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年級作文教學指導
作文寫作是語文課程的重中之重,下面就讓小編給你介紹高年級作文教學指導,歡迎閱讀!
高年級作文教學指導
(一)作文評講課的教學非常靈活,有許多豐富的類型。其中常見的有:
1.全程式。
即對一次作文的各方面內容進行全面評講。由審題到立意,由選材到構思,由結構到語言。這種類型的作文評講,優勢在于能展示作文的全過程,不足在于容易面面俱到。評講時要特別注意詳略的安排。如果平均用力,則費時多而重點又不夠突出,經常如此,教學內容也必定大量重復,學生很容易產生厭倦感,會影響教學效果,但根據題目需要適當時機進行一次,也很有必要。
2.板塊式。
即根據學生習作的具體情況,從某幾個方面進行評講。可以每一次都有變化,也可以相對固定。如有一位教師一般都按照這樣三個板塊進行評講:①精彩語句展示。②精彩片斷呈現。③精彩篇章賞析。這樣的安排可以點面結合,覆蓋面大,有句有段,有篇章,層次清楚,以正面鼓勵為主,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相對固定平靜的板塊,學生熟悉評講內容,對教師的要求比較清楚,教學中師生之間配合和諧,教學效果得到強化,但也容易陷入套路,所以比較適宜的評點板塊應是相對固定,偶爾變化。
3.對比式。
即每一個具體內容都著眼于正反對比進行評講。對比的方式又有許多種,可以是一個問題的對比,也可以是一連串問題的對比;可以是以篇為單位的對比,也可以是針對寫作過程的不同階段進行對比。這種評講形式,對比鮮明,效果強烈,但要注意分寸,尤其是反面例子的選擇,既要典型,又要一分為二,否則很容易傷害一部分學生的自尊和寫作積極性,尤其是常常以某些學生為反面典型,副作用很大。
4.梳理式。
即梳理出本次寫作過程中的成功之處和主要問題一一評講。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就是一種整體上的對比式評講,但這種評講不講究成功之處和存在問題之間的對應,更不必都要列舉正反對應的例子進行對比分析。重點在于梳理,總結成績,分析問題。換一個角度看,這也是一種例證式的評講,或者叫演繹式的評講。這種評講,優勢是比較嚴謹,但相對說方式比較呆板,缺少活力,對學生的刺激不夠強烈,經常運用,很容易失于套路,對問題的分析往往不夠深入,對學生的觸動可能不大。
5.歸納式。
即先單篇分別評點,然后歸納出經驗和教訓。這種評講,以具體習作的分析為基礎,進行理性的歸納總結,沒有框框套套的約束,無論是單篇習作的分別評點,還是后一階段的歸納,都可以引導學生充分參與,組織得好,能有好的效果。但要求對單篇習作的選擇和把握、對有關問題的分析和歸納,都必須有充分準備。在引導學生參與評點時,要求教師必須有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成熟的調控能力,對學生的各種反應能作出及時而正確的判斷,并適時進行有效引導。
6.典型式。
又叫案例式,即每次評講只選擇一篇或兩三篇典型的習作進行多方位的評講。所謂典型,即可以反映本次寫作的成功之處,又可以反映出代表性的典型問題。評講的過程,一般為三個階段:①出示習作,或者讓有關學生誦讀自己的習作,或者用幻燈或其他媒體展示習作,有條件也可以通過網絡呈現。②互動評點,教師組織學生根據一般要求和本次訓練的目標對習作進行評點,可以全班一起進行,也可以先分組然后交流。③互動提升,在充分肯定習作成功之處的基礎上,通過互動對習作進行提升修改。
7.專題式。
即每次評講根據學生習作情況或作文教學的整體安排確定一個明確的專題。通常的思路是“專題疏導——問題分析——指導提升”,即先明確有關專題的寫作知識、寫作規律和要求,可以結合教材的有關內容,也可以結合名作名篇和學生的習作講述,然后分析本次寫作中存在的這方面的問題,最后指出修改的思路。這種評講會使某一個專題的寫作知識和要求得到相對充分的強化,對集中解決某一方面的問題效果比較明顯,但這種樣式的評點往往以教師為主,要進行師生互動比較困難。
8.串聯式。
即以單篇的習作為評講的內容,不過多地考慮單篇之間以及整個評講內容的邏輯關系,只考慮所選的單篇有一定的代表性,具有評講的豐富教學資源,整個過程就是引導學生對有關單篇習作進行互動式的評點討論,也不必清晰地分出先優點后問題,或先語言后結構等層次,一切只是順著課堂動態發展進行。這種評講注重教學的生成,突出學生的參與,內容比較鮮活,但對教學組織的要求比較高。
(二)作文評講要處理好的幾組關系
1.點和面的關系。
作文評講必須兼顧點和面兩個方面。這里的點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就習作而言的,一是就學生而言的。就前者說,點是個別的問題,面是比較普遍的問題;就后者說,點是少數人的問題,面是全體的問題。作文評講,可以先點后面,可以先面后點,也可以由面到點再到面。既要通過點來反映面的問題,又要通過點引導面的提高。有面無點,容易空洞浮泛;有點無面,容易狹隘偏頗,沒有代表性。選好點,往往是評講成功的關鍵。有時候點是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即點代表了面;也有時候點雖然是少數人的問題,但卻是一個很值得注意很有評講價值的問題,也可以作為評講的重點。處理點面關系,尤其要防止只盯著幾個作文的尖子,忽視絕大多數學生的問題和進步,把作文評講變成幾個人的展示課,大多數學生的挨批課。
2.成績和問題的關系。
作文評講,總要著眼于成績和問題兩個方面。一般意義上說,既要肯定成績,又要指出問題。但機械的“一分為二”也是沒有多大意義的,關鍵在于要根據具體情況,或突出問題,或肯定成績,或兩者融合,而不是形式上的兩分法。要善于從縱向的比較中發現進步,要善于抓住當前應該關注的重點問題,不必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梳理,尤其忌諱夸大問題的嚴重性。無論是成績還是問題,都應該盡可能落到細處。
3.知識、方法和能力的關系。
作文評講,既要注意知識的講解,也要注意方法的傳授,但歸根結底還是要著眼于能力的培養。知識的講解,方法的傳授,都要融合在具體習作的評點之中,盡可能不要集中進行,尤其不要迷信知識和方法本身對改善學生寫作的作用,更不可有“該講的我都講了,重點內容我都反復講了,會不會是你的事情”這樣的想法,也不要追求知識和方法的系統性,一切都要立足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4.常規和創新的關系。
所謂常規是指寫作的一般要求,所謂創新是指突破常規的寫作。一般情況,要把常規的寫作作為評講的重點,立足基本要求發現成績和梳理問題,但又不可因此忽視對學生富有創意的寫作的引導,尤其是對一些“另類作文”,要能寬容和肯定。
(三)作文評講要注意的問題
1.要遵循寫作規律。
寫作有著自身的內在規律,比如對生活的認識,對命題的把握,寫作方法的運用,寫作能力的提高等等。語文教師對此要能有比較準確的把握,并且盡可能地有自身的體驗,否則如果從本本出發,從他人的經驗出發,從套套出發,很可能對學生來說是隔靴搔癢,很難有理想的效果。這個規律包括對作文課程新理念的接受和理解,不可排斥抵制,也不可簡單化,更不可走極端。這樣才能保證作文評講在正確的思想指導下進行,才能不說、少說外行話、空話和費話,多說有用的話。
2.要引導學生的參與。
作文評講,并不是教師一個人的教學活動,也應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讓他們對具體習作發表自己的意見,有不同意見可以充分展開討論,這樣可以使他們確立正確的寫作標準,提高他們判斷作文優劣、調整作文策略、修改自己習作的能力,也可以拓展課堂的教學資源,促進課堂教學的生成,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不僅要引導學生參與對他人作文的評講,也要引導他們參與對自己作文的評講,交流寫作的過程,提出評價和修改的意見,包括對別人批評的反駁。這樣的評講過程,學生的收獲是多方面的,更是鮮活的。
3.要突出寫作的過程。
作文評講不是學生習作的表彰大會和宣判大會,樹立一個個先進人物,或者拎出一個個“不法”分子,或表彰或示眾。千萬不可只是著眼于對學生寫作的結果進行評講,應該著眼于從寫作的過程評析學生的習作,無論是比較成功的習作,還是有問題的習作,都要從過程入手:為什么能寫這么好?怎樣才能寫這么好?為什么會出現這些問題?如何避免這樣的問題?能不能寫得更好?如何才能寫得更好?知識的講解,方法的傳授,也要突出動態的寫作過程,而不是結論的傳遞,更不是貼標簽地下幾個結論。
【高年級作文教學指導】相關文章:
探析高年級作文的教學方法07-03
高年級閱讀教學的研究07-02
作文指導教學設計03-20
關于小學高年級語文的教學探究07-03
中高年級閱讀教學教材07-02
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論文07-02
小學高年級作文大全07-04
寫作指導教學設計02-26
作文指導課的教學案例07-03
古詩教學五讀法指導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