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一生物同步說課稿《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一生物同步說課稿《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第四章的第二節《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第四章共有3節內容,第一節主要說明細胞膜是選擇透過性膜。為什么具有選擇透過性?這與膜結構有關,于是進入第二節內容。而第二節內容又是解釋第三節內容“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的基礎。這三節內容的內在聯系是:功能?結構?功能。由此可見,本節《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在第四章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是架起第一節和第三節的一座橋梁。并體現出了結構決定功能的觀點。同時本節內容和前面的第二章中的“化合物”和第三章中的“細胞膜”、“生物膜系統”等內容又有一定的聯系。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簡述生物膜的結構
2、能力目標:
⑴在此細胞膜分子結構的探究歷程為主線的學習中,重點培養學生的“嘗試提出問題并做出假設”的能力。
⑵借助多媒體進行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信息獲取、分析、加工、創新、利用的能力,以及團結協作和合作的學習。
3、道德情感目標:
⑴在探討建立生物膜模型的過程中形成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從而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自然觀,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⑵在探討建立生物膜模型的過程中,使學生看到實驗技術手段的進步在促進科學的發展中的作用,從而增強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學習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三)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
教學難點:探討建立生物膜模型的過程如何體現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確定教學重點的依據]:遵循新課標基礎性原則,強調掌握必需的經典知識及靈活運用的能力,注重增加學生濃厚的興趣和激發旺盛的求知欲。
[確定教學難點的依據]:遵循新課標選擇性原則,在保證每個學生達到共同基礎的前提下,分層次設計了多樣的,可供不同發展潛能學生選擇的課程內容,以滿足學生有個性的發展。
教學方法:
⑴創設情境,激趣導入,提出探索問題。
⑵多媒體網絡提供學習材料,學生個人自主學習。
(五)課時安排:一課時
(六)教具:多媒體課件
【初一生物同步說課稿《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相關文章: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反思06-05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的課后練習06-26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的分層教學實錄07-03
高中生物《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教學設計01-16
《生物膜系統》說課稿06-21
什么是生物膜,生物膜的應用07-02
《輸血與血型》初一生物同步說課稿03-03
關于生物膜的特點06-23
初一課程生物同步說課稿專題《輸血與血型》03-03
生物《葉鑲嵌》教學反思范文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