗎? 數量關系式中哪些是已知的量,哪些是未知的量? 應該選擇什么方法解答。
請個人在練習紙上完整的列方程解答。
2.學生書寫完整的解答過程。指名板演。
3.全班交流:說明百分數的計算是怎樣處理的?
4.引導檢驗,溝通聯系。
(1)求出的結果是否正確?你會檢驗嗎?
同桌之間互相說說、
(2)全班交流,明確
①可以把結果代入原方程檢驗。
②也可以把結果代入原題目檢驗。
(3)選擇一種方法檢驗,并完成答語。
(4)集體校對。
5.回顧反思,提升認識。
回顧解題的過程,你有什么心得體會?
①這道題我們學習了什么新的知識?解決問題的關鍵是什么?
②我們是用什么方法解決的?解決時要注意些什么?
小結:折扣問題是實際售價相當于原價的百分之幾,它實際上是百分數的實際問題。解題關鍵是先找準單位 “1”,用單位 “1”的量×百分率=分率對應的量。在折扣問題中就是原價×折扣=實際售價。(板書出數量關系)然后分析已知的量和未知的量,確定對應的解題方法。
(二)過渡:帶著我們的收獲,你能幫小洪算算《成語故事》原價又是多少元呢?
學生獨立解答,指名一人板演。
交流:《成語故事》的實際售價與原價有什么關系?為什么選擇用方程解答?
指明:解決這類問題,可以先確定數量關系式,分析哪些量已知,哪些量未知。當單位“1”未知時,一般列方程解答,如果單位“1”已知,則直接列式計算。
四、靈活運用,鞏固提升
1.數學書100頁第8題
2.數學書100頁第9題
五、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什么知識?談談你的收獲?
小結:“打折”這一現象在生活中太普遍了,因此學習這一知識對于我們非常有必要。大家回去了解一下,你的生活當中還有哪些和打折有關的信息,收集起來,我們下節課交流。
板書設計:
折扣問題
原價 × 80%=實際售價
?
√
√ 12元
解:設《趣味數學》的原價是x元。
X×80%=12 X=12÷0.8
X=15
檢驗:把X=15代入原方程, 左邊=15×80%=15×0.8=12,
左邊=右邊, 所以是原方程的解。 答:《趣味數學》的原價是15元。
《折扣問題》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感知“打折”在生活中的應用,理解打折的意義、計算方法,明確折扣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和“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的`數量關系相同,并能正確地解答這一類應用題。
2、使學生深刻體會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并能正確地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他們良好的數學素養。
3、體驗百分數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獲得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感受數學的魅力。
教學重點:
在理解“折扣”意義的基礎上,懂得求折扣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與“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數量關系是相同的,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學會合理、靈活地選擇方法來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收集有關折扣的信息。
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學生匯報交流市場小調查
2、揭示課題:板書課題打折(折扣)
二、嘗試交流,探索新知
1、匯報預習情況
(1)、理解打“幾折”的意義。
(2)、完成預習檢測練習題抽生匯報展示。
(3)、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打折意義。
2、研討例4(1)、出示例4(1):小雨爸爸想買一輛自行車,原價180元,現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買這輛車用了多少錢?
a、生根據導學提示自主解決。
b、指名學生說算式和列式理由。
C、小結解決折扣問題的解題思路。
(2)出示例4(2):爸爸買了一個隨身聽,原價160元,現在只花了九折的錢,比原價便宜了多少錢?(指名學生說算式和列式理由)
3、小結:現價、原價和折扣的關系。
三、聯系實際,解決問題
1、把標價簽補充完整
(1)學生列式計算。
(2)交流方法。
2、出謀劃策:
蒙牛純牛奶原價每盒2元,現有四家超市?
家家利超市優惠:買四送一華騰超市購物:滿100元打七五折萬家宜超市:所有商品一律降價10%通宇超市:打8折
如果老師分別想買1盒、50盒牛奶,到哪家超市去買比較優惠呢?
(1)、學生分析商家信息。
(2)、四人小組合作,探討購買方案。
(3)、反饋交流,說明選擇的理由。
3、延伸題
(1)策劃廣告語
(2)揭示折扣背后的騙局
四、課堂總結:談談對本堂課的所感所悟。
《折扣問題》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上冊99頁例9、練一練,第100頁練習十六第7-10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理解商品打折出售的含義,學會列方程解答“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實際問題,理解不同形式的有關打折的簡單問題之間的聯系,會解答此類問題。
2.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列方程解答實際問題的價值和意義,進一步培養模型思想,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增強數學應用意識,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水平。
教學重點:
理解折扣含義,學會列方程解答簡單的百分數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數量關系解決關于折扣的不同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認識打折
談話:最近我們學習了有關納稅、利息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是百分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百分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就是關于商品打折問題。(板書課題)你們遇到過商品打折出售的問題嗎?能把你所了解的有關知識介紹給大家嗎?
問:打“八折”是什么意思?打“八三折”呢?
談話:現在大家了解了打折的意義,下面我們就來研究有關打折的實際問題。
二、教學例題
1.審題 仔細審題。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例4的場景圖。
提問:你知道“所有圖書一律打八折銷售”是什么意思嗎?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指出:把商品減價出售,通常稱做“打折”。打八折就是按原價的80%出售,打“八三折”就是按原價的83%出售。
2.探索解法。
提出例4中的問題:《趣味數學》原價多少元?
啟發:圖中的小朋友花幾元買了一本《趣味數學》?這里的“12元”是《趣味數學》的現價,還是原價?在這道題中,一本書的現價與原價有是什么關系?
追問:“現價是原價的80%”這個條件中的80%是哪兩個數量比較的結果?比較時要以哪個數量作單位1?這本書的原價知道嗎?你打算怎樣解答這個問題?
進一步啟發:根據剛才的`討論,你能找出題中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嗎?
提出要求:你會根據這個相等關系列出方程嗎?
學生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再在全班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原價×80%=實際售價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解:設《趣味數學》的原價是ⅹ元。
ⅹ×80%=12
ⅹ=12÷0.8 ⅹ=15
答:《趣味數學》的原價是15元
3.引導檢驗,溝通聯系。
啟發:算出的結果是不是正確?你會不會對這個結果進行檢驗?
啟發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檢驗:可以求實際售價是原價的百分之幾,看結果是不是80%;也可以用原價15元乘80%,看結果是不是12元。
4.指導完成“練一練”
問:《成語故事》的現價與原價有什么關系,知道了現價怎樣求原價?
五、鞏固練習
1.做練習十六第8題。
學生解答后追問:根據原價和相應的折扣求實際售價時,可以怎樣想?
2.做練習十六第9題。
當原價未知時,應該怎樣解答?為什么?
3.做練習十六第10題。
為什么用除法計算,計算結果為什么是九折?
六、全課小結
提問:回憶一下,打折是什么意思?一件商品的現價、原價與折扣之間有什么關系?
提出要求:課后抽時間到附近的商場或超市去看一看,收集有關商品打折的信息,并提出一些問題進行解答。
板書:
商品打折問題 原價×80%=實際售價
解:設《趣味數學》的原價是ⅹ元。
ⅹ×80%=12
ⅹ=12÷0.8
ⅹ=15
答:《趣味數學》的原價是15元。
檢驗:12÷15=0.8=80% 15×80%=12(元) 反思:
【《折扣問題》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折扣問題》教學設計04-26
折扣問題教學設計05-09
折扣問題教學實錄11-08
人教版數學《折扣》教學設計01-03
《工程問題》教學設計04-04
《相遇問題》教學設計02-10
工程問題教學設計04-08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05-22
相遇問題的教學設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