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知識點:班級授課制
上學的時候,說起知識點,應該沒有人不熟悉吧?知識點也可以通俗的理解為重要的內容。那么,都有哪些知識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知識點:班級授課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含義
班級授課制是我國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學組織形式,有時候也可以把它稱為課堂教學。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是班級授課制,它是一種集體教學形式。它是把學生按年齡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數的班級,即同一個教學班學生的年齡和受教育程度大致相同,并且人數固定。教師根據課程計劃和規定的時間表進行的一種組織形式。
二、產生和發展
1、西方
古羅馬教育家昆體良在著作《論演說家教育》,提出分班思想,班級授課制萌芽;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首次從理論上對班級授課制進行了系統論述,使它基本確立起來;1806年以赫爾巴特為代表,提出了教學過程的形式階段的理論,使得班級授課制基本定型;最終形成完整體系來自于蘇聯教育家凱洛夫,提出課的類型和結構,使班級授課制更趨成熟。
2、我國
我國最早采用班級授課制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設立的京師同文館,是洋務運動時期的一所外語學校,為了大面積培養一些翻譯人員就使用了這種組織形式;1904年,《癸卯學制》首次以法令的形式將班級授課制推廣至全國實施,班級授課制在全國范圍內以普遍推行;1905年“廢科舉興學堂”,在全國全面推廣班級授課制。
三、特點
1、以班為單位集體授課,學生人數固定;
2、按課教學。“課”是教學活動的基本單元,在教學中一課接著一課進行教學,一般分為單一課和綜合課;
3、按時授課。把每一“課”規定在固定的單位時間內進行,這個單位時間稱為“課時”,課與課之間有一定的間歇和休息。如:根據學生學段不同,課時可以是45、30、15分鐘等。
班級授課制用三個字簡單概括:“班”、“課”、“時”。
四、優缺點
1、優點
①有嚴格的制度保證教學的正常開展,達到一定質量;
②有利于大面積培養人才;
③能夠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④有利于發揮集體教育的作用。
2、不足
①難以因材施教;
②難以形成學生的探索精神、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
③缺乏靈活性。
五、輔助形式——個別輔導和現場教學
1、個別輔導
個別輔導是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教師針對不同學生的情況進行個別輔導的教學組織形式。個別輔導主要是通過個別答疑、對個別學生的課外作業和課外閱讀進行指導等方式進行,既可以在課內實施,也可以在課外進行。主要針對特殊學生,如后進生和優秀生,他們有疑問來詢問,教師對學生進行解疑答惑。
2、現場教學
現場教學是根據一定的教學任務,組織學生到工廠、農村、社會生活現場和其他場所,通過觀察、調查或實際操作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所謂現場教學就是組織學生到生活現場看一看,如講解挖掘機帶學生到現場看看挖掘機是如何使用運行的。
六、特殊形式——復式教學
復式教學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年級的學生編在一個班里,由一位教師分別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節課里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這樣特殊的情況之下,教師采用直接教學和自動作業交替的辦法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如班中同時有一二三年級的學生,教師在授課中給二三年級的學生布置預習任務,先給一年級的學生授課,然后讓一年級的學生進行練習,再給二年級的學生授課。
復式教學是由于一定地區的教育條件和經濟條件落后或不平衡而產生的,它利于普及教育。在應用的過程中主要面對的是教師少同時學生也少的地區,它可以節約師資力量、教室和教學設備等。
二、考題重溯
多項選擇題
【20xx年6月山東濟南】下列關于班級授課制的說法正確的有()。
A、班級授課制特點是班、課、時
B、班級授課制有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C、班級授課制有利于經濟有效地大面積培養人才
D、班級授課制又稱課堂教學,是一種集體教學形式
解題思路:
【答案】AC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班級授課制。班級授課制也稱為課堂教學,是一種集體教學形式。其特點可以用“班”“課”“時”簡單概括。其優點為:①有嚴格的制度保證教學的正常開展,達到一定質量;②有利于大面積培養人才;③能夠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④有利于發揮集體教育的作用。缺點為:①難以因材施教;②難以形成學生的探索精神、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③缺乏靈活性。因此,A、C、D三項正確。
B選項,在班級授課制中有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利于學生主體性的發揮。與題干不符,排除。
B選項與題意不符合,故本題選擇ACD選項。
【中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知識點:班級授課制】相關文章:
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知識點09-03
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常考知識點:教育學的創立與變革12-29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題03-31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簡答題及答案07-18
高中歷史知識點:科舉制09-12
班級管理知識點總結范文通用08-25
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之辨析題答題技巧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