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少年閏土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少年閏土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少年閏土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學會生字,學習“看瓜刺猹”部分。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7個生字,讀準并理解“裝弶、秕谷、鵓鴣、跳魚兒、正月、供品、五行、神佛、其間、無端、如許、希奇”等詞。
2、初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記敘了“我”和閏土的哪幾件事。
3、整體感知全文,研讀“看瓜刺猹”部分,抓住人物語言、動作,感受閏土人物形象。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嘗試背誦第一自然段。教學重難點:研讀第一自然段感受人物形象。教學準備:CAI課件教學過程:
一、談話交流,認識魯迅,導入新課
1、師:我國有這樣一位大文豪:他時常穿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短短的頭發刷子似的直豎著,濃密的胡須成一個隸書的“一”字……你們知道他是誰嗎?他,就是魯迅。(出示魯迅圖)
1、了解魯迅吧。(引導學生閱讀“單元導讀”和“資料袋”)
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節選自魯迅的短篇小說《故鄉》里的一個片段。題目叫:少年閏土。(板書:少年閏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出示要求: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邊讀邊想:閏土給“我”講了哪些事?
學生自由讀書,師巡視并提醒:由于這篇課文寫于19,當時剛剛開始用白話文寫作,所以有很多語言我們現在讀來比較陌生,同學們可以多讀幾遍,聯系上下文想想它的意思。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詞語:
裝弶、秕谷、鵓鴣、跳魚兒正月、供品、五行、神佛
一柄、胯下、稻子、刺猬、所謂、、
其間、無端、如許、希奇、先前、單知道、素不知道
自由讀--指名讀--有不理解的詞語嗎?(預設:裝弶、跳魚兒等詞,結合圖片理解)
3、在昨晚的預習中,讀過一次課文的舉手,讀過兩次呢?讀過三次的為自己鼓掌。我在一次次讀這篇文章的時候,都有著不一樣的感受,我相信大家也是如此。
我發現這幾個句子確實是較難讀好。剛才你讀正確了嗎?讀流利了嗎?(出示句子)
(1)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2)這祭祀,說是三十多年才能輪到一回,所以很鄭重。正月里供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講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
(3)我素不知道天下有這許多新鮮事:海邊有如許五色的貝殼;西瓜有這樣危險的經歷,我先前單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賣罷了。
看來大家都是“有預而學”啊!
4、交流課文的敘述順序,并相機歸納板書(回憶—相識—-相見--相處—分別)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好朋友在一起相處的時光總是最令人難忘的,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6—16自然段,重點讀讀閏土和我的對話內容,用簡潔的語言說說閏土給“我”講了哪些事?師隨機引導入板書:
雪地捕鳥海邊撿貝看瓜刺猹看跳魚兒
四、童心視角,研讀重點:
1.列問捕童心:
(1)在這四件事中,你覺得哪件事最有趣,也很刺激?
(2)生(看瓜刺猹)
(3)你猜想老師會認為哪件事最有趣,也很刺激?
(4)生(看瓜刺猹)
(5)你猜測兒時的“我”會認為哪件事最有趣,也很刺激?
(6)生(看瓜刺猹)
2.朗讀現童趣:
(1)現在讓我們一起回到“我”的兒時時代,來這兩位少年的身邊,聽聽他們倆關于“看瓜刺猹”這件事的對話。(請自由讀)出示:“……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管賊嗎?”“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個瓜吃,我們這里是不偷的。要管的是獾豬,刺猬,猹。月亮地下,你聽,啦啦地響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輕輕地走去……” “它不咬人嗎?”“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見猹了,你便刺。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來,反從胯下竄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思考:你從哪些句子感受到有趣,刺激,為什么?談談感受?
(2)好,現在我們同位倆分角色讀讀這部分對話,看能不能上演當時的那一幕。讀著讀著有的`同學不禁成為我,有的同學覺得仿佛自己就是閏土了。
(3)練讀,展示讀,評讀(在評讀了引導學生感受閨土的形象)
3.畫面露童真:
(1)在讀著、聽著這對伙伴倆的對話,你頭腦中留下著怎樣的畫面?
(2)魯迅先生與大家一樣,在閏土將“看瓜刺猹”這件事娓娓道來中,頭腦留下著這樣的一幅畫面。(配樂范讀第一自然段)
(3)請大家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著魯迅先生當時的感受。
(4)展示讀。“圓月,海邊,少年,捏叉,刺猹”其他同學閉上眼睛,在聆聽中,鋪展這幅美景。
(5)請大家心中默念著文字,讓思緒走進夜色田園,再現少年閏土。這幅畫在魯迅先生心頭魂牽三十年,三十年后依然是如此的清晰。讓我們一起背誦這段文字,也讓她深深地烙在我們的心中。
(6)合作讀:師:從此沒有再見面,然而在那一年的夏天,當我收到閏土托父親帶給我的一包貝殼和幾支很好看的鳥毛時,我知道閏土并沒有忘記我,我的腦中自然就浮現出了那美麗的鄉村畫面(出示)——女生一起讀!女生:(齊讀)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
師:而當我有了城里孩子的新鮮玩意,想著我見多識廣的農村朋友閏土可能沒有,于是托人送去的時候,我的腦中又閃現了那個英武不凡的少年(出示)——男孩子一起來!男生:(齊讀)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地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師:后來很長的時間里,我遭遇家道中落、父親病故,少年時又輾轉求學、顛沛流離。孤獨的時候,我總會想起兒時故鄉這個親切的伙伴——閏土,想起他,我就腦中自然就浮現了這樣絕美的景象,一起來!
生:(齊讀)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師:三十多年過去了,我又重新踏上了故鄉這片熟悉的土地,當母親說起閏土就要來看我時,我的腦中又閃出了這幅神異的畫面!咱們能背的背,不能背的你就捧著書朗誦!(隱去全文)生:(集體激情背誦)。
五、讀寫遷移,錘煉文筆:
同學們,這幅畫面,是魯迅先生在聽土的介紹后,出現在頭腦中的。雖然是同一件事,但卻有著這樣兩種不同的表述方式。請你模仿這種寫法,選取另外的一件事,寫出自己聽閏土的介紹后,頭腦中出現了那幅畫面。
總結:師:三十年,烙印在我心中的就是這樣一幅神異美麗的畫面,這樣一個英武不凡、淳樸天真、見多識廣的少年,這樣一段真誠質樸的友誼。閏土還給我講了其他幾件事,我們下一節課一起來學習。
少年閏土教學設計2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
1.談話導入:偉大的現代當文學家魯迅用他鋒利的筆,一直與封建社會作斗爭,其中,一篇代表作,小說《故鄉》就刻畫了一位很有特色的人物形象——閏土,今天我們就要走入小說的前半部分,認識——少年閏土。
2.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并出示課題前插圖,讀一讀這幅神奇的畫面,讀好后說說這個少年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二、了解背景
1.這個少年和“我”之間是什么樣的關系?“我”和閏土是怎么認識的?
生默讀課文,找出相關語句:
2.“仿佛”在這里當什么講?(類似、差不多、相仿、接近)
3.像這樣的詞語在文中有很多,導致很多句子比較難讀,出示難讀的句子,指名讀——齊讀。
三、概括談話
1.閏土與文中的“我”都談了哪些事情?
2.快速讀課文:小組交流、反饋→歸納板書:
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瓜地刺猹、海邊看魚
3.“我”對哪件事最感興趣,為什么?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讀
2.配樂,師范讀,問: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甚至還聽到了什么?
3.歸納閏土形象——機智勇敢,身手敏捷,認真負責
4.指導朗讀,體悟“動”“靜”結合的寫作手法,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五、外貌形象
1.這是“我”對三十年前兒時伙伴的回憶,文中還有哪里也描寫了閏土的形象?
2.交流討論:
外貌描寫:根據第4自然段初見閏土時來描寫的。說說從中可以看出閏土是個怎樣的少年。
場景描寫:根據8到10自然段閏土的口述來進行想象描寫的。
第二課時
一、品讀四件事
1.分組品讀“雪地捕鳥”,看看這件事中,閏土又給你什么印象,劃出相關詞句
2.反饋
寫出了閏土的什么特點?(板書:聰明能干)
作者是通過哪方面把閏土的聰明能干寫出來的呢?畫出文中的幾處動詞。
看閏土捕鳥這么有本事,你會對他產生一種怎樣的`感情?“我”呢?
3.海邊拾貝和看跳魚兒是略寫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4.看瓜刺猹第一自然段已經寫了,為什么后面還要通過對話的方式來寫呢?
二、仿寫
1、模仿“看瓜刺猹”,寫一寫“雪地捕鳥”,提醒:“動”“靜”結合
2、反饋,師生點評
三、品讀句子
1.在我的眼中,閏土就是這么一個——機智勇敢、見多識廣、認真負責、經驗豐富的少年,對于他的生活方式,我非常——憧憬向往。
2.你從課文哪個句子中可以看出這種向往?
3.出示句子“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師補充深宅大院生活的基本情況,請生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什么叫做“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聯系井底之蛙的寓意,體會我生活世界之狹隘,見識之淺陋,有感情朗讀,體悟我的深深羨慕與向往之情。
四、全文小結
1.課文寫了閏土的哪幾件事,展示了他怎樣的人物形象
2.體會到文中“我”怎樣的感情。
少年閏土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了解課文所寫的事情。
2、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理解重點句段的深刻含義,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第一自然段。
3、幫助學生認識“閏、胯、匾、猬、汛”,會寫“閏、捏、柄、胯、匾、縛、稻、猬、謂、汛”。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了解課文所寫的事情。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理解重點句段的深刻含義,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第一自然段。
教學準備:
1、課件。
2、預習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識字導入,設疑激趣。
1、師書寫“閏”字。
2、指導學生學習“閏”字。
3、把課題板書完整,指導齊讀。
4、引導學生提出疑問:讀完課題,你有什么問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過渡:讓我們帶問題走進課文,好好讀讀課文,要求:
課件出示提出學習要求
(1)自由讀課文,把字音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2)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劃出本課生字。
(3)讓學生在每個自然段前標出序號。
2、課件出示生字,并附有學習生字詞的要求
(1)自由讀生字詞,不會的問同桌。
(2)與同桌互讀生字詞。
(3)同桌齊讀。
(4)同桌交流識字方法。
3、教師巡視,檢查二人小組學習生字的情況。
4、指導書寫難寫的生字。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讀學習要求。
2、學生根據要求自主讀文,尋找答案。
3、交流匯報,得出答案。
(1)課文寫了“我”與閏土的這幾件事:
①雪地捕鳥
②海邊拾貝
③看瓜刺猹
④看跳魚兒
(2)第一部分:講“我”印象中的閏土。
第二部分:講“我”和閏土是怎樣相識的。
第三部分:回憶“我”和閏土第一次見面時的情形。
第四部分:寫閏土和“我”講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瓜刺猹、看跳魚兒等有趣的事情,表現出閏土是一個有豐富知識、聰明能干的農村孩子。
第五部分:寫“我”和閏土分別時的情景和相互間的友誼。
(3)初步感知閏土是一個聰明能干、勇敢機靈、知識豐富的人。
四、回憶閏土:學習第1自然段。
1、生觀看插圖,尋找文段(第一自然段)。
2、學生自由讀文,尋找答案。
3、匯報交流,得出:
(1)共3句話。
(2)第一句寫景;第二句寫人;第三句寫物。
(3)用了“其間”把景、人、物、有機地聯系起來,構成了一幅生動的圖畫。
(4)“其間”的意思是那中間,課文指西瓜地里。
(5)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反復朗讀,達到熟讀成誦。
五、初識閏土:學習課文第2、3自然段。
1、學生讀文
2、交流匯報,得出:
這一年,“我”家輪到了大祭祀的值年,需要一個人來看管祭器,閏土因此來到了“我”家,我們于是相識了。
3、理解“仿佛”。
六、小結。
個別學生談談自己的學習收獲。
要求學生說說:
這一節課學到了什么?
七、布置作業。
1、劃去括號里不正確的讀音。
正月(zhēng zhèng)供佛(gòng gōng)
正確(zhēng zhèng)供應(gòng gōng)
畜牧(xù chù)畜生(xù chù)
2、形近字組詞。
胯租()勁()縛()稻()
垮()祖()頸()搏()滔()
3、抄寫課后的生字詞。
4、背誦第一自然段,預習課文第2-17自然段內容。
出示作業。
少年閏土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會寫7個字。正確讀寫“胯下、廚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詞語。
2、根據有關資料了解魯迅先生。
3、整體感知閏土的形象。
4、能快速地默讀課文,背誦第一自然段。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閏土的形象。
(教學難點)
揣摩人物的特點,體會課文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課前學生自主熱身,緩解緊張氣氛,激情進入課堂。
一、直奔主題,導入新課
一曲熱情洋溢的舞蹈,展示了同學們的朝氣與活力。你們是新時代的寵兒,你們健康、聰明、活潑、天真、可愛。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位少年,他和你們年齡相仿,也同你們一樣聰明,活潑,可愛、并且還多了幾分勇敢。你們想認識他嗎?那讓我們一起大聲地喊出他的名字:閏土
(板書:少年閏土)
二、介紹背景,了解作者
提到閏土,我想到這樣一位大文豪:他時常穿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短短的頭發刷子似的直豎著,濃密的胡須成一個隸書的“一”字……他,就是魯迅,我們本文的作者。也就是說,從這節課開始,我們將進入第五組課文的學習去認識和了解這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請同學們把課下收集的有關魯迅的資料拿出來,向小組長匯報,小組長選出本組比較優秀的`一位來前面展示,并向大家匯報。
是啊,魯迅原名周樹人,195月首次用“魯迅”作筆名。19魯迅先生自北京回老家紹興接母親,親眼看到了離別多年的故鄉的破落景象和農民痛苦的生活情況,感觸很深。于1921年1月,他以這次回家的見聞為索材,創作了小說《故鄉》。《少年閏土》這篇課文就是從魯迅先生的小說《故鄉》里節選來的。
小說是用第一人稱“我”寫的,“我”的思想感情就是魯迅的思想感情。但是這是文學作品,人物是典型化的,小說中的“我”就是課文中提到的“少爺”,而不能說“我”就是魯迅先生自己。課文是小說中的一段插敘,題目“少年閏土”是編入課本時加的。
三、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你們想細細了解這位少年嗎?請你們自行來掃清眼前的攔路虎吧!
1、利用生字表和字典自學生字,按要求說出生字的音序、部首,讀準字音,分辨字形,了解字義以及書寫應注意的地方。
2、快速通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畫出你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3、檢查預習完成情況。
4、找出課文中不理解或較難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交流解決。
出示練習,把下面的詞語與正確的解釋連線。
其間只知道
無端稀奇
素不知道如此
如許從來不知道
希奇其中
單知道無緣無故
5、說說少年閏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能談多少就談多少)
課文通過“我”對少年閏土的回憶,刻畫出一個知識豐富、聰明能干、活潑可愛的海邊農村少年的形象,表現了“我”和閏土兒時的真誠友誼,抒發了“我”熱愛勞動人民,向往農村生活的思想感情。
四、初識閏土,了解特點
1、“我”和閏土第一次見面時,閏土是什么樣子的?
速讀課文,畫出有關句子。
2、閏土的外貌有什么特點?
(板書:紫色的圓臉頭戴小氈帽頸套銀項圈)
3、從閏土的外貌特點中,可以看出他是個怎樣的少年?
(板書:年少健康天真活潑)
五、再識閏土,品讀深究
1、細讀課文,主要記敘了我和閏土的哪幾件事?
2、小組合作交流,學習匯報。
(板書:雪地捕鳥夏日拾貝看瓜刺猹潮汛看魚)
3、各小組選擇自己所喜歡的一件事來讀。讀出特色。讀出水平。
4、學生自由練讀,同桌讀,分角色讀,邊朗讀邊表演。
5、通過剛才的朗讀,你覺得閏土是個怎樣的少年?
(板書:聰明、能干、勇敢、見多識廣)
6、讀后想想,給作者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件事?
(看瓜刺猹)
六、想象畫面,指導背誦
月亮地下,閏土一個人看瓜刺猹在“我”眼里是多么驚險刺激的事啊。所以,三十年過后,“我”回憶起閏土來,頭腦中首先浮現出來的就是這幅畫面。
出示課本第一幅插圖。
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這幅畫面。
學生描述。
輕聲讀課文第1自然段,看看作者的描述和同學們剛才的描述有什么不同。
(景色描寫烘托氣氛、動詞的恰當使用使畫面動了起來)
引導背誦(出示段落填空進行提示)
七、拓展延伸,布置任務
今天,我們從整體上了解了閏土,特別是從閏土的外貌特征上進行了描述。那么,請同學們課下學著這樣的外貌描寫方法,寫一寫你身邊的同學,在小組里猜一猜,你寫的是誰?
本文除外貌描寫外,還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課下在小組里細細感悟和體會,以便更好地完成下節課的任務。
同學們,“我”和少年閏土盡管家境不同,一個是富家子弟,一個是窮苦孩子,卻結下了純真的友誼。然而,三十年后,“我”和閏土再次相遇時,閏土的巨大變化卻讓“我”大吃一驚。他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歷盡三十年的滄桑之后,“我們”還是那么親密無間嗎?如果想知道,請同學們課下閱讀魯迅的小說《故鄉》或學案中的文章《中年閏土》,相信你會有更大的收獲。
少年閏土教學設計5
設計說明:
本文節選自魯迅的短篇小說《故鄉》,是“走近魯迅”專題的第一篇精讀課文,也是唯一一篇魯迅的作品。基于單元專題的安排,學生對本文的學習不僅要認識閏土這一形象,還要透過這篇文章走近魯迅,了解魯迅的內心。課文從“回憶、相識、相處、分別”的描寫中,刻畫了一個見識豐富而又活潑可愛、聰明能干的農村少年——閏土的形象。六年級學生能借助已有的閱讀經驗初步感知人物形象,半文半白的詞語也能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自主理解,但本文篇幅長,學生理清文章脈絡有一定難度,同時,魯迅作品語言簡約、凝練,與學生以往的閱讀有較大差異,需要在教師引導下,通過抓關鍵詞、聯系語境、比較閱讀、反復朗讀,細細體味。
一、教學目標
1.小組合作學習,讀準、讀通課文,在語境中理解詞語,運用多種方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理清課文脈絡,學習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3.比較閱讀有關“瓜地刺猹”的語段,品味語言,感受同一內容不同語言表達的'不同效果。
4.感知少年閏土的形象,學習抓住人物特點描寫人物的方法。
5.初識魯迅,了解魯迅先生的文學成就。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清文章脈絡,學習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主要內容。
抓住對閏土的描寫,品味語言,體會人物特點,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深入理解作品內涵。
難點:品味語言,深入理解作品內涵。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小組合作學習,讀準、讀通課文,在語境中理解詞語。
2.理清課文脈絡,學習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3.比較閱讀有關“瓜地刺猹”的語段,品味語言,感受同一內容不同語言表達的不同效果,感知人物形象。
(重點)
理清文章脈絡,學習用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
體會同一內容不同語言的表達效果。
(難點)
體會同一內容不同語言的表達效果。
(教學設計)
(一)初識魯迅,談話揭題
(二)小組合作,檢查預習
1.小組合作完成學習單
2.反饋交流
補充:理解“長年、忙月、短工”,認識括號內加注釋的寫法。
(三)梳理文脈,初識閏土
1.瀏覽課文,思考:課文寫了“我”和閏土的哪幾件事?
2.匯報
預設:學生只關注了捕鳥、撿貝、看瓜、看魚,引導學生發現這是發生在“我”們相處時閏土講給“我”聽的事,要加以概括。
3.小結
4.用簡潔的語言把課文內容說完整。
(四)比較閱讀,品味語言
1.聚焦“看瓜刺猹”,反復比讀兩段話,談不同感覺。
2.交流。
預設1:學生能談不同感覺,通過朗讀指導明晰不同語言的表達效果。
預設2:學生感到困難,教師引導逐段讀、悟——讀語段1,講語段2,比較發現。
3.小結語言特點,體會人物形象。
4.積累誦讀,定格形象。
(五)小結延伸,引起期待
少年閏土教學設計6
一.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1自然段。
2、通過聯系上下文、時代背景、同學相互討論等方式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感受少年閏土這一人物形象,了解閏土是個聰明、能干、活潑、可愛的農村少年,理解作者對閏土的特殊感情。
4、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二.課前準備:
課件
三.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四.教學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說說少年閏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二)初識閏土,了解特點
1、“我”和閏土第一次見面時,閏土是什么樣子的?速讀課文,畫出有關句子。出示:
(1)他正在廚房里??用圈子將他套住了。
(2)他見人很怕羞??我們便熟識了。
2、閏土的外貌有什么特點?閏土的外貌描寫給你怎樣的印象?
教師適時板書:紫色的圓臉、頭戴小氈帽、頸套銀項圈
3、從閏土的外貌特點中,可以看出他是個怎樣的少年?
(1)若學生不知從哪說起,可引導學生做一個小練習:拿鉛筆將“圓臉”的“圓”,“小氈帽”的“小”和“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一句話輕輕劃掉,進行對比閱讀。
(2)如果學生沒有新發現,再做一個練習:用鉛筆將“紫色的”劃掉,換上“蒼白
的”“蠟黃的”一類詞語,讀后說說有什么體會。
(3)結合“他見人很怕羞??我們便熟識了”體會閏土具有年少、健康、天真、活潑的特點。
板書:年少、健康、天真、活潑
(三)再識閏土,探究深讀
1.從“我”和閏土初次會面時對閏土的描寫中,我們體會出他是一個健康、可愛的農村孩子。寫人還可以從哪些方面去寫呢?(從語言、動作、神態等方面)這篇課文還描寫了閏土的哪些方面?(語言)
2.閏土和“我”不到半日,便熟識了。第二天他給“我”講了好多“希奇的事”(課件出示閏土給我講希奇事的課文插圖)。請你們細細地品味6~16自然段,他給我講了哪些稀奇的事?自由讀文,在課本空白處作批注。學生交流。
3.在這幾件希奇事中,你對哪件最感興趣?為什么?(用自己的話說最感興趣的事,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請有聲有色地朗讀你喜歡的段落,讀出你的感悟。(小組內讀,相互評價;推薦讀)
(1)學生默讀課文,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2)師生交流,適時板書:雪地捕鳥、夏日拾貝、看瓜刺猹、潮汛看魚
在這四件事情中,哪些是詳寫?哪些是略寫呢?這種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和運用的。
4.從作者的筆下,你有沒有發現他最難忘的是哪件事?說說你的理由。
(四)想象畫面,指導背誦
1.月亮地下,閏土一個人看瓜刺猹在“我”眼里是多么驚險刺激的事啊。所以,三十年過后,“我”回憶起閏土來,頭腦中首先浮現出來的就是這幅畫面。
(出示課本第一幅插圖)。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這幅畫面。(學生描述)。
2.輕聲讀課文第1自然段,看看作者的`描述和同學們剛才的描述有什么不同。(景色描寫烘托氣氛、動詞的恰當使用使畫面動了起來)
3.指導學生朗讀時要注意語氣語調的變化對表達的作用,可以用舒緩的語氣,體現出靜謐的特點。人物描寫可以用略帶興奮的語氣來讀,把人物的機敏勇敢通過語氣體現出來。
4.文中還有哪幾段也是寫這件事的呢?這里主要是描寫人物的哪一方面的?
5.閏土向“我”講述自己的海邊生活,你們能想象出他說話時的語氣、神態嗎?閏土講的這些事,“我”是不知道的。所以讀閏土的話可以干脆利索,體現他的聰明能干;讀“我”的話時,可以讀出好奇和佩服、羨慕的語氣。
(1)請你試著用成語描述一下。(眉飛色舞等)
(2)用你們所說的那種感受讀這幾段話,相信會讀得更好。練好之后讀給同桌聽,請同桌評一評。
(3)學生自由練讀。
通過剛才的朗讀,你覺得閏土是個怎樣的少年?(教師相機板書:聰明、能干、勇敢、見多識廣)
(五)解疑釋惑,升華認識
1、那閏土的心中僅僅只有這四件稀奇事嗎?(學生肯定會回答:不,他還有無窮無盡的稀奇事??)
出示句子:“啊!閏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是啊,閏土的心里有著無窮無盡的新鮮事,是說也說不完的。他就是這樣一個機智勇敢、
聰明能干、見多識廣的農村少年。你用什么樣的感情讀好這句話?(重點指導“啊”的讀法)
2、和“閏土”相比,“我”是怎樣的人?指讀有關句子。
(課件出示)“我素不知道天下有這許多新鮮事:海邊有如許五色的貝殼;西瓜有這樣危險的經歷,我先前單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賣罷了。”讀一讀這個句子,什么地方讀懂了,什么地方讀不懂。
小結:正因為這樣,“我”才把少年閏土看作是難得的好朋友。雖然他們才相聚了一個月,卻建立了深厚、真摯的友誼。三十年來,一直都沒把閏土“看瓜刺猹”的情景忘卻,一想起閏土,腦海里馬上就出現了這個美麗又神奇的畫面(出示“看瓜刺猹”圖)讓我們再一次充滿感情地讀一讀課文的第一段話。
(六)課內積累,課外拓展
同學們,“我”和少年閏土盡管家境不同,一個是富家子弟,一個是窮苦孩子,卻結下了純真的友誼。然而,三十年后,“我”和閏土再次相遇時,閏土的巨大變化卻讓“我”大吃一驚。閏土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呢?歷盡三十年的滄桑之后,“我們”還是那么親密無間嗎?如果想知道,請同學們課下閱讀魯迅的小說《故鄉》,相信你會有更大的收獲。
(七)展開想象,訓練口語。
與閏土相處了一個月,“我”與他已經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可惜正月過去了,閏土必須回家了。當時會發生怎樣感人的情景呢?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想象一下“我”和閏土分別的情景?請你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描寫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
詳寫
略寫
稀奇事反映品質在雪地捕鳥———聰明能干管西瓜刺猹———機智勇敢海邊拾貝殼見多識廣沙地有跳魚
【少年閏土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少年閏土教學設計05-10
《少年閏土》教學設計03-05
少年閏土教學設計03-03
《少年閏土》教學設計04-18
魯迅少年閏土教學設計07-03
《少年閏土》優秀的教學設計03-22
關于課文少年閏土的教學設計07-03
《少年閏土》教學設計18篇04-24
《少年閏土》教學設計(15篇)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