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醫療期工資計算
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工資計算
“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連續休假在6個月以內的,企業應按下列標準支付疾病休假工資:
連續工齡不滿2年的,按本人工資的60%計發;
連續工齡滿2年不滿4年的,按本人工資的70%計發;
連續工齡滿4年不滿6年的,按本人工資的80%計發;
連續工齡滿6年不滿8年的,按本人工資的90%計發;
連續工齡滿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資的100%計發。
本人工資按職工正常情況下實得工資的70%計算。”
《北京市工資支付規定》第二十一條規定:“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的,在病休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勞動合同或集體合同的.約定支付病假工資。用人單位支付病假工資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80%。”
其它一些地方,對此也有各自的規定。
顯然,各地方對醫療期工資待遇的具體發放標準并不統一,醫療期工資待遇歸納起來可分為以下四種情況:
1、按照勞動合同或集體合同的約定支付;
2、按照員工正常工資的一定比例支付;
3、按照企業規章制度規定的標準支付;
4、根據員工的工齡和工資,按照一定的比例支付。
短期病假的工資計算基數
根據《上海市企業工資支付辦法》的相關規定,病假工資的計算基數按以下原則確定:
(一)勞動合同有約定的,按不低于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職位)相對應的工資標準確定。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議)確定的標準高于勞動合同約定標準的,按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議)標準確定。
(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均未約定的,可由用人單位與職工代表通過工資集體協商確定,協商結果應簽訂工資集體協議。
(三)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無任何約定的,病假工資的`計算基數統一按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職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資的70%確定。
按以上原則計算的病假工資基數,均不得低于本市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現行標準635元)。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醫療期工資計算】相關文章:
醫療期內工資標準07-12
醫療期工資發放標準07-12
北京勞動法律師:醫療期計算、 醫療期待遇07-11
醫療期的概念和計算方法03-22
醫療期間的工資福利待遇如何支付?07-14
計算銷售工資07-13
離職 工資計算07-12
工資計算問題07-14
對工資計算的疑問07-11
根據稅后工資計算稅前工資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