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繪畫的“業余精神”》閱讀答案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我們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閱讀答案,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更好的領會題意和知識點,有助于個人提升。什么類型的閱讀答案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國繪畫的“業余精神”》閱讀答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國繪畫的“業余精神”
宋元以后,中國繪畫形成了一種“業余精神”傳統,即“畫畫應是文人業余的藝術修養”。一方面,文人追求一種完整人格,反對職業化藝術;而現實中,很多文人卻不得不靠繪畫來謀生。這就形成了一種耐人尋味的錯位。
形成這種現象的深層原因可以上溯到孔子時代。孔子說“君子不器”———君子應具備完整的人格,而不應成為擅長某種技能的器具。這種文化心理逐漸發展成了對業余的崇拜,不僅影響到繪畫,也延伸到文學、建筑等領域。隨著財富增多和教育水平提高,文人數量遠超官僚機構的需要,邊做官邊畫畫的業余之路走不通了,所以文人開始以繪畫等才能謀生,成為職業畫家或作家。但畫家如果是職業的,他就很難被主流藝術評價體系認可,這就造成了一個有趣的結果:為了赦免文人成為職業畫家的過錯,人們把評價業余畫家的標準用在這些職業畫家身上。這給中國繪畫造成了一系列影響。
首先,書畫交易中,畫家不會公開出售自己的作品,因為這意味著自己是不被主流標準所認可的職業畫家。有身份的畫家會通過中間人與買家聯系,并且會刻意將自己和所謂的“畫匠”區分開。而在歐洲,拉斐爾向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討債卻可以成為美談。
其次,塑造了中國畫獨特的評價標準。這種標準是基于業余精神影響的藝術標準:要超越實際功能、專注圖像之外難以捉摸的文人意趣。元代以前,中國畫也提倡“師法自然”,唐代韓干在馬廄中向馬學習,北宋范寬在自然中向山水學習。但元代以后,描繪真實不再是作品的追求,畫家也就不再寫生。著名史學家陳寅恪解釋得很妙:文人畫不在考究藝術功力,而在看出許多文人的感想。所以直到今天,哪怕是外國觀眾在欣賞中國畫時,都知道作品是畫家為表達自我而創作的。我們看重的是名家手筆、風格傳承,而不像西方藝術那樣關注圖像本身。書畫交易中鑒定用的也是相同標準,更強化了這種標準的權威性。
第三,對中國文人畫題材的影響。雖然畫家以“業余精神”標榜自己在作品中的自我表達,但是他們并不能像業余精神所要求的,只把作品給真正懂他的人欣賞,買家對創作也有很大的決定權,甚至改變畫家的創作方式。如鄭板橋一年能掙一千多兩銀子,他中等尺幅的作品是四兩銀子一幅,他不得不快速生產作品來滿足市場的需要,所以只能使用梅、蘭、竹等熱門主題和重復的筆法。這就造成了中國藝術史評價尺度和畫作題材都越來越單一。宋元之后所有不和諧的題材,比如戰爭,比如鬼怪,幾乎都被淘汰了,只留下能表達文人情感的山水、花鳥、人物等主題。這對畫家的創造力是很大的限制,畫家想選擇違反潮流、有所創新,變得比任何時代都艱難。
(節選自高居翰《畫家生涯》)
1. 下列對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 “君子不器”的觀點導致中國歷史上對專業技術的蔑視,造成職業畫家缺失。
B. 中國畫宋元時風格大變,其重要原因是經濟文化發達,文人數量遠超官僚機構的需要。
C. 西方繪畫看重圖像本身,欣賞和鑒定中國畫時只需關注手筆、風格等因素。
D. 市場對創作有一定決定權,這造成中國畫中山水、花鳥等題材一統天下的局面。
2. 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文章指出了中國文人畫家“業余精神”的兩個相互矛盾的側面,并以之貫穿全文。
B. 文章通過分析“業余精神”形成的深層原因,顯示了作者深厚廣闊的宏觀視野。
C. 文章在論證過程中始終立足于中外比較視角,在不同文化的對比中得出清晰結論。
D. 文章逐層指出了“業余精神”給中國畫帶來的影響,結構清晰,具有辯證意味。
3.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中國畫的風格并非一成不變,是隨著歷史、文化、經濟發展而逐漸形成的。
B. 宋元前,主業為官、業余作畫現象大量存在是“業余精神”形成的現實基礎。
C. 業余精神讓中國畫從追求寫實到追求難以捉摸的意趣,喪失了可貴的寫實傳統。
D. 歷史上可能有些頗具個性的畫家選擇個性題材,但其聲名卻很難流傳下來。
【參考答案】
1. B A項無中生有,選項對應文本第二段,文本指出“君子不器”造成了對業余的崇拜,但未提到“導致對專業的蔑視”;“造成職業畫家缺失”錯誤,中國古代并非沒有職業畫家,如文中提到的“畫匠”。C項歪曲文意,該項對應文本第四段,文本說“我們看重的是名家手筆、風格傳承”,并不是選項說的“只需關注手筆、風格等”,選項表述有誤;D項范圍擴大失當,中國畫花鳥、山水等題材一統天下的局面是宋元以后才出現的。故選B。
2. C 選項C是對文本論證過程的分析,“立足于中外比較視角”不符合文章內容,本文是立足于中國歷史的,文中幾處與國外對比是為了更好地說明中國畫的特征。故選C。
3. C 選項C歪曲文意,“喪失了可貴的寫實傳統”認定寫實才是繪畫的優良傳統,與原文觀點不一致,原文認為中國畫有自己獨特的審美標準。故選C。
【《中國繪畫的“業余精神”》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中國哲學的精神》閱讀答案07-30
《東方的啟迪——中國傳統藝術對世界繪畫的影響》閱讀答案01-19
中國的筷子閱讀答案06-18
《中國香文化》閱讀答案11-26
中國瓷器閱讀答案202311-07
中國篆刻藝術閱讀附答案12-23
“中國與西方的建筑文化”閱讀答案02-25
《中國建筑的“文法”》閱讀答案04-23
中國古代的書籍閱讀答案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