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價值》閱讀答案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我們經常跟閱讀答案打交道,閱讀答案是對有關閱讀題所做的解答。你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規范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價值》閱讀答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自上世紀60年代起,隨著日本與亞洲四小龍的崛起,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引起了國際人士的關注。人們一般認為這些國家(地區)經濟奇跡的創造,跟他們信奉或推行儒家文化有關。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重視,以儒家為核心的國學再次進入國人視野并受到熱捧,儒家思想在當前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首先,儒家思想有利于精神充盈。與人要通過勞動創造物質財富來滿足物質需求一樣,人類的精神需求的滿足同樣需要付出辛勤的勞作,只不過這種勞作需要通過修煉的方式來完成。在儒家看來,人最重要的價值以及人與動物最根本的區別就在于人有精神。孟子說:“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要想獲得人的至高價值,就要有對人之為人的正確認識。將這種認識付諸實踐,知行合一,精神充盈的過程才算完成。其次,儒家思想有利于人際和諧。儒家的精神修養說以“仁”為基礎,因而它能促進人際關系的改善與社會風氣的好轉。孔子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不但如此,孔子還指出了“仁”由近到遠的實施方法,他說,“仁者愛人”,“愛必由親始”,所以,“孝悌”是“仁之本”。孟子更是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儒家不僅重視人際關系,也十分重視人與物的關系。孟子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這種有著既愛他人又愛萬物的“民胞物與”思想,可以使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以及人與世界之間充滿溫情。儒家思想還有利于文明養成。儒家不僅提出“仁愛”思想,更是通過“禮”和“儀”把它落實于人的行為之中。儒家文化的“禮”,既是一種修養,又是一種規范與秩序。作為修養,它要求人們待人接物要至誠至敬;作為規范,它要求人們對不同人與物要有不同禮數;作為秩序,它要求人們在不同領域遵守不同規則。儒家也很重視喪禮和祭禮,孔子的學生曾子就說過:“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當然,儒家思想也不是萬能的,也存在著明顯的重義輕利、重私德輕公德等弊端,我們不能因今天精神匱乏就盲目推崇儒家思想。畢竟我們在解決精神文明問題的同時也需要強大的物質文明,可這些單靠儒家思想是無法根本實現的,董仲舒“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的觀念明顯不合時宜。因此,對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需要有一個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進行創造性繼承與創新性發展的過程。
(節選自楊生平《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價值》,有刪改)
1.下列對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自上世紀60年代起,日本和亞洲四小龍開始信奉或推行儒家文化,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他們的崛起。
B.將對人之為人的正確認識付諸實踐,做到知行合一,這是為了滿足人類的精神需求而付出的勞作。
C.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改善人際關系,優化社會風氣,利于人際和諧,是因為儒家精神重私德輕公德。
D.儒家思想無法幫助我們在解決精神文明問題的同時發展物質文明,因此我們不能盲目推崇儒家思想。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從人的精神充盈、人際和諧、文明養成三個維度論證了儒家思想在當代依然具有重要作用。
B.引用孟子“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的句子,證明了人與動物最根本的區別就在于人有精神。
C.孟子提出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也是“仁”由近到遠的實施方法。
D.作者引用“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是為了證明儒家思想已不具備現實價值的觀點。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近幾年,國學類電視節目受觀眾熱捧,不少人以吟詩誦詞為一種時尚,這種國學熱潮與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有關。
B.構建和諧社會,既包括社會關系的和諧,也包括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這與文中“民胞物與”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C.待人接物至誠至敬、對不同人與物有不同禮數、遵守不同領域的不同規則,這些都是“仁愛”在人的行為中的體現。
D.孔子的弟子曾子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重視喪禮和祭禮等中國傳統禮儀,社會成員就能夠養成文明的言行。
參考答案
1.(3分)B(A.“自上世紀60年代起”,是他們經濟崛起的時間,而非信奉或推行儒家文化的時間;C.“儒家精神重私德輕公德”歸因錯誤;D.“儒家思想無法幫助我們在解決精神文明問題的同時發展物質文明”有誤,原文“畢竟我們在解決精神文明問題的同時也需要強大的物質文明,可這些單靠儒家思想是無法根本實現的。”)
2.(3分)D(作者通過對“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的否定,來說明儒家思想中重義輕利的觀念不能滿足我們發展強大物質文明的需求,但無法證明“儒家思想已不具備現實價值”。)
3.(3分)D(“重視喪禮和祭禮等中國傳統禮儀,社會成員就能夠養成文明的言行。”錯誤,根據原文,無法推斷出“重視傳統禮儀”是“社會成員養成文明的言行”的充分條件)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價值》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閱讀答案01-24
中國的筷子閱讀答案06-18
中國瓷器閱讀答案202311-07
《中國福文化》閱讀答案01-20
《中國香文化》閱讀答案11-26
《中國哲學的精神》閱讀答案07-30
“鄉村傳統文化”閱讀答案02-24
《建筑的“中國臉”與“中國心”》閱讀答案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