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分餅》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分餅》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分餅》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第37-38頁“分餅”。
教學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的學習中已認識大部分的真分數,為了引出和幫助學生理解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教材創設了“分餅”的情境活動,并分成兩個層次展開教學。通過直觀了解,動手操作讓學生掌握真分數、假分數、帶分數,從而較全面地理解分數的意義和總結“真分數”“假分數”的特點。為了避免給學生造成分數可以分為三類的錯覺,應在學生總結“真、假分數”的特點基礎上,讓學生通過討論的形式加以強化。
教學設計理念:
本課的教學設計以學生喜好的童話故事貫穿整節課堂,讓學生置身于故事中,師生走進課堂,結合具體情境和操作活動,共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再解決問題中產生真分數、假分數、帶分數,從而認識這些分數的特點、意義。使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促使學生對這些分數逐步歸納內化,上升到數學層面來認識它們的意義、特點。
一、創設生動有趣的分餅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估一估”的猜測活動,讓學生在動手操作過程中,通過折一折、剪一剪、涂一涂、畫一畫,體驗真分數和假分數、帶分數的產生過程,教師輔以教具演示及課件動態演示,使學生由具體形象思維逐漸建立表象,抽象出數學概念。
二、注重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說出不同的分餅方法,充分體驗分餅策略的多樣化,利用數形結合,讓學生初步了解假分數和帶分數的關系,有效地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及教學思維,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三、分餅的活動采用分組活動,課前預設到學生應會通過預習及課上他組同學的匯報感受不同的分餅的方法及相應分數的產生,實際上還是應引導學生全員參與整個活動過程,使體驗更真切、豐富。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假分數與帶分數的產生過程,理解“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的意義。
2、能正確讀寫假分數、帶分數,了解假分數、帶分數的關系。
3、尋求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在分餅的情境中理解“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用假分數和帶分數表示同一事物,感受假分數與帶分數的關系。
教學方法:
探究法,發現法,討論法等教學準備
掛圖、圓形紙若干片、剪刀
課時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激發興趣:
1、出示掛圖:在唐僧師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經的路上,有一天他們走到一個村口,感到很餓。這時八戒就主動提出為大家化些齋飯。由于豬八戒禮貌待人,得到村民的同情就給了他4張大餅,他樂呵呵地往回走,邊走邊聞那餅散發出來的誘人的香味,實在忍不住就吃了一張,沒想到這一切都被化作飛鳥跟蹤他的悟空看得一清二楚。豬八戒回到師傅跟前,還沒開口,悟空揭發到,呆子你在路上已經吃過飯了,剩下的東西沒你份了。唐僧一聽就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和顏悅色地說,悟空原諒他吧,八戒飯量大再讓他吃些吧!這時八戒羞愧地低著頭拿出餅,悟空大吵著這回可得平均分!豬八戒面對這3張大小一樣的餅,要分給四人吃,四個人該怎么分才公平呢?他摸了摸頭,想了很久也不知所措,這可難住了豬八戒。同學們,我們快來幫幫已經認識錯誤的八戒,想個辦法好嗎?
2、提出問題:3張大餅怎樣能夠平均分給唐僧師徒四人呢?每人得到大餅的多少張呢?
3、揭示課題:分餅(設計意圖:在一上課開始,通過講學生聽熟悉的`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的故事來創設情境,既能吸引學生的探索知識的欲望,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帶著問題去探究與思考。)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活動1:3張大餅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應分得多少張?
1、要求學生用準備好的圓紙片代表餅,剪一剪,拼一拼,畫一畫,小組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師巡視并進行指導。(設計意圖:讓學生與小組合作交流完成的過程,可以培養學生從實踐中感受到多種思維方式。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去經歷探究知識的過程。)
2、各小組匯報分法及分得的結果。(指名回答)第一種分法:把一張一張的大餅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每張餅的,共分一張餅的。并請學生上臺演示分的整個過程。第二種分法:把3張大餅疊起來,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3張餅的,也是張餅,請學生上臺演示分的整個過程。
3、教學在黑板上板出學生兩種分法的圖片:
4、請觀察,這個分數有什么特點,分子比分母小,你還能舉幾個這樣的例子嗎?像這樣的分數叫真分數,真分數小于1。然后板書:真分數。
。ㄔO計意圖:讓學生動一動,想一想,說一說,在整個活動中感受數學,體現學習的自主性,要求學生上臺演示不同的方法從中培養學生的情感與學生大膽發言回答問題的能力。)
故事:同學們幫助八戒解決這一個難題,八戒在打心眼里感謝同學們。同學們想對他說什么嗎?(豬八戒你要知錯就改,別再貪吃,要多孝敬師傅,團結師兄。)豬八戒一定會牢記同學們的忠告的。就請大家看他的行動吧,八戒又繼續去化齋飯,不知不覺到了傍晚十分,這次八戒去化齋,牢牢接受教訓,把化到的餅緊緊抱在懷里。師傅看到八戒有這么大的進步非要獎勵八戒,讓他多吃一張餅,可這次八戒堅持要做到平均分。于是八戒一數共有9張餅,9張大餅平均分給4個人,腦子里不停地想應該怎么分,才能做到平均分呢?這個問題又難住了可愛的八戒,大家愿意再伸出援助之手再助他一臂之力嗎?
活動操作2:9張大餅平均分給4個人。
1、提出問題:9張大餅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分得多少張餅?
2、小組動手操作,然后匯報分法及分得的結果。老師巡視并進行指導。(指名回答)
第一種分法:把9張大餅疊起來,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9個1/4,就是9/4張。
師:觀察,你能發現什么特點嗎?跟剛才我們認識的真分數有什么不同?(分子比分母大)所以像這樣的分數叫假分數,然后板書:假分數讓學生按照這個特點試說幾個假分數。
第二種分法:先把8張大餅分平均分給4人,每人得2張餅,再把另1張大餅平均分給4人,每人得張,每人共得2張加上1/4張餅。引導學生觀察第二種分法的結果:2張加1/4張,如何來表示?讓學生進行討論,像這樣一個整數帶著一個真分數的分數,叫什么分數呢?然后板書:帶分數的概念。然后出示寫作:2又1/4讀作:二又四分之一。并讓學生跟讀。讓學生列舉幾個帶分數并讀寫。
4、提出9/4跟2又1/4是否相等?學生獨立思考,教師再進行小結:這兩種分法得到兩個分數,因為分法都是正確的,所以這兩個分數是相等的。
5、概括真分數和假分數的兩個概念。讓學生自己對真假分數的加以區別,總結各有什么特點?
像1/4,2/3,3/4,8/9,這樣的分數叫真分數。特點:分子比分母小且真分數小于1。
像6/5、3/3,5/4,9/4,這樣的分數叫假分數。特點:分子和分母相等或分子比分母大。假分數大于或等于1。
像2又1/4,1又3/4,這樣的分數叫帶分數。
(設計意圖:由活動操作一做了鋪墊,學生能夠獨立地操作第二個活動。所以這一環節重點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的過程理解“假分數”、“帶分數”的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特點。)
三、練一練。
1、課堂練習:
課本的課后習題1,2小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進行小組交流。
2、判斷。
(1)分數可分為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
(2)真分數都小于1,假分數都大于1。
(3)帶分數比假分數大。
3、謎語:根據所給詞語猜分數,并說說這個分數屬于哪一類。
七上八下百發百中九九歸一舉一反三(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練習加深理解真分數與假分數的特點。這樣練習的既注重了基礎,也可以躍了課堂氣氛,調動學會的回答積極性。同時也進行了知識的整合。)
4、創編習題展
。ㄔO計意圖:給學生編空間,讓學生根據預習所得,學習所思設計習題,通過此方法教會學生學習,為終身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四、課堂總結。
1、今節課我們認識了三個新的朋友,它們分別是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你能介紹你新朋友的特點嗎?
2、交流體會。
。ㄗ寣W生對本節知識進行梳理、內化、反思、鞏固)
五、布置作業
課本的課后習題第3小題。
板書設計
分餅
真分數:分子比分母小,且﹤1
假分數: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1
《分餅》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P37~P38
教學內容分析:
為了引出和幫助學生理解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教材創設了“分餅”的情景活動并分成二個層次展開教學。在此基礎上,揭示“真分數”、“假分數”的概念,再介紹帶分數。這里的教學著力點主要是讓學生理解“真分數、假分數”的概念和特點,要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經歷分數的產生過程,由學生自己來總結“真分數、假分數”的特點,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表述。帶分數應該是在此基礎上的介紹,不要完全把三種分數并列教學,避免造成分數可以分為三類的錯覺,應該讓學生在結合具體情境體會,教師不需要過早說明轉化方法。
知識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經歷假分數與帶分數的產生過程,理解“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的意義。
2、能正確讀寫假分數和帶分數,了解假分數和帶分數的關系,理解帶分數與整數的聯系。能力目標:
在探索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對結論的合理性作出有說服力的說明,能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試圖尋找其他方法。德育目標:
在探究活動中懂得知錯就改,公平、公正、同學之間合作共進,使自己的生命之花有價值地綻放;教育養成知錯就改的好品質。
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情境,經歷假分數與帶分數的產生過程,理解“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的意義,能正確讀寫假分數、帶分數。
教學難點:
用假分數和帶分數表示同一事物,理解假分數與帶分數的關系。教具學具:圓形紙片、剪刀、教學課件。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加深理解。
請填空:(課件展示)
二、創設情境,激趣導入?磿械膱D片,并配上故事:
唐僧師徒四人沿著西天取經之路一直行進,一天,他們來到一個人家較少的村莊,豬八戒出去化緣,但整個上午,他只化得3張餅,這下可難壞了豬八戒,急得他抓耳撓腮,不知如何解決!3張一樣大的餅平均分給4個人,該怎么分?每人分到多少呢?”豬八戒想請大家幫忙解決“分餅”這個問題,大家愿意幫這個忙嗎?
。ò鍟n題:分餅)
三、合作探究,獲取新知。
活動一:
1、請同學們拿出3張大小一樣的圓形紙片代替3張餅,幫豬八戒分一分。學生動手操作,小組內交流分法及分的結果。
2、各組匯報分法及分的結果(預設出現以下兩種分法)
第一種:第一種分法:先把1張餅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分到1/4張,那3張餅是3個1/4張,是3/4張。
第二種:把3張餅重疊起來,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一份,一份就是3個1/4張。合起來就是3/4張。
活動二:
1、繼續講故事:同學們,你們為豬八戒解決了難題,豬八戒高興極了,因為他掌握了分餅的方法,以后不用再為分餅的問題而憂愁了。由于心情好,下午化緣的時候,豬八戒更賣力了,到了傍晚時分,豬八戒已化緣了9張餅,他高興地往回走,走著走著,他突然又想到了一個問題:“9張餅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又分到多少張餅呢?”豬八戒想了想,用剛才你們教他的方法,不一會兒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同學們,你們能猜出豬八戒是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的嗎?你們可以利用手中的圓片,通過剪、拼、畫等方法來驗證一下,同時在小組內說一說你的.想法和驗證的結果。
2、匯報交流。
學生分小組動手操作,然后匯報分法及結果。
第一種:一張一張地分,先把1張餅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分到1/4張,那9張餅是9個1/4張,是9/4張。
第二種:先分8張,每人分2張,再分1張,每人分1/4張,共分2張加1/4張。(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第二種分法結果:2張加1/4張,如何來表示?學生討論后,出示寫作:2又1/4張,讀作:二又四分之一。
3、教師小結:這兩種分法得到兩個分數,因為分法都是正確的,所以這兩個分數是相等的。板書:9/4=2又1/4
四、仔細觀察,分類理解
通過觀察分數的各部分,它們的分子和分母有什么特點?
1、出示下列分數,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并分類
11232319 1
2433443522
2、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并匯報(說出分類的理由)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小結。
3、指導學生討論,你能給這些分數取個名字嗎?
根據學生討論揭示真分數、假分數的名稱。
讓學生說說對真分數、假分數的理解。
4、根據真分數、假分數的特征判斷它們的值與“1”的關系。
5、認識帶分數以及和假分數的關系。
(1)我們已經了解了9/4=(二又四分之一),(二又四分之一)前面是一個整數2,后面帶著一個分數1/4,你能給它起個名字嗎?學生依據教師的提示,可能會說出“帶分數”。
(2)教學帶分數的組成:根據上一步討論,學生可得出帶分數有整數部分和分數部分兩部分組成。
五、練習應用,鞏固提高。(課件展示)
六、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收獲?
教師總結:理解了“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的意義,正確讀寫“假分數”、“帶分數”,了解“假分數”、“帶分數”的關系。
七、作業布置:完成課后練習題板書設計:
分餅
真分數:分子比分母小
真分數<1假分數: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
假分數≥1帶分數:由整數部分和真分數部分合起來的分數
《分餅》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三課時內容,情境命題是《分餅》,按數學知識來說是《認識真分數和假分數》。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經歷探索假分數與帶分數的產生過程,理解“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的意義,并能正確讀寫“假分數”、“帶分數”,了解“假分數”、“帶分數”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探索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和分析、推理等思維能力。
情感、態與價值觀目標:經歷親自動手操作及小組討論交流的過程,讓學生切實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教學重難點:
重點:結合具體情境,經歷假分數與帶分數的產生過程,理解“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的意義、特點及關系。
難點:用假分數和帶分數表示同一事物,感受假分數與帶分數的關系。
教學準備:
。1)預習教科書《分餅》
。2)圓形紙片若干、剪刀
教學方法:
數學新課程標提出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節課,采用了情境教學法和引導探究法。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教師:電腦出示教材情境圖并配上故事,提出問題:“3張一樣大的餅平均分給4個人,該怎么分?每分到多少張餅呢?”豬八戒想請大家幫忙解決“分餅”這個問題,大家愿意幫這個忙嗎?
學生:愿意。
揭示課題:分餅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課本的情境圖,創設一個學生新奇的情境,既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又調動了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
(二)探究新知
實踐操作一
1.教師提出要求:現在請同學們拿出3張大小一樣的圓形紙片代替3張餅,幫八戒分一分。
要求:
。1)以小組為單位。
(2)分法先在小組里說一說。
。3)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動手分一分。
2.匯報成果。
師:哪個小組先來匯報你們的操作思考的過程?(要求學生匯報時上臺演示,邊做邊說)
組1:把一張餅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一張餅的第二張和第三張,這樣每個人共分得3個11,即____張,然后再分4431,就是____張。4413
組2:把3張餅疊在一起分,每人可分到3張餅的,合在一起就是____張。44
電腦顯示教材的分法圖。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想一想、說一說、剪一剪、分一分,在活動中感知數學,體驗數學,體現學習的自主性和主體性,用不同方法的演示,認識分數的產生過程,并為下一個實踐操作活動作好鋪墊。
實踐操作二
1.老師:同學們,你們為豬八戒解決了難題,八戒高興極了,因為他掌握了分餅的方法,以后再不用為分餅而愁了。由于心情好,下午化緣的時候,豬八戒更賣力了,到了傍晚時分,豬八戒已化緣到9張餅,他高興地往回走,走著走著,他突然又想到了一個問題:“9張餅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又分到多少張餅呢?”八戒想了想,用剛才你們教他的方法,不一會兒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老師:同學們,你知道八戒是怎么想的嗎?
設計意圖:之所以沒讓學生自由發揮,而限定裁剪的方式,是為了避免引出先帶分數的概念,從而給學生造成混淆。
學生動手操作、交流。
2.匯報交流。
組:按照第二種分法,9張餅疊在一起分,分得9張的3.老師:大家操作的結果是一致的,每人分得了9下張餅會超過一張餅嗎?419,就是____張。449張餅,那么我們估計____讓學生觀察各自的特點:
學生:組(1)的分數分子都比分母小,組(2)中的分數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
總結歸納1123像,這些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真分數小于1.24343359像,這些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3424分數。假分數大于或者等于1。
3.教師:誰來舉例說說還有哪些真分數?那些是假分數?
學生舉例。
。ń處熤攸c強調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分數是假分數。)
實踐操作三
1.老師:下面給大家自由發揮的空間,誰還有別的方法將這9張餅分給四個人呢?請各小組快速動手想出好的辦法。
91,是____張。441
組2:先分8張,每人分得2張,再分1張,每人再分得張,合起來就是412張加____張。411
師:2張又張,用分數怎么表示呢?先寫整數2,再寫分數,分數緊挨441著整數,分數線要對齊整數中間,合起來就是2,讀作:二又四分之一。
組1:按照第一種分法,一張一張地分,分得9個2。
引出概念:
313像1,5,2這些由整數部分和真分數部分合起來的數,叫做帶分數。1144帶分數大于1。
讓學生舉例說說還有哪些帶分數。
(三)師生總結
老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收獲?
學生:板書設計
分餅
1231真分數: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
4234真分數<1假分數:3359,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3244假分數≥1 331帶分數:1,5,2,由整數部分和真分數部分合起來的分數
4114帶分數>1
《分餅》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P37-P38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探索假分數與帶分數的產生過程,理解“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的意義,并能正確讀寫“假分數”、“帶分數”,了解“假分數”、“帶分數”的關系。
2、在探索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對結論的合理性做出有說服力的說明,能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試圖尋找其他方法。
3、能夠主動參與教師組織的數學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教具學具:圓形紙片、剪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看幻燈圖片,并配上故事:
唐僧師徒四人沿著西天取經之路一直行進,一天,他們來到一個人家較少的村莊,豬八戒出去化緣,但整個上午,他只化得3張餅,這下可難壞了豬八戒,急得他抓耳撓腮,不知如何解決。“3張一樣大的餅平均分給4個人,該怎么分?每人分到多少呢?”豬八戒想請大家幫忙解決“分餅”這個問題,大家愿意幫這個忙嗎?(板書課題:分餅)
二、活動探究,獲取新知。
活動一:
1、請同學們拿出3張大小一樣的圓形紙片代替3張餅,幫豬八戒分一分。學生動手操作,小組內交流分法及分的結果。
2、匯報成果。
①先把一張餅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一張餅的一份,即張,然后再分第二張和第三張,這樣每個人共分得3個,就是張。(學生邊說邊演示。)
、诎3張餅疊在一起,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一份,一份就是3個張,合在一起就是張。(學生邊說邊演示。)
鼓勵剛才沒有想到這兩種方法的學生,動手嘗試一下這兩種方法。
活動二:
1、繼續講故事:同學們,你們為豬八戒解決了難題,豬八戒高興極了,因為他掌握了,分餅的方法,以后不用再為分餅的問題而憂愁了。由于心情好,下午化緣的時候,豬八戒更賣力了,到了傍晚時分,豬八戒已化緣了9張餅,他高興地往回走,走著走著,他突然又想到了一個問題:“9張餅平均分給4人,每人又分到多少張餅呢?”八戒想了想,用剛才你們教他的方法,不一會兒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同學們,你們能猜出豬八戒是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的嗎?你們可以利用手中的圓片,通過剪、拼、畫等方法來驗證一下,同時在小組內說一說你的`想法和驗證的結果。
2、匯報交流。
、侔凑盏谝环N分法,一張一張地分,分得9個,是張。
②按照第一種分法,9張餅疊在一起分,分得9張的,就是張。
、、先分8張,每人分得2張,再分1張,每人再分得張,合起來就是2張和張。
教師示范講解:2張和張,用分數怎么表示呢?先寫整數2,再寫分數,分數緊挨著整數,分數線要對齊整數中間。寫作:,讀作:二又四分之一。
請同學們齊讀兩遍,然后再寫一寫,看誰寫得又快又美觀。
提出疑問:(指著兩組圓片)與相等嗎?學生結合具體情境認識。
3、通過觀察下列分數的分子和分母有什么特點,試著進行分類。進而引導出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的定義和特點。
教師適當引導學生。主要問題如下:
(1)真分數和假分數的特點和它們同1比較的大小關系。
(2)讓學生舉例說出真假分數。
(3)假分數還可以寫成什么數?你能舉幾個帶分數的例子嗎?
三、練習應用,鞏固提高。
(1)用假分數和帶分數表示圖中的陰影部分。(書38頁練一練1題)
(2)寫出分母是7的真分數和假分數。學生獨立完成,交流時,讓學生找出分母是7的最小真分數和最大真分數,分母是7的最小假分數,讓學生發現分母為7的真分數是有限的、假分數是無限的。
(3)在直線上面的方框里填上假分數,下面填上帶分數。(38頁練一練2題)
(4)真假分數分類。
(5)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題略)
四、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收獲?
教師總結:理解了“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的意義,正確讀寫“假分數”、“帶分數”,了解“假分數”、“帶分數的關系。
板書設計:
分餅
真分數:分子小于分母,真分數小于1。
假分數: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假分數大于或等于1。
《分餅》教學設計5
教學分析
學生在三年級的學習中已認識大部分的真分數,為了引出和幫助學生理解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教材創設了“分餅”的情境活動,并分成兩個層次展開教學。通過直觀了解,動手操作讓學生掌握真分數、假分數、帶分數,從而較全面地理解分數的意義和總結“真分數”“假分數”的特點。為了避免給學生造成分數可以分為3類的錯覺,應在學生總結“真、假分數”的特點基礎上,讓學生通過討論的形式加以強化。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經歷假分數與帶分數的產生過程,理解“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的意義。
2、能正確讀寫假分數和帶分數,了解假分數和帶分數的關系,理解帶分數與整數的聯系。
能力目標:在探索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對結論的合理性作出有說服力的說明,能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試圖尋找其他方法。
德育目標:在探究活動中懂得知錯就改,公平、公正、同學之間合作共進,使自己的生命之花有價值地綻放;教育養成知錯就改的好品質。
心育目標:能夠主動參與數學活動中,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對學習有濃濃的興趣,使之樂學、愛學。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在分餅的情境中理解“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用假分數和帶分數表示同一事物,感受假分數與帶分數的關系。
教學用具
電腦課件、圓形紙若干片、剪刀、
教學過程
課前布置預習提綱:
1、自學數學書第37—38頁內容。
2、記下你的收獲和你的問題。
3、嘗試解決課后習題。
4、創編習題。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3分鐘)
1、出示課件:在唐僧師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經的路上,有一天他們走到一個村口,感到很餓。這時八戒主動提出為大家化些齋飯。由于豬八戒禮貌待人,得到村民的同情就給了他4張大餅,他樂巔巔地往回走,邊走邊聞那餅散發出來的誘人的香味,實在忍不住就吃了一張,沒想到這一切都被化作飛鳥跟蹤他的悟空看得一清二楚。豬八戒回到師傅跟前,還沒開口,悟空揭發到,呆子你在路上已經吃過飯了,剩下的東西沒你份了。唐僧一聽就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和顏悅色地說,悟空原諒他吧,八戒飯量大再讓他吃些吧!這時八戒低著頭羞愧地拿出餅,悟空大吵著這回可得平均分!豬八戒面對這3張大小一樣的餅,要分給四人吃,四個人該怎么分才公平呢?他摸了摸頭,想了很久也不知所措,這可難住了豬八戒。同學們,我們快來幫幫已經認識錯誤的八戒想個辦法好嗎?
2、提出問題:3張大餅怎樣能夠平均分給唐僧師徒四人呢?每人得到大餅的多少張呢?3、揭示課題:分餅
。ㄔO計意圖:在一上課開始,通過講學生聽熟悉的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的故事來創設情境,既能吸引學生的探索知識的欲望,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帶著問題去探究與思考。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23分鐘)
活動操作一:3張餅平均分給4個人。(10分鐘)
1、要求學生用準備好的圓紙片代表餅,剪一剪,拼一拼,畫一畫,小組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師巡視并進行指導。
(設計意圖:讓學生與小組合作交流完成的過程,可以培養學生從實踐中感受到多種思維方式。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去經歷探究知識的過程。)
2、各小組匯報分法及分得的結果。(指名回答)
第一種分法:把一張一張的餅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每張餅的,共分一張餅的。并請學生上臺演示分的整個過程。
第二種分法:把3張餅疊起來,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3張餅的,也是張餅,請學生上臺演示分的整個過程。
3、演示學生兩種分法的圖片:
4、請觀察,這個分數有什么特點,分子比分母小,你還能舉幾個這樣的例子嗎?像這樣的分數叫作真分數,真分數小于1。(隨機板書)
。ㄔO計意圖:讓學生動一動,想一想,說一說,在整個活動中感受數學,體現學習的自主性,要求學生上臺演示不同的方法從中培養學生的情感與學生大膽發言回答問題的能力。)
故事:同學們幫助八戒解決了這一難題,八戒打心眼里感謝同學們,同學們想對八戒說點什么嗎?(豬八戒你要知錯就改,別再貪吃,要多孝敬師傅,團結師兄。)豬八戒一定會牢記同學們的忠告的。就請大家看他的行動吧。不知不覺到了傍晚十分,這次八戒去化齋,牢牢接受教訓,把化到的餅緊緊抱在懷里,把鼻子撅老高老高,生怕聞到香味又控制不了自己貪吃,他這次有很強的抑制力,把化到的餅原數不動地拿了回來。師傅看到八戒有這么大的進步非要獎勵八戒,讓他多吃一張餅,可八戒堅持要做到平均分。于是八戒一數共有9張餅,9張餅平均分給4個人,腦子里不停地想應該怎么分,才能做到平均分呢?這個問題又難住了可愛的八戒,大家愿意再伸出友愛之手助他一臂之力嗎?
活動操作二、9張餅平均分給4個人。(13分鐘)
1、提出問題:9張餅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分得多少張餅?
2、小組動手操作,然后匯報分法及分得的結果。老師巡視并進行指導。(指名回答)
第一種分法:把9張餅疊起來,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9張餅的,就是張。
師:觀察,你能發現什么特點嗎?跟剛才我們認識的真分數有什么不同?(分子比分母大)所以像這樣的分數叫假分數,然后板書:假分數讓學生按照這個特點試說幾個假分數。
第二種分法:先把8張餅分平均分給4人,每人得2張餅,再把另1張餅平均分給4人,每人得張,每人共得2張加上張餅。
引導學生觀察第二種分法的結果:2張加張,如何來表示?讓學生進行討論,像這樣一個整數帶著一個分數的數,叫什么分數呢?然后板書:帶分數。然后出示寫作:2,讀作:二又四分之一。并讓學生跟讀。讓學生列舉幾個帶分數并讀寫。
4、提出跟2是否相等?學生獨立思考,教師再進行小結:這兩種分法得到兩個分數,因為分法都是正確的,所以這兩個分數是相等的。
5、概括真分數和假分數的兩個概念。讓學生自己對真假分數的加以區別,總結各有什么特點?
像,,,,…這樣的分數叫作真分數。特點:分子比分母小
像、,,,…這樣的分數叫作假分數。特點:分子和分母相等或分子比分母大。假分數大于或等于1。
像2,1,…這樣的分數叫作帶分數。帶分數大于1。
。ㄔO計意圖:由活動操作一做了鋪墊,學生能夠獨立地操作第二個活動。所以這一環節著重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的過程理解“假分數”、“帶分數”的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特點。)
三、練一練。(11分鐘)
1、課堂練習: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進行小組交流。
4、謎語:根據所給詞語猜分數,并說說這個分數屬于哪一類。
七上八下百發百中 九九歸一舉一反三
。ㄔO計意圖:通過練習讓學生加深理解真分數與假分數的特點。這樣的練習既注重了基礎,也可以躍了課堂氣氛,調動學會的回答積極性。同時也進行了知識的整合。)
5、創編習題展
(設計意圖:給學生編空間,讓學生根據預習所得,學習所思設計習題,通過此方法教會學生學習,為終身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四、課堂總結。(3分鐘)
1、今節課我們認識了三個新的朋友,它們分別是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你能介紹你新朋友的特點嗎?
2、交流體會。
五、家庭作業
任選其一:
1、請寫一篇數學日記記錄下今天的收獲。
2、設計一份自留作業,對本節知識加以鞏固。
【《分餅》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分一分教學設計04-03
《分一分》教學設計12-27
分橘子教學設計01-30
《分橘子》教學設計10-12
分草莓教學設計05-03
分香蕉教學設計01-16
《分蘋果》教學設計[精選]07-12
《分蘋果》教學設計05-29
《分蘋果》教學設計05-12