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3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后記
3的倍數的特征是小學數學課程,大家在上完這節課后,收獲了什么,有什么不足?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好的3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后記,一起看看吧!
3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后記【1】
有時候,我們是需要給學生挖個“陷阱”的,3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反思。本節課開始探究時,學生紛紛憑借2、5的倍數特征這一經驗,關注個位數字,在“瞎忙活”了一陣后發現,3的倍數的特征是不能僅看個位數字的。這是我給出了“123”和“729”兩個數,讓學生任意組合,并判斷是否是3的倍數。學生在經歷了“123÷3”“213÷3”“312÷3”……等活動后作出了大膽的猜想:3的倍數和這個數各個數位上的數字都有關系。緊接著在百數表中圈出3的倍數,圈出后3的倍數排列極其有規律——3的倍數都在幾條斜線上。這時引導學生進一步觀察:這些數各個數位上的數字有什么特征?學生起初有些茫然,經教師提醒“看和”后,思路瞬間打開,學生小組交流、提出規律、舉例驗證,很快發現了知識,教學反思《3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反思》。
本節課教學雖說時間有所“浪費”,但我認為是值得的。農村學生思維水平相對發展較慢,尤其是如何引導他們在課堂教學中積累數學活動經驗,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學中,我們要舍得花費時間,要舍得去繞彎路,要舍得去等待,這樣才能還給學生真正的“平等”、“民主”,這才是真正的尊重和愛護。教育的路很長,我希望在這條路上,和孩子們一起走出最好的自己。
3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后記【2】
小組合作教學所占優勢最明顯的一點是對各層次學生的了解,能夠在課堂上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讓不同的孩子在課堂上有不同的發展,因此在教學時本人充分地利用了“小”的優勢,教學中從三個“小”入手,尊重學生的差異,關注A(學習能力強的尖子生)、B(學習能力較好的一般學生)、C(學生能力較弱需幫助的學生)三類學生,促使學生通過互助互動而全體參與到數學學習中,《3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反思。
一、“分配”滿足個體需求魏書生老師說:“如果在教學中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而且是活生生的,心理和生理都有著無限潛力的、不斷變著的主人,那么教師想出來的辦法就容易使學生接受。”隨著自主性研究性學習要求的不斷提高,孩子們的兩極分化情況日益嚴重。因此,教學時在大目標的前提下,按學生的接受和承受能力,給他們安排不同的學習目標與學習任務,關注每個孩子的學習需求,使每個孩子在探索活動中有不同的分工,互幫互助,全體參與,人人都能體驗到成功。
二、“小”激起個性張揚小班化教學仍處在班級授課制的`形式下,但人數的量小使教師容易控制和操作教學的進程,有利于調整自主學習活動的形式,教學反思《《3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反思》。“小活動”要求的是目標設定小,學生容易達到,并能在活動中找到自我位置,激發起每一個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激起個性的張揚。“小活動”的設計對班級來講既有整體性,又有零散性,它如同散沙但又易凝聚,如同水滴又能匯成江流,它既能擴大教學影響,豐富教學資源,又能展示一種從個體到總體的精神面貌,給教學增添活力。對個體來講,激勵學生有創造性地解決遇到的問題,讓活動具有集體開展的意義,又有自我表現的特點。
三、“小組合作”實施多型構建
自主學習強調了學生個體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立價值,而合作學習則體現集體智慧的交融,“小組合”的構建利于彌補一切固定式、形式化的大集體教學的局限,有助于教師教學的鞏固和發展,學生在交往中相互影響,相互傳遞和整合多方資源,每個小組里4、5人通過強強碰撞、強幫助弱等渠道進行互助互學,實現共同發展。
【3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后記】相關文章:
“3的倍數的特征”教學設計03-17
3的倍數特征教學設計06-04
2倍數特征教學設計05-21
2,5的倍數的特征教學設計04-27
2、5倍數的特征教學設計02-15
3的倍數教學設計05-10
2、5倍數的特征教學設計15篇04-04
五年級數學下冊《3的倍數特征》教學設計(精選12篇)08-12
霧凇教學后記07-03
五年級《3倍數特征》評課稿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