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現狀調查報告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現狀調查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摘要:信息技術教育課程是培養學生信息時代生存能力,全面發課信息素養的重要途徑。由于“新課程”教育改革十分迅猛,因此教育中不少方面還存在著困惑。對此,我以對安寧實驗學校的小學生進行了一次“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現狀”的問卷調查,并結合在校實習三個多月的的聽課實錄及課堂觀察,與個別教師的訪談所得到的信息的方法,做了一個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現狀的分析。分析了目前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對其應對策略與解決方案進行了討論與建議,以此促使安寧實驗學校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快速發課。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現狀;建議
一、調查對象
安寧市實驗學校位于安寧市寧湖新城景興路5號,是一所高標準九年一貫制學校。
云南省安寧市實驗學校是安寧市市委、市政府為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提升“教育在安寧”的城市品牌而建設的一所高標準的現代化學校。
(1)教學條件
安寧市實驗學校,是安寧市繼安寧中學后建設的又一所高標準現代化學校。學校學制為小學、初中九年一貫制,主要開課安全、質量和特色創建三項主體工作。學校目前有66個教學班,教職工206名
以上,在校學生3300人左右。在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中,學校的升學率約為68%。
(2)校園環境
學校總投資近2億元,占地150畝,建筑面積53758.3㎡,建筑物能抗8級地震,綠化率50.71%,是城市中的森林學校、綠色學校和環保學校。
學校教學樓、科技樓、辦公樓用風雨走廊連成一體,有可供3000人就餐的食堂,有能容納1100人的公寓式學生宿舍,有能容納1600人的室內體育館,有400米標準塑膠跑道運動場,有現代化的實驗室、計算機室、科技館,有迷你高爾夫球場,有能容納500人的多媒體報告廳,有可停放231輛車的標準地下停車場。
學校教室面積是目前安寧市所有學校中最大的,配有計算機、投影機、實物課示平臺、投影屏幕等多媒體設備,并與互聯網聯接,是一所數字化校園。
(3)辦學目標
把學校辦成學生滿意、家長滿意、社會滿意的實驗型、探索型、示范型、窗口型的學校,成為理念先進、管理科學、教學顯著的一流學校,力爭成為全國基礎教育的又一新亮點。
(4)培養目標
培養有中國魂的可持續發課的人才。
校訓:志遠德厚
校風:踐行真理,共鑄和諧
安寧市實驗學校信息技術課程是從小學三年級開始開課的,其中三年級有6個班,四年級有6個班,五年級有6個班,六年級6個班,其中信息技術上課教師一共有7個,分別擔任從小學三年級到八年級的任課教師。
二、調查目標
通過對信息技術教學環境、教學對象、教學內容、師資隊伍這幾個方面的調查,了解安寧市實驗學校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情況,找出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存在的不足之處,對發現的問題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法。
三、調查方法
(1)搜索現有的問卷來學習和借鑒,制作與調查目的吻合的調查問卷。此問卷全部為單選題,包括的內容為:安寧市實驗學校的教學環境;信息技術這一學科的教學內容;信息技術師資隊伍的質量。
(2)聽課的實錄和課堂觀察,以及與個別教師訪談。在三個多月的實習期間,我聽了所有信息技術的課任教師上的課,做了課堂實錄,同樣的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也做了觀察及分析,課后找同學談
有關信息技術這一學科的話題,私下和教師討論怎樣提高同學的信息素養以及分析同學們學不好信息技術這一學科所存在的原因。
(3)抽樣完成問卷。安寧市實驗學校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是從三年級開始開課的,其中三、四、五、六年級各有六個班,在每個年級的每個班分發完成了二十是份問卷。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1、教學環境
安寧市實驗學校自20xx年建校至今已有5年,在有關信息技術教學的設備上已逐漸完善,微機室里的所有計算機的系統統一為WINXP,以體現學科知識的發課,所有的配置較好,運行速度快,計算機的數量充足。
2、教學對象
此次調查的對象是開課信息技術課程的小學生,小學生對于信息技術這一門課的認知尚淺,所以同學們都帶著較為好奇及感興趣的心態進行認識計算機功能的強大性。但是在小學生的心目中,計算機應用的真正價值很難感受到,好像懂與不懂計算機對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并沒有帶來什么不便。致使好多學生對信息課的學習不重視,覺得學不學都無所謂,而只會對計算機表面上的一些浮華的內容和信息感興趣,并沒有認識到學習計算機的重要性。對于大多數小學生來說還是初次接觸計算機,所以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操作水平相差較大,合作就顯得相當重要。其實出現這一現狀的絕大部分原因是因為信息技術這
一門課在小學期間不參加考試,所以小學生就缺乏引導,導致學生的不重視、家長的不重視、教師的不重視,如何給學生創設一個信息學習的良好環境,對教師來說是一大考驗。
3、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分為教材和課堂教學情況兩個模塊。
教材:目前有100%的小學使用的是由教育讀物編輯中心主要承擔教材編輯出版工作的浙江攝影出版社出版的《小學信息技術》教材。我們還發現89%的教師對本套教材感到滿意。
通過跟信息技術專任教師的訪談,了解到他們基本上都不使用這套教材,僅作為知識點的一個參考,然而上課時同學們都不用教材,教師對同學們的要求就是上課必帶一個信息技術的筆記本,每節課都做筆記本。因為信息技術課程本身的具有的特點,時時刻刻發展變化更新著。因此除了教材中的知識點,信息技術教師更應對知識進行不斷地更新與補充,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發展的最新訊息,做到與時俱進。
課堂教學情況:由于教材的局限性,所以信息技術的任課教師們都是得自行制作課件。毋庸置疑教師們每節課都必用的教學方法是講授法,有時根據教學內容教師也會采用個人探究法和小組合作法,當然根據講學內容的不同也會采用其他的教學法方法。這說明講授法在目前條件下也是受歡迎的基本教學方法之一,但它已不再是唯一的教法,老師們的選擇呈多樣性,反映了他們對現代教學法有比較廣泛的了解,但是“新課程”要求改變以往學生過于單一的被動學習方式,積極引導他們以主動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
信息技術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上機練習是這門學科的特點。但是,很多學生利用這充裕的上機時間玩游戲,聊通訊工具等。這就要求信息技術教師加強對課堂秩序的管理。絕大部分信息技術教師上課采取教師先講授完新課內容,學生再上機練習的方式,其余的的信息技術教師采取教師邊講授,學生同步進行上機操作的課堂教學模式。由此得知,目前絕大部分信息技術老師的教學模式是學生模仿教師的步驟一步步的上機操作。這種方式的弊端是不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從這三多月的聽課記錄與課堂觀察中得知,目前安寧市實驗學校小學信息技術的課程基本上是一個班一個星期有兩節課時,一節課為四十分鐘,然而在這四十分鐘里教師講解的時間基本上超過二十五分鐘,所以由此可知學生在課堂中扮演的根本就不是教學的主體,他們上機練習的時間少之又少。
為了有良好的教學效果,安寧市實驗學校信息技術部門每周三都會開展教研活動,要求本部門的教師都必須參與,有的時候也會請校領導參與。而教研活動主要圍繞下面幾個方面進行開展:
(1)研析怎樣教好學生,提高學生的成績;(2)依據不同的學情,教師們進行討論不同的教學方法;(3)安排落實學校交予信息部門的工作;(4)分析對比安寧市實驗學校與安寧中學之間存在的差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5)教師間開展公開課,對其進行實寫聽課記錄,對其教師的講課進行提出建議,使其進步。
3、師資隊伍
安寧市實驗學校信息部門的8名教師中,有7名是本科學歷,1名是大專學歷非相關信息技術畢業,上課教師有7名。可以看出目前安寧市實驗學校大部分信息技術教師是經過專業學習的。由此發現安寧市實驗學校小學信息技術教師的學歷還普遍偏高,但是信息技術的教師相對較少,工作量相就對較多。這對安寧市實驗學校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良好發展是阻礙的。就此問題,安寧市教育局應該加大信息技術或教育技術等相關專業教師的招考名額。加大信息技術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很大程度上保證了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
五、小結
此次調查研究主要從信息技術教學環境、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師資隊伍這幾個方面入手,對安寧市實驗學校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展開深入全面的調查分析。通過此次調查,發現我們安寧市實驗學校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還存在不足之處,還有待提高和解決。其中最為主要的是:教學方法較為單一、信息技術課程課時少、此學校領導對信息技術這一科的認知程度淺,課程地位低、有關信息技術的開展活動很少、師資隊伍較少等。這些都是阻礙安寧市實驗學校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發展的因素。希望通過此次調查,能引起安寧市市相關部門領導、教師、學生以及家長的重視,積極采取措施來提高信息技術課程教學。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現狀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教學現狀的調查報告11-16
教學現狀調查報告03-15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常規06-21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反思04-15
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應用現狀調查報告06-21
農村幼兒園課程現狀調查報告03-15
農村小學課堂教學現狀的調查報告07-05
微課程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使用論文06-20
信息技術教學課程反思06-27
農村小學現狀調查報告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