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制作并觀察植物細胞臨時裝片》說課稿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制作并觀察植物細胞臨時裝片》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歡迎大家蒞臨指導我的說課,我說課的題目是《制作并觀察植物細胞臨時裝片》。我說課共分以下七個環節:一、教材分析,二、學情分析,三、實驗目標,四、實驗內容和方法,五、教學過程,六、創新之處,七、教學反思與自我。
一、教材分析
我認為要講好一堂課,首先要對教材有充分的了解。對于本節課的教材,我是這樣分析的:本實驗選自人教版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一章第二節的內容;在對本實驗的容量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將本節實驗課安排1課時;本節課既是第一節內容的延續部分,同時又為下一節用顯微鏡觀察動物細胞的學習打下基礎,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都是讓學生掌握制作臨時裝片的基本方法。
二、學情分析
在對教材進行分析之后,我依據新課標的內容制定了包含三個緯度的教學目標。第一個緯度:知識目標。在知識目標的制定上,我緊貼課本內容,讓學生能夠舉例說出玻片標本的基本類型,第二個緯度:能力目標。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掌握制作臨時裝片的方法,使學生的實驗技能得到提高。第三個緯度:情感目標。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三、實驗教學目標
對于本節課的學情,我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生理方面,七年級學生正處于青春發育期,這時候的學生往往表現出好奇,好動,好表現的現象。但是他們心理承受能力較弱,意志品質水平較低,而且學生首次制作臨時裝片,他們一定對實驗感到新奇,這時候如果教師不能有效的把握教材、調控課堂,課堂必然雜亂無章、效率低下。所以我讓四個同學為一組,變個人獨立學習為合作探究式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知識與技能
1.學會制作臨時裝片的基本方法 2.會使用顯微鏡觀察自己制作的臨時裝片
以提高觀察和實驗能力。
過程和方法
通過指導,交流,引導,設疑,鼓勵等方式讓學生學會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的基本方法。使用顯微鏡觀察自己制作的臨時裝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驗制作臨時裝片的過程,交流制作心得,感受生物的實驗美。提高生物的學習興趣。
四、實驗內容與方法
在了解了學生的情況之后,我將本次實驗課的的重點:制作和觀察植物細胞臨時裝片。難點:規范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并將本次實驗重難點以四點方式將其逐一突破;
1閱讀并提煉實驗步驟2觀察教師演示3小組合作探究實驗4實驗反饋及評價
五、教學過程
我的教學流程是這樣安排的:新課導入—閱讀教材—演示實驗—小組探究實驗—實驗反饋—實驗清理。首先從激發求知欲望入手,把一片洋蔥直接直接用顯微鏡觀察,能看到細胞嗎?提出問題,啟發思考,概括其要點:觀察材料必須是薄而透明的,要制成玻片標本。玻片標本有三種類型:分別是切片,涂片,裝片,并展示幾種玻片標本的圖片,讓學生直觀形象的掌握玻片標本的基本類型。隨后,我向學生介紹了本節實驗課的目的要求和材料用具,并讓學生檢查自己的材料用具,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動手欲望。
在進行本節的重點實驗步驟時,學生先自主閱讀課本上33-34頁的內容,對制作臨時裝片的步驟有了大致的了解。
六、創新之處
1教學方法:
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采用問題導學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的成長為本,以問題為主線,以“問題解決”為基石,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及創新意識。
2染色方法:打破傳統染色法將其滴加清水的步驟被染色取代后改進后的細胞結構比以前傳統步驟做的更加清晰。
七、教學反思與自我評價
該實驗的創新及改進方法,能夠使學生操作更加方便,觀察到的細胞結構更加清晰。
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培養了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實驗能力,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操作過程出現很多問題,如有同學不會撕表皮,容易撕破或者太厚;有同學使用顯微鏡有問題;還有同學蓋玻片有壓碎等等。對于普遍問題應該由教師統一講解或強調,個別問題應逐一指導。到此為止,我的說課結束了,謝謝大家!
【《制作并觀察植物細胞臨時裝片》說課稿】相關文章:
七年級生物觀察植物細胞說課稿06-28
單細胞生物說課稿06-07
單細胞生物說課稿4篇06-07
《雙絞線的制作》說課稿07-01
觀察細胞的結構知識點總結06-28
觀察動物細胞評課稿06-03
初一生物細胞說課稿03-01
《觀察動物細胞》評課稿范文06-30
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生物實驗報告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