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谷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紅河谷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紅河谷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歌曲的學習,感受加拿大民歌風采,樹立團結友愛、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熱愛勞動的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過程與方法】
通過聽、唱、表演等方式,提升學生的二聲部演唱能力。
【知識與能力】
掌握二聲部演唱技巧,并能用抒情、優美的聲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完整并附有情感的演唱歌曲。
【難點】
掌握二聲部演唱。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老師播放流行歌曲《Baby》,創設情境,音頻導入
并設置問題:同學們這首歌曲的演唱者是誰?他是哪個國家的?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這首歌曲的演唱者是加拿大的流行音樂家賈斯丁?比伯,這首歌曲節奏感十足,給人一種激動、雀躍的感覺。
(二)學唱歌曲、感受體驗
1、初步聆聽
。1)初次聆聽,聆聽的過程中學生思考問題:歌曲的情緒與速度是怎樣的?(抒情、稍慢中速的)
。2)有感情的朗誦歌詞,教師提出問題:歌曲描述的是什么故事?
學生分析歌詞之后,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描述的是紅河附近人民辛勤勞動開墾荒地,建設家園的場景;
2、學唱歌曲
。1)發聲練習,并提醒學生注意嗓音的保護,先進行單條旋律練習13531,之后進行合唱練習151464,邊唱邊提醒學生互相傾聽其他同學的聲音,在歌曲中慢慢體會合唱的感覺。
。2)教師領唱,學生跟唱
鞏固弱起節奏,并通過拍手、拍肩膀的方式體會歌曲4/4拍的`強弱規律;
。3)教師與學生唱讀節奏,并提出問題:從節奏中發現什么樣的音樂元素?
教師講解連音線,并強調連音線部分時值需完整演唱
(4)演唱歌曲,提問學生:歌曲表達什么樣的情感?
學生討論進行回答
教師總結:熱愛勞動,追求幸福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5)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二聲部演唱歌曲
教師帶領學生進行二聲部的唱譜、唱詞,通過鋼琴穩定二聲部的音高,最后完整的采用二聲部合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三)拓展延伸,角色扮演
小組合作進行合唱練習,請學生進行表演展示,教師給予學生鼓勵性的評價,并鼓勵學生之間進行互評。
。ㄋ模┱n堂小結,點題升華
教師提問學生:本節課都學到什么?學生自由回答,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教師鼓勵學生熱愛勞動、熱愛生活、團結友愛。
課下請同學們搜集一些自己喜歡的外國民歌,下節課進行交流學習。
四、板書設計
紅河谷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學唱歌曲《紅河谷》,啟發學生用舒展自然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
教學難點:唱好《紅河谷》弱起小節。
教學過程:
一、每周一曲
小組豎笛才藝展示。
二、情境導入。
播放《紅河谷》風景片段,教師豎笛吹奏《紅河谷》。
三、學習新課
師:同學們,這節課老師要帶領大家去游覽一處自然景觀,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這是哪個國家的景色?(播放課件)
生:加拿大
師:為什么?
生:楓葉國旗、多倫多電視塔等。
師:同學們對加拿大還有哪些了解和認識?
師總結:加拿大位于北美洲,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它的面積居世界第二,而人口只有3000多萬。加拿大人說:“我們國家雖然沒有悠久的歷史,但又豐富多彩得地理”加拿大風景非常優美。加拿大不僅有著秀麗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資源,而且還有很多膾炙人口的歌曲。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并學唱一首優美動聽的加拿大民歌《紅河谷》。
四、學習、感受與探索
1、欣賞歌曲《紅河谷》,讓學生想一想歌曲的旋律進行是平穩的還是跳躍的?(平穩)表現的情緒是歡快活潑的還是優美抒情的?(優美抒情)
2、簡介歌曲:《紅河谷》是流傳在北方紅河一帶的民歌,它主要表現了移民北方紅河一帶的居民在這里墾荒種地、建設家園、發展城市,最終將野牛出沒的荒原變成了人們生活的家園。它回顧了人們艱苦創業的歷史,同時也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3、這首歌曲是什么拍子?4/4拍的強弱規律是什么?
生:強、弱、次強、弱
師:最后一拍是弱拍,這首歌曲第一小節只有一拍,在小節線的左側也就是最后一拍,而最后一小節有三拍,首尾相加是一個完全小節,這叫弱起小節。(播放課件弱起小節的定義)
4、讓我們用弱起的感覺“啦”來模唱這首曲子。
5、把歌詞加入到旋律中,跟著音樂來演唱這首歌曲。
6、同學們想一想,我們用怎樣的速度來演唱這首歌曲?
生:稍快或稍慢
師總結:懷念、深情,講述了勞動人民艱苦創業的經歷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也表現了勞動人民那種樸實無華、感情真摯而深沉的性格特點。所以,我們用稍慢的速度演唱這首歌曲時,建議用一個樂節一吸氣的方法和圓潤、連貫的聲音演唱。
師:下面用稍快的速度來演唱。同學們體會一下,歌曲的情緒表達又有什么變化?
生:活潑歡快
師總結:活潑歡快、健康向上,表現了勞動人民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自豪的.思想感情。所以我們用稍快的速度演唱這首歌曲時,建議用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
5、師:《紅河谷》既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表現了勞動人民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思想感情,現在我們一起帶著這首歌曲所表達的情感,用中速、抒情地跟著伴奏完整的演唱一遍
五、器樂練習
1、教師彈奏《紅河谷》,學生完整的視唱全曲,并做無聲的按指練習。
2、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內相互交流,做無聲的指法練習,熟悉全曲。
3、師生用吐音視唱此曲,學生做無聲的指法練習。
4、學生齊奏。
5、教師指出不足,反復練習。
6、小組接龍練習。
7、師生合奏全曲。
六、在笛聲中結束課。
紅河谷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歌曲《紅河谷》。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唱歌曲,啟發學生用圓潤、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并提高其正確理解歌曲內容及恰當表達歌曲情感的能力。
2、通過演奏樂曲,提高學生在演奏歌曲中表達情感的能力,并啟發注意做到聲部間的均衡和統一,教育學生只有齊心協力,才能達到這一目標。
3、在音樂實踐活動中,與同伴分享活動的成果,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與難點:
通過歌曲的演唱和演奏,引導學生更好的表現歌曲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
1、初聽樂曲
師:同學們,我們的音樂快樂40分鐘又開始了,首先請你們來聽一首音樂的情緒是怎樣的?(播放樂曲)
師:你感覺這段曲調是怎么樣的?速度是怎么樣的?
2、再聽樂曲
師:請你們來聽聽,邊聽邊用手拍一拍、哼一哼,看看它會是什么節拍的?(播放樂曲)
師:是幾拍子的曲調?(四拍子)四拍子的指揮圖式怎么打?
3、再聽歌曲
師:請你們再聽聽,邊聽邊唱邊做圖式,看看歌曲的旋律是從第幾拍進入的?(播放歌曲)
師:是第幾拍?
師:這種不是在強拍上進入的歌曲,我們把它稱為什么?叫做弱起小節。
4、學生用自制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師:老師上節課布置要大家帶能發出聲響的東西都帶來了嗎?想一想你手中的這些物品能為這節課做什么呢?現在請同學們用你手中的物品來為歌曲伴奏。(播放樂曲,學生用打擊樂伴奏)
師:剛才,老師聽到你們的伴奏只是用節拍的形式,你們能不能想出它的伴奏譜呢?
(再次播放樂曲,學生用打擊樂按節奏譜伴奏)
三、學習歌曲
1、出示樂譜,老師用電子琴為學生演奏。
師:相信同學們已經很熟悉這首歌曲的旋律了,這段優美動聽的旋律是由哪些音符組成的?請來聽聽。(老師用豎笛為學生演奏)
2、邊做指法邊唱譜演唱曲調
師:這么好聽的`旋律你們想跟老師一樣吹的這么好聽嗎?請先大家隨著琴聲一起來邊做指法邊唱譜演唱曲調。
3、分析曲調
師:請你們看看這兩行譜,都有什么特點?
師:你們有沒有覺得那個地方比較困難的,或者你覺得要提醒大家的?
4、吹奏曲調
師:請同學們拿出豎笛,邊唱旋律邊做一次指法。師:真不錯,好,請大家吹奏一遍。
5、出示課題
師:大家吹得真不錯,我想,你們一定想知道這首歌曲的名字吧,請大家看第三課,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歌曲是什么?是那個國家的民歌?(板書:紅河谷、加拿大)
6、欣賞歌曲,理解歌曲內容
師:好,下面請同學們來看看這首歌曲到底講述了什么?(欣賞歌曲演唱)
7、簡介歌曲
師:《紅河谷》是流傳在加拿大北方紅河一帶的民歌,它主要表現了人民來到這里墾荒種地、建設家園、發展城市,最終將野牛出沒的荒原變成了人們生活的家園。它回顧了人們艱苦創業的歷史,同時也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8、學生填詞演唱
師:聽老師的伴奏,請大家試著來演唱歌詞。(邊唱邊糾正錯誤的地方)長音要拖足。
9、教師演唱,學生評價老師
師:大家唱的棒極了,聽到同學們的歌聲,老師也想唱,你們來給老師當評委好嗎?(學生評價老師)。
10、學生pk賽
師:你們真是了不起的評委,看過超級女生的同學都知道,那里最流行的詞語是什么?好,現在就讓我們來分組pk一次。
11、學生再次演唱
師:好,那就請你們按剛才的要求,再來演唱一次。
四、合奏歌曲學習第二聲部
1、出示第二聲部曲譜
師:讓我們一起安靜下來聽聽這段旋律,想想它與《紅河谷》第一聲部有何聯系呢?(教師吹奏第二聲部)
2、邊做指法邊唱譜演唱曲調
師:請先大家隨著琴聲一起來邊做指法邊唱譜演唱曲調。
3、用笛子吹奏第二聲部旋律
師:好!我們試著來吹奏一次
4、進行合奏。(反復練習中教師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師:下面,我們分成兩個聲部,試試來合奏一次。
5、學生再合奏一次
師:請你們用悠長的氣息,我們再來合奏一次。
五、拓展延伸
1、欣賞輕音樂版的《紅河谷》,并與學生吹奏的《紅河谷》進行比較。師:《紅河谷》這首歌曲傳到我們國家來已經有很長時間了,有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因此,出現了很多種不同的版本,這節課我們學習的是最原始的版本,現在讓我們欣賞另一種版本的《紅河谷》,看看它與我們剛才吹奏的有什么不同?
演奏形式合奏獨奏
2、學生用稍快的速度吹奏樂曲師:口哨獨奏形式利用其他聲部的襯托,增添變化,增強厚度,豐富表現力,豐富音樂色彩。同學們想一想,如果我們也用稍快的速度來演奏這首樂曲?會怎么樣呢?下面我們來體驗一下。
學生演奏樂曲,師彈奏。
(提示學生用斷音吹奏的方法,才能吹奏出輕快的感覺。)
六、欣賞改編成爵士樂的《紅河谷》
師:剛才我們已經欣賞和吹奏了各種不同形式的《紅河谷》,下面我們再來欣賞另一首器樂的《紅河谷》,看看它又給你帶來什么樣的體驗。
1、說出屬于是什么類型的音樂?
速度稍慢稍快力度稍弱稍強情緒深情、懷念跳躍、歡快
師:你們知道它是屬于搖滾樂還是爵士樂?
2、再次聆聽
(學生用瓶子和筷子給樂曲伴奏)
師:好,我們再來欣賞一次,請你們用你手中的打擊樂,用自己喜歡的節奏型再一次為這首樂曲伴奏,好嗎?
七、教師小結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音樂是無處不在,就象今天我們手中的瓶子和筷子也能變成打擊樂,為表現音樂增添色彩,相信同學們今后能從我們的生活用品中發現更好的打擊樂和樂器,并且能夠演奏出更加美妙動聽的音樂。這節課就上到這里。下課再見。
紅河谷教學設計4
課時教學目標
1、認知:高音mi的吹奏。
2、能力:學會吹奏《紅河谷》。
3、情感:培養對樂器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高音mi的吹奏。
教學準備
鋼琴、豎笛等
教學方法
1、演唱法;
2、吹奏法
師生互動
一、組織教學。
1、老師彈奏樂曲,學生聽琴聲進教室。
2、師生問好。
3、發聲練習
要求:身體坐正雙肩放松
口腔像含一口水。
二、復習
1、復習豎笛三音練習。
2、請個別學生上臺吹奏。
3、老師糾正吹奏不好的地方。
4、教師范奏。
三、豎笛練習《紅河谷》
1、認識歌譜。
2、視唱歌譜,劃拍。
3、做手指練習,嘴里唱譜。
4、用吐奏的方法吹奏。
5、教師范奏。
6、學生分句學習吹奏。
7、請個別學生吹奏,找吹奏不好的地方。
8、教師范唱歌曲《沂蒙山小調》。
9、介紹樂曲及所在地區的.風俗習慣。
三、我的創造
1、唱一唱書上的視唱曲。
2、按不同的排列順序唱一唱,比比看哪一組最通順。
四、欣賞
1、欣賞《月光下的鳳尾竹》。
2、介紹傣族的風俗習慣。
3、介紹葫蘆絲。
4、學習跳傣族舞蹈。
5、欣賞,跟著音樂歌表演。
6、下課。
紅河谷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體驗經典外國音樂作品,能以積極的態度演唱《紅河谷》,品味音樂文化的多樣性。
2、過程與方法
。1)在體驗中學唱歌曲,感受風格與特點。
。2)在探究中感受音樂要素(力度、速度、演唱形式)對表現歌曲情感的作用。
3.知識與技能
。1)了解不同演唱形式與風格對塑造音樂形象所起到的作用。
。2)能夠準確并完整演唱《紅河谷》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唱《紅河谷》。理解歐洲移民后裔的音樂特點。
難點:唱好《紅河谷》弱起小節。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播放《紅河谷》音樂片段,學生在優美的音樂聲中進入教室。
。ㄔO計意圖:營造一種音樂氣氛,讓學生聽著音樂走進課堂,為導入新課作鋪墊。)
二、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好!非常高興和大家相聚在音樂課堂!這節課老師要帶領大家去游覽一處自然景觀,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這是哪個國家的景色?(播放課件)
生:加拿大
師:為什么?怎么看出來的?
生:楓葉國旗、多倫多電視塔等。
。ㄔO計意圖:從多媒體播放的音樂風光片中可以看到,寬廣得尼亞加拉大瀑布呼嘯而下,每當天氣晴朗瀑布得水霧映出斑斕彩虹,讓人不禁為此贊嘆。我們還看到了多倫多電視塔,建于1976年,是世界上獨立而無支柱得最高的建筑物,堪稱多倫多得市標。以及楓葉國旗,楓樹是這個國家的國樹,這個國家有楓葉之國得美譽。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說出正確答案——加拿大,此時背景配樂為加拿大民歌《紅河谷》,為下面的欣賞及學唱作鋪墊。采用情景教學法導入)
師:同學們對加拿大還有哪些了解和認識?
生:移民國家,英法后裔;森林資源、水資源、礦產、漁業、新聞紙等。
師:總結:加拿大位于北美洲,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它的面積居世界第二,而人口只有3000多萬。加拿大人說:“我們國家雖然沒有悠久的歷史,但又豐富多彩得地理”加拿大風景非常優美。加拿大不僅有著秀麗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資源,而且還有很多膾炙人口的歌曲。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并學唱一首優美動聽的加拿大民歌《紅河谷》。
。ㄔO計意圖:一系列問答,使各學科間的知識融會貫通。)
三、學習、感受與探索
1、欣賞教師范唱歌曲《紅河谷》,讓學生想一想歌曲的旋律進行是平穩的還是跳躍的?表現的情緒是歡快活潑的還是優美抒情的?(優美抒情)歌曲是幾拍子的'?
2、讓學生閉上眼睛,跟著音樂的情感,展開想象的翅膀,聽一聽《紅河谷》這首歌曲之中都唱了什么?(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
師:簡介歌曲:《紅河谷》是流傳在北方紅河一帶的民歌,它主要表現了移民北方紅河一帶的居民在這里墾荒種地、建設家園、發展城市,最終將野牛出沒的荒原變成了人們生活的家園。它回顧了人們艱苦創業的歷史,同時也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3、師:現在我們看這首歌曲是什么拍子?
生:4/4拍
師:4/4拍的含義以及強弱規律是什么?
生:強、弱、次強、弱
師:最后一拍是弱拍,這首歌曲第一小節只有一拍,在小節線的左側也就是最后一拍,而最后一小節有三拍,首尾相加是一個完全小節,這叫弱起小節。(播放課件弱起小節的定義)
師:讓我們用弱起的感覺“啦”來模唱這首曲子。
師:大家模唱的不錯,下面我們把歌詞加入到旋律中,跟著音樂來演唱這首歌曲。
4、同學們想一想,我們用怎樣的速度來演唱這首歌曲?
生:稍快或稍慢
師:兩種速度我們都來體驗一下。首先用稍慢的速度來演唱。
生:淡感受
師總結:懷念、深情,講述了勞動人民艱苦創業的經歷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也表現了勞動人民那種樸實無華、感情真摯而深沉的性格特點。所以,我們用稍慢的速度演唱這首歌曲時,建議用一個樂節一吸氣的方法和圓潤、連貫的聲音演唱。
師:下面用稍快的速度來演唱。同學們體會一下,歌曲的情緒表達又有什么變化?
生:活潑歡快
師總結:活潑歡快、健康向上,表現了勞動人民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自豪的思想感情。所以我們用稍快的速度演唱這首歌曲時,建議用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
(設計意圖:通過這兩次對比,總結出:同一首歌曲,用不同的速度來演唱,它所表達的音樂情緒也是有差異的。)
5、師:《紅河谷》既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表現了勞動人民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思想感情,現在我們一起帶著這首歌曲所表達的情感,用中速、抒情地跟著伴奏完整的演唱一遍。
四、拓展延伸
1、欣賞黑鴨子組合演唱的《紅河谷》。欣賞時隨音樂起舞,劃拍子或者別的肢體語言。
2、師:我們這節課學習的是加拿大民歌,那同學們知道我們自己國家的著名的民歌有哪些嗎?下面老師簡單的唱幾首你來說一下是那個地方的民歌好嗎?
生:山東民歌《沂蒙山小調》、江蘇民歌《茉莉花》、安徽民歌《鳳陽花鼓》、四川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
五、總結、反思
師總結:關于《紅河谷》同學們還能想到用什么形式去演唱?課后同學們有興趣可以幾個同學回去創編一下。希望同學們通過這首歌曲的學習,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建設家園,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今后加深對民族音樂的了解和認識,把我們的民族音樂發揚光大!
反思: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而《紅河谷》更是從情感出發的一課。怎樣才能把抽象的音樂變為可感受的形象來觸動學生“愛鄉”的心弦呢?
1、創設情境,激發情感。應運用生動的語言和多種教學手段,創設情境,再現歌曲所描寫的情景,引導學生親身感受,體驗作品中流露出的愛鄉之情。
2、應突出學生主體特點,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體驗,升華情感。并引導學生自編自演,提高創作實踐能力,在創作體驗中,也升華了自己的愛鄉、愛國的情感。
紅河谷教學設計6
課題名稱
《紅河谷》
授課時間
40分鐘
教材分析
本課的教課內容是人民音樂出版社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美洲樂聲》這一主題中的一首學唱歌曲。《紅河谷》是一首加拿大民歌,反應了17世紀來自英國的移民開發北美的情形,表現了北方紅河一帶的人民,在這開墾荒地建設自己的家園,建設城市,并經過人民的艱辛勞動,把一片片荒地變為美好的家園。歌曲為G大調,4/4拍,弱拍起的節奏性貫串全曲。單樂段構造,歌曲旋律優美,擁有伸展、陳述的特點。
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在心理及生理上都逐步成熟,獲得知識信息的途徑也增多了,在學習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經驗,表達方式方法和小學生也有所不同。由于這些孩子處于農村,接觸的音樂類型并不是十分豐富,受條件的限制,對于一些基本的音樂常識了解的也不是很多。所以要求教師通過多種形式的藝術實踐活動,來鞏固和提高學生表現音樂的技能,增加他們的音樂知識,提高他們的音樂素質。而且七年級的學生正處于變聲的階段,聲帶不穩定,歌唱時要輕聲不喊叫,培養學生正確的歌唱方法與歌唱習慣。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熟悉并能準確演唱弱起小節,能夠運用自然、圓潤的聲音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合作、體驗、傾聽感悟等方法感受歌曲中的熱情,并提高音樂表現、實踐與審美能力。
情感態度
與價值觀
學習歌曲《紅河谷》,感受加拿大民歌的藝術魅力,體會北美音樂藝術之美。
教學重點
能夠運用自然、圓潤的聲音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熟悉并能準確演唱弱起小節,感受北美民間音樂的風格特點。
教法
講授法、提問法、演示法、信息技術2.0中a5技術支持的課堂導入
學法
聆聽法、小組討論法
教具
多媒體、電子琴、黑板
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課程導入
1.師:老師有一個問題想問同學們,同學們出去旅游過嗎?都去過哪里呢?那現在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到加拿大旅游一番。同學們看圖片中是加拿大的紅河谷,大家覺得漂亮嗎?但大家想知道曾經這片土地是一種什么景象嗎?又是誰改變了它呢?
。ǘ┬抡n講授
1.我們一起從下面一首歌曲里找找答案。多媒體出示《紅河谷》譜例,聆聽旋律。
2.啟發式提問。師:同學們找到答案了嗎?曾經的這片土地什么景象?
生:野牛成群,荒無人煙的草原。
師:誰改變了這一切?
生:人類。
師:人類用雙手做了哪些努力?
生:開墾土地,建造城市。
3.紅河谷背景介紹
找學生讀ppt紅河谷背景介紹
4.再聽歌曲,輕聲哼唱,思考速度和情緒是什么樣的?(中速,深情、抒情地)
5.同學們在聽的過程中有沒有注意到這首歌曲它的節奏有什么特別的?觀察下譜例?這首曲子是幾幾拍的?四四拍,四四拍的強弱規律是什么?那每一句都是從一小節的第幾拍開始的?看ppt紅筆圈出來的
生:最后一拍開始。
師:這就是弱起。
課件出示弱起的`講解。
同學們那這首曲子是從每小節的最后一拍開始,也就是弱拍開始的。
6.同學們再觀察譜例看看歌曲節奏還有沒有什么特別的?教師黑板講重點節奏:兩拍內的后附點,同音連線
7.教師范唱
8.跟琴唱,教師教唱的不好的樂句
9.學習四四拍的指揮圖示
10.ppt了解歌曲的音樂風格,講感情,跟音樂齊唱
11.小組合作討論歌曲有幾個樂句,每個樂句由幾個樂節組成?教師提示一共有兩段,看一段有幾個樂句,看逗號句號,每個句號有幾個樂節,提問后ppt出示歌曲曲式結構。(兩個樂句,每個樂句由兩個樂節構成)
。ㄈ┩卣寡由
學習柯爾文手勢,學生練習后一起唱譜做。
(四)課堂小節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紅河谷》這首歌曲,感受了加拿大民歌的藝術魅力,下節課要練習一下合唱,作業是背唱歌曲。
八、板書設計
速度——中速
情緒——抒情地
紅河谷 加拿大民歌
弱起小節
表達情感——熱愛之情
問題和視頻導入,引起學生思考,觀看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聽歌曲,啟發式提問。
了解歌曲的背景,為接下來的學習做鋪墊。
帶著問題聆聽歌曲學生們會聽得更認真。
音樂知識的學習為學習歌曲做鋪墊。
教師范唱后學習歌曲效果更好,多練習學生唱不好的樂句。
了解歌曲的音樂風格,小組合作討論。
拓展延伸學習柯爾文手勢,鍛煉學生的識譜以及反應能力。
總結本節課所學知識,布置作業。
【紅河谷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紅河谷》教學設計08-20
《紅河谷》教學設計[精華]12-26
《杯子的設計》教學設計03-14
比的教學設計08-10
教學設計09-05
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07-07
教學論與教學設計09-06
課程設計教學設計12-24
學習制作手機架教學設計-教學設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