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錦集(5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方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設計方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設計方案 篇1
一、活動設計背景:
現代年輕人中有種“潮流興”,特別是半大不小的中學生。你只要稍留意一下,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大街小巷,從他們嘴中噴出的污言穢語不堪入耳。他們是說得不粗魯不帶勁,說得越爛越過癮、越神氣、越有個性。聽起來讓人感到毛骨悚然,完全喪失了學生的形象。初三的學生馬上就要畢業,升入不同的學校或走入社會,為了能讓他們認識到這一點并學會自覺使用文明語言,開設一次“文明語言,從我做起”為主題的班會是很有必要的。
二、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的各種形式,使學生意識到自己正在習慣地使用著的不文明語言給社會造成的不良影響;學會使用文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愿,為創造潔凈、詳和的社會氛圍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活動準備:
1.搜集相關的故事,準備文明語言的標語,選好主持人,準備串聯詞。
2.制作相關的課件。
3.邀請學生家長參加班會。
四、活動過程:
1.班會開始:播放一則錄相
錄相內容:兩個很要好的小伙子(一個是廣東的,一個是山東的)在飯店共進午餐。因為正在討論的事情發生爭執,廣東的小伙子脫口一句:“媽的,你怎么這么固執?”山東的小伙子火“騰”地一下子冒起來:你罵我娘,我跟你沒完。廣東的小伙子還莫名其妙地,就被山東的小伙子摁倒在地扭打起來。
放映完畢,主持人進場。
主持人:同學們,剛才兩個好朋友為什么打起來了呢?
學生:因為廣東的小伙子出言不遜,傷害了山東的小伙子。
主持人:廣東的小伙子只是隨口一句“媽的'”,不算很粗吧,就引起了一場不必要的誤會、麻煩。那大家想想:我們平常的順口溜又是什么呢?
2.分組討論。
討論我們平常說過多少粗言爛語,班里誰最習慣說,曾經造成過多少誤會和沖突。然后派各小組代表上臺發言,主持人從中進行串聯,老師進行點評。(略)
3.播放事先準備好的錄音。
錄音內容:下課鈴聲響,同學們都在過道上談笑風生,其中夾雜的污言穢語鋪天蓋地,不堪入耳。他們開口、閉口,有意、無意地用著同一種語言,真是斯文掃地,大倒胃口。
主持人:我們注意到錄音里學生們的口頭禪了嗎?這些語言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好些同學已經修煉到爐火純青的境界了,說得再粗再爛也是臉不紅,心不跳的。那么比起剛才那位廣東的小伙子的“媽的”來,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了吧。還有,我們請家長們回憶一下,你們的孩子在家是不是這樣說的,你們有沒有制止過,或者你們自己又是不是經常使用這些語言的?
采訪部分尤為喜歡口出粗言的學生和他的家長。(反思)
4.講述一個小故事。
一個非常炎熱的夏天,有一批剛畢業分配的大學生來到人事局。局長為表重視,親自為他們發放安排工作的介紹信,囑咐他們年輕有為,好好干。局長一個一個地發,一個一個地囑咐,累得汗流浹背。而這些大學生們都只是面無表情,大大咧咧地單手接過介紹信。直到最后一位大學生時,這位大學生立正敬禮,關切地說:“局長,您辛苦了!”局長從此就把這位大學生的名字記在心里了。有一次,局里有個重要的職位需要有位有才干的人擔任時,局長首先想到了這個有禮貌的大學生,理所當然地委他重任。
主持人:不文明的語言會使我們產生誤會,為我們的形象抹黑。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像剛才錄音里的同學一樣的話,那么這個社會就會烏煙瘴氣,難以想像后果會怎樣。但文明的語言卻像一股甘泉,能滋潤我們大家的心田,甚至可以改變我們人生的際遇。那么我們為什么不學學這位大學生,學會使用文明禮貌的語言來代替我們常用的污言穢語呢?
學生、家長共同參與討論。并請個別優秀生的家長代表發言。(自己是怎樣教育孩子的,以及以后怎樣加強孩子在這方面的教育,同時記住要以身作則。)
主持人:那我們現在有沒有必要學會使用文明語言呢?(有)
我們有沒有決心告別作為口頭禪用的污言穢語呢?(有)
我們是靠別人來提醒自己,還是自己去感染別人呢?(應該從自己做起)
那我們用什么語言來代替這些粗言爛語,做一個文明的讀書人呢?(文明禮貌用語)
我們知道的文明禮貌用語有多少呢?
5.分組收集、張貼文明用語的標語。
設計方案 篇2
一、編制依據
1、本工程合同文件、圖紙交底紀要及施工圖;
2、有關現行施工及驗收規范、操作規程、標準圖集和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3、執行標準及規范:
①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xx);
②砌體工程現場檢測技術標準(GB/T50315-20xx);
③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xx);
④砼無機錨固材料植筋施工及驗收規程(DBJ/50-032-20xx);
二、工程概況
重慶花溪工業園區界石組團標準廠房一期工程二標段,位于重慶市巴南區界石桂花路。建設方:重慶巴南經濟園區建設實業有限公司;設計單位:上海瀚聯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監理單位:重慶建新建設工程監理咨詢有限公司;施工單位:重慶恒濱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該工程總建筑面積21余萬平方米,基礎為機械鉆孔灌注樁,主體為3~4層框架結構,二次結構為燒結頁巖磚填充墻,±0.000以下為燒結頁巖磚實心填充墻,M7.5水泥砂漿砌筑,±0.000以上墻體外墻及隔墻為燒結頁巖空心磚墻,電梯井道為燒結頁巖實心磚墻,采用M5混合砂漿砌筑,地下、地上填充墻均為200厚,燒結頁巖空心磚及配磚均采用MU5;構造柱、過梁、圈梁、水平系梁、窗臺壓頂等砼設計強度等級為C20。
三、施工部署
1、施工管理
①現場質量管理:制度健全,并嚴格執行。
②砂漿、混凝土強度:試塊按規定制作,強度滿足驗收規定。
③砂漿拌合方式:機械拌合;配合比計量控制嚴格。
項目部各單位工程設專職工長負責砌體施工。
2、現場準備
根據工程特點、現場實際情況和施工需要每幢樓設1~2臺攪拌機,在相應位置做好攪拌機、臺秤、磚、砂料場的現場平面規劃,攪拌機要搭設好防護棚。
水泥庫要做到下部防潮,先進場的先用,后進場的后用,不同時間進場的水泥堆放時應單獨分開。
3、試驗準備
①加強養護室的管理,使其滿足水泥砂漿及混合砂漿的養護條件。
②砂漿試塊,每組六塊。
③構造柱、過梁每一層做兩組砼試塊。
④水泥、砂、空心磚、實心磚等材料按規定批次及數量做進場復檢,由駐場監理見證取樣。
⑤及時做好植筋試驗,植筋膠要有合格證及檢驗報告。根據混凝土結構植筋錨固驗收規程的要求,同規格、同型號,基本相同部位的錨栓組成一個檢驗批。抽取數量按每批錨栓總數的1%0計算,且不少于3根。各種規格的后植筋鋼筋在砌體施工前每幢樓做一組。
4、填充墻施工順序隨結構進度從一層向上砌。
四、材料要求
1、各主要材料的要求:
①、燒結頁巖空心磚及配磚設計要求等級為MU5,入場前應索取出廠合格證或試驗單,并以同生產廠家、同規格不超過15萬塊為一檢驗批進行材料復檢,滿足要求后方可用于工程中。燒結頁巖空心磚在運輸、裝卸過程中,嚴禁拋擲和傾倒;產品進場后應按品種、規格分別堆放整齊,堆置高度不得超過2米。
②、水泥:水泥使用32.5級普通硅酸鹽包裝水泥。水泥進場時由質檢員、試驗員和保管員對其品種、級別、出廠日期等進行檢查。并以同廠家、同等級、同品種、同批號、且連續進場的包裝水泥不超過200T為一檢驗批按規定抽取試樣,對其強度、安定性進行復驗,復驗合格后由試驗員填寫材料報驗單,經監理工程師檢查認可后方可使用。
③、砂:砂選用特細砂。其含泥量不得超過5%,按同一產地、同一規格、不超過400m3按一批取樣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④、為了不污染環境,砂漿中采用摻入石灰精替代石灰。
⑤、水:使用可飲用水。
⑥、砌筑砂漿:±0.000以下墻體使用M7.5水泥砂漿砌筑;±0.000以上墻體使用M5.0混合砂漿砌筑。砂漿采用機械拌和,攪拌時間不得少于2分鐘。砂漿要求隨拌隨用,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應分別在3小時和4小時內使用完畢,嚴禁用過夜砂漿。
以每一檢驗批且不超過250M3砌體的各種類型及強度等級的砂漿,每臺攪拌機應至少檢查一次,每次至少制作一組試塊(在砂漿攪拌機出料口隨機取樣制作)。要求同一驗收批砂漿試塊抗壓強度平均值不得小于設計值,同一驗收批砂漿試塊抗壓強度最小值不得小于設計值的75%。
五、施工順序及運輸方式
1、施工順序
為加快整體工程施工進度,砌體工程在主體混凝土工程施工結束后開始施工,各層施工順序安排為:由底層向第二層逐層推進。
2、運輸方式
各單位工程的水平、垂直運輸均采用塔吊,各受料口至操作面處的小范圍運輸以人工架子車運輸為主。
六、施工方法
1、施工準備
(1)將磚塊存放場地夯實、平整,保證不積水。碼放應整齊。在裝運過程中應輕拿輕放,磚塊應碼放整齊,避免損壞,并盡量減少二次轉運。如碼放在樓板上的,碼放高度不應超過1.5米。
(2)砌體施工前,應先將基礎面或樓地面按標高線找平,然后根據墻體尺寸和磚塊規格,在砌筑平面位置上進行磚塊預排,盡可能地減少現場砍磚量。并根據結構凈空、高度及門窗洞口尺寸切實安排好立面、剖面的排塊設計,避免浪費。
(3)在結構柱(墻體)上按+500mm標高線分層劃出磚塊的層數,安排好灰縫的厚度。在相應的部位彈好墻身門洞口尺寸線,準確標注窗口位置,在結構墻柱上彈好要施工墻體的立面邊線。
(4)為提高墻體強度,增強墻體防潮性能,墻根部先砌不小于180mm(即三線磚)高的燒結頁巖實心配磚。
(5)為了保證門窗框的安裝質量,小于2700mm門窗框,立邊采用實心頁巖磚砌筑。
(6)填充墻砌體砌墻前塊材應提前1~2天澆水或淋水濕潤,以保證砌體粘結牢固。
(7)遇有穿墻管線,應預先核實其位置、尺寸。以預留為主,減少事后剔鑿而損害墻體。
(8)按照設計要求預先在結構墻柱上按豎向每500mm間距植好拉結鋼筋,檢查構造柱、圈梁預埋鋼筋位置、數量,核對無誤后提前作好植筋工作。
2、操作工藝
基層清理——測量放線——墻體拉結筋等植筋——磚塊預排——墻體砌筑——砌體與門窗口聯接——砌體與梁底(板底)聯接
3、施工方法
(1)基層處理:
將結構表面清掃干凈,用砂漿找平、拉線,用水平尺檢查其平整度。
(2)墻體拉結筋植筋
根據砌體的'高度,間距500mm,在砼柱(墻)上,用粉筆作出標記,鉆孔,鉆孔深度必須大于鋼筋直徑的10d,鉆孔后,用皮老虎吹凈孔內灰塵,才能灌膠,然后插入鋼筋。待植筋過程規定達到要求后,進行抗拔試驗,合格后方能進行砌體工序。
(3)墻體砌筑:
墻體砌筑時,先按墻體尺寸和磚的規格尺寸,進行擺磚預排,結合實際和設計要求先做樣板墻。不夠整塊時可以砍成需要的尺寸,但不得小于磚長度的1/3;基底標高不同時,應從低處砌起,并由高處向低處搭砌;燒結頁巖磚砌體灰縫應為8--12mm,豎縫灌漿時,應擠縫密實,并及時將擠出的砂漿刮除,要求作到內外搭砌,上下錯縫,橫平豎直,砌體表面平整整潔,砂漿飽滿,灌縫密實。當最下一皮的水平灰縫厚度大于20mm時,應用豆石混凝土找平鋪砌。
砌筑時,磚塊應滿鋪滿擠,上下丁字錯縫,搭接長度不宜小于磚塊長度的1/3,轉角處相互咬砌搭接緊密,豎向通縫不應大于2皮。設計要求預留的洞口、管道、溝槽應在砌筑時正確留出或預埋,寬度超過300mm的洞口上部,應設置過梁;如需在墻上留置臨時施工洞口的,其側邊離交接處墻面不應小于500mm,洞口凈寬度不應大于1米。
(4)磚與梁底(板底)聯結:
砌至樓板底(梁底)的砌體,必須用斜磚楔緊。其具體做法是:填充墻砌至樓板底(梁底)時,預留后塞口,待填充墻砌筑完畢至少間隔7天后,再將其斜砌擠緊。不砌至樓板底(梁底)的砌體,必須根據設計要求設置混凝土壓頂。壓頂厚80mm,設通長鋼筋2φ8,分布筋φ6@250mm。
(5)構造柱
①、根據建筑平面圖及結構說明要求設置構造柱
②、構造柱截面尺寸為200*200mm,縱筋4ф12,箍筋φ6@200mm;
③、構造柱應沿建筑物高度對正貫通,嚴禁使層與層之間構造柱相互錯位;其與墻體的連接處應砌成馬牙槎,馬牙槎應先退后進,每一馬牙槎沿墻高尺寸不宜超過300mm。每一馬牙槎退進應大于60mm。構造柱澆筑前,先將砌體留槎部位和模板澆水濕潤,將模板內的落地灰、磚渣和其它雜物清理干凈,并在結合面處先澆5—10cm高與構造柱混凝土強度等級相同的石子水泥砂漿,振搗混凝土時,不得觸碰墻體,嚴禁通過墻體傳震。
(6)墻體拉結筋:
填充墻應沿框架柱、砼墻全高每隔500mm設26水平拉結筋,拉結筋在填充墻內根據設計要求慣通設置。
(7)腳手眼處理:
施工腳手架眼應及時補砌,保證灰縫填滿砂漿,不得用干磚填塞。下列墻體位置不得設置腳手眼:
①、過梁上與過梁成60o角的三角形范圍及過梁凈跨度1/2的高度范圍內;
②、寬度小于1米的窗間墻;
③、砌體門窗洞口兩側200mm和轉角處450mm范圍內;
④、梁下500mm范圍內。
七、質量檢查
1、磚和砌筑砂漿的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檢查磚的產品合格證書、產品性能檢測報告和砂漿試塊試驗報告。
2、構造柱位置及垂直度的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規定:
構造柱尺寸允許偏差(見附表1)
3、填充墻體的一般尺寸的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規定:
填充墻體一般尺寸允許偏差(見附表2)
抽查數量:
(1)對表中1、2項,在檢驗批中隨機抽查10%,或每10延長米計數。檢查不應少于3處。
(2)對表中3、4項,在檢驗批中抽檢10%,且不應少于5處。
4、構造柱與墻體的連接處應砌成馬牙槎,馬牙槎應先退后進,預留的拉結鋼筋應位置正確,施工中不得任意彎折。
抽檢數量:每檢驗批抽20%構造柱,且不少于3處。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合格標準:鋼筋豎向移位不應超過20mm,每一馬牙槎沿高度方向不應超過300mm。鋼筋豎向位移和馬牙槎尺寸偏差每一構造柱不應超過2處。
5、填充墻體的砂漿飽滿度及檢驗方法應符合下表規定:
填充墻體的砂漿飽滿度及檢驗方法(見附表3)
抽查數量:每部架子不少于3處,且每處不應少于3塊。
八、成品保護
1、空心磚在裝運過程中,應輕裝輕放,計算好施工段各部位的用量,分別碼放整齊。搭拆腳手架時不要碰壞已砌墻體。
2、落地砂漿及時清除,收集再用,以免與地面粘結,影響下道工序施工。
3、設備安裝用槽孔以預留為主,盡量減少剔鑿,必須剔鑿設備孔槽時,可劃準尺寸用手提切割機切割,嚴禁亂剔硬鑿,以免損壞墻體。如造成墻體砌塊松動,必須進行補強處理。
九、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碎塊上墻:原因是施工搬運中損壞較多,事前又不進行挑揀,隨意用碎塊砌墻,影響墻體的強度。應在砌筑前將砌塊進行挑揀,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2、墻體與板梁底部的連接不符合要求,出現較大空隙。
3、粘結不牢:應按操作工藝要求的配合比調制粘結砂漿,砌筑時用力擠壓密實。
4、拉結鋼筋不符合規定:原因是拉結筋、拉結帶不按規定預留、設置,造成砌體不穩定。
5、灰縫不勻:原因是砌筑前對灰縫大小不進行計算,不作分層標記,不拉通線,使灰縫大小不一致。應先對墻體尺寸及磚規格進行安排,適當調配皮數,將灰縫作出標記,拉通線砌筑,做到灰縫基本一致,墻面平整,灰縫飽滿。
6、排磚及局部做法不合理:原因是砌筑前對整體立面、剖面及水平砌筑時不按規定進行擺磚預排,造成不合理,影響砌體質量。
十、施工安全注意事項
1、每次上班前應對各種起重機械設備、繩索、夾具、臨時腳手架和其他安全設施進行檢查,滿足安全要求后方可進行施工。
2、砌體在搬運前,應先查看磚堆堆放是否平穩,有歪斜不齊時,應進行校正;磚在起吊過程中,如發現有部分破裂或有脫塊危險時,嚴禁繼續起吊;磚塊吊裝就位時,應待磚塊放穩后,方可松開夾具。遇到下列情況時,應停止吊裝作業:
(1)、六級以上大風天氣,磚塊和構件在空中擺動不能停穩時;
(2)、起吊設備、索具、夾具等不安全因素沒有排除時;
(3)、大霧、照明不足、信號不清時。
3、卸下和堆放磚的地方應平整、無雜物、無塊狀物體;在樓面卸下、堆放磚時,應盡量避免沖擊,嚴禁傾倒及撞擊樓板,樓板上堆放高度不得超過1.5米。
4、墻體施工時,不得站在墻身上進行砌筑、劃線、檢查墻面平整度和垂直度等操作,不得在墻身上行走。
5、已經就位的磚塊,必須立即進行豎縫灌漿,對穩定性較差的窗間墻和挑出墻面較多的部位,應加臨時穩定支撐,以確保其穩定性。
設計方案 篇3
1、20xx年12月12日,校長辦公會討論制定本實施方案。
2、12月13日主管校長組織年級部主任、班主任、學生干部代表學習深財教【20xx】20號文件《關于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國家資助制度的實施意見》和本實施方案,領會文件精神,了解具體資助條件和資助標準。
3、將文件在校內公示,讓全校師生員工都領會文件精神,明白國家助學金的資助對象、條件、標準。
4、凡是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都可以自愿提出書面申請,并附相關證明材料。班主任老師組織本班班長、團書、生活委員、學生代表等組成評審小組,于19日前按程序(組織全班同學學習上級文件和本方案、學生自愿提出申請、召開主題班會公開評比、評審小組進一步調查核實、綜合申請者貧困情況從嚴重到一般進行排隊上報年級部)召開主題班會,公開進行評比,然后根據申請進一步調查核實,并將學生貧困狀況進行排隊,上報年級部。
5、年級部組成以年級主任為組長其他主任干事為組員的年級評審小組,綜合各班上報情況對申請資助的學生,對有疑問的情況再次進行調查核實,然后根據其家庭經濟困難情況進行年級大排隊,并初步確定擬資助對象及受助檔次(各類人數不得超過指標數),上報助學管理辦公室。
6、學校助學管理辦公室整理審核各年級部上報名單,綜合三個年級的上報情況,整體確定擬資助名單及資助檔次,然后上報校長辦公會審核批準。
7、校長主持召開校長辦公會,對助學管理辦公室綜合三個年級部學生的貧困情況上報的.受資助學生名單及資助檔次做最后審查核實,并比較平衡三個年級部申請受助學生的貧困情況,最后確定受資助學生名單及資助檔次。
8、將校務會審核確定的受資助學生名單及主要受助原因(如單親、低保等)、受助檔次在校內公示,不少于7天。
9、公示七天無異議后,受助學生填寫《河北省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申請表》,一式兩份。
10、最后學校在受助學生填寫的《河北省普通高中國家助學申請表》中和本學期《學校整體受助學生名單及受助檔次》上加蓋公章,一份存檔備查,一份將名單上報教育體育局支付中心審核。
11、由教育體育局支付中心代為受資助學生免費辦理銀行儲蓄卡,款到直接把資助款打入卡中。
12、鑒于本校接受社會捐助范圍較大,面積較廣,今后學校救助方面以國家助學金為主,其他捐助除捐助者有特別捐助意向的,受助學生原則上不重復授獎。
設計方案 篇4
隨著現代網絡技術的發展,嵌放式系統如單片機、DSP等系統對接入網絡的需求日益增加,例如具有遠程抄表功能的電表系統、楞以進行遠程控制的信息電系統等。本文采用TI公司的TMS320VC33DSP芯片設計與Realtek公司的RTL8019網卡的硬件接口電路,并在DSP中用軟件實現TCP/IP協議,使DSP芯片具備上網功能,從而可以用計算機通過網卡與DSP電路板進行大量數據交換并對其進行控制。
1、硬件設計
DSP與網卡的硬件接口電路圖如圖1所示。
DSP的數據總線低16位接ISA網卡的16位數據線,ISA網卡的IOCS16線接高電平,設置網卡為16位的模式。
網卡共有20根地址線。將A7~A8、A10~A19接地,A0~A6和A9分別接DSP的A0~A7,用到的網卡地址為0240H~025FH,映射到DSP的Page3空間,地址映射為C000C0H~C000DFH。
DSP的Reset信號用于復位網卡,由于DSP的Reset信號低有效,而網卡的Reset信號高有效,故中間應接非門。
DSP的Page3和R/W信號用于選能網卡的讀寫信號IOR、IOW,實現的邏輯關系如圖2所示。
IORQ是網卡的中斷9,通過非門后接DSP的INT1引腳。
RTL8019網卡有三種工作方式:
第一種為跳線方式,網卡的I/O和中斷由跳線決定;
第二種為即插即用方式,由軟件進行自動配置plugandplay;
第三種為免跳線方式,網卡的I/O和中斷由外接的93C46里的內容決定。
計算機上一是即插即用方式,為了降低軟件編程的復雜度,將網卡設置為跳線方式。
上述所有的譯碼邏輯都在EPM7129中實現。
74ALVC16425是總線驅動芯片,可實現3.3V到5V的電平轉換。由于TMS320VC33和EPM7128是3.3V的器件,而ISA總線是5V的,所以信號線不能直接連接,需要通過74ALVC164245進行電平轉換和隔離。
2、軟件設計
2.1網卡硬件驅動程序的設計
網卡驅動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
(1)NIC的初始化
NIC是網絡接口控制芯片,它負責網絡上數據的接收和發送。為了能夠使NIC啟動并處于準備接收或準備發送數據的狀態,必須對相關的寄存器進行初始化。這些寄存器包括CR、DCR、RBCR、PSTART、PSTOP、ISR、IMR、PAR0~PAR5、MAR0~MAR7、CURR、TCP、RCR等。
(2)中斷服務程序
中斷服務程序一般完成兩項任務:一是設置中斷標志,以使相關程序能以此發現發生了中斷;二取得中斷狀態寄存器的值,并將引起中斷的具體原因提交給相應的程序,這一過程也是通過設置中斷原因標志完成的。需要注意的,中斷服務程序開始的時候要保護中斷現場,待程序處理完成后要恢復中斷現場;中斷服務程序應盡可能短小,以便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執行完成,因此需要將一些不民要的工作交給其它程序來完成。
(3)幀發送程序
在網絡中,幀傳輸的過程是:發送方將待發送的數據按幀格式要求封裝成幀,然后通過網卡將幀發送到網絡的傳輸線上;接收方根據接收到的幀的目的地址研究是否將該幀提交給上層應用程序。幀的發送是指將待發送的數據以幀的形式發送到網絡傳輸線上,因此,幀的發送過程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①裝幀;
②將幀送入NIC的發送緩沖區;
③初始化發送控制寄存器;
④啟動NI
C將該幀發送到網絡傳輸線上。
(4)幀接收程序
幀接收是指將網絡上的數據幀接收并緩存于網卡的接收緩沖環中,然后由主機程序將緩存于接收緩沖環的幀讀走并存入內存中以備程序使用。從中可以看出,幀的接收過程分成兩卡;
①第一步由NIC通過本地DMA將幀存入接收緩沖環;
②第二卡是通過遠程DMA并在主機的配合下將接收緩沖環中的幀讀入內存。
2.2TCP/IP協議的實現
2.2.1DSP中與PC機中實現TCP/IP協議不同
TCP/IP協議最先是在UNIX系統中實現的,后來在LINUX、DOS和WINDOWS系統中也實現了TCP/IP。但是,在UNIX上實現的TCP/IP協議的源代碼并不能直接移植到DSP上來,這是因為PC機和DSP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PC機的運算速度非常快,一般都有一個多任務的操作系統,可以多任務并行執行,通過硬中斷與中斷、消息隊列和各種插口實現ATCP/IP各協議層之間的通信和整個網絡的通信。而DSP運行速度相對較慢,缺乏多任務操作系統的平臺,只能通過順序執行加硬件中斷的方式來實現,并且因其還要同時執行數據采集、串口中斷等任務,所以中斷程序應盡量短,只完成設置各種狀態的標志位,而將相對較慢的網絡數據包的處理放在主程序中執行,以減少各種任務之間的沖突。
PC機的內存非常大,現在一般都可達到32~128M的存儲容量,可以動態地分配和釋放內存,很容易實現存儲器緩存mbuf、網絡控制塊ncb等鏈狀結構,且可隨意增刪;同時能維護多條網絡連接,由于計算機處理速度快,幾乎不用考慮緩沖區溢出的問題。而DSP內部RAM一般只有十幾K,加上外部擴展的RAM也只能達到幾十K的容量,一個最大的以太網數據包就有1.5K左右,如果也按PC機的內存管理方式和數據結構,使用mbuf鏈,RAM肯定不夠用,因此只能在RAM中分配一個固定的1514字節的區段來存放接收到的以太網數據包,接收一包處理一包。
PC機中TCP/IP協議都是分層次實現的,相互之間都是通過參數傳遞進行聯系,這樣有利于提高程序的模塊化和獨立性。而在DSP中,由于參數傳遞會占用過多的程序空間,且降低DSP的執行速度,所以應盡量減少參數傳遞,轉而使用全局變量和外部變量等來達到值的傳遞,因此各程序間的依賴程度大,往往會共享某一些變量和數據。
PC機上實現了比較完整的TCP/IP協議。而在DSP中,由于運算速度和內存的限制,不可能支持所有的協議,一般只實現需要的部分,不需要的協議一概都不支持;而且即使需要的協議也不用像在PC機上實現那么復雜,可以根據硬件的具體情況和實現的需求進行必要的簡化。
2.2.2TCP/IP協議的具體實現
TCP/IP協議是一個協議簇,包含了很多協議,在DSP上實現的所有協議如圖3所示,通常可分為四層(不包括物理層)。
根據DSP的結構特點和所需要實現的功能,在DSP中實現了ARP(地址解析協議)、IP(網際協議)、ICMP(Internet控制報文協議)、UDP(用戶數據報協議)和TCP(傳輸控制協議),并對它們進行了簡化。
2.2.2TCP/IP協議的具體實現
TCP/IP協議是一個協議簇,包含了很多協議,在DSP上實現的'所有協議如圖3所示,通常可分為四層(不包括物理層)。
根據DSP的結構特點和所需要實現的功能,在DSP中實現了ARP(地址解析協議)、IP(網絡協議)、ICMP(Internet控制報文協議)、UDP(用戶數據報協議)和TCP(傳輸控制協議),并對它們進行了簡化。
在鏈路層中實現了ARP。每種網絡都有自己的尋址機制,以太網通過以太網地址即通常所說的網卡硬件地址MAX進行尋址的,每個網卡出廠時都有一個唯一的MAC地址。IP地址則僅僅是對于TCP/IP簇有意義的地址,是一種虛擬地址。當賦予IP地址的IP包要在以太網中傳播時,必須將IP地址轉化為以太網地址才能進行正確的傳輸。ARP協議就是將32位的IP地址動態地映射為48位的以太網地址,從而保證網絡的正確傳輸。ARP協議由兩個文件arpin.c和arpout.c實現。arpin.c負責接收網絡上廣播的arp包,判斷arp包的類型是網絡上其它機子的請求包還是返回本機的響應包,
判斷其合法性并進行相應的處理;arpout.c負責主機向網絡發送數據報時發送arp請求包以及被arpin.c調用響應收到的arp請求包。
在網絡層中實現了IP和ICMP。IP協議是TCP/IP協議簇中最核心的協議,它提供無連接的數據報傳送服務,所有上層協議都要以IP數據包格式傳輸。IP協議由兩個文件ipin.c和ipout.c實現。Ipin.c負責接收IP數據包,收到IP包后,首先判斷其版本號、數據長度、目的地址、檢驗和是否正確,再根據IP首部的協議類型字段的值交給相應的上層協議處理;ipout.c負責發送IP數據包,接收上層協議傳遞下來的數據,加上20字節的IP首部,正確設置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協議類型,計算檢驗和,交給下面的鏈路層發送。PC機上的IP數據包,當它的長度超過網絡的MTU時,允許對它分段;在DSP中,則不支持IP數據包分段,也不支持IP選項字段。ICMP協議負責傳遞差錯報文以及其它需要注意的信息,且由ICMP首部8位的類型字段和8位的代碼字段決定信息的種類。在DSP中只實現了對回顯請求(類型代碼為80)報文的處理,從IP層收到ICMP包后,判斷其類型代碼段是否為80。如果是,將這兩個字段設置為00(回顯應答),計算檢驗和,再交給IP層發送;如果不是,則予以丟棄。從而實現了對ping功能的支持。
本文通過DSP與網卡的硬件接口的設計及編程,使DSP實現了基于以太網的TCP/IP通信,從而使DSP可以通過網線進行聯網,并可以實時地與計算機進行通信,交換大量的數據和控制信息。本文所介紹的技術已經在作者參加的國家"973"項目"復雜自然環境時空定量信息的獲取與融合處理的理論與應?"的硬件設計中得到應用,并運行良好。
設計方案 篇5
該系統采用Client/Server、Browser/Server結構,采用了最先進的三層結構設計,使應用層和數據庫邏輯分離,進而使核心數據庫更安全,升級和擴展可不受原系統的局限。服務器采用Windows20xx Server操作系統,數據庫是SQL Server20xx,中間層服務器和客戶端開發語言為VB6.0。
(一)系統設計原則
系統設計遵循的原則:
(1)系統的標準化和規范化,系統的標準化和規范化是信息系統建設基本而又關鍵的一步,要實現信息通訊與共享,必須規范信息技術標準。
(2)系統的實用性、穩定和可靠性,系統建設要以滿足工作的業務需求為首要目標,建設方案以實際可接受能力為尺度,避免盲目追求新技術。系統中的軟硬件及信息資源要滿足可靠性設計要求,系統必須可靠地長期安全運行,即系統的設計必須在成本可以接受的條件下,從系統結構、設計方案、設備選型、廠商的技術服務與維護響應能力、備件供應能力等方面考慮,使得系統故障發生的可能性盡可能少,對各種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有應急的工作方案和對策。
(3)系統的`安全性。遵循有關信息安全標準,系統具有很強的安全防衛機制,應提供多方式、多層次、多渠道的安全保密措施,防止各種形式與途徑的非法侵入和機密信息泄露;同時要有備份機制,保證客戶信息的安全。
(4)系統的靈活性和可擴充性。計算機技術發展迅速,日新月異,系統的設計要保證軟件兼容的情況下,利用最小代價,使網絡系統結構平滑過渡到新的網絡結構體系,可以靈活擴充。系統能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實現程序與處理數據分離,處理數據的變化不需要修改應用程序軟件,如表格、數據結構的定義,既滿足上級的要求,又滿足用戶自己的特殊需要,用戶可以靈活定義和變化。
(二)網絡結構
網絡主要由企業內部網和信息發布系統兩部分組成。根據企業客戶信息管理系統的需求,在網絡系統的設計中,采用目前先進成熟的快速以太網技術,以最優的性能價格比實現整個網絡系統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這樣,客戶隨時隨地都可通過公眾網訪問本信息系統。網絡設計的目標是:
(1)系統采用星型網絡結構,因此單機損壞對整個系統無影響;
(2)采用高容錯技術,系統可以不間斷的運;
(3)星型布線使站點不受限制,在站點增加、減少的情況下,系統不停機;
(4)采用實用的客戶機/服務器和瀏覽器/服務器結構;
(5)服務器采用易于管理的Windows NT系統;
(6)客戶端采用方便實用的Windows 98、20xx和XP。
(三)Intranet/Web開放平臺為核心
Intranet是企業內部網絡,它既可以獨立自成體系,也可以非常方便地通過接入方式成為Intranet的一部分。Intranet的技術基礎是Web技術,自它問世以來,很快發展成為兼有很多Intranet服務功能的集合體,其優點之一是它的協議和技術標準的公開性,不局限于任何硬件平臺或操作系統,并可以同時支持多種機型和操作系統平臺。
Web采用的是HTTP超文本傳輸協議,使用的文檔格式是HTML。這種公開的和文檔格式保證了數據在各種平臺、不同瀏覽器下的一致性。Web瀏覽器具有非常友好的用戶界面,任何人只需要移動鼠標就可以在信息的海洋里漫游,和現有的任何一種辦公自動化軟件相比,它都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
(四)系統軟件
1、操作系統Windows NT Server。該系統為各種組織的計算環境提供了一個完整的方案。從文件/打印操作,到Intranet和Internet服務,關鍵任務的應用程序支持,所有的服務被嵌入操作系統。
從基本點著手,Windows NT Server設計成為最具有集成性,完整性和便捷性的服務器操作系統,并提供了對關鍵任務應用程序所必備的評測性,可靠性和管理性。
2、數據庫系統SQLServer 20xx。SQL Server 20xx是一個綜合的分布式管理框架結構,允許你集中地管理組織機構中所有數據庫服務器。通過增強的基于Windows的管理工具和強大的基于服務器的作業日程安排,你可以直觀地控制多個服務器,并且實現分布式環境命令構成的遠程操作的自動執行。
考慮到與Internet的集成,SQL Server還提供了高性能的Web頁面信息訪問機制。它的新組件Web Assistant能使你通過多種方式利用SQL數據推廣你的Web服務,允許在一個私有Intranet網或在世界范圍網(Internet)的Web上分發公司數據。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設計方案08-16
(精選)設計方案08-20
設計方案[精選]10-01
設計方案【經典】09-30
(經典)設計方案10-07
【經典】設計方案10-06
設計方案(經典)10-05
設計方案(精選)11-26
設計方案【精選】11-09
設計方案(經典)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