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活中的你我他評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評課稿準備工作,評課是對照課堂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的判斷。那么問題來了,評課稿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生活中的你我他評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直都很喜歡聽徐老師的課,感覺他的課樸實、輕松,沒有煞費苦心的精美課件,但每個細小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卻都投射著徐老師的智慧。
今天,徐老師執(zhí)教的是三上四單《七彩的生活》中的第一課《生活中的你我他》中的第一課時。在徐老師上課時,我借了孩子的課本翻了一下教材,發(fā)現本課的關鍵詞是“職業(yè)”。其實說到職業(yè),這對于三上的孩子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他們知道周邊的人在工作,但大多數的孩子都無法清楚地了解他們究竟是干什么工作的,對他們所作的貢獻更是模糊。徐老師則根據三年級孩子的這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他重組了教材。現記下一些聽課中的碎思:
徐老師的開課引題是采用了“猜職業(yè)”,先出示了一頂廚師帽。學生一眼就猜出來了。于是就毫無懸念地導出了今天的職業(yè)。隨后又設計了一個福娃找工作的環(huán)節(jié):
如出示福娃迎迎找到的工作時,與之相匹配的是一張軍人的圖片。有學生馬上就說解放軍是打仗的。這時老師立即補充在和平年代不一定是打仗,但五一二地震,玉樹地震,我們的軍人都是沖在最前面。
如福娃妮妮時,與之相匹配的是一張劉翔跨欄的照片。引出了職業(yè)運動員。(若在這兒讓學生交流一下,你還了解哪些職業(yè)運動員,并簡單要說說他們的事跡,我想孩子們對于職業(yè)運動員的印象將會更深刻。)
課后,我與徐老師交流了一番。徐老師設計這個環(huán)節(jié)的目的就是為了了解這個職業(yè),他感覺出示一張張代表職業(yè)的圖片有點枯燥,因此為了增強趣味性設計了“猜”這個環(huán)節(jié)。
聆聽下后,我感覺用福娃找工作放在這兒并不是最合適,福娃找工作聽著似乎趣味性挺足的,但實際的課堂上卻并未調起孩子的興趣。徐老師所面對的畢竟是三年級的孩子,怎樣迎合三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進行這一看似離孩子較遙遠的“職業(yè)”呢?
我覺得這猜的環(huán)節(jié),可以改進一些,如教師用動作演示,學生猜一猜是什么職業(yè)?(在猜的基礎上,徐老師可再適當追問:你怎么一眼就猜出來了?你與他們打過交道嗎?在追問之中,了解該職業(yè)的特點。)
當然老師也可變換形式,由動作演示表現職業(yè)改為由語言表現職業(yè),出示成語(如救死扶傷)或者采用語言描述語學生猜,若猜錯了則繼續(xù)精確描述,讓學生在聆聽中、在猜一猜中了解該職業(yè),這樣既能激發(fā)學生熱情,同時還能讓孩子增加并積累關于職業(yè)的知識,豐富了職業(yè)的內涵。
當然也可變換花樣,出示圖片,給學生直接的視覺沖擊,說一說他們的職業(yè)。也許這樣一層一層的鋪墊,一層層的拓寬,既能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又能讓學生在感興趣基礎上了解一些職業(yè),從而初步感知這些職業(yè)的特點。
徐老師讓孩子在課前作了一些簡單的調查,了解家人、學校、社會中的職業(yè),感覺在徐老師的意識里他比較注重課堂與孩子生活的鏈接,努力要把這個離學生較遠的職業(yè)話題與學生的距離能拉近一些。我們也不難發(fā)現孩子們在交流家人職業(yè)時是各不相同的,爺爺是建筑工人,姐姐是美容師,爸爸是自來水廠的工人……但有點遺憾的是徐老師對大多數的問題僅僅是停留在做什么職業(yè)的?而沒有追問,這個職業(yè)到底是做些什么的?學生只是記住了職業(yè)名稱,但對此職業(yè)還是一無所知。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可以在這兒選擇一兩個典型的職業(yè)進行交流,也可以讓其他同學補充說說對此職業(yè)的了解。也許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就能由純知識性的交流,變?yōu)橹R與情感共融了。
在交流學校中的職業(yè)時,有的學生說教師,有的學生說校長,嚴格說起來校長也是教師(也都承擔一定的教學任務),只是由于分工的不同,因而稱呼有所不同。當時徐老師的課堂反應很快,馬上說今天我們校長也在課堂里,還補充說只是由于分工不同,他們是管理人員。當時,我就在想為何不利用一下現場的人力資源,采訪一下現場的老師、采訪一下現場的胡校長,那孩子們自然就明白了在相同的職業(yè)中中還有不同的分工。
在徐老師的課堂上,他還善用了數字:我國的職業(yè)目前大約有2000個。這個數字的引入,一下子讓學生感受到了職業(yè)之多,一切盡在這數之中了。在此基礎上,徐老師又引出了新興的職業(yè)。其實,對于老師所講的很多新興的職業(yè)孩子們并不是很了解。當時我就在想:為何不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景或引入故事,讓孩子們能真實地走近一兩個新興職業(yè),這樣既讓知識與情感共融,又能讓趣味與實效共生。否則學生對這些新興職業(yè)還是很模糊。
教學目標中的第三條是初步感受每種職業(yè)的重要性,學會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在徐老師課堂的第四版塊安排了細說理,論職業(yè)——明白職業(yè)的重要,并引入了“清潔工的一天”這一典型錄像,并聚焦這個典型案例,追問學生看完錄像你有話要說嗎?當時有學生說很辛苦,有的說為何不歇一歇?我感覺這個案例應放在第二課時更合適。初步感受職業(yè)的重要性,其實在學生交流了解到的各種職業(yè)時,只要教師有意識地追問、捕捉到孩子交流中的亮點再挖一挖,就可達到。尊重各行各業(yè)的人,這是第二課的主要目標,這兒的提前介入不太合適。
也許在課尾可以設計一個給福娃推薦工作。了解到福娃想要跳槽,而且每個福娃都根據自己的特點寫了一些自我介紹,然后讓學生根據每個福娃的特點,為他們推薦合適的工作,并訴說推薦理由等。在推薦之中,又進一步理解、加深了對職業(yè)的了解并體會到了各種行業(yè)的重要性。
今天一共聆聽了四堂課,又參加了兩場熱烈的教學研討活動,參加這樣的活動成長的不僅是我們的執(zhí)教老師,還有我們聽課、評課的老師,正如我們的教研員沈華娣老師所言:品德研討活動中的你、我、他,讓我們共同前行。
【生活中的你我他評課稿】相關文章:
生活中的負數評課稿06-01
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評課稿05-31
禮儀中的文化評課稿05-31
搭配中的學問評課稿06-03
《搭配中的學問》的評課稿08-11
在頁面中插入flash動畫評課稿06-03
《搭配中的學問》的評課稿(精選4篇)04-18
《搭配中的學問》的評課稿4篇03-13
《搭配中的學問》的評課稿(4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