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媽媽的賬單》課文教學反思
語文教研大組、青年教改小組在我校舉行有關詩意語文的論壇活動。大家侃侃而談,也讓我思緒翩翩
公開課《媽媽的帳單》的課堂上,老師引導學生討論,小彼得該不該向媽媽要報酬?大多數孩子都說不該要報酬,這時,有一個男孩站起來說應該要報酬,出現了創新答案,老師非常興奮,問他為什么,那男孩說,小彼得付出了勞動,有付出,應該有收獲。老師帶領全班同學給了這位男孩熱烈的掌聲
有老師說,這就是新課標倡導的課堂,詩意棲息的課堂。詩意即有情感,掌聲、孩子獨特感受的表達,就是孩子真實情感在課堂上的體現。
我說不清何謂新課堂,何謂詩意語文,也不想評判什么,只是《媽媽的帳單》這篇課文應該是讓孩子們感受文章中母親對子女的無私深切的愛,進而感受親情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那么,這掌聲到底能帶給孩子們什么呢?這語文課堂又到底會帶給孩子們什么呢?
我腦中不由自主地掠過了這樣的場景
課堂上,詩意濃濃,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公交車上,孩子與爺爺奶奶共同上車,總是爺爺奶奶背著沉重的書包,拿著大包小包,孩子要么兩手空空,要么吃著零食,如果車上只有一個空位,入座的肯定是孩子,自然習慣得令人心痛!
課堂上,詩意濃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食堂里,吃剩的飯菜饅頭隨處可見,真難吃!啪毫不猶豫。
我總覺得,語文教學,重點應該弄清我們的語文教學到底為了什么?到底要帶給孩子們什么?由語文教學的目的,以及語文教學的內容、對象、時間、地點等實際情況來決定該詩意還是自主,亦或是合作探究等。語文教學的目的能統一,但內容、對象、時間、地點等實際情況千變萬化,絕對不會是一種詩意語文適合所有的語文教學。
教學,還是樸實實效更重要。
【《媽媽的賬單》課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媽媽的賬單》教學設計05-08
媽媽賬單教學設計11-27
小學數學《媽媽的賬單》課后反思04-12
媽媽的賬單優秀教案案例教學07-04
課文《暖流》教學反思06-09
課文《永生的眼睛》教學反思范文07-03
課文《太陽》的教學反思(精選13篇)11-23
《媽媽賬單》聽課后有感10-10
三年級《媽媽賬單》教學設計05-18
語文的課文教材分析及教學反思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