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窮人》評課稿經典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評課稿,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客觀、公正、科學地評價課堂教學,對探討課堂教學規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優秀的評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語文《窮人》評課稿經典,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六年級語文《窮人》評課稿經典1
雖然學校已經放了暑假,但是今天我們xx小學的教學樓里卻格外熱鬧。我和來自不同學校的領導老師在一起聆聽汪xx老師執教的《窮人》這一課,與名師一起學習,共同成長。
或許是老天在故意考驗汪老師,外面下著大雨,屋里還又停電。本來可以利用課件完整地為我們呈現她精彩的教學設計,卻不得不因此作罷。這小小的插曲并沒有影響汪老師上課的熱情,就這樣以她的睿智,拿著一支粉筆,站在一塊黑板前開始了課堂教學。
汪老師教學的是這篇課文的第一課時,大體的教學環節如下:
一、揭題解“窮”,導入新課。
二、根據詞義,聽寫生詞。
三、整體感知,梳理文脈,感知小說的人物、情節及環境。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體會獨特的環境描寫。
五、再回課題,理解“窮”。
這樣的教學設計框架合理,思路清晰,教師不僅抓住了文本,而且體現了文體意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是以她對文本的獨特解讀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開課伊始,老師就以“窮”字為切入點,結合字典中不同的義項讓學生做選擇。最后還是回歸到對“窮”的理解上,這樣首尾呼應的設計使課堂顯得更為完整。針對六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合理設計助學單,幫助學生完成預習,并以聽詞義寫詞語的形式檢查預習,形式新穎。整體感知課文的環節,教師抓住的是文體特征,以小說的三要素為切入點,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文中的人物,再根據人物梳理故事情節。對環境描寫的品讀是本節課最大的亮點。教師首先請學生用橫線劃出描寫屋里環境的詞句,用波浪線劃出描寫屋外環境的詞句。再打亂順序表達并將二者作對比,讓學生體會作者這樣表達的妙用。這樣的設計突破了教材內容,能讓學生學有所得。
縱觀全課,亮點很多,還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善于挖掘文本,體會文本內涵。
二、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突破重難點,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三、善于駕馭課堂,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表現。
都說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汪老師的課堂雖然大氣,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一、課堂氣氛不夠活躍,教師該如何調控?
二、朗讀的效果不盡人意,教師應如何有效指導學生進行朗讀?
三、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里,教學內容如何取舍?
四、第一課時的教學如何真正落實語言文字的訓練?
“不經一番徹骨寒,哪來梅花撲鼻香”要想呈現一堂精彩的語文課,老師必定要經過一番艱苦的磨煉。經過這次磨課,我相信汪老師一定會再接再厲,《窮人》一課一定會在太原大放異彩!
六年級語文《窮人》評課稿經典2
聽了林老師上了六年級《窮人》這一課,感受頗深。課文講的是漁夫和桑娜在鄰居西蒙死后,主動收養她的兩個孩子的故事,真實地反映了沙皇專治制度統治下的社會現實,表現了桑娜和漁夫勤勞、善良,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課文用樸實準確的語言,恰如其分地表達了真情實感,讀來使人深受感動。學習本文,重點是引導學生從人物的語言行動和思想活動體會窮人的美好品質。
林老師的亮點有:
一、以課題引入,讀題激疑。
全文除了題目沒有一個“窮”字,但窮人“窮”到什么地步,卻能從文中感受得十分真切。因此,在教學時,林老師用第一課時引導孩子們體會“課文從哪些方面寫出貧窮”做得非常好。
二、學習方法指導到位。
在教學時,林老師通過自主研讀引導:讀文,找人物心理活動和對話語段,不同符號勾畫,反復研讀體會品質,旁批讀后感受與同桌交流。學習方法指導很是到位,要求也相當明白。
三、朗讀中感悟,加深體會。
引導學生朗讀文本,在朗讀中重現畫面,勾繪畫面,再朗讀中體會人的的心理,再朗讀中感受主人公生活的窘迫,內心的純良。
四、抓住重點引導想象和理解,抓住細節引導學生感受文本魅力。
林老師上這節課時,抓住“時間還早”這樣的細節描寫,引導學生理解文本背后的含義,體會細節的內容與作用,點抓得準,重視落實語文知識點的訓練和講解。
六年級語文《窮人》評課稿經典3
聽了練添連老師執教的《窮人》這篇課文,讓我受益匪淺,《窮人》是六年級語文上冊精讀課文的內容,對于六年級學生來說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感悟作品的人物形象是較為常見的,這為課堂能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生情感的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在執教這一課時練老師根據學案思路重點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令人感動的地方,能借助學案使感悟人物桑那與漁夫的高尚品格,體會課文表達上的特點。這一堂課中有以下兩個亮點,是值得我學習的:
1、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契機,體現教師科學的`學生觀。
課一開始,練老師就讓學生默讀課文找出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句子并寫旁批,讓學生形成邊讀邊思考的好習慣,為下文的理解人物形象打下了基礎,很好。
2、以讀促悟,感悟人物品質
閱讀課的教學,不是老師灌輸式的教會學生知道人物有這么一個形象,而是要讓學生自己慢慢體會到怎么會有如此高大的兩個人物。書讀百遍,其義自現。練老師的課也體現了閱讀課中書聲瑯瑯的場面,通過默讀,自由讀,在讀中促學,在學中促悟。帶領學生邊讀邊感悟當時的心情。在細細的揣摩之下體會人物的高尚品質。整體上來說,整節課結構嚴謹干練,思路也很清晰,從文本的學習到拓展訓練,充分體現自主建構這樣的教學理念。
一堂再精彩的課,也會存在它的缺陷。在練老師的課堂中,我認為有個地方如果能改進一下,也許會更好!:“讀”方面是學生與文本間實現心靈對話與溝通的最有力橋梁。所以教師在課堂上應讓學生充分的品讀、感悟。在這節課中,我雖進行了讀的訓練,但讀的不充分、不暢快。我認為在重點之處還應加大讀的力度,反復地讀,讓學生充分地表達情感。除了重點之處,我認為還應根據具體情況導讀,不能因為非重點之處怕耽誤時間,就忽略掉,要真正地做到以學生為本的讀。這就是這節課的遺憾之處。
【六年級語文《窮人》評課稿】相關文章:
六年級語文《窮人》評課稿07-27
六年級語文評課稿:《窮人》03-04
六年級語文評課稿《窮人》03-29
六年級語文《窮人》評課稿(經典)07-26
六年級語文《窮人》評課稿09-16
(必備)六年級語文《窮人》評課稿09-18
六年級語文評課稿《窮人》(優選)07-09
六年級語文評課稿《窮人》4篇04-26
六年級語文《窮人》評課稿4篇04-24
六年級語文《窮人》評課稿2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