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研究報告(精選15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歷史研究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歷史研究報告1
歷史上姓“孫”的名人有哪些?“孫”姓怎么來的?姓“孫”的家訓是什么?帶著這這些問題作了一次研究。
一、“孫”的起源
源于姬姓。周公因被周平王賜為公爵,史稱衛武公。衛武公有一個兒子名叫惠孫,惠孫的孫子名乙,把祖父惠孫的字作為姓氏,姓孫。因此武仲乙又稱孫乙,他的后代就以孫為姓。又源于媯姓和姚始性,舜后胡公媯滿封陳,至敬仲仕齊,又為田氏。舜在當帝之前,四岳(四方部族首領)曾向帝堯推薦過舜,堯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他,舜因生在姚墟,其后子孫即以地為氏。無宇之少子名書,伐莒有功,孫武為其后。”陳厲公媯躍之子陳完逃奔齊國,改陳氏為田氏。齊景公時,陳完四世孫是須無,須無孫田桓子,即齊大夫田無宇,其子田書因伐莒有功,齊景公封田書于樂安,古城在今山東惠民縣,并賜姓孫氏。
二、古代姓“孫”的名人
孫武(生卒不詳)山東菏澤人
兵圣,是春秋末期軍事家,齊國人,著兵法“十三章”。孫子被推崇為兵法的.鼻祖,“孫子兵法”被奉為兵學圣典。
孫權(182-252)祖籍山東
孫堅之子,孫策之弟。東漢建安五年,兄孫策病死,孫權繼位吳侯、討逆將軍,領會稽太守,開始統領江東。他擊敗了黃祖。后東吳聯合劉備,于赤壁擊潰了曹操軍。東吳后來又和曹操軍在合肥附近鏖戰,并從劉備手中奪回荊州、殺死關羽、大破劉備的討伐軍。曹丕稱帝后孫權先向北方稱臣,后自己建吳稱帝,遷都建業。孫權稱帝后曾大規模派人航海,加強對夷州的聯系。又設置農官,實行屯田;并在山越地區設立郡縣,促進了江南土地的開發。晚年的孫權日益驕奢,寵信呂壹,賦役繁重、刑罰殘酷。立嗣之爭,孫權也犯下極大錯誤,多數名臣死于非命。自孫登夭折后,孫權先是廢了孫和,又賜死孫霸,最后立幼子孫亮,這為日后的吳宮政變埋下了禍根。孫權病逝后謚號大皇帝,史稱東吳大帝。
三、現代姓“孫”的名人
孫中山
字逸仙,別號中山樵,世稱中山先生,廣東香山縣孫奇逢是明清之際著名的教育實踐家,他以其名節和學問聞名于當世,他的家訓思想也為后世所推崇。他十分重視政治家教子之道,曾自定《孝友堂家訓》和《孝友堂家規》以訓誡諸子。他認為:“古人重蒙養正,以慎所習,使不離其身”,“蒙養不端,待習慣成性,始思補救,難矣!”所以,“端蒙養,是家庭第一關系事”,而教誡子弟又是“第一要緊事”。倡導“教家立范,品行為先”,要“存士節,養恥心”,反對“愛而不勞”的“禽犢之愛”。告誡諸子“為端人,為正士”,“安貧寡欲,修德敦睦,守分謹言,克勤克儉”等。人。清末,因見國勢日衰,民族危亡,乃喚起同志,共組興中會,為革命救國的團體;后遞改為中國國民黨,被推為總理。致力革命數十年,艱苦奮斗,百折不撓,終于辛亥一役,推翻滿清,建立民國,改國體為民主共和。手創三民主義、五權憲法,手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為革命建國的最高原則。民國十四年逝世于北京,二十九年國民政府頒令,尊為中華民國國父。
四、“孫”氏家訓
孫奇逢是明清之際著名的教育實踐家,他以其名節和學問聞名于當世,他的家訓思想也為后世所推崇。他十分重視政治家教子之道,曾自定《孝友堂家訓》和《孝友堂家規》以訓誡諸子。他認為:“古人重蒙養正,以慎所習,使不離其身”,“蒙養不端,待習慣成性,始思補救,難矣!”所以,“端蒙養,是家庭第一關系事”,而教誡子弟又是“第一要緊事”。倡導“教家立范,品行為先”,要“存士節,養恥心”,反對“愛而不勞”的“禽犢之愛”。告誡諸子“為端人,為正士”,“安貧寡欲,修德敦睦,守分謹言,克勤克儉”等。
歷史研究報告2
一、問題的提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氏,每個人的姓氏都有它獨特的歷史,我姓王,我很想知道我王姓的歷史,于是我做了一份調查報告。
二、調查方法
1、閱讀書籍
2、上網查資料
三、調查研究情況和資料整理
網線是中國第一大姓氏是世界三大姓之一也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據中國大陸公安部對全國戶籍人口的更新(20xx年4月)統計分析顯示人王姓為現代中國第一大姓有大約9288.1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7.25%,另外,王姓亦是日本單性之一,但極為罕見。
王姓來源于周朝王族。周朝的王族本性姬,但這個家族以及周的分封國中姬姓的王族中種不斷有一些人由于失勢或亡國分離而出來,因為它們是過去是屬于王家的,因此。僅這一只王姓。以王子喬為始祖。姬姓王氏至少已經歷了2600年的歷史。在中國百分之90有家譜王姓都源于姬姓。
歷史人物:
王翦
王翦(出生和逝世時間不詳,)關中頻陽東鄉(今陜西富平東北人),戰國時期秦國名將,杰出的軍事家主要戰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兵力消滅楚國與其子王賁一起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杰出的軍事指揮才能使其與白起,李牧,廉頗并列為戰國四大名將。王翦是瑯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鬼谷子
鬼谷子,姓王,名詡。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生卒年不詳,春秋戰國時為國朝歌。河南省鶴壁市淇縣人。鬼谷子是縱橫家的鼻祖,著有《鬼谷子》兵書14篇傳世。民間稱為王禪老祖。四大弟子蘇秦,張儀,孫臏,及龐涓聞名于世蘇秦主張合縱張儀主張連橫孫臏龐涓斗法也洪動當代。震古爍今。
四、調查報告
1、王姓是現代中國姓氏人數最多的,共有9288.1萬人。共占全國人口的7.25%。
2、王姓是由周代王朝的姬姓演變而來的。全國有家譜的90%。的王姓都是由姬姓演變而來的。
3、我還了解到了一些。中國古代姓王的名人。王翦鬼谷子等等。我將來要。好好學習,成為國家棟梁,為“王”氏家族爭光添彩。
歷史研究報告3
一、問題的提出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姓張的,那么問題來了,“張”姓是怎么來的?歷史上有很多人姓張嗎?現在張姓的人口數是不是最多的?帶著這問題,我對張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些研。
二、研究方法
1、網上搜索資料
2、查閱書籍和報刊
3、詢問身邊的人
4、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1、來源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庇謸对托兆搿匪d:“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為弓正,觀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張氏。”由上這兩條史料的記載可看出,曾經是重要武器弓的發明者揮,其后,沒有以張為姓氏的。
2、歷史名人張姓繁衍昌盛,人丁興旺,支脈眾多,在全國許多地方發展成為名門望族。張姓自古為英才輩出的姓氏。如戰國時有政治家魏國人張儀;西漢最著名的張姓人物是張良和張騫;東漢也有兩個最杰出的張姓人物—科學家、文學家張衡和著名醫學家張仲景。
3、現狀張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原因自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張揮為該姓始祖。歷史上,西漢時期張耳被劉邦封為趙王,張耳的十七世孫張軌(255年—314年)建立前涼國。當代,張姓的人口已達到近8500萬,為全國人口的6.79%。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張揮為該姓始祖。歷史上,西漢時期張耳被劉邦封為趙王,張耳的十七世孫張軌( 255年—314年)建立前涼國。當代,張姓的人口已達到近8500萬,為全國第三大姓,大約占全國人口的6.79%。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張姓人口的增長率是呈上升的態勢。
四、研究結論
1、根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和《元和姓纂》記載,可以看出曾經重要武器弓的'發明者揮,其后有以張為姓氏。
2、歷史上,在全國許多地方發展成為名門望族的張姓名人輩出,有政治魏國的張儀,西漢最著名的張良和張騫,科學家、文學家張衡和醫學家張仲景。
3、當代,張姓的人口已達到近8500萬,為全國人口的6.79%。
歷史研究報告4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張,我有好幾個鄰居也姓張。“張”姓是怎么來的?歷史上姓李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的“張”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是氏?帶著這些問題,我對“張”姓的歷史和現狀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張”姓來源:是中國當代第三大姓,人口有7800萬左右,在臺灣排名第四,張是最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相傳,張姓出自姓黃帝,是黃帝的第五子,揮發了弓箭,并因此而被皇帝生命為弓正(官名)
“張”歷史名人有張飛三國演義里的張飛張仲是非常著名的醫學家張衡東漢時期偉大的人張之洞具有影響力的人。
“張”姓現狀!20xx,張姓是我國分布很廣,人口眾多的.姓氏之一,約占全國次族人口總數的707%中國人口的第三大姓,尤以山東,河南,河北,四川省為最多,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
四、研究結論
1、傳說,“張”姓來源于上古時代的黃帝的第五子,揮的后代,揮發了弓箭,并且被黃帝任命為弓正(官名)
2、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有許多人才名叫張。有漢初大臣張亮,唐代著名人物張九齡,晉代文學家張涵晰,清代詩人張文濤,清代畫家章子怡,西漢外交家章雷,東漢文學家張騫,科學家張衡。
歷史研究報告5
一、問題的提出
趙姓是百家姓中第一大姓,我們班也有六七個人姓趙,而生活中見姓趙的人卻很少,趙姓的人數不多,為什么是大姓呢,于事,我對趙姓的'歷史和現狀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姓氏的書籍,上網瀏覽趙姓的來源和趙姓的名人及趙姓為何是百家姓中的大姓。
2、通過網絡,收集趙姓的名人故事和關于趙姓的故事。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1、上網,查看書籍調查趙姓來源:趙姓來源于造父,戰國時期,趙國為秦國所滅,平民百姓紛紛以國名為姓,稱為趙氏。
2、上網調查趙姓名人:趙峰,趙本山,趙任好,趙佶……
3、上網調查趙姓人口統計:目前全球趙姓人口超過75億。
4、上網調查為什么趙姓在百家姓第一位:因為當時趙國有一個儒生創作百家姓,因為是趙國的時代,所以把趙放在第一位。不然這位老儒可能就會有殺身之禍。
四、得出結論
1、我國老百家姓中,姓氏排列順序不是以人口多少,而是以政治地位為準的。趙姓能排在百家姓的第一位,是因為當時皇帝姓趙。
2、趙姓不但來源于造父,另外,戰國時期,趙國為秦國所滅,平民百姓紛紛以國名為姓,稱為趙氏。
3、姓趙的名人不但有宋朝的皇帝趙匡胤,革命烈士趙峰,還有當代名人演員趙本山,中國男子羽毛球運動員趙劍華,女子跳傘運動員趙月英等等,趙姓的名人不計其數。
4、趙姓目前是我國第八大姓,人口眾多,山西洪洞趙城鎮一帶分布密集,F在據不完全統計,趙姓人口2977萬,占全國人口總數的2.29%。
這次研究讓我知道了關于趙姓的知識,解開了我心中的疑問。
歷史研究報告6
一、問題的提出
書上有一篇關于“李”姓的研究報告,讓我明白了,姓氏也是一種文化,想起了我的姓—王,便想出了調查王姓歷史的題目。
二、調查方法
查閱有關中華姓氏的書籍,閱讀報刊,上網瀏覽,了解王姓的來源和王姓的歷史名人。
走訪有關部門了解王姓人口和分布情況。
通過多種途徑收集王姓的名人故事。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四、結論
1、我國的王姓源遠流長,傳說先秦時期東周靈王有太子晉,太子晉聰明早慧,才識過人。后來,洪水泛濫成災,太子晉獻計靈王,沒想到靈王不但不聽,還廢掉了太子晉的名位。為紀念太子晉是王族身份,他的家人都更為“王”姓。也有改姓的,王族之后都改為“王”姓,大臣們也紛紛效仿。我們認為,大量別的姓氏改為王姓,是王姓人口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
2、王氏的眾多分支中數來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孫的那一支名氣最大。這一支王姓源自原來的周朝,也即今天的甘肅、陜西西安一帶,其后來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今山東省境。據考證,福州王氏發源于山東瑯琊王氏,以王審之為福州王氏的祖先代表。
3、王姓歷史久遠,加之支系眾多,世族繁盛,代代名人層出不窮。如戰國時期授蘇秦、張儀縱橫術的.“鬼谷先生”王詡,樼鸬耐豸酥、王獻之父子的書法千古留名。唐代有著《滕王閣序》的“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大詩人王維、王昌齡。有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元曲的代表作家王實甫,所著《西廂記》堪稱經典,F代名人有:科學家王選、中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王亞南、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王稼祥、被授予共和國上將軍銜王震……我為王姓祖先創造的輝煌感到自豪。
4、據20xx年統計,王姓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姓氏,王姓人口數量達9288.1萬人。在20xx年國家重新統計了一番,把百家姓定了下來,目前王姓排第二,李姓人口數量現在排第一。
歷史研究報告7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王,我有好幾個鄰居也姓王,那么“王”這個姓氏是怎么來的?歷史上姓王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的“王”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帶著這些問題我要對“王”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可以查閱書籍和網絡。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類別內容
來源王姓是中華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媯姓和少數民族改姓,東周時期的姬晉為王姓始祖。王由三橫一豎構成,三橫代表天、地、人,一豎貫通天、地、人,代表天、地、人都要歸“王”管的哲學。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統治者被稱為“王”,“王”作為姓氏即來源于“王”這個至尊之位。
歷史名人王羲之是東晉時期書法家,被譽為“書圣”;唐代的王勃與楊桐,盧照鄰,駱賓王并稱為“王楊盧駱”、“初唐四杰”;唐朝的王維是著名的詩人、畫家,并被譽為“詩佛”;北宋的王安石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現狀王姓的現狀,王姓屬于三大姓之一,遍布全國各地,這就是現狀。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王姓歷史上是排第八,但是現在姓王的比較多,是屬于前四的大姓,所以說王氏王姓家族還是比較旺盛的.。
四、研究結論
1、傳說“王”姓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媯姓和少數民族改姓,東周時期的姬晉為王姓始祖。
2、歷史上,“王”姓名人輩出。有“書圣”王羲之、初唐四杰之一王維、唐朝著名詩人、畫家王偉、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王安石……他們在各個領域都閃耀著亮眼的光芒。
3、現在姓王的人比較多,是屬于姓氏前四的大姓,所以現在王氏王姓家族是比較旺盛的。
歷史研究報告8
一、問題的提出
漢字是我們日常書面交流的文字,有著古老的歷史。尋根漢字,可以讓我們學習文化常識,拓展閱讀,聯系歷史知識,培養我們的大語文思辨能力。
我們怎么樣研究神奇的漢字呢?
二、研究方法
1、上網搜索
2、查閱書籍
3、詢問別人
4、字根拓展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比如“楚”在古代 寫作“”,上面的“林”表意,下面的“足”表音,“楚”的`本義是“荊棘”!对娊淈S鳥》中有“交交黃鳥,止于楚!币馑际墙唤圾Q叫的黃雀啊,停在了樹上。
荊棘會刺痛人,所以“楚”有辛苦的意思,如:苦楚、酸楚、凄楚、痛楚……引申的成語有:四面楚歌、楚楚動人……
比如古人用一個牛角向內彎曲的碩大牛頭表示“牛”字!疤亍弊种幸灿幸活^牛,這是從全國各地精挑細選出來的“!保墙o王祭祀的牛,意思是“特殊的!,因此“特”表示“不平等的,超出一般的”意思。
再比如“牢”表示古時候用來關牲口的圍欄,后來引申為“結實、堅固之意”,比如:牢牢抓住、牢不可破……
四、研究結論
通過對漢字的研究,我覺得我們要弘揚和傳承中華文化,激發中小學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讓我們一起來把我們的漢字發揚光大,提高我們大語文的思辨能力。
歷史研究報告9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肖,我有好幾個鄰居也姓肖。“肖”姓是怎么來的?歷史上姓肖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的“肖”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帶著這些問題,我對“肖”姓的歷史和現狀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肖”姓來源:嬴姓各部族首領伯益之后作士于蕭,便以蕭為姓,其后代延襲姓蕭。肖姓則大部分是“蕭”訛寫而來。
“肖”姓歷史名人:南海的肖步丹出身醫學世家;四川省的肖龍友為前清拔貢,名中醫師;湖南省的肖紀美材料科學家、金屬學專家和冶金教育家、北京科技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市的肖培根藥用植物與中藥資源學專家……
“肖”姓現狀:20xx年,中國大陸肖姓約708萬多人。肖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三十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七。
四、研究結論
1、肖姓是蕭姓的簡化。
2、歷史上,“肖”姓名人輩出。醫學世家肖步丹、藥用植物與藥資源學專家肖培根、湖南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肖澤貴……
3、20xx年,我國戶籍人口“肖”姓排名第三十。
歷史研究報告10
一、問題的提出
從古至今,我們都有一個關于自己的姓氏,但在這姓氏中間,還有什么隱藏的秘密呢?為此,我研究了一下自己的姓氏,“李”姓的起源和現狀。
二、調查方法
可以查閱與姓氏有關的書籍
可以詢問我們的長輩
還可以通過電子設備來查閱與姓氏有關的資料
三、調查研究情況和資料整理
1、李字的起源
古往今來,名人輩出,數都數不過來,道教的始祖,老子李耳,唐太宗李世民,唐代的大詩人李白,南唐后主悲催的那個末代皇帝李煜等等……在歷史上,理性的豪杰枚不勝舉,如:飛將軍李廣,婉約派代表李清照,《本草綱目》作者李時珍等等看今天,香港李首富嘉誠,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功夫皇帝李小龍……從最早發現的甲骨文的“李”字到今天的“李”字,變化不大,讓人一目了然。
2、李字的歷史
李爾(老子)是李姓的.得姓始祖,出生于今河南省鹿邑縣,其職務是周朝的國家圖書館館長。周朝之前沒有李姓,李耳的祖上世代擔任大理一職。古代“理”和“李”聲音相同,由姓氏——李姓誕生了!
四、研究結論
“李”字在百家姓中排名于第四
在全球姓李的人有9276萬
姓李的名人有很多很多,需要進一步我們去查找資料。
歷史研究報告11
一、問題的提出
我姓黃,可是我對我的姓氏了解可謂是“知之甚少”,我的祖先是誰?黃姓起源于何處?歷史上姓“黃”的名人有哪些?……帶著這些問題,我懷著滿腔好奇,查了一些資料,對我的姓氏“黃”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資料研究;
2、問他人;
3、查書籍資料。
三、資料整理
黃姓的起源可追溯到上古時代天火之神吳回之子陸終。陸終后代在周代時,被封了黃地,建立了黃國,是楚國的屬國。后楚王滅了黃國,黃王的子孫分散至各地,以國名為姓,稱黃姓。
歷史上黃姓名人:黃庭堅是一位大書法家、詩人;黃道婆是一位紡織家,她為中國帶來了十分先進的紡織術;黃飛鴻是一位濟世為懷的名醫,同時也是一位武功大師;黃霸是西漢年間的大清官,為百姓謀福祉;黃巢是唐朝農民起義的領袖,詩詞畫藝樣樣精通;黃歇是位十分有名的.政治家;黃繼光是抗美援朝的大英雄,用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搶口;黃道是開展革命的偉大先驅;黃家駟是個盡忠報國的醫學專家;黃立貴是閩北紅軍的領導者,作成英勇;黃新春甘于奉獻,被列入“全國十大扶貪狀元”。
四、研究結論
1、歷史上,“黃”姓名人輩出,其中多有壯志英雄,如黃繼光、黃立貴等。英勇豪邁的血液世代在黃姓子孫體內流淌。
2、傳說“黃”姓來源于上古天火之神吳回。
歷史研究報告12
一、問題的提出
我姓龔,我很好奇:“龔”姓是怎么來的?歷史上姓“龔”的名人有哪些?“龔”姓在我國人口中排名第幾?帶著這些問題,我對“龔”姓的歷史和現狀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上網查資料。
4、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來源:傳說周昭王的支庶子孫受封于翁山,后以邑為氏。宋初有翁乾度有6子,分別姓洪、江、翁方、龔、汪六姓,其中第五子分姓龔,其子孫也姓龔。共氏后來為了避仇,便改了自己的姓氏,有的在“共”旁加了三點水,變成了“洪”氏;有的“共”字上面加了一個“龍”字,就成了龔氏。
歷史名人:西漢時任渤海太守龔遂;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和詩人龔自珍;近現代的`抗日英雄龔華名;清代著名畫家龔賢;曾三舉孝廉的龔勝……
現狀:據統計,20xx年全國戶籍人口中,龔姓人口排名第89位。
四、研究結論
1、傳說,“龔”姓來源于周昭王的支庶子孫,共氏為了避仇改為“龔”姓。
2、歷史上,“龔”姓名人有:渤海太守龔遂、詩人龔自珍、抗日英雄龔華名、畫家龔賢、三舉孝廉的龔勝……他們在各個領域都閃耀著光芒。
3、20xx年,我國戶籍人口中,龔姓排名第89。
歷史研究報告13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書上有一篇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所以我對姓氏很感興趣,就調查關于王
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
2、報紙上
3、問身邊的.家人。
三、資料整理
來源
出自子姓殷商王子比于之后
據《通志氏族略》所載,殷旁王子比干(商約王叔父因屢次勸諫紂王,被剖心而死。比干死后,葬在當時的國朝歌(今河南衛輝北)附近,子孫世代為他守陵,并改王為氏以紀念。
王翦(出生和逝世時間不詳),關中頻陽東鄉(今陜西富平東北)人,戰國時期秦國名將、杰出的軍事家,主要戰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
與其子王賁一并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杰出的軍事指揮才能使其與白起、李牧、廉頗并列為戰國四大名將。
王莽(前45年12月12日—23年10月6日),字巨君,政治家,改革家,魏郡元城人(今河北邯鄲大名縣),新顯王王曼長子、西漢孝元皇后王政君侄,為漢朝皇帝劉家后代,篡奪皇位。新朝開國皇帝,公元8年至23年在位。
20xx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隊全國戶籍人口進行了統計分析資料顯示王姓超過李姓成為中國第一大姓大約9288.1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7.25%除中國以外在朝鮮韓國也有王姓的分布。這是王姓人口數量的統計,此信息是通過資料查找手機、上網、電腦、書籍和教科書。
四、結果
在發展中,王姓還創造了輝煌的家族文化,誕生了無數政治名人、文學名人、藝術名人、科技名人。如王莽、王建、王審知等都曾是一國之主;王允、王導、王安石都是名臣賢相;王翦、王離、王浚都是著名將師;王充、王粲、王羲之、王維、王守仁、王國維等都是享有盛譽的學者、思想家、藝術家;王昭君是女中豪杰;王贛駿則是當代第一位華裔太空人。據有人統計,王姓不僅人口居全國第一,而且歷史名人也居全國第一位。
歷史研究報告14
一、問題的提出
在我的身邊,除了我的家人幾乎沒有認識翟姓的人,所以我對翟姓為什么那么少,而感到好奇!暗浴毙帐窃趺磥淼模坑心男暗浴毙彰耍俊暗浴毙盏默F狀如何?帶著這些問題,我對“翟”姓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翻看書籍或報刊;
2、咨詢老師或家人;
3、上網查詢收集。
三、翟姓的來源
出自隗信,以國名為氏。隗本來是周代中原北部地區的游牧民族赤狄人的姓。春秋時,是狄人活動于晉、衛、齊、魯、宋等國之間,稱為翟姓。公元前六世紀末,晉國大舉進攻赤秋狄,滅掉翟國翟人大多淪為晉國臣民,逐漸融合于晉人。翟人的后代,就以原國名為姓。據《國語注》所載,新安翟姓,春秋時,赤翟(即赤狄),后改為翟(Zhai)姓。
1、翟毅東(1917至1974),原名翟明仁,山東省德平人,1935年在北京大同中學高中部讀書,參加了“一二九”運動,1936年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37年回家鄉,參加國民黨進步人士組織的抗日游擊隊,該游擊隊后縮編為民黨臨沂專區獨立營3連,任排長。
2、翟志剛,男,1966年10月出生,黑龍江省龍江人,大學文化、雙學士學位。1985年6月入伍,xxxx年畢業于空軍第三飛行學院,曾任空軍航空兵某師戰斗機飛行員,飛過殲七、殲八等幾種安全飛行95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1998年1月正式成為中國首批航天員,20xx年曾入選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航天員梯隊,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
四、翟姓的'現狀:
翟姓,中國百家姓之一,排名第108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292位。翟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河北、山東多此姓,上述兩省之翟姓約占全國漢族翟姓人口的48%。江蘇省連云港市宿城鄉是翟姓較多的聚集地,翟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108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15%。
歷史研究報告15
一、問題的提出
語文書本上有一篇關于李姓的研究報告,讓我明白了姓氏也是一種文化,想起了我的姓—王,便想出了調查王姓歷史的題目。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中華姓氏的'書籍,閱讀報刊,上網瀏覽,詢問長輩,了解王姓的來源和古今王姓名人。
2、通過網絡,了解王姓的人口數量。
3、通過多種途徑,搜集王姓的名人故事。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書籍、報刊、網絡
王姓的來源:
具體內容:傳說有出自周朝姬姓之王,有出自虞舜媯姓之王,有出自商朝子姓之王,還有少數民族中的王姓及賜姓、冒姓王氏。它們的共同點在于多數是以爵為氏的。
古今王姓名人:
王羲之、王維、王昭君、王安石、王詡、王昌齡、王選、王亞南、王稼祥、王震……
王姓人口數量
據統計,王姓人口數量為9288.1萬人
四、結論
1、王氏的眾多分支中數以來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孫的那一支名氣最大。這一支王姓源自原來的周朝,也即今天的甘肅、陜西西安一帶,其后來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今山東省境。根據考證,福州王氏發源于山東瑯琊王氏,以王審之為福州王氏的祖先代表。
2、王姓歷史久遠,加之支系眾多,世族繁盛,代代名人層出不窮。如戰國時期授蘇秦、張儀縱橫術的“鬼谷先生”王詡。西漢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瑯琊的王羲之的書法千古留名。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大詩人王維、王昌齡。著名的文學家、王安石,F代的名人有:科學家王選、中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王亞南、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王稼祥、被授予共和國上將軍銜王震……我們為王姓祖先創造的輝煌感到自豪。
3、據最新統計,王姓人口數量為9288.1萬人,王姓不僅人口居全國第一,而且歷史名人也居全國第一位。
【歷史研究報告】相關文章:
歷史研究報告02-21
歷史研究報告[經典]06-04
歷史研究報告06-03
歷史研究報告[必備]06-04
[通用]歷史研究報告06-04
[精]歷史研究報告07-20
【精】歷史研究報告07-20
歷史研究報告15篇02-07
關于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06-04
關于姓氏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