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班區域案例分析:哪種積木可以搭房子
【案例】哪種積木可以搭房子
又到玩游戲的時間了,今天是由第3、4組玩建構游戲,今天我給孩子提供了兩種積木一種是“蘑菇積木”,一種是“大樂高積木。”在游戲前我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今天我們來建房子,在游戲前我先讓孩子說一說:“你知道那些房子?”
孩子們開始熱烈地討論起來了。有的說:“我知道城堡、高樓大廈。”有的孩子說:“我知道幼兒園。”“我還知道淘氣包的房子”。在他們回答的內容中,我知道一部分是他們過去建構游戲中所搭的房子。我說:“好今天我們就來合作搭房子,最后我們把所有的房子合起來變成步行街。”孩子們開始搭了,他們有的用“大樂高”搭高樓大廈,有的用“大樂高”搭“淘氣包”。還有的孩子用“蘑菇積木”
搭幼兒園、搭超市。過了一段時間后,各種房子差不多都有基本的形狀了。最后,雅雅小朋友提出了疑問老師我的幼兒園的房子沒有屋頂,怎么搭屋頂呢?我走進一看呀原來很多用“大樂高”積木搭的房子都沒有屋頂,怎么辦呢?正當我在思考這一問題的時候,搭蘑菇房子的小涵給我提出了好的意見,他給了我一塊“大樂高”搭房子的底板。對啊,把底板放到房頂上,就可以蓋住房子,不讓房子漏雨了。游戲結束后我引導幼兒觀察什么材料可以搭什么樣的的房子,之后的討論結果是“高樓大廈又高又沒有三角形的屋頂可以用蘑菇積木,而有些小房子有尖尖的屋頂就可以用有三角形積木的大樂高積木。接下來,我讓孩子們重點認識了如何搭房子的屋頂,應該用哪種積木來變成屋頂,又可以把屋頂搭在房子上。最后孩子們在討論如何搭房子的活動中結束了。
【分析】中班幼兒在建構活動中目的性、能圍繞主題進行建構,但是對材料積木的認識不夠完整,往往要經過多次的建構游戲后才能基本認識各種材料的玩法、特點和它所能建構的東西。在游戲活動中一旦幼兒缺少某種材料時教師應該成為幼兒的引導者,鼓勵幼兒尋找游戲材料以外的替代物,并且要增加幼兒在游戲中的持續性,使得游戲的主題不斷的延伸。
【指導策略】
中班幼兒已經具有了平鋪、連接、架空、圍封等搭建技能,在游戲中也有一定的分工合作,我們給幼兒投放的基本材料有中型實心積木,塑料彩色積塑。材料投放隨游戲情節的發展適時調整,材料是游戲的物質支柱,是幼兒游戲的工具,有了材料,才能引發幼兒游戲的興趣和愿望。但游戲材料的投放并不是一次性能完成的工作,教師要在幼兒游戲中,認真進行觀察和指導,并隨游戲情節的發展適時增加和調整材料投放,以保證幼兒長時間的游戲興趣。當建構區游戲進行一段時間以后,幼兒已經能熟練地運用積木搭建出某些物體的主要特征,游戲的目的性也逐漸增強了,但會出現幼兒經常重復搭建的現象,這時就需要教師對材料進行添加或調整。
【中班區域案例分析:哪種積木可以搭房子】相關文章:
積木搭的房子小班手工制作教案06-21
中班案例分析06-23
銀行游戲幼兒園中班區域觀察記錄案例分析11-24
專家案例分析:職業轉型其實可以很容易08-13
幼兒園中班案例分析及措施03-22
《搭石》教學案例07-03
德育案例分析06-25
面試案例分析07-11
創業的案例分析06-24
案例分析范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