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国产精品一区在线播放-国产精品自线在线播放-国产毛片久久国产-一级视频在线-一级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二年級上冊教學設計

時間:2024-10-04 16:41:51 設計 我要投稿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教學設計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一)學科教學目標:

  1.鞏固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那么”、“熟了”、“黃澄澄”等詞,了解“金子、運動場、電報”所比喻的事物。

  2.按從上到下,由遠到近順序,仔細觀察秋天圖畫及錄像,提高觀察能力。

  3.通過聽讀訓練,想象畫面,體會秋天的美景。

  (二)美育目標:

  1.初步通過語言文字感受秋天及大自然的美。

  2.初步能通過聽再用語言展現圖畫,并進行初步審美想象。

  3.初步感受課文描寫出的美,培養學生對自然美的熱愛。

  二、教學視點:

  知識點:秋天的一些特征。

  審美點:秋天美。

  關鍵詞:高、藍、黃澄澄、金子、黃葉、落。

  三、教學重難點:

  1.要讓學生通過聽的訓練看圖、學文,掌握秋天的特征。

  2.金子、傘、運動場、電報指的是什么?

  四、教學材料:

  1、典型材料:欣賞、感知《秋天》課文錄像。

  2、延伸練習材料:觀察秋天景色的圖片和錄像,體驗秋天的美。

  五、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課前做“傳話兵游戲”)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知道一年有幾個季節嗎?(春夏秋冬)每個季節都有各自的特征。春天草長鶯飛,夏天枝繁葉茂,而秋天的特征呢,正是我們這節課所要了解的。秋天到了,讓我們一起進入秋季,領略一下秋天的風采。(讀課題:秋天)

  (二)聽朗讀,初步進行審美感知、欣賞

  1.請閉上雙眼,用你們的乖耳朵聽一聽,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放錄音)

  (仿佛看到藍藍的天、白云、黃澄澄的稻子、落葉、魚兒、螞蟻、燕子)(覺得天很美,豐收了)

  2.讓我們一起去看錄像,看看你腦中的圖畫是否同畫面上一樣,聽聽你講述的是否同教師說的一樣

  再放錄像,抽生回答。(天、樹葉、稻子、池塘……)

  (過渡)課文又是用怎樣的詞語來描寫這迷人的秋色呢?

  (三)進行審美理解

  1.這一課共有幾個自然段?(4個自然段)

  2.學習第一自然段。(學習典型材料)

  (1)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2句)、

  (2)聽師讀,看師的表情,想,寫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天)

  你聽出了秋天的天怎么樣?你對天空有什么感覺?(高、藍)

  (看圖片幫助體會秋天天高云淡)

  (3)你能夠讀一讀這美妙的語言嗎?(教師指導)

  (過渡):多么好看的藍天和白云啊!藍天下怎樣呢?

  3.同法學習第二自然段(進行審美延伸)

  (1)請一、二組的同學讀,其余的小朋友比賽誰的耳朵最靈敏,最先聽出第二自然段寫了秋天的什么?

  (稻田)讀后提問,什么地方的稻田?(藍天下)稻田怎么樣?(一眼望不到邊)這個詞什么意思?(廣、多)說明了什么?(豐收了)指導讀。

  (2)稻田的稻子熟了,什么顏色(黃澄澄)(板書)把稻子比作什么?(金子)(板書)金子什么顏色(黃)讓一大片一眼望不到邊的金子放在農民的眼前,農民會怎樣想?(發財了、豐收了、很高興)

  (3)用豐收后的喜悅心情來朗讀。(指導讀)

  (過渡):那么,秋天還有什么特點?

  4.同法學習三、四自然段

  (1)自讀課文三、四自然段,問:梧桐樹在什么地方?(池塘邊上)池塘在哪兒?(稻田旁邊)(勾劃)

  (2)梧桐樹的葉子有什么變化?(黃、落)(板書)

  落是什么意思?(掉)

  怎么落?(輕輕地……)(教師加上動作指導幫助學生理解)

  葉子落下時像什么? (小鳥、蝴蝶……)

  你打算怎樣讀這個詞?(輕、長)(抽生試讀,教師指導)“一片一片的黃葉從樹上落下來。”

  (3)樹葉落到水里,小魚游過去,把它當作什么?(傘)

  小魚的傘指什么?(落葉)

  小魚在傘下說什么?(悄悄話……)

  有的樹葉落在岸邊,螞蟻爬上去,把它當作什么?(運動場)

  螞蟻的運動場指什么?(落葉)

  瞧,螞蟻多愛運動,真有趣呀!你能用“△”勾出描寫小魚和螞蟻動作的詞嗎?(游、藏、爬、跑)

  (過渡):秋天到了,稻子熟了,樹葉黃了,燕子捉蟲的任務完成了,他們又將干什么?

  (4)齊讀第四自然段、問:小燕子看見樹葉落下來時說什么?電報指什么?(落葉)想像電報上會寫什么?(天冷了,快快回去吧!……)指導朗讀,看板書總結全文,用“秋天到了(什么怎么樣)”的句式總結。

  (四)進行審美檢測

  小結:小動物們在秋天歡快地活動著,給寧靜的秋色增添了許多生氣。讓我們一起用朗讀來贊美生動有趣的秋天吧!

  朗讀全文。

  (五)進行審美延伸、檢測、體驗

  你還想了解秋天其它的.特征嗎?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多彩的秋色吧!

  看錄像。

  剛才你見到了哪些景物?有什么感想?

  你能用“___________________(什么怎么樣)啊!秋天到了”的句式說一說嗎?

  (六)進行審美欣賞、聯想、體驗

  讓我們再次閉上雙眼,聆聽古箏曲《秋思篇篇》,想象這迷人的秋色吧!

  (七)課后作業:

  仔細觀察家里的花草樹木和田野里的莊稼,看它們跟夏天時有哪些不同,把觀察到的情況,講給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聽。

  六、教學點評:

  本教學設計和執教者結合了小學二年級學生語言,審美心理和生活的實際,目標科學、完整,重點突出,結構嚴謹,層次清楚,過程流暢,圖文緊密結合,訓練步步落實,較好體現了看圖學文教學的特點,展現了美育有機滲透于語文教學的魅力和優質、高效的功能,給人以教學美感。它具有如下特點:

  1、緊緊圍繞本課目標,突出了聽說訓練,聽、說與朗讀審美有機統一,貫穿在教學各個環節之中,教學方法靈活,形式生動活潑,使學生興趣盎然,學得主動積極。

  2、教師精心設計制作的電教軟件和精選的圖片,針對性、目的性強,直觀、形象,極富美感,增強了教學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也有效地發展了學生語文審美素質。

  3、教師以自身美的形象、美的語言,特別是全身心的真情、激情投入,深深打動了孩子的心,營造了寬松、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施教全過程體現了既“立美于教”,又“施教于美”。

  4、板書簡明、工整,邏輯結構清楚,突出了重點詞,關鍵詞。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教學設計2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刻度尺,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cm,借助實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2)初步學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并通過估測,形成初步的估測意識。

  2、過程與方法:

  經歷統一長度單位的過程,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測量活動中,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養成做事嚴謹、認真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1厘米的長度單位,用厘米尺測量物體長度

  教學難點:用度尺測量物體長度的正確方法

  教學工具

  課件、數學課文、鉛筆等

  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

  提出問題。

  教師:同學們,比一比這兩本書,哪本長,哪本短呢?兩本書到底有多長,有多短呢?大家想不想知道?今天我們這幾課就學習這個問題。

  2.探究新知

  學習第2頁例1.

  提出問題:

  a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的課桌有多長嗎?小組討論。

  b交流匯報:剛才同學們想了很多方法,大多用鉛筆、鉛筆盒、課本做為工作測量。下面每4個人為一組和老師一起用手測量課桌的長度。

  C動手操作,合作完成。

  匯報:相同的課桌為什么測量的結果不同呢?學生的五拃長,老師的三拃長。

  因為選用的是不同的手,結果一定會是不同的。

  歸納:要想得到相同的答案,應選用同樣的物品作為標準進行測量。

  學習第3頁例2

  a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直尺,看看上面都有什么?

  指名回答,教師總結,

  數字小格大格厘米.

  尺子上的線有長有短,我們叫它刻度線。

  0在最左端,尺子上的0表示起點。

  b我們身邊有哪些物品是1厘米?

  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圖釘、田字格本,小組合作,共同操作。

  學習第3頁例3

  a發一張課前準好的彩紙,請同學們先估量一下它的長度,然后動手操作量一量。

  b請一名同學上前操作,看看是否正確,然后同學評議。

  教師:一定要把彩紙的左端對準直尺上的刻度0,然后看右端在哪個數字上,就是幾厘米。

  3.課堂練習

  學完測量的方法和注意的事項,讓學生試著測量準備好的鉛筆等物體。

  教師提出要求:

  a正確準確的測量自己準備好的物體(鉛筆、橡皮、小刀等)

  b先獨立測量后小組交流

  c小組合作探究。師巡視指導,引導學生注意直尺要水平放,物體的左端要對準直尺上的“0”刻度。

  4.鞏固提升

  1、用直尺測量自己的'數學課文的短邊。為了照顧理解能力差點的孩子,鞏固提升也是由易到難的安排。

  2、課件出示兩種測量方法,讓學生判斷哪種是正確的,這樣的練習目的也是為了讓學生更好更準確的掌握測量的方法。

  課后小結

  a提問: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b教師總結

  1、厘米是最小的長度單位,在里面尺上,每相鄰兩個數之間是1厘米。

  2、用厘米作單位測量物體時,要把直尺的“0”刻度對準物體的左端,再看物體的右端對著刻度幾,就是幾厘米。

  板書

  認識厘米和使用厘米測量

  1.認識刻度尺

  2.認識1厘米從刻度0到刻度1

  3.認識幾厘米

  4.把尺子上的刻度0對準紙條的左端,紙條右端對著數字幾,就是幾厘米。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1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學會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的計算方法,能熟練的進行豎式計算。

  1.2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精神和認真計算的良好習慣。

  1.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生對確定現象和不確定現象的體驗,體會數學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21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的筆算方法,能正確的計算。

  2.2教學難點:

  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的筆算方法,能正確的計算。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師:小朋友們想不想參觀參博物館啊?

  生:想。

  師:就讓我們和這些同學一起出發吧!

  二、新知探究

  (一)1、觀察情境圖,從圖中你知道了那些數學信息?學生回答后可用表格的形式出示。

  2、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生小組內交流,然后匯報,師選擇性的板書例1的問題。

  (二)學習例1

  (1)班學生和本班帶隊老師一共多少人?

  1、學生列出算式:35+2

  師:為什么用加法?

  只要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二(1)班學生和本班帶隊老師數合起來”就行,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怎樣計算35+2=?借助手里的小棒試一試。

  生獨立完成。

  組織匯報:你是怎樣計算的?

  生1:我先算5+2=7,再算30+7=37

  生2:我是通過擺小棒算出來的,先擺3捆和5根,再擺2根,5根和2根合起來是7根,7根與原來的3捆合起來就是37根。

  3、學習豎式

  師生一起拿出計數器,師一邊操作一邊講解豎式的寫法,

  師:你認為應該從什么數位開始計算?同桌的小朋友開始議一議。

  生說自己的看法。

  小結:為了以后計算進位加法,我們在豎式計算時,都從各位開始計算。個位上是5+2=7,7應該對齊個位,十位上的3要寫在橫線下面,對齊十位。

  小組討論加法豎式計算時,應怎樣對齊?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明確個位對個位,十位對十位,可以歸納為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

  (三)學習例2

  1、課件出示情境圖。

  師:因為博物館比較遠,我們給小朋友們準備了能乘坐70人的大客車,大家想一想應該哪兩個班做一輛車呢?

  如果我們讓二(1)班和二(2)班同學合乘一輛車,二(3)班和二(4)班同學合乘一輛車可以嗎?

  我們先來看看二(1)班和二(2)班同學可不可以合乘一輛車,請列出算式。(板書:35+32)

  2、同學們,能不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計算一下。

  學生自由算,老師巡視,適時幫助學困生。

  生可能有以下幾種算法:

  生1:口算法。

  生2:擺小棒法。

  3、合作解決豎式

  師:剛才同學們利用口算和擺小棒算出了35+32的結果。真棒!現在,我們可以用豎式計算一下。

  小結:個位對個位,十位對十位,可以歸納為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

  三、鞏固新知

  (一)基礎練習

  課本第12~13頁“做一做”

  (二)綜合練習

  課件出示練習題。

  課后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學會了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時,個位對個位,十位對十位,相同數位要對齊。

  板書

  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

  個位對個位,

  十位對十位,

  相同數位要對齊。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圖文結合,讀懂課文是怎樣具體寫出黃山石的神奇,從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2、熟讀課文并會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模仿課文選一塊或兩塊黃山石說一說。

  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黃山石的神奇。

  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字詞

  開小火車認讀字詞并正音。

  二、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2、黃山奇石(讀課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黃山嗎?(生說出示資料簡介)

  師:黃山自古就有“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美譽。黃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溫泉被稱為“黃山四絕”,而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主要寫什么?(奇石)

  2、今天老師就帶著你們走進黃山去欣賞一下“四絕之一”的奇石(看錄像)待會老師讓你們來談談你們的感受。

  3 、反饋

  板猴子觀海仙人指路

  仙桃石金雞叫天都

  三、研讀課文

  1、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課文,能在書中劃一劃句子,圈一圈詞,從中體會黃山奇石的神奇。

  2、小組交流

  3、匯報

  (一)A指名讀第2自然段,思考:這一段講了幾個內容?(“猴子觀海”和“仙人指路”兩塊奇石)

  B這兩個內容分別是怎樣寫的?

  (1)(出示“猴子觀海”圖片)齊讀寫“猴子觀海”的話。課文圍繞“猴子觀海”寫了那幾個方面內容?

  (2)在哪里“觀海”?(陡峭的山峰上)“陡峭”是什么意思?看看課文插圖中哪個地方最陡峭,把這個詞寫上去。觀什么“海”?(云海)怎樣“觀海”?

  (3)你認為“猴子觀海”這塊石頭奇在哪里?

  像:外形像;有情趣:云海壯觀,猴子觀海入了迷。

  (4)指導朗讀。背誦這段話,體會“猴子觀海”的神奇。

  (5)(出示“仙人指路”圖片)齊讀寫“仙人指路”的話,說說“仙人指路”又奇在什么地方?

  C這兩個內容是怎樣連接起來的呢?

  默讀,用“~~~~~~”劃出這句話,并圈出最重要的連接詞。(“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

  指導朗讀這句話。(更讀重音)

  你能把“更有趣”換個詞說說嗎?(更有意思)

  (二)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1)指名讀,討論:

  A指名讀第3自然段,思考:這一段講了幾個內容?(“仙桃石”和“金雞叫天都”兩塊奇石)

  B這兩個內容分別是怎樣寫的?

  (1)(出示“金雞叫天都”圖片)討論:A “金雞叫天都”與前面介紹的幾塊奇石有什么不同之處?

  (“金雞叫天都”由幾塊石頭組成?)

  B為什么把這一組石頭叫做“金雞叫天都”?這一組石頭的形狀酷似引頸啼叫的.雄雞。

  太陽升起來后,石頭金光閃閃,顏色也酷似雄雞。

  (2)(出示“仙桃石”圖片)齊讀寫“仙桃石”的話。“仙桃石”奇在哪里?

  (三)學習課文第4自然段

  齊讀這一段,說說這一段寫了什么?

  四、總結全文

  (1)黃山石奇在哪里?(形狀千奇百怪,酷似人物、景物,且各不相同,各有特點,讓人產生無限遐想。)

  (2)師小結:

  黃山石以它獨特的魅力,吸引了無數中外游客,有機會,大家不妨親自去看一看,你一定也會陶醉其中。

  (3)、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通讀全文,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五、拓展

  根據課文最后一句話“而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狀的巖石,正等著你去給它們起名字呢!”說一段話。

  六、作業

  (1)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2)完成相應的課堂練習作業。

  板書設計2黃山奇石

  猴子觀海仙人指路

  仙桃石金雞叫天都

  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讓學生經歷乘法是幾個相同的加數相加的簡便形式的創造過程,從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體會乘法和加法的聯系和區別。能正確地讀、寫乘法算式。

  能力目標:

  讓學生從簡單的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求幾個幾相加是多少的數學問題,并在根據數學問題列乘法算式的活動中,培養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習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讓學生在初步認識乘法并應用乘法的教學中,繼續培養學生數學的興趣和合作學習的態度。

  教學重點:

  建立乘法的概念,理解乘法算式的意義,能把相同加數連加改寫乘法算式。

  教學難點:

  初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理解乘號前、后兩個數所表示的不同意義,識別相同加數。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情境引入。

  1、師生談話,通過談話引出游樂場,并出示情景圖。

  同學們,十一放假,假期你們都去哪里玩了?誰來說一說?

  同學們,有一些小朋友利用假期去了游樂場,他們玩得可開心了,你們想不想去看看?(好,我們一起去看看。)課件出示游樂場景圖。

  2、同學們,有的小朋友在玩摩天輪,有的小朋友在玩過山車,有的小朋友在玩小火車。我們先來看玩過山車的小朋友:過山車上每兩個小朋友坐一個車廂,同學們看(課件演示:用紅色的圓圈把過山車上的小朋友兩個兩個圈起來。)我們一起來兩個兩個的數一數(師生共數)我們數了幾個2?用加法算式怎么表示?板書:2+2+2+2+2+2=12(邊板書邊問:幾個2相加?6個2相加是幾位小朋友?)

  3、我們再來看玩摩天輪的小朋友:摩天輪上每四個小朋友坐一個吊廂,同學們看(課件演示:用紅色的圓圈把摩天輪上的小朋友4個4個圈起來。)我們一起4個4個的數一數(師生共數)我們數了幾個4?用加法算式怎么表示?板書:4+4+4+4+4=20(邊板書邊問:幾個4相加?5個4相加是幾位小朋友?)

  4、我們接著看玩小火車的下朋友:小火車上每三個人坐一個車廂,同學們看(課件演示:用紅色的圓圈把小火車上的小朋友3個3個圈起來。)我們一起3個3個的數一數(師生共數)我們數了幾個3?用加法算式怎么表示?板書:3+3+3+3=12(邊板書邊問:幾個3相加?4個3相加是幾個人?)

  二、自主探究,認識乘法。

  1、觀察寫出的所有算式,啟發學生發現相同加數算式的特點。

  同學們,真了不起,解決了游樂場中的一些數學問題,請同學們觀察我們寫出的這些算式,你發現了什么?(學生會說出不同的意見,如果學生發現不了特點,教師可引導:第一個算式每個加數都是幾?第二個算式,第三個算式,每個加數都是幾?)教師概括:每個算式中的加數都是相同的。)

  小結:像這樣算式中,每個加數都一樣,都是相同的,我們把這樣的加數叫:“相同加數”(板書),像這樣相同加數相加的算式,我們可以簡單地說成“幾個幾相加”。

  2、讓學生找一找每個算式中的相同加數。

  3、引導學生用幾個幾來表達相同加數相加的加法算式。

  第一個算式,相同加數是誰?有幾個2相加?(板書:6個2相加)第二個算式有幾個相同加數?(一起數一數)相同加數是誰?那這個算式是幾個幾相加?(板書:5個4相加)第三個算式是幾個幾相加?(板書:4個3相加)問:相同加數是幾?(我們一起數一數)幾個3相加?

  4、由困惑引發思考。

  引導學生觀察6個2相加的算式:同學們,這是6個2相加,如果有100個2,加法算式怎么寫?(學生可能說出把100個2加起來)想象一下,100個2相加,寫起來會怎樣?

  那我們有沒有更簡便的方法來表示這樣的相同加數相加的算式呢?你能用更簡便的方法表示這個加法算式嗎?(這里說的算式是:2+2+2+2+2+2=12)

  動腦想一想,同桌互相交流交流。

  學生交流方法,指名板演。(對于合理的方法給予鼓勵)如學生能寫出乘法算式6×2或2×6,教師給予鼓勵表揚:你真了不起,和數學家們想的一樣,數學家們就是這樣表示的。

  如學生說不出,教師直接告訴學生:6個2相加,還可以這樣表示:6×2=12(板書)

  5、揭示課題,順學而導(了解乘法的意義,認識乘法)

  這是一種新的方法,乘法,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板書課題)。

  6個2相加我們可以用6×2=12來表示,那這里的6表示什么?2又表示什么?它們和原來的加法算式有什么關系呢?(看著加法算式想一想,說一說)

  小結:對,2就是原來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數2,6表示有6個2,也就是2的個數,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這個算式就表示6個2相加(教師手指著前面板書的“6個2相加”來說)

  誰能向老師這樣再來說一說這個算式表示的意思?(多指幾名同學說一說)

  6個2相加還可以這樣表示:2×6=12

  這里的2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這個算式表示什么?(誰再來說一說這個算式表示什么?)

  小結:這兩個算式中的2都表示原來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數2,這兩個算式中的6都表示相同加數2的個數,有6個2,這兩個算式都表示6個2相加(教師手指著前面板書的“6個2相加”來說)

  這兩個算式中間的符號叫什么?誰知道?(板書:乘號)

  乘號像什么呢?

  小結:乘法和加法有著密切的聯系,乘法就是有這樣的加法得來的,所以,數學家們把加號一斜就創造出了一個新的符號——乘號。

  乘號怎么讀呢?讀的時候就讀一個字“乘”,這個算式(6×2=12)怎么讀呢?誰來試一試?(板書:6乘2等于12)

  第二個算式(2×6=12)怎么讀呢?誰來試一試?(板書:2乘6等于12)

  同學們注意:乘號只讀一個字“乘”,一起把這兩個算式讀一遍。

  同學們看,用乘法來表示這樣的加法,感覺怎么樣?

  小結:對,用乘法來表示這樣相同加數相加的算式非常簡便。也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比較簡便。

  6、鼓勵學生把其他幾個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的.空間,鞏固所學知識。

  你能把黑板上其他幾個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嗎?(交流學生學習的成果,并讓學生說一說每個算式中的因數表示什么意思?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教師再次強調:像這樣相同加數相加的算式用乘法計算非常簡便。(板書:簡便)

  三、簡單應用,形成能力

  同學們,操場上可熱鬧了,有的同學在玩蹺蹺板,有的同學在玩蕩秋千,我們一起去看看有沒有用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解決的問題。

  1、課件出示教科書第46頁的“做一做”(小朋友蕩秋千的情境圖):讓學生先說一說圖意,明確計算“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蕩秋千?”的問題之后,獨立填寫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然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自己寫的算式和想法。集體訂正。

  2、課件出示教科書練習九的第1題(小朋友玩翹翹板的情境圖):先讓學生獨立寫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在組織交流。加法算式可能出現2+2+2+2和4+4,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并給予鼓勵肯定。讓學生體會到可以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問題。

  3、課件出示練習九的第四題(熊貓圖):先讓學生觀察圖,說出是幾個幾,再根據圖意填寫乘法算式和讀法。然后,讓同桌互相讀一讀填寫的乘法算式,并互相檢查是否全填寫正確。

  4、課件出示判斷題:

  4+4+4=4×3()

  6+6+6+6=6×4()

  3+3+3= 3 ×3()

  7 +7+5=7×3()

  (學生判斷時,讓學生說想法,說到3+3+3= 3 ×3時,讓學生說一說兩個3表示的意思,并說說為什么只能寫一個算式?最后一題7 +7+5=7×3讓學生說錯的理由,從而明確只有相同加數相加的算式才能寫成乘法算式。)

  5、能力提高:能照樣子用畫一畫的方法表示出另一個算式嗎?

  3×2

  5×2

  四、反思回顧,總結收獲:

  同學們,這一堂課上的快樂嗎?想一想這節課你們都學習了哪些知識?你們有哪些收獲?

  五、板書設計:

  乘法的初步認識

  相同加數簡便

  2+2+2+2+2+2=12 6個2相加6×2=12讀作:6乘2等于12

  2×6=12讀作:2乘6等于12

  (乘號)

  4+4+4+4+4=20 5個4相加5×4=20 4×5=20

  3+3+3+3=12 4個3相加4×3=12 3×4=12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教學設計6

  【教學過程】

  一、話題導入,創設情境

  1、同學們,你們和父母一起旅游去過許多地方,哪個地方給你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2、誰了解黃山的知識,向同學們介紹一下。

  (今天我們就一起乘車去那里看看。)

  二、從圖入手,初讀課文

  課文寫了一些什么內容,哪些地方使你很感興趣?

  三、圖文結合,細讀課文

  1、看,那塊石頭像什么?

  (出示掛圖一:仙桃石。)

  2、請同學們讀課文中的描寫段落。誰能讀出這塊石頭的神奇?

  3、它為什么不叫“大桃石”而叫“仙桃石”呢?那又該怎樣讀呢?(指導讀)

  4、再看那一塊石頭,誰能讀出它的神奇?(比讀)

  (在這一時段的教學活動中可以讓學生自選喜歡的段落來讀。)

  5、那個石頭真的變成了“雄雞”了嗎?后來為什么又叫它是“金雞”呢?

  6、看圖想象,指導朗讀,訓練語感。

  四、巧設活動,訓練表達

  1、我們現在想請一個小導游來給大家介紹黃山的美景,誰敢來試試?

  在訓練的過程中,除要注意學生生字的發音和認讀之外,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整理語言,努力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并鼓勵學生的創意表達。

  2、看風景片,練說其中的一景。

  五、總結課文,拓展延伸

  1、哇,黃山的石頭可真──

  2、那里是一般的有趣嗎?

  六、自問自答:請同學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想想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作為一名中國人你應準備怎么讀?

  你們知道嗎?那里除了有怪石外還有奇松,云海,溫泉,想你去了一定會陶醉在那美景中的。請同學們回家后收集一些黃山的資料,下節課向同學們做個景觀介紹。

  【教學反思】

  在授課當中,我認為已經設計得很有創意了,可是事實上我忽略了一點是備學生。上課伊始,談話導入課文后,讓學生介紹有關黃山的知識,還有在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上,可能是學生有些膽小,方向找不到了,讓我好一陣子著急;在讀的方面也有些欠缺,所以在讀的方面,好用了一番力氣,尤其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讀,則出力更多,所以時間安排上顯得前松后緊。雖然心里感到很著急,但是為了尊重學生的表現欲望,一節課有一節課的收獲,我仍然穩下心來讓學生們慢慢地讀,一點兒一點兒地進步,聽到學生們能有感情地讀了,心里也高興了許多。結果時間不夠了,任務完成的不好,但欣慰的是我讓學生們得到了能力的訓練。還有一點是我放得還不夠,第二部分內容的學習可以放開讓學生去讀自己喜歡的段落,不必讓教師牽著走,那樣反而打擊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這一點我應該作為我今后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提示。今后在備課中一定要注意,備課本,更要備好學生,打開學生的視野的同時也要打開學生的思路。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教學設計7

  教材分析:

  《坐井觀天》是統編教材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圍繞著“怎樣看問題,怎樣想問題”這個專題安排了三篇課文。《坐井觀天》是一則寓言故事,也是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個故事通過青蛙和小鳥三次對話展開,第一次對話寫小鳥回答青蛙的問題,第二次對話是小鳥和青蛙對天的大小的爭論,第三次對話是小鳥勸青蛙跳出井口來看看,才知道天到底有多大。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知事物,要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10個會認的生字,會寫“井、觀、沿、話”等8個生字。

  2.鞏固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初步了解故事所闡明的道理。

  3.思維拓展,練習說話,能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難點:正確理解“坐井觀天”的含義,能聯系生活實際了解哪些是坐井觀天的行為。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有趣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坐井觀天”。

  什么是“井”呢?(圖片出示)

  就是以前人們取水的深洞。

  (圖片出示“井”字的演變過程)為了防止人們取水時掉進去,人們會在旁邊打上架子,這就是周圍是井欄的木條。最早的“井”字中間還有一個點表示井水所在的地方。經過幾千年的演變,到楷書時,“井”字又沒有了中間的那一點,成了我們現在見到的“井”字。現在它和我們學習的哪個字很像呢?“開”

  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只坐在井里的青蛙。它坐在井里干什么呢?請再讀課題找出答案。

  “觀”就是看的意思,還有哪些字也表示“看”?(瞧、瞅)“觀”還可以組什么詞?學習書寫“觀”字,這是一個左右結構的字,可以用換一換,加一加等方法識記。書寫時注意“又”字的變化,“見”的第一筆豎要壓在豎中線上。

  (設計意圖:首先從引導學生理解課題開始進入學習,讓學生學會從課題中搜集信息幫助學習。在對“井”這個指事字演變過程的展示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順勢過渡到對“觀”字的學習,通過對字義的理解,到字形的分析,再到書寫的指導完成課題中出現的生字的學習。)

  二、創設情境,走進故事

  (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全班齊讀。

  學習“沿”,井沿在哪里?誰來指一指?是井的哪一部分呢?(井的邊上)(在課件圖中井沿的位置用紅色標出)

  井的邊上叫井沿,桌子的邊上叫什么?河的邊上叫什么?床的邊上叫什么?(邊出示圖片邊引導學生說)

  老師把這口井“搬到”了我們教室里,誰能讓小鳥飛落在井沿上?請一名同學將小鳥貼在準確的位置上。

  (設計意圖:通過課件中井沿的位置的標注讓學生理解“沿”的意思,再通過圖片出示,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地說出“桌沿”、“河沿”、“床沿”等詞語,然后,用“貼出小鳥的位置”檢驗學生對“沿”字的理解。這樣的隨文識字,讓生字學習在語境中完成。字不離詞,詞不離句,邊識邊悟,既能激發學生的識字學習興趣,也能使生字的學習扎實有效。)

  三、初讀故事,整體感知

  看到飛來的小鳥,青蛙很有禮貌地與它打了招呼,聊了起來。他們聊了什么呢?

  出示朗讀要求:

  請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用“——”畫出青蛙說的話,用“~~”畫出小鳥說的話。

  學生匯報。(課件出示青蛙和小鳥的`三次對話。)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不同標記畫出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既是對課文內容的梳理,也是為下面對三次對話的學習的準備。)

  四、分角色讀,理解對話

  1.學習第一次對話。

  分角色朗讀第一次對話。

  理解“一百多里”。我們學校的操場一圈有兩百多米,一百多里就是要圍著這樣的操場跑上兩百多圈。假如你是小鳥,你飛了一百多里后會是什么感覺?請帶著你的感受再讀一讀小鳥的這句話吧!

  小結:青蛙聽小鳥說飛了一百多里,一點兒也不相信,它是怎么說的?

  2.學習第二次對話。

  指名讀青蛙的話。(只出示青蛙說的第一句話)

  理解“大話”。什么樣的話是大話呢?(吹牛、夸張、不切實際)

  于是,青蛙和小鳥爭吵了起來,誰也不讓誰,它們在爭論什么呢?請自由讀讀它們的第二次對話,找出答案。

  青蛙的觀點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樣?

  學習“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這是一個反問句,就是用疑問的句式表達肯定的觀點。指導讀出不相信的語氣。)

  3.學習第三次對話。

  聽了對方的話,青蛙和小鳥都笑了,為什么?(出示第三次對話)

  它們都認為自己說的對。青蛙的笑是對小鳥的話不以為然。小鳥的笑在笑話青蛙,并再一次強調青蛙弄錯了。

  它們的說法為什么不一樣呢?那么你認為誰說得對?

  我們來玩個小游戲好不好?請同學把書卷成圓筒狀,告訴老師你都看到了什么?(強調“一部分”,你只看到了一部分,那小青蛙會看到什么呢?天的一部分)井壁擋住了青蛙的視線,所以他只看到天的一部分,就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誰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小青蛙呢?(目光狹窄、自以為是)我們也把這樣的人,稱為“井底之蛙”。

  (設計意圖:在第三次對話的學習中,用一個小游戲讓學生來感受青蛙和小鳥的說法為什么會不一樣更加直觀。)

  五、拓展想象,續編故事:

  假如有一天,青蛙真的跳出水井,它會看到什么?說些什么呢?試著說一說吧。

  青蛙鼓足了勇氣,跳了出來。它看見……

  它說:“……”

  (設計意圖:適當運用文本中的留白,讓學生嘗試表達,是對學生說話練習的訓練。學生能夠在原文的基礎上想象和推測,運用對課文的理解續編故事,說明他們讀懂了這則寓言故事。)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教學設計8

  [教材分析]

  《秋天》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是何其芳的一首明朗純凈的詩篇。在這首詩中,詩人用最精粹的語言描寫農家生活,每一句詩都是一幅畫面,三節詩又組成三幅復合畫面。畫面的組合造成了既流動又整合的特殊氛圍。畫面清靜,悠遠,朦朧。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是一種藝術享受。

  [教學目標]

  一、引導學生以審美的眼光來誦讀詩歌,體會作者的審美情感。

  二、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用富有特征的景物來表現美的方法。

  三、引導學生學會用美的語言來表現秋天的美。

  [指導理念]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重視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和審美素質”,要求培養學生“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為了讓學生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我首先從感知詩歌美的情感入手,進而引導學生欣賞美的語言,想象美的圖景,體驗美的意境,表達美的感受,最終達到培養美的情趣的目的。

  [設計思路]

  一、單元回顧,詩情導入。

  同學們。這幾天,我們一起在“多彩四季”的美景中徜徉,這里有朱自清熱情贊頌的《春》,有老舍筆下溫晴的《濟南的冬天》,還有梁衡所描繪的“緊張、熱烈、急促”的《夏》,那么本單元課文里有沒有對秋的描寫呢?

  (生背誦《三峽》中寫秋的語句)

  你還知道哪些寫秋天的詩詞?(生背誦)

  秋天,是一個富于詩意的季節。多少詩人因秋的到來而獲得了靈感。在文人墨客的筆下,秋天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姿態。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何其芳的.《秋天》,去感受一個別樣的秋。(板書課題)

  二、朗讀詩歌,體驗美情。

  1、學生試讀,體驗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

  2、教師范讀(配樂《秋日的私語》),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

  3、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文。

  4、說說初讀后,你感受到詩歌在結構上有什么特點。

  結合生發言板書:

  棲息在農家里露珠、稻香、瓜果

  秋天游戲在漁船上冷霧、白霜

  夢寐在牧羊女的眼里蟋蟀(叫聲)、溪水(干涸、更清冽)、牛背笛聲(遠去)

  詩歌每節以相似的句子結尾,構成了一唱三嘆的美,同時也為我們描繪了三幅多彩的鄉村秋景圖。那么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鄉村秋景”呢?(討論板書)5、作者抓住了最能體現鄉村秋天景色的事物來表現秋天,那么所有這些畫面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你喜歡這首詩嗎?

  有感情地誦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指導朗讀:停頓,節奏,輕重,緩急,語調語氣

  總結:伐木丁丁,稻谷流香,瓜果肥碩,霧冷、露清、霜白,有秋蟲低鳴,有蟋蟀彈琴,有溪水清冽,這樣的秋天誰人不愛,這樣的秋天誰不贊美。

  6、那么你們能將這首優美的詩歌背誦出來嗎?

  當堂背誦,指背,齊背

  總結:秋已不在作家筆下,而在同學們心中,因為作者的詩已經與同學們真切的感受,盡情地體驗,有感情的誦讀融合在一起了。

  三、挑戰美詩,學寫美文。

  1、何其芳用獨具的慧眼發現了秋天特有的美景,寫出了動人的詩篇,抒發了熱愛秋天的情懷。我們每一個同學同樣也擁有著一雙能發現美的慧眼,你注意觀察過秋天的景象嗎?在你眼中秋還美在何處?

  (生交流)

  2、我們不但要發現生活中的美,還要用美的語言來表現美。請用你最具感情的語言描繪你眼中的秋。

  (背景音樂《秋日的私語》)

  3、全班交流,評點。

  角度:

  1、秋天特有的景物及特點

  2、修辭手法的運用

  3、融情于景,寓理于景

  四、總結:

  同學們筆下的秋各不相同,可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體現了美,我想,這都是由于我們受到了何其芳詩歌的美的熏陶,才有了這么耐人尋味的秋天。“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讓我們到大自然中,到生活中用一雙慧眼去發現更多的美吧。

  五、拓展延伸,課后學習。

  比較課文和美國詩人狄金森的《秋景》

【二年級上冊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美術上冊教學設計03-10

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2-10

《家》二年級上冊教學設計05-03

二年級上冊《風》教學設計05-14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設計06-11

二年級上冊狐假虎威教學設計11-14

二年級上冊《厘米認識》教學設計05-13

二年級上冊《認識線段》教學設計05-14

二年級語文上冊《坐井觀天》教學設計04-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区2区3区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蜜芽 | 国内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 | 狠狠色丁香久久综合五月 | 成人国产片免费 | 羞羞视频污 | 另类小说第一草 | 中文有码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 97国产品香蕉在线观看 |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播放 |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大全1 | 中文字幕视频 | 妞干网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免费观看黄色片 | 黑丝美足 | 天天色综合2 | 成人动漫在线看 | 一级 黄 色 片免费 一级 黄 色 毛片 | 日本vs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又黄又爽又色的视频在线看 | 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 | 香蕉大黄香蕉在线观看 | 天天操天天射天天色 | 一一本大道香蕉大无l吗 | 美女视频永久黄网站免费观看国产 | 欧美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 在线满18网站观看视频 | 91免费视频软件 | 天天爱夜夜操 | 日日夜人人澡人人澡人人看免 | 最近2019免费中文字幕6 |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在线一区 | 国产成人拍精品视频网 |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精品不卡 | 日韩福利视频高清免费看 | 欧美v在线观看 | 免费无遮挡啪啪羞羞漫画 | 成年视频xxxxx在线入口 |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视频 | 一级女性全黄生活片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