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英語創新作業設計范文
小學英語創新作業設計范文1
“作業”細究起來,源于《論語》中“學而時習之”的“習”,本意為對所學知識溫習、鞏固。《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教師作業的設計應給學生留出一定自由的空間,讓學生有時間、有機會去思考,選擇,去體驗、感悟,去實踐、應用”。英語作業如果只是機械的抄寫和練習,學生們都會感到枯燥。教師應嘗試設計創新型的英語課外作業,將英語知識的獲得和多種能力的訓練有機結合,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培養健康的人格。對此我做了以下方式的嘗試與探索。
一、設計層次性作業,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
新課程也特別強調要“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英語作業的設計要盡量面向各層次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英語作業的內容也應該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讓學生在獲得成功的過程中猶如攀登拾級而上。因此,教師布置英語作業時,既要考慮學生的共性,也應兼顧每個學生的個性,使作業成為學生個性發展的平臺。我在教學中經常采用了“HomeSupermarket(作業超市)”的形式,讓學生自選作業,教學效果非常理想。例如:在教完開心學英語版Book1Unit7FoodandDrink后,設置的“作業超市”如下:
1.錄音作業——模仿課文錄音中的人物(Tony,Jenny,Gogo)朗讀課文內容。
2.對話表演作業——自由結合,組成小組,創編并表演對話。學生可以自身挑選難易不同的作業。同時還結合“小組合作”的形式,一起挑選作業,共同完成。這種作業形式打破了以往單一的作業模式,增加了作業的彈性,把作業的選擇權交給了學生,體現了學生的主觀需求,發揮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二、設計拓展性作業,豐富學生課外生活
英語教學不能僅局限于教材文本內容,教師要創造性地開發和利用現實生活中的學習資源來拓寬學生輸入和輸出英語的渠道。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平時多留意、收集和摘抄身邊的英語,指導學生用一個小摘抄本隨時記錄這些內容,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其良好的觀察習慣。此外,教師還可以設計趣味性的課外作業,如:學完動物類單詞,讓學生收集整理課外所知道的其它動物類單詞;嘗試把所學的日常交際用語編成chant的形式,師生共同合作編了一個chant,如學完月份類單詞,可以編成《月份歌》,又如學完字母組合ch,練習電影片段中含有這個讀音的配音秀(dubbingshow)等,這些寓教于樂的作業形式真正使作業不再成為學生的負擔。
三、設計實踐性作業,提升學生的運用能力
新課程強調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只有設計出能充分發揮學生想象力的作業,才能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其創新意識。比如,布置學生每月制作一次英語手抄報,欄目形式要多樣,內容可以是英語小故事、小幽默和英語知識等。此外,還可以布置與家人合作完成的“親子自制繪本作業等”,特別是三、四年級的學生,學生初學英語,知識儲備很薄弱,作業的完成需要在家長的引導和幫助下完成。比如在教學數詞時,給學生布置了一個回家作業:周日你與爸爸媽媽去超市所買各種物品的費用,回校后在英語“課前三分鐘”上交流,并用剛學到的數詞進行匯報。雖然有些單詞不懂,甚至發音錯誤,但學生與家長合作的.熱情得到了激發,其體驗的過程是快樂的。
四、設計開放性作業,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習過程,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強調突出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雙重特征,更符合社會發展對外語人才培養的需求”。教師在設計實踐性作業時,要注意把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使學生能在活動過程中自然而然地運用所學語言。例如,在教三年級上冊HappyBirthday一課時,我們可以結合“生日祝福”及節日問候,讓學生給家人、同學制作生日卡,用英語向他們祝福。這樣的“DIY英語作業”激發了學生主動運用英語的愿望,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同時讓學生懂得關愛與感恩。
五、設計延伸性作業,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
教師應鼓勵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了解外國文化,幫助他們提高理解和恰當運用英語的能力,不斷拓展文化視野,加深對民族文化的理解,發展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比如,在教授“圣誕節”之前,教師可以布置學生上網查找有關圣誕節的資料,然后在教學過程中適當滲透一些相關內容,課后,教師布置“舌尖上的圣誕”作業展,學生通過制作小紙碟,設計喜歡的圣誕食物等,這樣,學生會在自然的環境下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所在。”基于學生的需求設計多元化作業,不僅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而且能提升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感受、思考、表達及運用,成為了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
小學英語創新作業設計范文2
小學生對于英語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常常是主觀上并不愿意完成,但迫于對教師、家長的畏懼又不得不完成,于是形成了:”你留我寫,你逼我交,你批我改”的被動、無奈的作業形式。有10%左右的學生,經常在次日早晨忙忙碌碌地補作業或者拿著別人的作業本抄。甚至有10%左右的學生幾乎天天不完成作業,原因是不會做或不愿意做。當問及”你認為理想的家庭作業是什么樣的?”,絕大多數學生表示,他們喜歡有特色的、動手實踐的、有吸引力的、發揮自己創造力的、聯系生活實際的、自己跳一跳就能夠完成的課外作業。所以,我們設計的課外作業必須要創新。
一、尊重個性差異,體現作業的選擇性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更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學生,教育面對的就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在智力水平、認知結構和學習動機、心理、個性等方面存在差異,學習能力發展不均衡,所以作業的設計要盡量從每個層次學生的實際出發,建立多層次的彈性作業結構,以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這樣,既能使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吃得飽”,又能保證學習能力弱的學生做得了。在授完新單詞或短語或句子后,我的作業往往有幾種形式供學生選擇。(1)Copythewordsorsentences,選擇這一層面的往往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他們就僅僅只是對課本知識的機械再現;(2)Makesentences,選擇這個層面的是中等生,可在造句的詞匯上自主選擇;(3)Makedialogues,這些往往是稍有依賴心理的孩子,他們總會2-3人一組討論對話的內容與語言組織。(4)Makestoriesormakepoems,這些是學習能力特別強的學生,能充分利用所學知識發揮想象力,在作業反饋階段總能引起其他孩子的極大興趣,因為故事或詩歌對他們總是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二、嘗試設計實踐型的作業
”任務型”教學倡導把握語言的最終途徑是讓學生去做事情。當學生積極地參與,用目的語進行交際的'嘗試時,語言也就被把握了。因此,采訪、寫觀察記錄、做調查等作業形式能很好地發揮學生的語言潛能。
在學習了四年級上冊的《Unit5Whatwouldyoulike?》這一單元后,我設計了這樣一份作業:學校新餐廳要開業了,炊事員想了解一下班里同學愛吃的食物,以方便同學們。要求學生設計一份采訪記錄表,用英語記錄被采訪對象的姓名以及喜愛的食物名稱,每人至少采訪5個以上同學并在小組內交流,再把統計的結果制成表格在班內匯報。
這道作業貼近生活,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真實地交際。他們的愛好被真實地調動了起來,不僅鞏固了語言知識,還與其他同學溝通了感情,培養了一定的觀察和思考能力。
三、嘗試設計創新型的作業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學過程是激發學生創造性的過程。教學除了在課堂教學中設計各種趣味活動激發學生創造性能力外,還應在作業設計與布置上滲透這一理念,讓學生將學過的詞匯、語言結構等重新組合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思。小學英語教材為學生提供了大量歌曲、韻詩、故事等豐富的學習內容,教師除了可以布置讀、背、表演類的作業外,還可以設計如”歌詞新作”、”小詩新創”、”故事新編”等作業。
在學完《Booksandpencils》這首歌后,我布置了這樣的一道作業:同學們能自己試著寫出新的歌詞嗎?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開了一個”老歌新唱”演唱會,學生用學過的或自學的文具及課本單詞編出了一首首新歌。課上課下學生邊演邊唱,熱情高漲。一些平時學習英語比較困難,成績落后的學生也加入到”小作家”的行列,開始模擬著”寫詩”了,當他們看到自己的作品也能登上班級的”大雅之堂”,心里格外興奮,自信心油然而生,也就逐漸喜歡上英語課啦。
四、嘗試設計制作型的作業
在”任務型”教學中教師要經常設計一些任務讓學生動手制作以獲得和積累學習經驗。這類型的作業無疑能使學生享受”IcandoitinEnglish”的樂趣。
如:學完祈使句后,我讓學生為校園的各個場所設計英語警示牌。學生留心觀察校園的各個角落,精心完成這項作業。于是,學校的綠樹、紅花上有了”Don’tclimbthetree!””Don’tpicktheflowers!”等提示語。垃圾箱旁樹上了”Putthetrashinthebin!”樓梯拐角處貼上了”Don’tpush!”等溫馨提示……
又如:到了圣誕節、元旦或者班里同學生日,我都動員學生自制英文賀卡,用英語傳遞自己的真誠祝福。這類作業強化了學生語言知識的運用,變學生被動學習為有意義地主動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結意識,更從中傳遞著濃濃的同學友誼和人文關懷。
五、設計要尊重學生年齡特點,體現作業的趣味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帶著一種高漲、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所顯示的真理感到驚奇和震驚,在學習中意識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體會到創造的快樂,為人的意志和智慧的偉大而感到驕傲,這就是興趣。”因此,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我常把“玩”滲透到作業中,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感受學和玩是可以同時進行的。例如,我們在學習了身體部位及顏色后,我布置的作業是畫一個自己喜歡的機器人或怪物,且要求第二天在課堂上展示并進行描述。在展示介紹時學生個個興趣十足,妙語連珠。Lookatme.Thisismyarms.Ihaveayellowbody…等,這樣就讓機械的單詞抄寫變成了生動有趣的活動。這樣的作業,符合各年齡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達到寓學于樂、以玩促學的目的,讓學生樂在其中、樂此不疲。
素質教育是培養21世紀人才的教育,學生需要獲得能夠繼續獲得知識和能力的科學方法,良好的學習方法,能使學生更好地發揮天賦。我們教師應該通過對學生作業的創新設計,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運用能力,讓他們更多地自主學習、獨立思維的時間與空間;總之,我們教育工作者,應重視英語教育中的創新,才能全面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
【小學英語創新作業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創新07-25
初中化學作業的創新設計02-27
“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作業設計04-01
小學語文作業的設計07-09
小學語文作業的設計【精】07-11
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改革反思02-21
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方案03-15
雙減下小學英語作業設計心得體會通用10-22
作業設計報告01-20
CQ小學作業設計與批改要求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