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鄉規民約的獨特法律文化價值》現代文閱讀答案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我們都可能會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教師進行閱卷打分時的參考,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你所了解的閱讀答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鄉規民約的獨特法律文化價值》現代文閱讀答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鄉規民約作為傳統“德禮法制”文化的獨特載體和傳統鄉村治理的獨特方案,在近現代中國社會轉型中,被作為解決鄉村社會問題的本土資源而得到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充分證明其重要的法律文化價值。然而,在汲取這一獨特法律文化資源精華時,如若打開方式不正確,則會很大程度影響其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進程及功效。
鄉規民約的制定需要有明確的立約宗旨。鄉規民約是鄉村社會共同價值與鄉村理性的集中體現,是中華民族的理性精神自然融入鄉村社會生活的途徑與載體。而目前有些地方的鄉規民約,在勸禁、懲罰、規范等內容上,明顯存在“不合道德”、“逾于法律”的情形,這是需要避免的。當代鄉規民約建設的宗旨與目標的確立,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針,同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合理、適當的方式融入鄉規民約體系建設,通過鄉規民約的獨特產生形式、內容表現、傳播與落實方式,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鄉村的社會風尚、社會意識和行為習慣,成為處理鄉村“細事”的前提。
鄉規民約不是國家政策與法律條文的簡單抄錄,也不是各地鄉規民約的簡單拷貝。鄉規民約之于中國法律文化中的持久生命力,之于鄉村治理的有效性,在于其本土性、地域性、傳播性以及規范的普遍性、可執行性、可操作性、世代相沿不悖性。傳統鄉規民約形式多樣,易記易學易誦,可儀可則可范可守,為民眾信服。傳統總類性鄉規民約,集教育、規勸、告知、獎懲等功用于一體,為一定地域內的鄉村民眾所普遍遵守。專門類鄉規民約,大多與一鄉一村不同的社會事實有關,具有鮮明的針對性,其條款簡明扼要,可執行性強,規范穩定。而當代鄉規民約的建設,近十余年來雖取得較大成效,但其制定與運行仍然存在種種問題。原因在于對鄉規民約這一獨特法律文化資源的認識不足,導致鄉規民約存在形式普遍單一、制定主體不清晰、文本篇幅冗長等問題。最為嚴重的是鄉規民約的可守性不足,缺乏實施保障,制約了鄉規民約的有效性,使其在大多數情況下并未真正成為切實有效的治鄉之規、理村之約。
在汲取鄉規民約這一傳統法律文化資源精華,使其得到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尊重和深刻把握鄉規民約的獨特法律文化價值及其生成規律。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鄉村社會實際出發,真正建立起不違道德、不逾法律的鄉規民約體系。如此才能真正發揮鄉規民約對于當代鄉村“良法善治”的獨特功能與作用,最終譜寫出鄉規民約創新轉化應用的時代華章。
(選自胡仁智《“鄉規民約”的獨特法律文化價值》,有刪改)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鄉規民約是解決鄉村社會問題的本土資源,在傳統鄉村治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B.鄉規民約承載著傳統的“德禮法制”文化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理性精神。
C.在當代,處理鄉村細事的鄉規民約,其目標的確立須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D.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鄉規民約,需要尊重和把握其獨特價值及生成規律。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從法律文化價值的家督,重點論證了當代鄉規民約創造性轉化的有效途徑。
B.文章第二段圍繞立約宗旨,論證了當代鄉規民約建設的宗旨與目標確立等問題。
C.文章第三段闡明傳統鄉規民約的特點,指出當代鄉規民約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D.文章首先提出問題,然后從兩個方面進行論證分析,最后給出解決問題的建議。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目前有些地方的鄉規民約存在不合道德、逾于法律的情形,這是發展中難以避免的。
B.鄉規民約立足本土,有鮮明的針對性,這是它生命力強、得以世代沿襲的根本原因。
C.只要加強實施保障,就能使鄉規民約成為真正切實有效的治鄉之規、理村之約。
D.發揮鄉規民約的獨特功能,需從鄉村實際出發,建立符合時代特點的鄉規民約體系。
1.(3分)B
2.(3分)A
3.(3分)D
《鄉規民約的獨特法律文化價值》的現代文知識點:
歷史發展
上古時代形成 “德禮” 化民、“刑罰” 禁暴的社會治理理念,兩漢以來形成 “德禮法制” 共治的治國理政知識體系。
北宋呂大鈞制定《呂氏鄉約》,開啟鄉賢等制定推廣 “鄉約” 的范例。
明清時期,鄉規民約迅速發展,出現鄉民自發共議等多種立約模式,至遲清朝道光年間出現 “鄉規民約” 完整概念。
晚清時期,改良主義思想家注意到其融通中西文化的價值;民國時期,各地鄉規民約有新發展,梁漱溟推行 “鄉村建設” 實驗。
性質與特點
立約宗旨:明確,強調正風厚俗、禁非為、全良善等,呈現中華德禮法制文化的獨特精神氣質。
立約原則:以 “公共” 為原則,具有鄉村社會契約性質,體現鄉民共同意志,調整共同利益關系。
規范內容:既包括德業相勸等總類性規范事項,也細致規范鄉民生產生活的種種 “細故”,如道德事業、婚喪嫁娶、糾紛調處、森林保護等。
實現方式:以立約眾人 “同心同德” 等為基本要求,以 “共鄉議處” 等為強制措施,以 “鳴官究辦” 等為強制力后盾,與國家成文法律及司法權力運行無縫對接。
當代價值與意義
治理路徑:“鄉規民約” 作為鄉村社會 “自我約束、自我管理” 的社會規范,是加強鄉村德治、法治建設的重要路徑。
實踐范式:江浙一帶的 “新楓橋經驗”“桐鄉模式” 等,以 “村規民約” 體系建設為創新社會治理模式及 “三治結合” 的切入點與突破口。
建設要求:制定需明確立約宗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針,將其融入鄉規民約體系建設,避免 “不合道德”“逾于法律” 的情形,發揮其對當代鄉村 “良法善治” 的獨特功能。
文化價值
是中華傳統法律文化的獨特資源,接通國家 “德禮法制” 與民間社會規約。
在近現代中國社會轉型中,被作為解決鄉村社會問題的本土資源而得到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是溝通中西文化的橋梁。
其本土性、地域性等特點,使其具有持久生命力和鄉村治理的有效性。
【《鄉規民約的獨特法律文化價值》現代文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傳統法律文化孕育的司法智慧》閱讀答案01-24
“中醫文化”閱讀答案11-21
《禮俗文化》閱讀答案11-09
《文化創新與文化自覺》閱讀答案01-19
《“文化自信”與“文化他信”》閱讀答案01-28
《中國香文化》閱讀答案11-26
[薦]《禮俗文化》閱讀答案01-17
略談孝文化閱讀答案01-02
《中國福文化》閱讀答案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