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歷史偉人的人物事跡材料范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跡材料了吧,事跡材料具有概括標明先進事跡的主要內容或材料的用途。那么相關的事跡材料到底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歷史偉人的人物事跡材料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歷史偉人的人物事跡材料范文1
法拉第1791年9月22日生于薩里郡紐因頓的一個鐵匠家庭。13歲就在一家書店當送報和裝訂書籍的學徒。
他有強烈的求知欲,擠出一切休息時間貪婪地力圖把他裝訂的一切書籍內容都從頭讀一遍。讀后還臨摹插圖,工工整整地作讀書筆記;用一些簡單器皿照著書上進行實驗,仔細觀察和分析實驗結果,把自己的閣樓變成了小實驗室。在這家書店呆了八年,他廢寢忘食、如饑似渴地學習。
他后來回憶這段生活時說:“我就是在工作之余,從這些書里開始找到我的哲學。這些書中有兩種對我特別有幫助,一是《大英百科全書》,我從它第一次得到電的概念;另一是馬塞夫人的《化學對話》,它給了我這門課的`科學基礎!
法拉第主要從事電學、磁學、磁光學、電化學方面的研究,并在這些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發(fā)現。
1820年奧斯特發(fā)現電流的磁效應之后,法拉第于1821年提出“由磁產生電”的大膽設想,并開始了艱苦的探索。
1821年9月他發(fā)現通電的導線能繞磁鐵旋轉以及磁體繞載流導體的運動,第一次實現了電磁運動向機械運動的轉換,從而建立了電動機的實驗室模型。接著經過無數次實驗的失敗,終于在1831年發(fā)現了電磁感應定律。
這一劃時代的偉大發(fā)現,使人類掌握了電磁運動相互轉變以及機械能和電能相互轉變的方法,成為現代發(fā)電機、電動機、變壓器技術的基礎。
歷史偉人的人物事跡材料范文2
雷達是一種神奇的電學器具,它由電磁波往返時間,測得阻波物的距離。假如你問雷達是誰發(fā)明的?在芬克的雷達機械中說,“雷達的發(fā)明,不能專歸于某一位科學家,乃是許多無線電學工程師努力研究,加以調準而成!痹趹(zhàn)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由五百位科學家和工程師致力于雷達的.研究。希奇得很,在自然界中,你找得到神為某種動物所豫備的雷達。
在一九四七年一月號的英國奮勉雜志上,有個科學家發(fā)表了一篇很搞笑的文本,給我們解釋蝙蝠在黑暗中如何指導自己飛行,不論如何黑暗,如何狹窄的地方,絕不碰壁,這是什么原因?它怎樣明白前面有無障礙呢?關于這事有兩位美國生物學家格利芬和迦朗包在一九四○年已經證明,蝙蝠能夠避免碰撞,是藉一種天然雷達,但是是聲波代替電磁波,在原理方面完全相仿。從蝙蝠口中發(fā)出一種頻率極高的聲波,超過人類聽覺范圍以外,二位科學家藉著一種特制的電力設備,在蝙蝠飛行時,將它所發(fā)的高頻率聲波記錄出來。這種聲波碰到墻上,必然折回,它的耳膜就能分辨障礙物的距離遠近,而向適宜方向飛去。蝙蝠傳輸聲波也像雷達一樣,都是相距極短的時間而且極有規(guī)則,并且每只蝙蝠,有其固有的頻率,這樣蝙蝠可分清自己的聲音,不至發(fā)生擾亂。因這緣故,蝙蝠飛行之時,常是張口,假如你將它口緊閉,它便失去指揮作用,假如堵上它的耳朵,便要撞到墻上,無法飛行。這個搞笑的實驗,道破了它的秘密。
歷史偉人的人物事跡材料范文3
有一次,魯班奉命建造一座宮殿,工程規(guī)模浩大,工期卻要求很短,而且干到中途,木料又用完了。所有的人都不得不停下來,趕去采木料。魯班也親自起早貪黑地帶領徒弟們一邊上山砍木頭,一邊加緊施工,生怕耽誤了工期。魯班在用斧子砍樹時,覺得又費力,速度又慢,斧子用不了多久就鈍了,還要去磨,能不能造出一種工具來代替斧子呢?這個想法一向縈繞在魯班的心頭。
有一天,他去山上砍木料,山路很陡,他用力抓住兩邊的雜草,吃力地向前行進。當他松開手時,一片茅草葉從他的手指間輕輕滑過,帶來一陣劇痛,他仔細一看,手上留下了一條口子,鮮血正從傷口中滲出。
一片又輕又軟的小草葉,竟能把手指劃破!魯班留意地摘下那片茅草葉,仔細地觀看,發(fā)此刻葉子的邊緣有一排又細又尖的細齒。他試著用葉子在斧柄上拉過,葉子軟軟地歪到一邊了,可還是在斧柄上留下了一條印跡,這給了魯班以啟發(fā)。他興奮得轉身就向山下跑,也顧不得身邊的雜草,深一腳、淺一腳地趕回了工地。他找來了一把竹片,把它削薄,又在它的邊緣削刮,在上邊刻出一個個的.“牙齒”,用這些齒在木料上來回地拉,果然拉出了一條深深的溝。但只用了幾下,竹片上的齒就被磨平了。
他想,如果用比竹片更堅韌的鐵片來做這些齒,不就能把木頭很輕易地弄斷了嗎!于是魯班拿著這些竹片來找鐵匠,讓鐵匠照著竹片的樣貌打造出幾根帶齒的鐵片來。他又給這些鐵片裝上了木制的柄,于是鋸子就這樣產生了。工匠們用鋸子伐木頭,又快,又省力。魯班和他的徒弟們很快就把木料湊齊,宮殿也如期完工了。
兩千多年過去了,鋸子在工匠們的手中一代代流傳至今,即使是現代化的電鋸,也沒有脫離開魯班發(fā)明的鋸子的基本原理。
歷史偉人的人物事跡材料范文4
祖沖之(429-500)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個管理朝廷建筑的長官。祖沖之長在這樣的家庭里,從小就讀了不少書,人家都稱贊他是個博學的青年。他特別愛好研究數學,也喜歡研究天文歷法,經常觀測太陽和星球運行的情況,并且做了詳細記錄。
宋孝武帝聽到他的名氣,派他到一個專門研究學術的官署華林學省工作。他對做官并沒有興趣,但是在那里,可以更加專心研究數學、天文了。
我國歷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并且根據研究天文的結果來制定歷法。到了宋朝的時候,歷法已經有很大進步,但是祖沖之認為還不夠精確。他根據他長期觀察的結果,創(chuàng)制出一部新的歷法,叫做大明歷(大明是宋孝武帝的年號)。這種歷法測定的每一回歸年(也就是兩年冬至點之間的.時間)的天數,跟現代科學測定的相差只有五十秒;測定月亮環(huán)行一周的天數,跟現代科學測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見它的精確程度了。
公元462年,祖沖之請求宋孝武帝頒布新歷,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議。那時候,有一個皇帝寵幸的大臣戴法興出來反對,認為祖沖之擅自改變古歷,是離經叛道的行為。祖沖之當場用他研究的數據回駁了戴法興。戴法興依仗皇帝寵幸他,蠻橫地說:歷法是古人制定的,后代的人不應該改動。祖沖之一點也不害怕。他嚴肅地說:你如果有事實根據,就只管拿出來辯論。不要拿空話嚇唬人嘛。宋孝武帝想幫助戴法興,找了一些懂得歷法的人跟祖沖之辯論,也一個個被祖沖之駁倒了。但是宋孝武帝還是不肯頒布新歷。直到祖沖之死了十年之后,他創(chuàng)制的大明歷才得到推行。
盡管當時社會十分動亂不安,但是祖沖之還是孜孜不倦地研究科學。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數學方面。他曾經對古代數學著作《九章算術》作了注釋,又編寫一本《綴術》。他的最杰出貢獻是求得相當精確的圓周率。經過長期的艱苦研究,他計算出圓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成為世界上最早把圓周率數值推算到七位數字以上的科學家。
祖沖之在科學發(fā)明上是個多面手,他造過一種指南車,隨便車子怎樣轉彎,車上的銅人總是指著南方;他又造過千里船,在新亭江(在今南京市西南)上試航過,一天可以航行一百多里。他還利用水力轉動石磨,舂米碾谷子,叫做水碓磨。
歷史偉人的人物事跡材料范文5
一個夏日的早晨,天氣晴朗,畫眉在樹上唱著悅耳的歌。在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校園里,有一個人正在散步。他邁著緩緩的步伐,在綠茵茵的草坪上踱來踱去。他時而望著廣闊的天空,時而瞧瞧乎坦的操場,時而皺起雙眉……突然,他臉上流露出笑容,情緒豁然開朗,他想出來了,想出了解決蒸汽機的有效辦法。他高興地跑起來,腳步騰空。霎時間,他的身影便出此刻陪伴他多年的操作臺上。他就是蒸汽機的發(fā)明家瓦特。
隨著智育的發(fā)展,瓦特對客觀存在的一些事物都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產生了好奇和鉆研之心。這為他以后發(fā)明蒸汽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瓦特的故鄉(xiāng)--格林諾克的小鎮(zhèn)于上,家家戶戶都是生火燒水做飯。對這種司空見慣的事,有誰留過心呢?瓦特就留了心。有淮他在廚房里看祖母做飯。灶上坐著一壺開水。開水在沸騰。壺蓋啪啪啪地作響,不停地往上跳動。瓦特觀察好半天,感到很奇怪,猜不透這是什么緣故,就問祖母說什么玩藝使壺蓋跳動呢"
祖母回答說:"水開了,就這樣。"
瓦特沒有滿足,又追問:"為什么水開了壺蓋就跳動?是什么東西推動它嗎?"
可能是祖母太忙了,沒有功夫答對他,便不耐煩地說:"不明白。小孩子刨根問底地問這些有什么意思呢。"
瓦特在他祖母那里不但沒有找到答案,反而受到了冤枉的批評,心里很不舒服,可他并不灰心。
連續(xù)幾天,每當做飯時,他就蹲在火爐旁邊細心地觀察著。起初,壺蓋很安穩(wěn),隔了一會兒,水要開了,發(fā)出嘩嘩的響聲。摹地,壺里的水蒸汽冒出來,推動壺蓋跳動了。蒸汽不住地往上冒,壺蓋也不停地跳動著,好象里邊藏著個魔術師,在變戲法似的。瓦特高興了,幾乎叫出聲來,他把壺蓋揭開蓋上,蓋上又揭開,反復驗證。他還把杯子、調羹遮在水蒸汽噴出的地方。瓦特最后弄清楚了,是水蒸汽推動壺蓋跳動,這水蒸汽的力量還真不小呢。
就在瓦特興高采烈,歡喜若狂的時候,祖母又開腔了:"你這孩子,不知好歹,水壺有什么好玩的,快給我走開!"她漫不經心地說。
他的祖母過于急躁和主觀了,這隨隨便便不放在心上的話,險些挫傷了瓦特的自尊心和探求科學知識的用心。年邁的老人啊,根本不理解瓦特的心,不知水蒸汽"對瓦特有多么大的啟示!水蒸汽推動壺蓋跳動的物理現象,不正是瓦特發(fā)明蒸汽機的認識源泉嗎?
一七六九年,瓦特把蒸汽機改成為發(fā)動力較大的單動式發(fā)動機。之后又經過多次研究,于一七八二年,完成了新的蒸汽機的試制工作。機器上有了聯動裝置,把單式改為旋轉運動,完善的蒸汽機發(fā)明成功了。
由于蒸汽機的發(fā)明,加之英國當時煤鐵工業(yè)發(fā)達,所以英國就成為世界上最早利用蒸汽推動鐵制"海輪"的'國家。十九世紀,開始海上運輸改革,一些國家進入了所謂的"汽船時代"。從此,船只就行駛在茫茫無際的海洋上了。隨之而來,煤礦、工廠、火車也全應用了蒸汽機。體力勞動解放了,經濟發(fā)展了。這不能不說是蒸汽機發(fā)明的成果。當然也是蒸汽機的發(fā)明家瓦特的功勞。因此,瓦特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瓦特的一生充滿著艱苦和斗爭,他走過的道路是多么坎坷不平啊。他在艱苦和坎坷中為人類造了福,為人類前進,開辟了新的里程。瓦特十分重視學習和實踐。學習,豐富了他的智慧;實踐,結出了豐碩的成果。
【歷史偉人的人物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歷史偉人的主要事跡材料07-15
歷史偉人孔子的事跡07-15
偉人事跡材料05-12
關于偉人的事跡材料03-10
歷史英雄偉人事跡素材07-15
中國歷史偉人事跡07-07
偉人的事跡10-22
偉人的事跡10-07
關于歷史的人物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