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二年級數學《銳角和鈍角》評課稿
聽了鄧老師的這節課,覺得鄧老師既做了實現知識技能目標,又注重學生的情感、態度,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學習中體驗到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1、鄧老師的教態非常好,特別是語言這方面,覺得特別貼近于生活。如復習角的知識時,鄧老師把角的兩條邊比喻成孫悟空的金箍棒,我覺得很形象,而且使學生印象深刻。如在介紹銳角和鈍角時,將它們和直角的關系用哥哥和弟弟來形容:說銳角是直角的弟弟,鈍角是直角的哥哥。通過這樣的兒童化的語言,我覺得效果非常好。
2、整節課教學思路清晰,目標明確,環節緊湊,一環扣一環,使學生對角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教學銳角和鈍角時,充分發揮了教師的引導作用。鄧老師首先用活動角在直角的基礎上擺了一個比直角小的角,學生很自然的就概括出“比直角小”,鄧老師接著問“你能擺出一個比直角大的角嗎?”在這兒就讓學生初步了解了銳角和鈍角的特征。
3、鄧老師安排的讓學生查字典了解“銳”和“鈍”的意思,這個環節也很好,能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同時也覺得這個角的名字取得很有道理。
4、練習設計形式多樣,有針對性。鄧老師方法的指導到位。如過看不出是什么角的時候要用三角板的直角比一比。
建議:應該讓學生親自動手拿三角板比一比這些角,學生比的方法能說出來,但不一定會比,應多練習并給與指導。
【二年級數學《銳角和鈍角》評課稿】相關文章:
《銳角和鈍角》的評課稿10-30
銳角鈍角評課稿06-29
《銳角與鈍角》優秀評課稿01-20
二年級數學《銳角鈍角》評課稿03-29
銳角和鈍角數學教學實錄07-01
《銳角和鈍角》教學實錄07-01
《鈍角和銳角》的課后反思06-22
《銳角和鈍角》教學設計06-06
《銳角和鈍角》課堂實錄07-02
《銳角和鈍角》教后匯報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